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亞健康?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亞健康,它被定義為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處於底下的狀態。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與提高,人們對“健康”一詞的認識也有了重新的定義,不再認為不生病就是健康,而是不僅僅沒有疾病或者衰弱現象,更指在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一種完好狀態。由此可見,健康至少要包括健壯的體魄、健全的心理精神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三個方面。但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在人群中,真正健康的人約佔百分之五的比例;疾病患者約佔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而處於亞健康的人比例最高,約百分之七十五。更有研究發現,中年人是亞健康的高發群體。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亞健康? 你對它瞭解多少呢?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什麼?導致亞健康的原因有哪些呢?

亞健康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軀體性亞健康狀態,心理性亞健康狀態,社會性亞健康狀態。如果這些表現已經存在了較長時間,經醫院檢查後便可以被診斷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那麼就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軀體性亞健康狀態,它的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精神萎靡不振,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及效率顯著降低,免疫力低下等。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strong>

心理性亞健康狀態,它的主要表現為焦慮,容易產生煩躁情緒,易怒,注意力無法集中,失眠多夢等,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可能會伴有胃痛,心悸等症狀。這些問題的持續存在,可以導致機體內部平衡的紊亂以及失調,從而引發一系列其他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等。社會性亞健康狀態,其主要表現為與身邊的同事等各類社會成員的關係不和諧,心理差距變大,產生一種被社會拋棄或者遺忘的孤獨感。研究發現,亞健康狀態是不斷變化的,若及時並適時採取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亞健康狀態就可以向著健康這邊轉化;如果長期對亞健康狀態置之不理,不予積極應對和防護,那麼亞健康狀態就可以向疾病的方向轉化,從而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研究認為引起亞健康的原因很複雜,例如學習、工作壓力或者負荷過重使人身心疲憊,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是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只要原因,因此而引起的亞健康被稱為“慢性疲勞綜合徵”。此外,惡劣的環境、不當的食物、噪音的汙染都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個人生活或者工作方式不科學比如吸菸、酗酒、缺乏體育鍛煉、作息時間不規律等均可以破壞人體的正常機體平衡;因家庭、社會以及個人的不順心事過多而導致的焦慮或者恐懼等情緒也會引起身體亞健康。當然,機體的自然老化以及某些遺傳因素也在亞健康的發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吳一波:北京大學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碩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創作專委會青年學組組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學術部副主任,新華網/人民網/科普中國等十餘家媒體科普簽約作者/專欄主編,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8ZDA088)子課題執行負責人



問題回答 哈爾濱醫科大學 鬍子琪 審核 吳一波


吳一波


我身邊的人都還挺愛惜身體挺注重養生的,但亞健康的人還是不少吧,總覺得自己生病了這不舒服那裡不痛快的,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麼毛病,老覺得不夠睡不精神,可是躺下來又睡不著睡不好。人哪真不能過得太好,亞健康都是慣出來的~


笑顏beebee


(答題編號03)

1.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公認的定義;

亞健康是人體不健康的一種狀態,是人體處於疾病發病的前期或者邊緣;人體有輕微的不適感覺,但是抽血、拍片等各項現代的醫學檢查卻沒有發現器質性的疾病。如果及時的給予調理或者治療,有可能可以及時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狀態;

相當於中醫理論的“未病”;中醫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其中的未病,不是指一點病都沒有的健康人,而是指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

2.亞健康有哪些主要表現?

疲乏、頭暈、睡眠不好、自覺精力下降、食慾欠佳、口苦等等表現形式;有自覺輕微的不適感覺,但是仍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到西醫醫院行各種檢查,卻沒有明顯的異常結果。

3.亞健康如何應對?

