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平街裡那些滄桑的破房子見證了,四平是因鐵路建起的一座城市。當時每隔三十公里建立一個火車站,經過范家屯、公主嶺、郭家店之後,第五個火車站就是今天的四平火車站,當時叫五站。日本接管南滿鐵路後,將俄國鐵路附屬地改為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附屬地。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局辦公樓還曾歸屬陸軍第八醫院(後改稱陸軍第十九醫院)。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卡子門遺址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西安裡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西安裡

1908年日本人在滿鐵附屬地開闢主幹道,火車站周圍逐漸形成了商業街區,這是四平的第一塊街區。隨著鐵路的開通,四平滿鐵附屬地街區發展迅速,糧食貿易和交通運輸發達,中國地方政府為了爭取經濟利益,決定在鐵路東側開闢一塊新街區,取名新市,也是今天的鐵東區,這是四平的第二塊街區。1916年,中國政府修建四洮鐵路(四平-洮南),在四洮鐵路與南滿鐵路交匯處開闢鐵路局,取名北站,最初與滿鐵共用一個火車站,兩年後建了自己的一個獨立火車站。北站建成之後,在火車站西面規劃了一片居民區,逐漸形成一片繁榮的商業街市,因為地勢低窪又位於四平街北端,因此被人們稱為北溝。如今在仁興大街往北到新民路的路口,能看到一座愛齡奇醫院舊址,醫院的體檢中心就是1916年建成的四洮鐵路局,雖然建築外牆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但是磚砌裝飾還是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建築樣式。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東安裡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東安裡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東安裡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四洮鐵路發電廠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四洮鐵路發電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帶你看看我眼中的四平這些老建築它們都是有故事的

在九一八事變前,四平形成了日本人的滿鐵附屬區、當地政府的新市、四洮鐵路局的北溝三塊街區,卡子門遺址就是在這座鐵路移民城市中,中日對峙的見證。雖然四洮鐵路歸中國所有,但日本人佔據了許多重要崗位,為了防止日本侵佔北站站區,鐵路局在北站與滿鐵附屬地相接的地方修建了三道平行的卡子門,作為對日本人的防禦。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第二天,駐紮四平街的日本守備部隊開始對四平進行軍事佔領,在進攻北站時,四洮鐵路局的護路警察們在卡子門周邊搭建起了防禦工事,雙方沒有實質交火。不過這種局部的抵抗終究有限,三天後日本野戰部隊進入四平街,護路警察放棄了抵抗。見證四平鐵路愛國戰鬥的卡子門,建築本身破敗不堪,只有一面牆上掛著一塊牌子寫著卡子門遺址,三棟建築都很破敗,有窗子用紅磚封死,屋頂的紅色瓦片也有不少脫落,部分牆面遍佈裂縫,四周有圍欄。它們距離都不遠,邊看邊照照片走了幾個小時。四洮鐵路附屬建築群(含老北站、馬龍潭私邸、四洮鐵路發電廠、東安裡、西安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