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草莽皇帝劉邦

中國古代歷史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一句名言,平民階級中英雄豪傑層出不窮,也不乏草莽出身的國王和皇帝。在中國,從來沒有天生的貴族,“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是出生平民的能臣、將軍,還是乞丐,只要得民心,都可以當皇帝。

反觀古代歐洲,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出身低賤的皇帝、國王、國家元首,基本上都是出身顯赫的貴族子弟。各個貴族家族彼此聯姻,保持著繼承人的“貴族血脈”,時至今日,歐洲各國的王室全都是親戚——千百年來,沒有任何一個從底層來的“非貴族”獲得王室繼承人的資格。究其原因,歐洲到底因為什麼沒有出現“草莽皇帝”呢?

一、希臘時期、羅馬帝國

1、希臘的民主制

嚴格來講,古希臘的雅典是出現過出身平民的“國王”的,因為這個時期是雅典的公民民主階段,執政官,也就是所謂的“國王”是可以從希臘男性本地人當中抽籤選出的,當然任期有限。此外,雅典的五百人議事會-四百人議事會,是一個全民民主決策機構,其中的“議員”由各地區抽籤選出,每個地方十個代表,任期一年。每一個人一生最多擔任兩次議員。也就是說,那個時期的執政官的確是可以出身“草莽”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不過,伯利克里改革之後,保衛國家的執政官不再發放薪金,這也使得富人在民主選舉中佔據了巨大優勢——畢竟平民階層脫離了生產工作,就沒有收入來源了。此外,軍事將軍不再對平民選舉開放,也使得軍政大權被富人掌握。而古希臘另外一個代表國家,斯巴達,從來都是以軍人階級獨裁和強大的暴力機器而著稱的,“國王”無一不是軍人,沒有平民。

2、羅馬帝國時期

羅馬帝國經歷了君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君主制的階段,元老院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表面上看,元老院的組成形式類似於希臘的“五百人議事會”,但實際上大不相同。元老院不存在平民選舉一說,而是由各個奴隸主大家族推薦,所以能擔任元老的人,都是“貴族”。

隨著領土不斷擴大,羅馬帝國進入了新的階段。財政官、大法官之子,愷撒,通過政治聯姻、秘密結盟等手段,與龐培、克拉蘇結盟形成“前三頭”。愷撒征服了高盧全境,成為高盧總督,在戰爭中逐漸控制了一批軍隊。後來他擊敗了龐培,佔領了羅馬,大權獨攬,成為羅馬歷史上第一個“元首”,事實上的皇帝。

愷撒之後,無論是屋大維、提比略,還是暴君尼祿,都是以養子的身份繼承“元首”;中間也有軍人擁戴上臺的卡利古拉。《沉思錄》的作者馬可·奧賽留之後,羅馬政壇不再穩定,出現了許多個走馬觀花的“元首”,直至戴克裡先將元首制度徹底改革為世襲的君主制。直至後來西羅馬帝國崩潰,西歐各國及東羅馬帝國則一直繼續著君主制。

不過,這些“元首”和皇帝無一例外是貴族出身。要麼是貴族的兒子,要麼是貴族的養子。權力鬥爭從來都是發生在貴族控制的元老院和貴族出身的獨裁者“元首”、皇帝之間,是貴族內部的權力分配。從來沒有出現過平民階級參與政治。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羅馬帝國,就好像是一臺巨大的暴力機器,從上而下充斥著斯巴達式的暴力和獨裁基因。而這背後,實際上是貴族階級的共同選擇,暴力機器是統治各個被征服民族的手段。奴隸階級的反抗,如斯巴達克斯起義等,根本對抗不了羅馬的軍隊,更是從來沒有動搖過羅馬貴族的權力。

二、歐洲中世紀“牢不可破”的分封制

1、歐洲各國實力動態平衡

意大利、德國、法國三家分羅馬,好似韓趙魏三家分晉。不列顛人和蘇格蘭人在不斷的戰爭中形成了英國,還有擁有“無敵艦隊”的西班牙,再加上荷蘭這個“海上馬車伕”。 中世紀時期,這些國家彼此之間,始終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各國的實力總是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的階段,沒有出現秦國那樣能夠能具有消滅其他國家的強大武力。

歐洲各國是以分封制為基礎的,這種制度可以維持一箇中等國家,但對於一個疆域龐大的大帝國,分封制傳遞命令是非常不方便的。因此羅馬並不是分封制,而是省制、奴隸制。但是,由於西歐各國都沒有出現過如此巨大的土地,因此也就沒有打破分封制的制度改革動力。與之相對的,俄國則一直保留著類似於羅馬帝國的農奴制。

不過,無論是西歐還是俄國,都把

貴族血緣關係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貴族只和貴族聯姻,這使得整個歐洲的王室彼此都有血緣關係。而歐洲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使得沒有哪一家能夠一直不斷子嗣,於是經常出現一個國家的貴族到另一個國家當國王的情況。畢竟,誰都可能突然換一個敵國的國王的情況下,一場滅掉敵國的戰爭是難以進行的。因此,這種動態的繼承關係,也就決定了歐洲王室權力一直動態平衡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2、貴族牢牢控制土地等生產資料