首先,到醫院進行規範的檢查很診斷,排除腫瘤、貧血等器質性的疾病;

其次,針對原因進行生活和工作的調整,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的參加體育鍛煉;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精神壓力過度,避免熬夜、酗酒等等不良生活習慣;

第三,到醫療機構的中醫科,根據中醫的辯證論治,給予中醫藥的調理,效果也不錯。


杭川醫俠陳醫生


亞健康無處不在,隨便舉太多了例子:

1)住在隔壁家的黃大哥,是一個長途的運輸車司機,開車已經有十多年。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小公路上,“駕駛室就是家”這麼說都不為過。一週回家一趟,休息一下就出發。長期下來,飲食起居都不規律,身體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腰間盤突出、頸椎炎、肩周炎、慢性胃炎等,在車上放有各種各樣的藥瓶。四十多歲的年紀,看上去怎麼都像六十歲的老頭。

2)三哥的單位裡,有個叫小鐘的水電工師傅,我去過幾次,也一起吃過飯。這傢伙二十來歲,中專畢業就來到這裡做工,平日裡活不多,所以他的工作是比較清閒自在的,除了有任務,其它時間基本上都會在宿舍裡玩電腦遊戲,身後就是床鋪,累了就睡,電腦從沒關過,幾年下來,小夥子日漸萎縮,白頭髮有三分之一了,臉色難看萎靡,身體圓碌碌,不談女朋友,沒跟朋友往來。

3)爸爸有個朋友,是高等學校裡面的一個領導,為學校嘔心瀝血了三十多年,據說是下屆校長的熱門人選。前些天來我家看老爸,親自講述自身痛風有好些年,治療不斷,花了不少錢,還有“三高”,工作本身就辛苦,加上長期吃藥,身體累得不行。

以上這些例子都是身邊真實的存在,在我認識人當中,基本上都是亞健康的人,而且越發的年輕化!

喜歡我就關注或者留言吧!


一為無量


亞健康一開始是商家造出來的概念,但現在已經被中國醫學界接受了。因為亞健康與中醫講的治未病特別契合,而且中國人喜歡講辯證法,認為"是"與"非"之間存在一箇中間地帶,連任正非也在講"灰度"。

但在國外,以及在某些科普作家那裡,還是否認亞健康存在,認為生病就是生病,健康就是健康,亞健康這個詞容易造成誤解,不好量化,經常被保健品商拿去忽悠錢。

我個人傾向於承認亞健康的存在,人是複雜的生命體,很多情況下確實達不到疾病的指徵,但感覺就是不舒服。這時可以認為他處於亞健康狀態。城市白領,幾乎人人知道亞健康,也樂於承認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的定義:介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類狀態或一個過程,其本質大多是可逆的心身失調。說得通俗點亞健康是從健康到疾病過程中的中間站,還沒有發展到疾病階段,但有患病危險了。如果能及時而有效地處理,就回旋餘地,可以恢復健康。否則,亞健康將造成疾病,甚至猝死。

亞健康發生的原因,主要就是生活方式。諸如壓力太重、起居不當、飲食不注意、不斷遭受挫折、文化與倫理衝突等都可以成為原因,主要的還是壓力太重等。

亞健康的生理學本質,是一類由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網絡系統中介的,常以疲勞、虛弱等非特異性症狀為主要表現的,或兼及循環、消化系統等部分功能偏差,並可累及內分泌、代謝與免疫等某些功能異常的一大類心身失調。它本質上是一類持續的慢性應激狀態。研究已經肯定,慢性應激很可能是常見慢性病的前期表現。

亞健康一定程度是可逆的,也就是可以有所恢復。但如果持續發展下去,則往往後果較為嚴重。回顧性研究表明,部分癌症、冠心病、高血壓、中風、心臟猝死、糖尿病、精神障礙,以及一些稍微少見但也不容易控制的諸如膠原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等,也可以由亞健康所誘發,或為亞健康所促使。

簡單說,亞健康是身體狀態有警報了,就像是車已經有故障了,該及時檢修,或許可以彌補車(身體)的進一步損害(生病),或規避重大車禍(死亡);繼續勉強行事,那很可能造成器質性傷害,出現不可逆轉的疾病後果。

