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赵家皇帝为什么贬低曹操?

伯乐公


导语:

南宋时期,疆土仅限于长江以南地区,实在是难以收复中原地区。这段时间,南宋民间开始了一股偏低曹操的风气。

其实,不仅是民间不喜欢曹操,就连南宋皇帝也十分讨厌曹操。所以久而久之,曹操便成为了戏曲当中的白脸,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奸雄。那么为什么南宋君臣子民都那么讨厌曹操呢?

01曹操占据的大北方,是宋朝被人瓜分走的地方。

宋徽宗不争气,好好的汴京城居然守不住,结果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而宋徽宗和儿子宋钦宗都被金人给掳走了。

北宋灭亡以后,其实南宋的建立是非常辛苦的。因为宋高宗赵构不仅要团结各地的军阀,而且还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力量。

  1. 不仅北方有金人占领,南方的叛乱也是此起彼伏。所以说宋高宗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维持南宋在江南地区的统治,是值得赞颂的。
  2. 可问题就在这儿,南宋始终都只有江南地区,他们多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以至于后来岳飞北伐时,宋朝上下都是一片反对之声。
  3. 从此宋朝和北方地盘之间,就没有什么实在的关系了。就算后来宋朝皇帝们也打算北伐,但是已经是有心无力。
  4. 这么一来南宋只占据了南方半壁江山。而在三国时期,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的,是东吴的孙权和蜀汉的刘备。这两个政权是南方政权,一直在跟北方的曹操对抗。

所以说宋朝子民包括朝廷都将北方视为仇敌,在三国历史上,曹操是北方的统治者,自然也就被当成了南宋人民的仇敌了。

其实曹操和金人是有本质区别的,曹操好歹是正儿八经的东汉官员,属于东汉集团领导。而金人跟宋朝之间,是没有任何从属关系的。

下令曰:“比缘朝廷多故,百官有司皆失其职。自今各遵法度,御史台觉察以闻。”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独时雍每言事邦昌前,辄称“臣启陛下”,邦昌斥之;劝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争之,乃止。邦昌以嗣位之初,宜推恩四方,以道阻先赦京城,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宋史》

在很多北方历史学者眼中,他们认为金朝才是正儿八经的中原王朝,而宋朝已经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了。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但是历史上一般都是以魏国作为正统来记载这些历史。

02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贬曹尊刘是为了体现宋高宗的正统性质。

曹操把持朝政的资本很简单,他手里掌握着汉献帝。只要皇帝在他手里,那他就可以号令天下,分封诸侯。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朝廷方遣同知枢密院事李棁等使金,议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臣授地,亲王送大军过河。钦宗召帝谕指,帝慷慨请行。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宋史》

这一点是非常惹宋朝皇帝讨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金人抓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宋朝的两位皇帝都被金人抓走了。

这个时候金人自己控制不住中原地区,所以就在原来北宋的地盘上建立了一个伪楚政权,昔日宋朝宰相张邦昌,被他们逼着成为了伪楚的皇帝。

  • 这就非常类似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场面了,只要南宋地区的百姓们认可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金人手里的合法性,那么他们也会听从金人的调遣。
  • 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可就都来不及了,所以说宋高宗必须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他们开始各种放大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现象,他们要告诉天下人,宋徽宗和宋钦宗已经成为了傀儡,再也不起任何作用了,跟曹操手里的汉献帝是一样的。
  • 现在的宋高宗就好像是刘备一样,拥有纯正的皇室血统,一辈子都在努力恢复建立宋王朝的江山。即使他所拥有的是半壁江山,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他。

所以在南宋时期的刘备地位非常高,他类似于宋高宗一样,虽然只守住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却依旧还是百姓们心目中的正统。

至于曹操虽然夺取了北方大部分地盘,却被大家看成了一个奸雄。他掌握着汉献帝,就想要指挥天下诸侯,这是不可能的。

03权臣乱政,是历代皇帝都比较讨厌的。

曹操是权臣,他手里的权力足以颠覆一个王朝。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自古以来,权臣把持朝政都是历代皇帝最讨厌的事情。

