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白酒会在90后00后这代中慢慢冷淡掉是他们都不喝了吗?

正义的吐槽


97年的,感觉白酒事任何酒都无法取代的一种酒,每个香型风味各不相同,各有千秋。90后喝酒不会像之前一样嗜酒如命,喝好酒,少喝酒在自己经济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酒。



Besideyou1997


用我自己的经验告诉你,

大部分五六岁之前的小孩是吃肥肉的,五六岁之后大多不喜欢吃肥肉,

小孩子一般不喜欢吃生姜,白萝卜,在20岁之后开始喜欢生姜,也开始接受肥肉了。

男的都喝白酒,我前几年也是应酬才喝,现在快40岁才真正觉得白酒的美妙之处,而且也能分辨白酒的好坏。

人觉得自己的思维属于自己,其实不是。

二十几岁一直觉得脑子有病的人才结婚,到了快三十岁的时候就特别想结婚。

你以为自己深刻的爱上某个人也只不过是多巴胺的效果。

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吃某种东西,只是体内细菌病毒们给你大脑发出的补充某种元素的信号。

不管是激素说,细菌说,病毒说,

总之都在讲一个道理,看似自主独立的个人思维,实际上是被控制的,

在什么年龄喜欢什么。


热心旁观


曾经二十岁的时候我问过我哥,啤酒白酒这么难喝,以后会不会断代?我们聚会的时候啤酒都最多喝两瓶,白酒更是滴酒不沾?我哥说等你到了年纪就知道了,现在30岁身边每次聚会的时候都开始喝白酒,圈子里面很多很多啤酒都不怎么喝的都很让人意外的加入白酒的行列,可能真是白酒是留给有故事的人吧。



是阿包哥哥阿


怎么说呢,个人觉得白酒好喝点,啤酒觉得苦,还胀肚子,喝几瓶能跑十八次厕所。我家长辈都喝酒,到了我这代,基本都不喝酒了,也就我随我爸能喝点酒了,本人女,十二三开始学着喝,一学就是白酒,一喝就是二三两,只是感觉有的晕,照样跟小朋友玩,不过只有家里来人了,或者到亲戚家喝酒,自己从来不喝,从结婚到现在五年了,基本不喝酒,时不时去大姑二姑家,陪着喝几杯。因为我老公不喝酒,我家那边长辈都喝。只能我陪着喝。在婆家我也不喝酒。


无忧花开花落无声


讨厌的从来不是酒,而是逼你喝酒的那些人的嘴脸。酒作为饮料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交际手段就跟过分了。我刚毕业的时候啥都不懂,也就人云亦云的跟着敬酒啥的。但是后来我越来越讨厌业务酒了,我感觉这就是因为你能力不够,才需要靠喝酒来充数。


西居大悲一小生


50后60后年轻的时候就喝白酒,是因为那时候啤酒贵,喝不起。那个年代的人,只要喝酒,几乎都喝白酒,但是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人从小一直喝啤酒,虽然白酒也能喝,但实在找不到喝白酒的乐趣,我是八零后,也喝过白酒很多次,有时候也买一些存着慢慢喝,但是真的和不习惯。白酒的份额确实会减少。但不至于消失。


I宁公子I


杞人忧天。

举个真实的例子吧,老王正好认识一个小伙子,江苏东台人,标准90后,91年生人,有着标准的莫西干发型,据他自己说这个发型从上初中一直留到现在。这个小伙什么酒都喝,光瓶子42度牛栏山是日常标配,喝的那是不亦乐乎。

90后这个群体,比80后在生活节奏上更猛,简单的说,90后消费观念甚至比00后还要开放,这真的不是现象级,而是普遍现象,能花钱,能吃喝,比80后更自我,你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形容这一代人。

00后,刚好20岁,这个年龄正在步入青春的后期,难怪90后都自称油腻中年了,厉害的,身体早就“三高”了。

90后在选择白酒上,正如这个东台小伙一样,就喜欢喝牛栏山浓香二锅头,我让他喝玻汾黄盖,他竟然说太冲,喝不惯,但对老白汾的大名却是仰慕不已。

小伙自己说,还买过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说喝不惯,喝了不到一半就搁置在家了。其实小伙这个年龄还没有形成品鉴白酒的能力,觉得自己酒量不错喝的多,才是这个年龄段追求的。从小伙儿平时的言语也能听出来,自己很在意自己的酒量。

所以,白酒注定不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是为上了年龄有了更多阅历的人准备的,到了一定年龄人就会自然而然学会品鉴白酒,而不是追求喝酒的量!其实00后也一样。

其实新一代的新新人类,物质条件极大丰富,选择性也广,生活也比前辈们更加西化!当然酒水就有无数种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要中餐是生活的日常,那么说白酒在未来几代淡出历史的,都是杞人忧天!

