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动植物是不是以生存繁衍为终极目标?

承诺一张没有签名的白纸╰


不管何种生物,哪怕是人类,繁殖都不是终极目标,但是繁殖肯定是迈向最终目的的重要基础,繁衍首先能保证种群不断更新换代,由此才可能产生更强大的物种。

生物的定义中特别指出需要有繁衍能力,繁殖的原因来自于基因的可复制性,DNA复制时半保留复制,只有繁衍产生新的个体才能将基因传递下去,而且也只有在传递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促使生物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结果是生物的进化,不断地适应随时变化着的环境。基因为了传递自己,就通过转录RNA、翻译蛋白质来操纵生物的生理活动,它们控制着生物的生殖活动,对于生物来说繁殖是本能,但是人类算是部分突破了这种本能限制,人类的主观意识发达,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现代的人选择很多,有的不结婚,有的不要娃,有的则要多个娃,而且现代人类种群数量也十分庞大,基因库中的基因丰富,人类整体没有必须生殖的压力,所以生不生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由于人类的特殊性,人类需要保存人类文明,而基础仍然是繁殖。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恐怕也没有什么终极目标,有的只是阶段性的目标,科技受时代的限制,现代人类能做的事情还很少,对宇宙的了解也很少,无法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一颗小行星就可能使人类陷入身存危机,我们还在太阳系这一亩三分地中不断耕耘,希望有一天能够冲出太阳系走向银河迈入星际,努努力过个千八百年可能就能突破太阳系了。提什么终极目标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以宇宙的规模和可能结局,人类永远都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宇宙寂灭人类99.999999...%的可能是要消失了,而现代人类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保存人类种群和文明,尽可能存在更长时间。

人类不完全以繁衍为目的,但是无论人类不同时期的目的是怎样的,繁殖仍然是一个重要基础,不管哪个世纪,人才都是很重要的,而人类又很难获得永久的寿命,就还需要繁殖。


来看世界呀


可以这样说,能够到今天还没有灭绝的生物,都保持着繁衍的本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一个例子。

孤独的乔治

加拉帕戈斯象龟属有11个象龟品种,其中一个品种叫做平塔岛象龟,乔治是这个品种当中最后的一只象龟,一旦乔治死亡,则意味着该象龟品种灭绝。

科学家们为了保护这个脆弱的品种,为乔治找到了几只雌性的其他象龟品种,虽然不是同一个品种,但血缘关系较近,或许能繁衍出后代。

然而,乔治似乎并不喜欢与雌性接近,更不喜欢与雌性交配,甚至会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雌性绕道而行。

后来,科学家帮助乔治进行繁衍,终于在2008年时,乔治意外地和一只雌龟交配了,供产下13枚蛋,只是很可惜,由于不属于同一个物种,这些蛋都没有孵化成功。

后来, 乔治进行了第二次交配,这次产下了5枚蛋,但也没有孵化成功。由于乔治对异性不感兴趣,后来乔治没有再与其他雌性交配,最终乔治在2012年去世,平塔岛象龟随即被宣布灭绝。

与孤独的乔治相反的是象龟迭戈,迭戈是加拉帕戈斯象龟属中的胡德岛亚种,在迭戈到来之前,该亚种只有2只雄性和12只雌性象龟,濒临灭绝,然而迭戈到来后,在短短50年中,多次与雌性象龟交配,一共繁衍了800只后代,直到100岁高龄时,仍在繁衍后代。

后来,等迭戈“告老还乡”时,该品种已经繁衍到了2000多只后代,几乎所有的胡德岛象龟都含有迭戈的基因。

迭戈凭一己之力,将胡德岛象龟从濒危中拯救了出来,目前属于更低一级的易危物种。

物种为什么要繁衍?

如果动物会说话,你问动物:为什么要繁衍,如果不繁衍自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食物,可以不必照顾孩子,可以不必觅偶,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用于更好的生活。

如果动物会思考的话,它也找不出任何繁衍的理由。这是因为对于个体来说,繁衍并不是由自我意识产生的,而是基因驱动的。

我们知道,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我们的身体结构,乃至生殖系统,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基因为了不消失,会尽可能地将自己传递下去。

比如:基因控制着生物的发情,在发情期,生物体内会释放出足够多的性激素,促使该生物寻找配偶,繁衍下一代。

如果某一种基因,不能帮助生物传递下一代,该基因就会被淘汰

,比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引起生物不孕不育,那么这种基因就不会被传递下去,当该个体死亡后,这种基因就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孤独的乔治就是这样被自然选择所淘汰的。

如果生物在演化中,演化出了一种能够帮助生物繁衍的基因,那么该基因就会被保留,比如:睾酮素过高会导致雄性更有魅力,更强壮,这在动物界能够帮助雄性寻得配偶,所以该基因就会被保留,并参与到生物的演化。

就这样,自然选择会将不能繁殖后代的基因剔除,能够帮助繁殖后代的基因被保留,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之后,每个生物都具有了繁衍的本能。

而且,如果能帮助生物更好的繁衍,自然选择也会选择一些有害的基因。

比如:雄性宽足袋鼩在繁殖期时,体内会分泌过高的睾酮素,这导致它们会疯狂的寻找雌性繁衍,最长交配时间可以达到14个小时。

然而过高的睾酮素,虽然会让它们在生殖时更具有优势,但却严重损害了它们的健康,这导致雄性宽足袋鼩在交配完之后就会死去,所以雄性宽足袋鼩只能活一年,而雌性却可以生存很久。但却因为睾酮素能够帮助雄性更好的繁衍,被自然选择所保留。