  1. 西汉时期的霍光把持朝政,先后辅佐了汉昭帝、汉废帝以及汉宣帝,在这三朝当中基本都是他说了算,所以一直为后世所诟病。他死后霍家也遭到了汉宣帝清算满门被杀。
  2. 西汉末年的王莽乱政,他是西汉的大将军大司马,又是王政君太后的侄儿,属于外戚力量。王莽把持朝政后,不仅没有效忠的意思,反而废除皇帝自立,而且还自己做了15年皇帝,直接导致西汉的灭亡。
  3. 东汉末年的董卓擅自废立,他将汉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改立汉献帝刘协为帝。自己则擅自把持朝政,成为号令天下之人,最终引起天下诸侯的反对。

曹操也跟这些人非常类似,他看似对汉献帝比较恭敬,其实什么权力都没有给汉献帝,甚至连汉献帝的老婆孩子,曹操都可以随意杀害。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权臣篡位,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这才夺取了皇位。所以说权臣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最讨厌的对象。

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未及对,列校罗彦瑰按剑厉声谓质等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

南宋时期贬低曹操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告诫那些大臣,希望他们能够知道收敛自己的锋芒,不要成为曹操那样的人。教育大臣们要知道效忠皇帝,而不是一味地想着如果控制皇帝。

总结:南宋以后,曹操成为了奸雄的代言人。

其实曹操本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他的人生也很励志。他的父亲曹嵩是过继给他爷爷曹腾的,曹腾又是一名宦官。

而宦官在当时总是把持朝政,所以在曹操时期,是大家讨厌的对象。由此可见曹操本人在朝中并不受待见。

出来创业以后,曹操也远远得不到太多资源,因为大多数人才和资源都跑到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那边去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士族代表人物,他们自然比曹操地位高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壮大力量,以至于灭了袁绍、袁术两兄弟,成为了北方最大的诸侯,也是天下最大的诸侯。

可是到了南宋以后,因为太多的政治原因,曹操这个人逐渐成为了反面教材。他的人生的确励志,可是对皇帝而言,宋朝不能出现这么牛的人物,所以南宋时期的曹操,名声越来越差。


江湖小晓生


【用心回答,交流历史】

导语:题主这个问题提的好!曹操,魏武帝,东汉末年崛起的一代枭雄,最终建立起魏国的基业,更是间接为司马家族打下了西晋的家业,最终被司马氏窃取了成果。按照他的一生成就,应该说是名留史册,

【一】首先,先论证下,是不是从宋朝赵家皇帝开始贬低曹操?

关于曹操,人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三国演义》这一通俗演义小说版本,其“尊刘抑曹”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而《三国演义》的创作时间是在明末元初,那是不是意味着直到了明末元初,曹操的形象被故意丑化贬低了?

答案是否定的,顺着历史的时间轴向上分析发现,宋朝才是曹操由被崇拜到被贬低的重要转折点。

西晋:被奉为三国正史研究标杆陈寿版《三国志》中关于“魏武帝”曹操评价如下: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唐朝:《唐太宗皇帝祭魏武帝文》中,对“魏武帝”曹操也是做了高度赞扬:

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可见魏晋以及唐朝时期,对于魏武帝都是相当推崇的。而唐朝之后就是宋朝了,到了宋朝,俨然之间,“魏武帝”曹操的形象就突然发生了巨大转折。宋朝从统治集团开始,赵家的皇帝就开始刻意贬低曹操,将曹操的功绩虚化淡化,将他描述成了一个篡夺正统汉家江山的窃贼。在赵家皇帝不遗余力的宣传下,最终也影响了民间对于曹操的看法。

正如苏轼所说过的,宋朝百姓在赵家皇帝影响下,听到三国故事的时候,有着如下般的喜怒哀乐反应: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二】宋朝赵家皇帝,为何要贬低曹操?