因为白酒和中式菜肴是绝配,中式菜肴特别是宴席,如果没有了白酒的存在,那么再好吃的中餐也是没有灵魂的。

时光如流水,匆匆奔驰!90后最大的已经到了而立之年,00后也到了弱冠之年,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其实很多人自带白酒基因,因为他们的先辈已经把白酒带入了血液,就像土生土长一样!

<strong><strong><strong>





楼兰餐厅老王


有人说白酒会在90后00后这代中慢慢冷淡掉是他们都不喝了吗?

90后,00后这个年龄段,喝白酒应该是下降的,但他们的年龄会增大嘛,马云说,到了40岁,他们就会喝白酒。

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说,现在的年轻人,喝白酒是少了,但白酒的消费人群又是年轻人,怎么办?因此,他就做了一个青春小酒满足年轻人的场景消费。

年轻人喝白酒少,等到一定的年轻段,如40岁左右,他们还是要喝白酒,但量不会太大,也就是说,他们会喝一点好酒,如酱香的老酒,各种香型的精品好酒,量不会太大,但一定是高品质的好酒。

个人觉得,白酒是中国的一种酒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短时间是不会消失的,因此,尽管年轻人喝的少了,但他们随着年年龄的增长,还是会加入进来,不会不喝。但一定是要喝点好的,中低端酒的市场会下滑。

新一代的小酒会崛起,如江小白,尽管很多人都说不好喝,本质原因是,你不是他的消费群!最根本的是:江小白的消费群,喝的不是白酒,是情绪的释放,是心情,是场景,是寂寞,这就是江小白的产品逻辑。

我们策划的产品,茅台酱香老酒,给一个超值的选择,30-40岁的年龄的超值选择。

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提供互联网精准营销策划,品牌超级IP构建,场景化产品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社群营销运营,资源导入及项目落地,急功急利做品牌,快速实现销售转化裂变。


蒋军


说句实话,国内的香精酒真的太难喝,年轻人都讨厌那种浓香味,而且口感确实不如酒精味的伏特加好,伏特加柔和甘淳微微苦,女人都能喝而且味不重,口气清新,反观国内的浓香型白酒,一股指甲油跟袜子胶味儿,酒蒸发了杯子臭的很,薯类酒精勾兑还加塑化剂伪造挂杯,加了甜蜜素的化工酒喝着像汽油,确实就是垃圾酒,说句实话!欧美俄不喜欢中国白酒,味儿太怪。而国内很多的白酒,我不是针对一种,是所有的廉价浓香型白酒!都是垃圾,不值得花钱。





街头说评书


当然不会。

看看江小白,销量还不说明问题吗?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有这种感觉呢?我觉得原因如下:

1、90后还有00后目前大部分还没有成长到能愉悦的接受白酒的年纪。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小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喜欢可乐雪碧果汁这些饮料,但是对于啤酒红酒白酒,我们觉得好难喝,甚至觉得父母喜欢喝这种东西有毛病。

这是因为,“甜”是一种能先天就愉悦我们的味道,但是啤酒红酒之类的味道不是,它需要后天的逐渐培养才可以接受。

白酒的受众群体年龄比啤酒红酒更大一些,这种辛辣的刺激与窖藏出来的香气需要更多的阅历才能理解。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觉和嗅觉能力会逐渐下降,这也使得一些更加刺激的酒在上了年纪的人群中更普及。

2、正是因为白酒的受众群体不是以90和00后为主,所以白酒的瓶形和包装更适合40岁以上的群体。

90后是彰显个性的一代,在商品的选择上,“我喜欢”比“适合我”更重要,所以现在市面上的包装和产品设计还不足以打动这一代消费群体,再次举江小白为例,符合90后的设计还是能够吸引这一代来消费白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