  • 農民起義規模有限

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是被農民起義軍擊垮的。自秦始皇之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每幾十年都要爆發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小的農民起義更是數不勝數。根據《清實錄》記載,清朝的農民起義在300次以上,幾乎每年都有一兩次農民起義。

而在歐洲,直到公元8世紀,才有第一次農民起義的記載。此後直至16世紀,歐洲十幾個國家的農民起義數量也只有8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農民吃穿不愁,不必抗爭?事實並非如此,相比於同時期的中國,歐洲百姓平均糧食佔有量並不高,此外他們居住環境、衛生條件更加惡劣。馬可·波羅等西方旅行家、商人都可以證明,封建時期的中國平民生活是優於歐洲平民的。

其實,這個問題的一個次要原因是,歐洲土地被分封制分割,農民被土地束縛跨土地聚集的可能性較低,土地又被貴族牢牢控制。另外,歐洲有宗教教會,其世俗權力巨大,控制著百姓的精神——這使得農民起義根本沒有群眾基礎——這才是農民起義規模有限的根本原因。

  • 貴族世襲、沒有平民官吏

歐洲王室將土地分封給貴族,貴族就是大地主,擁有自己的私人軍隊,對土地上的農民收稅,儼然一方諸侯。這使得國家的土地被分割,貴族通過血緣關係成為土地的所有者,自然也會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而維持自己的血緣“高貴純正”。因此,貴族階級基本上不會和平民聯姻,因為聯姻就意味著失去一部分財富。

歐洲平民爭奪國家的最高權力的唯一可能,就是通過

組織僱傭軍成為國家將領。由於貴族牢牢控制著全國的土地,土地作為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整個社會的經濟命脈。因此,只有貴族才有可能打造一支強力的軍隊,平民是沒有這麼多財富來打造軍隊的。實際上,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平民也根本沒有通過合法途徑爭奪國家最高權力的可能性。只有在秦之後,分封制以及貴族制度被打破,出現了平民官吏,平民才有了更多上升機會。

二、“君權神授”宗教為貴族世襲背書

1、宗教世俗權力極其巨大

自羅馬承認基督教為國教以後,基督教教會對平民的控制可以說到了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從羅馬梵蒂岡教皇,任命到各國的大主教和紅衣主教,次一級又任命主教管理各地,又任命神父到各區,又任命牧師到各鄉、各村,儼然又是一個“分封制”體系。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而且與各國貴族組成的政府不同的是,基督教教會代表的是“耶和華”,是一個“神”,實行的是道德理念,卻也是教會的法律。基督教的影響力深刻到歐洲文化當中,深入到民間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以“巫術”“魔法”之名對持有不同觀念的人進行殘酷殺戮。只要有人誣告你,就會有人對你進行

殘酷的宗教審判,管你是美女還是兒童,基本上都會被定罪為死刑,然後處以慘無人道的刑罰。就連宣傳“地球圍繞太陽轉”的科學家布魯諾都被活活燒死。這種情況下,平民反抗教會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歷史上,教皇發動了八次十字軍東征,妄圖奪回被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佔領的耶路撒冷。雖然這些軍事行動大多無功而返,空耗財力人力,但也從側面證明,教皇不僅僅是精神領袖,也是政治和軍事領袖。

2、“君權神授”思想深入人心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的權力是如此巨大,教皇的名義地位要高於各國的國王。每一個國家的國王,都要接受教皇的冊封,否則就是非法的國王。德國國王海因裡希四世就因為得罪了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而親自披頭散髮、赤腳踏在雪地裡,跪在教皇所在的卡諾莎城堡——國王向教皇道歉

實際上,格里高利七世也證明了,即便是強大的教皇並不能消滅歐洲的某一個國家。這就意味著,對於教皇和各國國王來講,合作就是最好的選擇,是雙贏的局面。因此,各國國王熱衷於“君權神授”,教皇也樂於承擔冊封國王的責任。這等於說是,教皇利用“耶和華”的名義,為各國國王的封建統治背書,其實是一種“以神權謀私利”的行為。

在世俗方面,這使得平民失去了農民起義的正當性——因為反對國王,就是反對“耶和華”,就是反對基督教,這讓農民的抗爭一開始就無法聚集人手。因此,封建教會僧侶和封建貴族階級一起,沆瀣一氣,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結合,共同壓迫和剝削平民階級。教皇和教會不過是壓在勞動人民頭上的另一座大山罷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試論歐洲中世紀為何出不了“草莽”皇帝?

三、總結

中世紀的歐洲沒有出現“草莽皇帝”,其實是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必然。在羅馬帝國時期,元老院和皇帝都是貴族內部的權力分配。從來沒有出現過平民階級參與政治。在西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歐洲始終維持著分封制,各國維持著實力的動態平衡,沒有形成一家獨大消滅分封制實施郡縣制的局面。沒有中國式的官吏制度,自然也沒有給平民合法上升創造機會。此外,由於宗教的存在,反對國王就是反對教皇,因而農民起義失去了正當性。

1、《沉思錄》

2、《君主論》

3、《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審判時的演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