说话沟通:害怕说话会出现冷场尴尬?一个法则提升你的应对能力

害怕说话会出现冷场、尴尬、窘迫?一个法则提升你的应对能力

慕妤说

2019年7月9日 · 青云计划获奖者 优质美文领域创作者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开口说话,很大程度,就是害怕自己会说错话。

在网络上,即便是说错话,你也可以躲在屏幕背后,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化身“键盘侠”,扭转不好的局面。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一旦说错话,你将会面对的就是一连串难受的情绪反应。而这些不好的情绪反应,还在别人面前展露无遗。

除非你的脸皮足够厚,或者应对能力足够强,否则,任何人都想逃脱这种局面。

当你觉得自己无法处理好这些事情时,自然不是选择沉默,就是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姿态进行社交。

那什么交流障碍,会让你产生这些不好的情绪呢?大概有三种:

1,突然的冷场;

2,无意的尴尬;

3,刁难的窘迫;

在聊天的过程,如果你遇上这三种障碍,没有聊天经验的人很容易让自己的大脑陷入“短路”之中,导致自己茫然无措。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你需要让自己的脸皮厚起来。而唯一让自己脸皮厚起来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当你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你就能够沉着冷静地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让难堪的感觉减到最低。

这就是好口才的核心能力。

提升应变能力的核心思维

语言的应变能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作机制。想要完善这个运作机制,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足够的学识;

2,相关的经验;

3,锚定的反应;

前两个条件很容易理解,毕竟你要懂得应对这些交流障碍,假如没有足够的学识,你是很难找到对方说话的漏洞,给予合理的判断和辩驳的。

同时,如果你对于这一类聊天有过相关的经验,自然你心理素质就会比之前高了,那么当你遇到类似的情景,你也懂得根据以往的经验去处理这些交流问题。

至于这三个条件,所谓“锚定的反应”,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倾向选择。当上述三种交流障碍出现在你面前时,那么你锚定在你心理的反应,就能够立刻做出应对措施。

好比有人向你扔石头,当你看到这一举动,你会下意识地闪身躲避,就是这个原理。当你意识到某个交流障碍出现了,好比是冷场,你也能够马上做出反应。交流障碍跟你的应对反应是锚定的。

很多时候,对于某种交流障碍,你已经有足够的学识和相关的经验,之所以无法应对,就是你缺失这种“锚定的反应”机制。

而想要培养出这个反应,你就要让自己有一个意识,就是“迅速顺势而为”。

这就是提升你应对能力的核心法则。当你遇到交流障碍时,尽量在短时间内,根据当下出现的情况,顺势做出相应的反应。

所有的应变措施,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只要培养出这个反应意识,你才能够在此基础上,练就敏捷的反应能力。

那怎么运用它呢?

应对冷场的处理法则

冷场是很正常的,我们没必要时时刻刻都要让大家有话可说。

但如果有些冷场让当下的气氛很不好,你就需要活跃气氛,扭转这种不好的情绪了。

当遇到冷场时,不要被动等待话题出现,而是趁着这个间隙,主动制造话题、挖掘话题、搭建话题。这就是“顺势而为”的做法。

其中,“过渡话题”就是一种应对冷场的很好举措。通过“过度话题”,你可以填补冷场的空隙,缓解不安的情绪。在对方回答“过度话题”期间,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聊天的正式话题。

一般来说,你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去构建“过度话题”。

第一,以发问来获取聊天信息。

如:你有没有看昨天的NBA比赛?马刺居然赢了湖人三十分!

第二,发表自己内心的某些看法。

如:突然觉得,如果我要报考公务员的话,可能现在的生活就会没有了。

第三,对外界的情景进行解读。

如:你看看那个人,居然穿成这个样子,整一个来自中东的中国人似的。

当你遇到冷场又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话时,试着运用这三个方法去构建“过度话题”,你不仅可以填补冷场,还可以趁此思考接下来聊天的内容。

举个例子。

你和小张在聊天。

你说:现在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真的没点本事都不行啊!

小张:对啊,谁让我们当初读书的时候,不好好用功呢?现在没有多少选择的资本了。

聊到这里,大家都对此慨叹一番,而你又不知道怎么接话,于是沉默下来了。

这时,你意识到冷场的到来,你就需要迅速顺势而为,引入“过度话题”,去填充这个空隙。

如果你们是坐在自己母校的运动场上聊天,你就可以运用第三个方法构建“过渡话题”。例如:

你:看看这些学弟学妹们,多么无忧无虑啊,似乎还没有感受到社会的残酷竞争。当年我们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小张:更加疯狂。还记得有次凌晨两点,我们心血来潮突然爬墙到外面上网吗?须知道,我们第二天十点还有个考试呢!

你:可不是嘛,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大学生活确实也太疯狂了,只顾着玩!

