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乐坛上一些粗俗低劣的歌曲为何禁而不绝,这是为什么?

阿祥文事


歌曲和文学作品一样有阳春白雪也有夏里巴人,正所谓的雅俗共赏。除了那些带有反动性质的.淫秽涉黄的以外能娱乐大众的都可以,这就是老百姓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用不着非得统一标准和表演形式,适合大众口味的应该就是好的,繁荣文艺就是让文艺百花齐放。


海云天79012305


学猫叫,又出个学狗叫,唉,从凤凰传奇出山那一年开始,内地乐坛开始走俗路线,这个俗不是通俗,因为真的配不上通俗,只是俗,既然说起郭德纲,那就要说起他口里的雅俗共赏,他的俗可不是内地乐坛的俗,他的俗是通俗,什么人都爱听,什么人都能听乐,当然他的敌人除外,他的敌人听了只会骂娘!要把凤凰传奇开始以后的俗跟郭德纲的俗相提并论,郭德纲就该下台了!想当年金立手机刘德华代言时多牛,金立老总做梦一样忽然找了凤凰传奇代言,代言歌曲 荷塘月色,主打内置铃音 月亮之上,这下坏了,几乎一夜之间当年所有功能机都用上了月亮之上做铃声,金立从华仔代言树立的高品位形象一落千丈,正好给步步高一个上位的机会!一个产品的代言人如果身在娱乐圈,那这个代言人的地位,形象,代表作的档次,真的可以决定一个产品的走向和档次定位,华仔代言火了金立,因为他的地位在那放着,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凤凰传奇代言败了金立,因为这个组合的作品有的只是俗气,我说句不过分的话,她们的歌在我们农村市场很大,在当年手机购买力很大的城市,只有广场舞大妈听!俗歌,毁了内地乐坛市场,俗歌,让00后的人变的弱智,只会跟着学猫叫,学狗叫,哼哼唧唧!不建议这样的歌曲上传!


Ay9899


我还是认为徐沛东那句话说的实在:好听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好听`对于音乐来说应该是一个硬性指标,首先脱离了“好听”就不要谈高雅和低俗。但是所有的音乐,个人认为应该放在一个“大池子”里来评判,不分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被称为通俗歌曲的歌曲,传唱度极高的歌曲,也有优秀作品,关键看怎么甄别,比如《我的中国心》、《水手》、《大约在冬季》、《童年》、《大海》、《我很丑但我很温柔》、《2002年的第一场雪》,《黄昏》、《挪威的森林》、《蓝莲花》、《海阔天空》,这些歌曲水平很高,正统音乐哪一个也未必比这些作品质量更好,像许巍的歌,是富有诗意的,许巍也出过诗集。但唱烂大街的歌虽然倍受追捧,也确实有些歌曲是水平偏低的,比如《老婆老婆我爱你》、《小三》、《那一夜》、《香水有毒》、《老鼠爱大米》、《喵喵喵》等等,包括凤凰传奇等人的一些歌曲,其实这样的歌曲本身就很难听,根本不具备好听这个前提条件,歌词内容也俗气、土气。所以,总体来说,传播大街小巷的歌与庙堂之上的歌放在一起,也是能够甄别出水平高低的,应该总体评判。


宠辱不惊159944225


为什么这些劣质音乐屡禁不绝,国家有过禁止吗,

现在的音乐界还能称为音乐界么,最近在快手上又听到了两个歌,一个叫干就完了,还有一个是,哥哥你是我的人,不许你进别人家的门。

听着这歌浑身都起鸡皮疙瘩,其实歌的本意挺好的,就是歌词写的太随便了,一点文学修养都没有,更别说文学价值了。

其实,歌好与不好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呢,爱听就听,不爱听一边待着去,人家又不是唱给你听的,可我就是看不惯,总爱瞎咧咧。

八九十年代的歌那多好听啊,不说每首歌都是经典,也差不多都流行了下来。

心情好的时候,总爱哼唱那时候的歌,唱着唱着自己都陶醉了,那时的歌真让人心情愉悦啊。

也许是年代不同,流行趋势也不同吧,你不爱听,可总有人爱听啊。


秦宝海9


那些原本在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歌曲,有一些赤裸裸的关于"性"的歌曲,譬如有朋友举例的"白生生的脸蛋红艳艳的X……"等,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人唱了。但是很多新歌不仅仅是隐晦的有类似的歌词,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些语句生涩难懂的爱情歌曲,歌词严重不通,唱完一支歌,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现在这些源自于港台韩国和欧洲的歌曲,仍然盛行在我们的歌坛 ,这些歌曲听了让人不知所以然,也让人在思想意识上陷入到男女分分合合的小圈子里不可自拔。

从幼儿园路过,听孩子们唱这些歌曲,心中特别失落。

现在也就在部队能听到积极向上的歌曲了!