由此可见,基因在自然选择时,更青睐于能够帮助繁衍的基因,能帮助生物更好的生存的基因被排列在第二优先级,所以繁衍是动物的本能,而且是最重要的本能。

总结

对于动植物来说,如果由它们控制演化的方向,它们会选择有利于自我生存的。

但对于基因来说,它们更青睐于能够繁衍下一代的基因,有利于生物自我生存被排列在第二优先级。

我们知道,生物演化的进程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对于动植物来说繁衍是最重要的目标。


钟铭聊科学


所谓‘目标’应指主观意识,不应说是客观存在。終极目标的提法不科学。地球生物是经过亿万年物质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自由组合,化学变化,产生新陈代谢,自我复制,遗传变异,自由兢争而逐渐衍化,形成现在的生物。自我繁殖是客观存在不是所谓終极目标。动物植物的終极目标是灭亡,不是生存和衍繁衍。

汉语词语很丰富,但不要混淆词语的概念。


策策99


是的,不管是动物还是生物都是以繁衍生息为最终目的。繁衍是使命,是责任和义务。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不断作出努力和修正。我举一例,比如我们常常在青菜开花期,摘取菜花来做菜吃。你们发现没有,当你摘走了主杆上的花芯以后,过二三天,主杆两旁会长出更多的花蕊,而且你越摘它长得越多,越快,这就是它的生存和繁衍之道。所以,无论在有多恶劣的环境中,动物也是在不断适应中求生存,来达到繁衍生息的目的。


周永根1


是的。先还是说一说植物吧,以果树为例:不管是北方常见的花椒,苹果还是桃梨等等树种,它们都不是一年或二年就能开花结果,一般要在三五年之后。也就是说枝,杆较多了以后才能行成花,开花后才会结出果子。果子里才有种子,种子就传宗接代。简言之,就是宫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节段。

动物类也是基本相同的。鸟类最常见,就以人们最熟悉波鸡为例吧,它在蛋壳里21天就能变成小鸡,但还是要长到成年之后才产蛋。鸡和蛋的演娈被人们争辨了多少年。但最终还是繁衍之事。

照此而推,大自然中的万物大同小异。生了长,长了死,死了生……无穷也。


坡泊215


这个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动物,它们基本上没有人类的思维,但雌性物种却有发情期,发情期一到,雄性动物被雌性激素刺激,加上雄性激素的作用,争抢一只或一群雌性物种的交配权是有可能打的你死我活的。


小城市下水道


基因,不仅仅对于人类,对于所有动植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身体结构,生殖系统等。基因也控制着很多本能行为,很多本能都是基因驱使的,比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吃奶,就是本能。而生存繁衍也是一种本能,是生物的基因决定的。

所以,简答说生存繁衍并不是任何物种能控制得了的,但物种基因驱使决定的。

同时,生存繁衍并不是物种发展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的概念也相当抽象模糊,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存在终极目标,生存繁衍一定是通向终极目标的基础。

所有物种都在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以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进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繁衍的过程其实就是进化的累积过程,没有了繁衍也就停止了进化,就很难适应周围环境,结果就是被大自然淘汰。

所以,地球上任何物种都会通过不断的繁衍来让自己更加适应环境,保持物种的强大。

对于人类来讲,由于人类是智慧物种,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求的是什么,确实会出现某些不想繁衍下一代的人群,这是正常的,不过人类数量太庞大,基因库有非常丰富,少数人不想要孩子并不会影响人类文明整体的发展。

在某些发达国家,出现生育率非常低甚至负增长的现象,国家就会通过某些手段干预人们生育,而我国也放开了二胎,这也说明了即使对于人类来讲,繁衍下一代也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


宇宙探索


这个问题较为轴象难懂,如果放在人身上,就是生命的意义,就是人活者的目的是什么,多什么活者,是人生观的问题。为什么活,该怎样活?答案就在人的主观性了。但现在问的不是人,而是动植物,这个答案也还是由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人而定了,有没有目标?就首先要弄清它们有没有象人一样的意识,动物随种类的不同,意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有的带有简单的意识,有的带有些机智性,有的还具备些情感。但它们的意识中有没有活着的目标或生命的终极意义,做为常人,就只能依自已的知识面和意愿进行推测了。植物是否有意识有目标,也是只能猜测了。

不论植物和动物都有共同点,就是求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趋向、现象,如植物尽量争取和利用能得到的条件(光、热、水、肥、空间)使自已长的更好,在成熟后就有开始具备种子等繁衍能力,然后就开始衰老、死亡。动物都有避死趋生的能力和求偶行为,有了后代就很快衰弱、老去。

但那些都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呢?我的看法是那些都是本能,即生命现象中本身具备的性能,不属于思维后的决择。

要硬说终极意义的话,还是佛法中讲的在理些,都是轮回中的业果酬答,只是此理太深,难以理解,于是绝大多数人接受不了,不愿承认。但我相信,而且接受。


张宝和


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遵循“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循环规律,死了再生,生了再死,成了再空,空了生有,如此循环,永无止尽!科学家有物质不灭定律,是说物质因客观条件,经过物理和化学转变,形成另外的存在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生命的生死亦复如是,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动植物以不断繁衍来持续存在的特征,其它事物也会以聚散离合,不断持续繁衍!


泽仁德喜


生存即是存在及庄严,繁衍即是发挥光明及不可思议的伟大作用力。它们于自然界中各各依于自然法则生长去来运作。日月星辰太虚世界各国人人一切动植山河大地水火风尘等等一切空色的显像运作尽是,存在与庄严,作用力。它们尽是无极源力所发出而又回归与永恒泉海相互配合互为作用力量精神无始无终。又怎么是简单的生存繁衍所解译得了的呢?所谓的终极并非结束亦非开始因为无极永恒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