这样构建出来的话题,可以连接接下来的聊天,算是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

当你找到一个可以填补冷场的过渡话题,你既缓解了没话说的不安情绪,还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思考接下来真正想谈的话题。

学会处理说错话的尴尬

每个人都有说错话的时候。

当你因为说错话而伤害到别人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就是直接道歉。

但很多时候,所谓“说错话”,往往是指那种说得不太恰当,因为口误而引起大家尴尬的话语。

这种尴尬的情况,你当然不能被动接受了,这时就需要通过主动应变,去扭转这个局面。

一般来说,尴尬的情况会分为两种:

1,自己主动制造出来的尴尬;

2,因为别人的言行而产生的尴尬;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应对措施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而已。而比较常用的方法,大概有四种:

第一,转移话题的焦点

把当前话题的焦点,转移到其他话题上,同时就能够转移到尴尬的情绪了。

例如你朋友不小心透露出自己的工资很低,觉得自己混不好而面露难色,为了维护朋友的自尊心,解决这个尴尬,你就需要转移话题的焦点了。

你可以这样说:“我的工资是比你高啊,但我的时间也没有你那么多!我的家人几乎天天抱怨我没时间陪伴他们。但我相信你肯定没有这些问题。”

或者你朋友刚失恋,被渣男抛弃了,你说得兴起无意中说了一句“现在还有女生被渣男欺骗的,她不是傻就是蠢”。当你反应过来,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为了缓解尴尬,你也可以转移话题的焦点。

你可以说:“但人生嘛,谁不会认识几个人渣呢?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更加聪明,也会变得更有优秀的,不是吗?”

这样说,尴尬的焦点就被转移了。

第二,模棱两可式表述

不正面回答问题,但听起来又好像回答了对方似的,这可以缓解对方的刁难。

例如你不喜欢打听你的隐私,但有些人却还是想了解你的情感状况,就问你有没有谈恋爱,有没有男朋友,你就可以模棱两可地回答说:“有没有男朋友,这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吗?”

你的回答,既没有撒谎,也没说出真实的情况,只是从其他角度回答问题而已。相信别人听到你这么说,也不好意思再问下去的。

要是追问下去,那运用上一种方式转移到其他话题就行!

第三,敢于开自己的玩笑。

自嘲,就是自己开自己玩笑。

当你说错话的时候,适当自嘲一番,别人对于你言语的介意程度就会降低很多。

例如你和一位女性朋友上街,走路时却不小心摸到了女生的手臂,这时大家都很尴尬,你就可以自嘲说:

“不好意思,没想到我是这样的斯文败类。不过‘斯文败类’对我来说好像是一种赞美,如果你想骂我,直接骂我‘败类’就好!”

女生听到你这么自嘲,肯定会笑起来的。这时尴尬的气氛,就这样一笑置之了。

所以千万不要害怕自嘲。有时候自嘲运用得好,会给自己的个人形象加分的。

记住,是自嘲不是自贬。自嘲时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

第四,若无其事地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地处理尴尬,可以让别人觉得,这个尴尬是你故意制造出来的。

例如别人问你某些知识,而你刚好不知道,对方就差异地跟你说说:“不会吧!这只是小学生的知识,你作为大学生居然不知道?”

你当然可以不怕尴尬,直接说:“没学过啊,就算学过可能都忘记了!”

但如果这种回答影响到自己的形象,你就可以将错就错地顺势说道:“对啊!你都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知识了,还来问我?你到底想说什么呢?直接一点吧!”

这样就可以把你的“不知道”,直接变成是你故意说出来的回答,扭转你之前回答的被动性了。

再如,你想跟朋友说,跟你聊天真的很痛快,你却说成了”痛苦“,这时你也可以将错就错,顺势说道:”我们相处的时间这么短,见面的次数又这么少,这个感觉真的痛苦啊!“这样就可以应对过去了。

还有一招就是,遇到尴尬的时候,故意忽略,不要把尴尬当一回事。当你不小心弄出一些尴尬的事情来,只要你没有尴尬的反应,或者不给出反应,其实大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你越是对事情感到尴尬,那么大家就会越是产生尴尬的情绪。

有时候若无其事,也是一种不错的应对方式。

懂得应对被刁难后的窘迫

聊天有时候会产生冲突的。

不管是别人无心的玩笑,还是有意的挑衅,一旦我们对此没有心理准备,这些交流障碍就很容易让我们陷入窘迫的状态。

而应对这些“障碍”,你就需要主动出击,根据对方的言谈顺势而为,化被动为主动。

例如关于丘吉尔,有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丘吉尔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如果你是我丈夫,我会把毒药放进你的咖啡里。”丘吉尔笑着说:“夫人,如果你是我的妻子,我就把那杯咖啡喝下去。”

言下之意,就是说谁娶了她这样一个恶毒的妇女,谁都不想活下去。

这一类的反击,可以学习辩论去掌握和提高。提升你的辩论技能,你的应变能力,也肯定会随之提高的。

常用的方式有四种:

1,以谬制谬,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有一家家里有人去世,居丧期间,偶然吃了一餐红米饭,有人对此发表议论,说家里死了人是不能吃红米饭的,因为红色是喜色。

主人家就反驳:“如果红色是喜色,那么吃白米饭,是不是就代表家里死了人呢?”

就是以谬制谬,用对方的逻辑反击对方。

2,曲解语义,不按照对方话语的原本意思去解读

如,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一次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的家庭舞会。他邀请一位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说:“我不会跟小孩一起跳舞的。”

普希金曲解对方拒绝的意思,应对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怀着孩子。”

3,隐含表达,通过暗示性语言婉转去讽刺对方。

如,一位教师和工作产生矛盾。这位教师骂人的话语很难听。

但这个工人没有直接回骂,只是轻轻地说一句:“大学教师果然了不起,没想到连脏话粗话都能够脱口而出!”

4,类比反击,按照对方的逻辑构建话语。

如,有个瘦人说,胖人都是一种笨手笨脚的大肥猪。那么你就可以按照对方的结构,复制类似的话语说:既然如此,那瘦人肯定那种手长脚长的猴子了。

这几种应对方式,都可以让你应对好遇到的刁难和挑衅,只要加以练习,形成思维习惯,你的应变能力自然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当你具备敏捷的应变能力,你的脸皮自然就会厚起来了,再也不用担心说错话而不去跟别人交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