1️⃣宋朝立朝兵不血刃,非通过战争得天下,怕众人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建立是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事件。整个事件从发生直到结束过程很快,也几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可以说是武将通过比较温和的手段夺得了政权的例子。

然而,在得到了政权后,作为曾经的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对于那些掌握军权的将领们是非常不信任,唯恐他们有一天效仿自己也来个“黄袍加身”,那么自己的地位将不保。于是,他当即采取了“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部分将领的兵权,收归自己。

所以,宋朝赵家皇帝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能带兵打仗的人,像曹操这样的杰出军事家,更是他们眼中的威胁,所以极力打压。

2️⃣宋朝“重文抑武”,推崇儒学,必须打压被视为夺权汉室江山的曹操;

宋朝的赵家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正统地位,对于武将都是采取打压的政策,全国上下都采取的是“重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有了宋朝赵家皇帝这样的表态,下面的臣子自然也是极力迎合。这个时候,儒家思想就得到了发扬光大,因为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仁义主张,力求讲究正统,号召人们尊崇名分,守着君臣本分,不做有违法度的事情。朱熹曾经对魏武帝曹操有过这样一个评价:

“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资治通鉴纲目》

宋朝赵家皇帝不信任武将,甚至有时候是甚至通过文官去带兵打仗,或者监督管辖武将。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能征善战从一名小将成长为魏武帝的曹操自然在宋朝赵家皇帝眼里,就是一个反叛的典型存在,必须打压。

3️⃣曹操所统一的北方,正是宋朝失去故土的伤疤所在;

查看三国鼎力时期的地图就会发现,魏武帝所统一的地区主要为北方,而这恰恰是北宋失去而南宋又没有实力收回的故土。所以,宋朝赵家皇帝,也许在想到曹操所统一占领的北方地区时,也一并将对北方的政权的痛恨转移到了曹操身上,将曹操视为了抢夺了自己北方土地的强盗。

再者,南宋朝廷建立后,除岳飞、宗泽等有有志之士一直坚持收回北方故土外,赵家皇帝及主和派,在南方过得逍遥自在,并没有心思去提什么收复故土,提什么还我河山。此时,魏武帝曹操似乎也成了一个揭南宋朝廷心中的伤疤的人物存在,于是,宋朝尤其南宋赵家皇帝,极力打压曹操,贬低曹操。


【三】问题总结:

曹操这样一个在历史上创下一番霸业的一代枭雄,到了宋朝被赵家皇帝贬低,原因也很清晰。那就是宋朝赵家政权,起初就是靠着“黄袍加身”夺得政权,并非像曹操一样经过南征北站夺得大半天下,所以赵家皇帝对于曹操有种恐惧感,或者说他们怕在自己的统治下出现像曹操这样的枭雄,继而会影响自己的统治。

再加上宋朝被迫分为了北宋和南宋,对于宋人来说,失去的北方大片土地,真是曹操三国时期统一的地区,所以连带着他们将仇恨也加到了曹操身上,不愿意去提心中的伤疤。总的来说,就是提倡朱熹理学及儒家温和思想的宋朝赵家皇帝,想靠儒学统治国家,这个时候代表“武力派”的武将集团就会收到打压,“重文抑武”导致最后连曹操这样杰出的军事家也被刻意打压,其实都是出于赵家皇帝的统治私心罢了。


醉观沧海


答:首先,宋时,程颐等开始创立理学,最讲忠孝二字,因此最恨曹操。

(程颢、程颐)

司马光的推荐书中说,河南隐逸之士程颐,博学好古,安于贫贱,恪守节操,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希望朝廷让他出来做官,委以重任。程颐应诏入京,受命为崇政殿说书,其职务是教皇帝读书。当时的宋哲宗年幼,司马光等人推荐程颐教他读书。

程颐就提出了君子应重视“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注重道德修养,还要经常接近品行高尚,敢于当面规劝君主之过失的臣僚。

(司马光和他的《资治通鉴》)

第二,就是相权要让步于皇权,中央集权于皇帝。秦汉时期,宰相和皇帝是可以分庭抗礼的。那时的宰相有三个,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号称“三公”。国家有事,先由三公 “会议”,拿出方案,交给皇帝批准。皇帝五日一朝,其实不过“橡皮图章”。

另外,朝见的时候,宰相是坐下来讨论问题的,所以叫三公“坐而论道”。但宋以后,宰相就只能站着了。明太祖朱元璋,则干脆把宰相废掉,从此明清两代无宰相。总之,宋以后,为了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必须“尊刘贬曹”。因为曹操是以丞相之位篡取皇权,而诸葛亮没有。(前赤壁赋 苏轼)

第三,是曹操瞧不起士大夫,打击士族,打击读书人。被他杀掉的,不少是书生。比如孔融,比如边让,都是“因言获罪”。而宋朝,又恰恰是士大夫地位最高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与子孙“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宋代知识分子的地位这样高,怎么会喜欢跟读书人过不去的曹操?就算为了保住自己的崇高地位,也得把曹操当作“反面教员”,斗倒批臭。