小路118


《器乐之美》

听音乐,应该以器乐为主。纵览歌曲,大部分歌词空洞乏味,或是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或为东拼西凑的不知所云,甚至还有咏诵马桶及怀念小三之类的低俗内容。即使是鲜有的佳作,同样因为歌词的引导,让人们的想像桎梏在词作者所圈定的氛围内。以《天边》这首词曲俱美的作品为例,听着歌词,只会有情和爱的小感觉。而抛开歌词听器乐所表现的《天边》,你会体验到一只只骆驼,像叶叶扁舟在天际的沙海里遨游,你还会体验到地平线的尽头,那源远流长的江河直上云间,你更会体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那么一种令人窒息的美…饶是如此,我们的想象还是局限在“天边”这个范围 。所以,以前青歌赛综合素质考核中,有这么一个环节,放一段无标题音乐,让选手发挥想象说出感受。

而器乐精品,其律动且漫漫的思绪,给听者以无限遐想,让情感得以寄托或宣泄,这恰是器乐无词之魅力所在。有人说器乐曲欣赏不到美妙的人声而不够丰满充实,那实际是缺乏专注。闭目聆听,悉心品读,你能感到弓在弦上行走颤动出的倾诉、手与键盘触碰跳跃出的激情以及气流轻拂簧片飞扬出的炫烂…那一粒粒珠矶般的音符在乐器中迸发升腾,飘至耳廓,在耳膜处炸裂,让身心与灵魂同曲作者、演奏者碰撞、共鸣…


0松龄


最近关于这类问题出现的比较多,李荣浩的“网络歌曲观”,乐队综艺中的“鄙视链现象”等等,在这里题主再次提出这样的质疑,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有渴望美好的意愿,这必须要认同和赞美,但终归还是有些年少轻狂,入了些误区,也透出了些不自觉的优越感。

首先,必须承认国内流行乐坛近来没有太多惊艳之作,远远不如之前百花竞放的壮观;

中国流行乐坛早期从“南张北谭”到“四大天王”,从“涛声依旧”到“时间都去哪儿了”,从罗大佑李宗盛到周杰伦陈奕迅,好像从某个时间点开始,一切繁华好像就此戛然而止,音乐综艺层出不穷,经典歌曲却再难出现,虽不至于像题主说的那样几乎绝迹,但零星的亮点依然破不开这颓败的阴霾,这是现状,也是事实,无法辩解。

但是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从很久之前毛爷爷就做过批示,我们应当坚定的相信,光明终将到来,更不用说一切都在慢慢复苏慢慢生长,邓紫棋一曲《泡沫》横空出世,华晨宇毛不易双双亮剑,一切都已在路上,未来可期。

其次,韩寒曾经在一场辩战中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来讽刺各种圈子文化,听起来很解气,但细细想,略显偏颇。

就像题主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粗俗低劣的歌曲为何禁而不绝?题主是对粗俗低劣的歌曲有多么深恶痛绝,非要赶尽杀绝,难不成生活中真的做到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概率都是没有的,只是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多数没有达到期望的那么高,就算周杰伦的新歌也是“骂声一片”,发出的抱怨也多数是一片附和赞同,便多少有了些优越感,这无可厚非,但终归不是正途。

王菲在春晚唱响《传奇》之前李健的歌属于小众群体的歌,多在一部分人中流传,但王菲把这首歌带到了春晚的舞台上,大众知道的人多了,才开始觉得这个人的音乐不错。赵雷的《成都》突然火了起来,火到大街小巷都要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才想起曾经很久之前就有人说“赵雷不火,天理难容”。那这样的人有多少呢,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有很多,很多很多。

他们不是不好,只是不火,但是在那个属于音乐的圈子里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人还是可以存活下来的,哪怕只是用音乐的形式,所以每份高雅都要用心去筛选,用努力去赚取的,别太妄想让人喂到嘴边。

最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好,高雅也好,粗俗也罢,阳春白雪如何,下里巴人又如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你眼中世界的样子就是在尘世间你的模样。


猿自在


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创作者,流行乐坛,参与者众,水平良莠不齐,高端水准的就那么几个,扳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大部分创作者水平低下,复杂的,技术难度大的写不出来,而一些旋律简单,变化不大的曲调很容易写出,而且易于传唱,凤凰传奇的歌,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之类的歌大行于世,就是代表,就像山东快书的节奏一样,当哩个当,当哩个当,简单重复,一学就会,俗称口水歌,这些还不算太恶俗,有些歌不光曲调口水,而且内容恶俗,例如《爱情买卖》、《香水有毒》之类,尽管如此还传播甚广,经济利益大获全胜,但社会利益呢?小孩子从小唱这些垃圾歌曲,能汲取什么正能量?所以垃圾歌曲数量庞大,与创作者格调低下,水平低级有直接关系。