亞健康的3種類型
1、以“疲勞”為主的,間可見到虛弱、免疫失調、消化不良、性功能低下等不同的綜合狀態。這些可稱作“亞健康狀態",也可稱為“綜合症狀性亞健康”。
2、僅出現某些單一的症狀,如失眠、便秘、健忘、疼痛等,其他方面並無異常這些症狀;這些症狀可影響生活質量,是偏離健康的徵兆。長期持續更有可能導致病變,可稱為“單一症狀性亞健康”。
3、僅表現為某些指標的不正常,本人沒有不適感,尚不足以確定患上某疾病的,如血脂偏高、血壓不穩定、血糖稍高等,此稱“隱匿性亞健康”。如不加以注意,任其發展,常可進一步演化成某種疾病。

老劉講體驗管理


鍛鍊身體的核心應該是保持身體健康,遠離亞健康!

科普一下什麼叫亞健康哈,雖然這個詞很多人知道,但真正沒有多少人理解,就拿我們經常坐辦公室的人群來說吧。

頸部亞健康有,上交叉綜合症、頸肌勞損;

上肢亞健康有,鍵盤手也就是媽媽手、網球肘;

骨盆亞健康有,下交叉綜合症、腰肌勞損。

等等就是這些運動醫學上經常叫的專業名稱,其實就是你感覺到身體某個部位的不適,但是你並不需要上醫院,處於健康和非健康中間。

還是拿我們辦公室人群來舉例,如何遠離亞健康,就是我們的鍛鍊核心:

1、瑜伽:瑜伽裡面就有許多體式具有運動康復作用,拉伸我們經常坐在椅子上的骨盆肌肉。

2、普拉提:鍛鍊我們的骨盆核心,提高平衡等。

3、跑步、快走、游泳:都是一些常見的有氧運動,會緩解我們日常的焦慮與不安,在氧氣充分的條件下,運動會帶來血液流速加快與心臟供血量增加,給我們帶來新鮮血液的同時,帶走我們體內的垃圾。

有一些肥胖人群,他們的鍛鍊核心就是減重;

有一些偏瘦人群,他們的鍛鍊核心就是增重;

有一些標準人群,他們的鍛鍊核心就是維持體重,提高身體機能,保持健康。

當然所有的運動都應該以“健康”為前提,我就是不旅遊、不健身會缺氧的ko醬!去過14個國家,曾在歐洲留學一年,主修葡萄牙語,非洲工作兩年,職業生涯橫跨房地產、醫藥、互聯網,關於職場、健身、語言學習歡迎向我提問!


ko醬


你覺得亞健康是什麼?

“亞健康”是由我國的某些人非常隨意提出來的,一個不為任何其他國家所認同,更不為國際醫學界所承認的偽醫學概念。

“亞健康”概念的提出

“亞健康”概念出現在2000年前後。

在萬方或知網檢索“亞健康”可以清楚地顯示,2000年之前檢索不到任何文獻,2000年後開始出現大量相關文獻,到2011、2012年前後達到高峰,近年來又迅速冷卻。

國內最早出現“亞健康”一詞的是2002年刊發在《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上)》一篇名為“亞健康問題研究進展“的“綜述”。

我們知道,《國外醫學》上的這類綜述主要就是編譯整理國外醫學研究新進展,理論上講應該列有大量外文文獻(答主早年寫過好幾篇這類東西)。

奇怪的是,刊發在《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上)》上的這篇“綜述”,僅有一篇中文引文,【[1]蔡明德. “第三狀態”身心治療芻議[J]. 雲南中醫學院學報,1999,(03):32-33.