第四,就是中国人喜欢树典型,说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谁,这个崇拜偶像和反面角色,还最好能同时出现。反面角色可以让曹操来充当,崇拜偶像则当然是诸葛亮。

(诸葛)

难得一见是他俩像极了却又是天壤之别:武平侯领冀州牧丞相曹操、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诸葛。

曹操“篡逆”,诸葛忠诚。这真是送上门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因此,为了崇拜诸葛,必须贬低曹操。反过来也一样。为了打倒曹操,必须抬高诸葛。

这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是朝野上下的需要。客观不客观,历史不历史,那就顾不上了。

(鲁迅的小说《故乡》称之为朱文公)

最后,到了南宋时,朱熹大倡理学,最恨曹操。南宋朝庭不故曹操是汉人的简单事实,指称曹操是“当今女真、蒙古胡虏也”,故又学六朝事,写文骂曹操。

蒙元杂剧中也痛骂曹操谋反,意在指责汉人不该反蒙古。蒙元末年成书的《三国演义》中也尊循此理,骂曹操为奸贼。

1959年5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了郭沫若先生的五幕历史剧《蔡文姬》,标志着曹操从此摆脱了宋朝赵家对他的诽谤😂😂😂!


中行偃1


宋朝一开始是就重文轻武。记得有个’不可杀士大夫’就是宋朝吧。南宋以后,国家风雨飘摇,战争年代军队作用显现。作为文官控制的朝堂,如何控制那些’军阀’呢?

1、思想精神上要树立榜样与搞臭反面人物,曹操就是历史上的反派人物。因为南宋皇帝的处境与当时汉献帝几乎一样,最担心就是曹操这样人物。文官集团比皇帝更担心新的曹操。 岳飞被诬陷死,就是在这个大气氛下的。

2、控粮、派监军…


亮羽飞云99


这个主要是道德对思想的绑架。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来说是把皇帝晾在一边,他自己把握朝中大权的行为自然是为君王大忌,认定曹操为奸臣,其实这是为了保证当时统治而决定的。

在北宋时期,就开始出现是尊刘贬曹的说法。到了南宋时期,情况更是发生了恶化。由于北方的领土已经被金国占领,既然在现实层面无法获得,那我们就在意识形态上找点自尊。

南宋政权开始奉偏安的蜀汉政权为正朔,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安慰型的精神麻痹。既然蜀汉成了正朔,那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地位就应该大幅度提高,而曹操和曹魏政权的地位严重下降。没有人再把它们当回事,南宋的各种段子全是抹黑曹魏的。最后竟然达到了“听玄德败而哭,闻孟德败而笑”的程度,人民一直是统治者忽悠的对象。


半月楼


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宋太祖得位来自与兵变,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谋略家,但是这与当时封建统治者需要的思想观念不一样,封建统治者需要的是去批判曹操,追捧关羽,借此弘扬忠君思想。


萌虎猛舔


这个一个争夺话语权的问题也就是“谁是正统”。

严格来说,北宋并没有尊刘抑曹,这是南宋开始的。

南宋的地盘在蜀国、吴国的地盘,而北方的金国是曹操所在的地盘。

如果按照传统,谁得中原谁是正统,而选择“尊曹”,那么就是说金国才是正统,这是南宋朝廷不愿意的。

而选择谁是大宋的继承者,谁才是正统,那显然是刘备了,刘备是刘氏宗亲,是大汉的正统所在,

所以尊刘抑曹,只是为了宣扬一个观念,我赵构是赵宋的继承者,我才是正统,别看曹操得中原,但是他非正统


南朝史诗


赵氏政权其实与曹氏政权大同小异,曹氏政权坏名声众所周知,赵氏不可能背上与曹氏一样的骂名,他要凸现赵氏政权建立是和曹氏政权不一样来稳固自己的政权。


墨黑46474441


三国后期哪家皇帝内心不恨曹操,因怕出现此类人把持朝政。

有人说出,大都不说,在细细防控看谁似曹操,,,,,,


李287275412李泽祥


如果北宋的当家人是曹操.或者南宋的当家人是曹操,历史可能要改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