其次,传播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先不说众多互联网平台,只要有流量就上,单说央视15套,每天都放的什么东西,知名的口水歌都上过榜,上面所提到的歌曲都上过,有些还上了春晚,主流媒体大推这些垃圾,只会让这些垃圾堆积如山,泱泱大国浸泡在这些糜糜之音当中,引领这些创作者跟风而上,也培养了年轻一代的欣赏习惯,认为这些就是音乐。

再者,就是听众,冯小刚曾经说过一句针对电影的话,他说大批垃圾电影的出现,是因为有大批欣赏垃圾电影的垃圾观众,用来音乐上,也一样,大面积欣赏水平的低下,也造就了大批垃圾音乐有市场,有人气,就像整天喝假茅台上瘾的人,有一天突然喝着真茅台了,他会不习惯,嫌酱香味太浓。在kTV里,点击量大的肯定是一批老歌或者口水歌,老歌是因为从小学过,口水歌是不学就会唱。

郑钧曾对上榜歌曲怼过一句,那都是什么呀!分明是屎!表达了他对当下流行乐坛的不满,的确如此,恶俗歌曲大行其道,反映的是国人急功近利的一种价值观,从创作者到媒体再到听众,都是一种堕落。春秋时代,就有礼乐治国的概念,诗经都是可以传唱的,音乐对人的教化和对情操的陶冶,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但现在人们跑偏了。

恶俗音乐尽管数量取胜,但终究登不了大雅之堂,历届大型比赛,你听不到口水歌,这就是例证。

随着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垃圾最终会退场,人们会静静地去听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会在家听一些怀旧的歌曲,会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


人文日志


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值得拿出来进行讨论!


我们不能自以为是的埋怨老百姓的欣赏水平低,就是导致粗俗低劣的作品多的原因。艺术素养高的人,不可能做出粗俗低劣的文艺作品,因为他的艺术美学素养决定了他不可能做出粗俗低劣的文艺作品;相反艺术素养低的人,也不可能做出多么高尚的文艺作品,他的艺术眼光决定了他的作品不会处在太高的艺术位置上。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是粗俗低劣的歌曲。

一首歌,我们知道它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当器乐粗俗低劣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难听。你不会在想听第二遍。当声乐粗俗低劣的时候,也包括两个方面:旋律和歌词。

a、旋律粗俗低劣,难听!

b、歌词粗俗低劣,确实就是粗俗低劣!

所以,通常我们说一首歌制作的粗俗低劣,是说它的歌词粗俗低劣;如果一首歌的作曲(广义,包括旋律和伴奏)粗俗低劣,你根本都不会听完它,你甚至都听不到它。没有人会发布一首难听的歌。

再次,为什么会出现粗俗低劣的歌词?

1、单独作词的人,如果作词质量不高,作曲人不会为其进行谱曲。如果作曲人喜欢某首歌词,但是觉得还欠些火候,或者不符合歌词的格式,不利于作曲,通常会和作词人沟通进行修改,实在不行作曲人会亲自上阵进行修改,这也是作词里面通常都有作曲人署名的原因。

2、自己作词作曲,这个当然好,不求人,但是由于是一个人,很难把握歌词的艺术质量,这在初学者和业余者里面非常多,那些专业的大拿不在此类范围内。通常自己作词作曲的人,更加重视旋律的创作,歌词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旋律的载体,甚至做个顺口溜就行,你还指望他能做出媲美唐诗宋词的高质量歌词?例子不举了,😀有兴趣的自己找,一找一大把。

3、先有曲,后填词。有两座大山不得不提,林夕与方文山。由于先有曲子,不存在歌词格式的问题,所以填词人可以天马行空的创作,为所欲为,甚至还可以玩玩文字游戏,押韵押的那个溜!



综上所述,粗俗低劣的歌词一般出在初学者或者业余的词曲创作者中,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网络歌手了。

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好的时代,只要你有才能,通过个人的努力,你总会取得成功,因为网络的存在,因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制作音乐的门槛越来越低,使得好多人可以一个人完成从作词作曲,到编曲录音混缩乃至于母带处理,各个环节的制作,要知道,这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写出一本书来进行系统阐述。

反过来看,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制作音乐,这也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例证。老百姓的艺术素养不高,做出来的音乐当然也高不到哪去,也是无可厚非吧。


山涧慌的艺术狂想世界


存在即合理!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

至于禁而不绝,我还不知道哪首被禁了!

关于粗俗低劣,估计应该是说水平低下反而被传唱,这只能说是有受众,社会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及交流手段得到极大提升。

现在孩子传唱的一些口水歌,本就是娱乐,无可厚非,非要说低俗,不如说你老了。

优秀作品没有绝迹,层出不穷,可能你听的少,或者是太偏爱老歌经典!

其实陕北信天游都不能说是粗俗了,有的甚至很直白,比如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不能说陕北人都下流不是。

这些歌曲经不住时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三分钟热度而已,不用纠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