】,還是一篇“鄒議”,稱“第三狀態”由前蘇聯醫學界提出。

而這卻成了國內醫學界此後亞健康概念的唯一來源。

很顯然,刊發在《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上)》的所謂“亞健康問題研究進展“,只不過是作者“吃了玻璃拉瓦渣”——純屬製造名磁(名詞)之作。

我們的“學者”們一個最大的“優點是,既不講求概念明晰,更不會深究其來龍去脈,最擅長的莫過於順杆爬。

自從僅有一篇中文引文的國外研究亞健康的綜述製造出亞健康這個名磁後,很快被學者們接受。

給出定義

名磁製造出來了,接下來需要往裡面裝東西了。

裝什麼呢?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吧。

於是乎,很多“學者”開始給亞健康編造定義。

前面《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冊上)》上“亞健康問題研究進展“中以“慢性疲勞”症狀作為亞健康的主要內容,於是國內很多人都是往裡裝慢性疲勞。

在2003年,《中國公共衛生》上一篇文章專門用所謂“Delphi法原理 ”,即德爾菲法,或專家調查法來評價亞健康的“診斷標準”。”

成了此後凡是涉及到亞健康定義、概念和診斷標準的圭臬。

然而,稍微動一動小腳趾想想就會明白,這篇文章實際上就是向世界宣佈,所謂“亞健康”,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和診斷標準。

亞健康是什麼?由專家們“民主集中制”說了算。

再往後,就著這個憑空製造出來的名磁,很多“學者”找到了研究方向,炮製出大量有關亞健康的人的“學術論文”。

到2007年,亞健康又被中醫納入官方囊中(中醫包容性就是強),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了《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由用中醫把亞健康這個僅有6歲的小姑娘裝扮了一番。

走向世界

醫學,無論怎麼說也是一門科學,科學終究還是一元論的。

亞健康既然被炮製出來,就需要得到國際醫學界的承認和認同,於是,有的“學者”開始在外文刊物上發表有關“sub-health”的文章。

如果你有興趣,在國際上任何一個醫學數據庫搜索“sub-health”,就會發現,所有文章都出自中國人之手。

其中,湖南師範大學(呵呵,師大給出一個疾病名磁的國際定義)領銜於2014年發表的下面這篇文章,再次向世界宣佈,“sub-health”是由中國“學者”炮製的名磁。

文章不僅給出了亞健康的國際定義,診斷標準,還大聲宣佈,“sub-health”一磁是由他們在世界上首先使用的【We therefore coined(創造新名詞)the term ‘subhealth’ by added the prefix ‘sub’ meaning ‘beneath’ to health, to represent pre-disease condition. 】

而至於裝進“sub-health”裡面的東西,卻與國內沒法量化的“慢性疲勞症狀”唱起了雙簧,私自改成了以國際醫學界“代謝綜合徵”為主要的內容。

問題是,“代謝綜合徵”雖然原因並不單純也不是非常明確,但畢竟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一種疾病狀態,把其中的一些東西裝進“sub-health”這個新瓶中,這不就在炮製二元論,會有人接受嗎?

說到這裡,觀眾對“亞健康”的來龍去脈應該有個大致瞭解了吧。

一句話,就是有的中國“學者”吃了玻璃拉出了的新名磁,“學者”想往這個名磁裡裝什麼就可以裝什麼。

如果有利於“學者”們收智商稅,那就更好了。


掙脫枷鎖的囚徒


亞健康是處於一種健康的透支狀態,是身體存在種種不適但無身體器質性病

變的狀態。一般認為人群中4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特別是中年知識分子、現代企業管理者高達85%,而且亞健康與疾病的關係是: 亞健康一患病前兆一疾病或衰老。造成亞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 過度疲勞造成的腦力、體力透支。

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中激烈的競爭,使身體主要器官長期處於人不敷出的超負荷狀態。其表現為疲勞困乏、精力不足、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腰痠背痛、性機能減退等。

(二) 人體自然衰老。

人體生理的變化表現為: 體力不支、精力不足、社會適應能力降低、更年期綜合症、內分泌失調等。

(三)心腦血管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前期或病後恢復期。

其表現為多種不適感,如胸悶、氣短、心悸、頭暈目眩、失眠健忘、抑鬱驚恐、無名疼痛、浮腫、脫髮等。

(四) 人體生物週期中的低谷期。

其多表現為情終低落、精力不足、睏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適應力差等。

現代中青年人的亞健康狀態多半是跟工作壓力相關,在沒有辦法改變工作壓力的情況下要怎麼去改善亞健康的身體狀況呢?小編所知道的方法只有一個:堅持合理飲食,注重鍛鍊,去除不良習慣和愛好,嚴重的再輔之以適當的藥物調理。祝大家都有一個好身體!


美食千百味


我覺得亞健康就是在生病與不生病之間,也就是即將要生病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會表現出精神萎靡不振,感覺什麼什麼都不對,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得不到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礙、胃腸道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慾不振、腹脹、心慌、胸悶、便秘、腹瀉、感覺很疲憊,甚至有欲死的感覺。然而體格檢查並無器官上的問題,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問題。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除了疲勞和不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發脾氣等應激狀態下,很容易出現猝死,就是“過勞死”。

亞健康的人要注意:

1、多運動,多曬陽光,多喝水排毒,合理飲食,切記不能熬夜,生活規律。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同時也可以飲用古方紫葡茶 來調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提升免疫力和身體機能的作用。

2、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A能促進糖蛋白的合成,細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

3、善待壓力,把壓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

4、及時調整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5、常常洗手:鍵盤的縫隙裡有很多髒東西;吃過的快餐餘粒啊,噴過的飛沫啊,這些東西在隨時危害你的健康。在辦公室裡一定要記得常常洗手。


甜筒1213


亞健康,在中醫看來就是體內有溼氣了。很多人在冬天,會感覺頭暈腳重,體重上升,皮膚乾燥瘙癢,也可能頭臉油膩,渾身沒有精神。吃飯的時候消化不良,大便乾燥,肚子脹等等。如果你確信身體沒有患上具體的疾病,那麼很可能的原因是:你體內溼氣太重了。溼氣是外溼入侵體內以及體內多餘水分無法排除造成的。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效果都不大。因此,判斷自己體內是否存有溼氣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三個方法可用於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

  第一個辦法不僅可以判斷自己體內有沒有溼氣,還能判斷出具體屬於哪種類型的溼氣,這個辦法就是檢查自己的舌苔。舌苔厚膩的人溼氣就重,白膩苔的是體內有寒溼,黃膩苔是體內有溼熱,有這些症狀的人一般還會有口膩、口粘、口臭的情況。第二個辦法是看自己是否常常頭昏體乏,四肢痠痛。《黃帝內經》上說“因於溼,首如裹”,意思就是身體總不舒服,頭上像被包裹了東西一樣,這都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第三是會有食慾不振,胃脹噁心,小便不暢,大便粘滯的症狀。

  以上三種方法符合任意一種情況都表明體內是有溼氣的,而溼氣帶來的影響就是睡多久都不夠,還能引發各種疾病,即便沒有生病,身體也感到各種不適。溼氣在內首先會侵犯脾胃,然後停留在腎,繼而溼氣會侵犯心肺,同時,溼氣下侵肝,膽,膀胱,五臟六腑,無一能倖免。

  

  溼氣會傷害人體的五臟六腑,最常見的有:肝有溼,脾有溼,肺有溼,腎有溼,胃有溼。五臟六腑被溼氣侵害,外在就會表現出種種不適。一旦被溼氣纏身,皮膚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皮膚會油膩,毛孔粗大,暗黃沒有光澤,嚴重者會長斑長痘。溼氣還會讓人變胖,即便是乾瘦的人也會有小肚子,有些長期被溼氣困擾的人,無論怎麼減肥都會反彈,最終體重逐年增加,終於一胖毀所有。

  中醫裡講“六淫邪氣”:風,寒,暑,溼,燥,火。其中,溼為最可怕的一種邪氣。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上的提高,人們或多或少的都沾染了溼邪。有的可能你已經感覺到了,而有些它潛伏在你的身體裡,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會引爆!而且溼邪容易滲透,每每這個時候它都伴隨著其他的邪氣來到,溼氣遇寒會變成寒溼,舉個例子,就好比北方的冬天和南方的冬天作比較。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難熬,因為北方空氣乾燥,人還可以接受,但是南方由於天氣潮溼,那種又冷又溼的感覺只有體會到了的人才能領會到其中的痛苦!

  溼氣重真的是一個很坑爹的體驗,我每天就像裹著一條溼溼的大棉被行走,渾身提不起勁兒,還總會起溼疹。前段時間,朋友告訴我說,維什麼予什麼白膏不錯,它通過調理脾,胃,肺,腎和五臟六腑來達到祛溼的效果。我在網上找了幾盒,也就用了一個月左右,痘痘消了,大便正常了,整個人也看起來精神多了。

  

  洋蔥又名球蔥、圓蔥、玉蔥、蔥頭,屬百合科蔥屬,為2年生草本植物。屬於百合科草本植物,是一種很普通的廉價家常菜。原產亞洲西部,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季都有供應。根據其皮色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紅皮三種。黃皮種:鱗莖中等大小,鱗片較薄,外皮黃色,肉鈀白裡帶黃,肉質細嫩柔軟,水分較少,味甜而稍帶辣味,品質極佳。

  紅皮種:鱗莖大,外皮為紫紅色或暗粉紅色,肉白裡帶紅,組織緻密,質地較脆,肉質不及黃皮種細嫩,水分較多,辣味較重,品質較差,但耐貯藏。白皮種:鱗莖小,外表白色或略帶綠色,肉質柔嫩,汁多辣葉淡,品質佳,適於生食。在國外,洋蔥被譽為“菜中皇后”,因為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洋蔥味辛性溫,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槲皮素、多糖、揮發油、多種酸類及鈣、鐵等礦物質營養成分,具有健胃消食、降壓利溼、提神醒腦、預防感冒及增強免疫力等諸多作用,適宜消化不良、高血壓及體溼的患者食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不錯的除溼小方——洋蔥鯽魚湯。

  食材:洋蔥、黃花菜、鯽魚、豆腐、食鹽。

  製作步驟:

  1.將鯽魚經洗乾淨備用。

  2.將洋蔥及黃花菜洗淨,洋蔥年切成絲、黃花菜切成塊。

  

  3.將豆腐切成塊備用。

  4.將洋蔥及黃花菜放入鍋內用文火熬煮。

  5.待熬煮燒開後將鯽魚、豆腐及食鹽一起放入鍋內熬煮15分鐘左右即可。

  洋蔥鯽魚湯具有祛溼利尿、降壓清血、提神醒腦、解毒消腫、清熱利溼及促進消化的作用,適宜溼氣內滯、體溼煩悶、水腫便血及消化不良,此粥中洋蔥、黃花菜皆是清熱祛溼且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的食物,故可以避免由油膩引起的溼氣,是一款以祛溼防溼為主的湯粥,適宜溼氣內滯及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因洋蔥及黃花菜皆有刺激腸胃蠕動的作用,故有腸胃類疾病的患者不宜食用,但脾胃虛寒的人不在此列。另外此湯不宜與蜂蜜、蝦及富含碘、鈣的食物搭配同食。

  

  排水還應少吃食鹽,人體攝入的鹽分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產生水腫。若無明顯排汗過多的情況,應低鹽飲食。特別是中老年人食鹽攝入應少於普通人的攝入量,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

  運動出汗也能很好的去除溼氣;特別是夏天儘量不要老是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溼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