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一颗星猛然一亮消失了,凌晨四点,是爆炸了吗?

MMQQ2


天上一颗“星”突然亮一下就消失了,它会是什么呢?

我们在夜空中能看到约6000颗恒星,几乎全部分布在距离地球1000光年的范围之内。在天空中,能够突然亮一下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分别介绍,你就自有答案喽。

先说一下最常见的现象——“流星”。

流星就是星际空间中的尘埃或一些颗粒,在坠入大气层中时,与大气层分子剧烈的摩擦生热,产生出发光的现象,在地面上看,流星会拖出明亮的尾迹,并很快消失。

如果说突然一亮就消失的话,那么很大可能不是流星,因为流星有尾迹的,所以,排除是流星的情况。

再来说一说“彗星”的情况。

太阳系中含有很多小天体,块头很小,由甲烷、水、氨等冻结的冰块以及一些固体颗粒组成,在向内太阳系运动时,由于太阳风以及靠近太阳时表面温度升高的原因,彗星表面会蒸发掉一些物质,然后太阳风以及太阳辐射压会将蒸发的物质推离太阳,我们就可以看到彗星在掠过地球附近时,拖拽着长长的彗尾了。

这一种情况也明显不符合题目叙述的那样,因为彗星并不会突然亮一下就消失。

其次说一说一种剧烈的天文现象——“超新星爆发”。

当一颗大质量恒星垂死的时候,它会发出最后的“呐喊”,体型先是猛地收缩一下,然后发生剧烈的爆炸,带来极为耀眼的光芒。我国古籍中亦有记载。公元1054年,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意思就是说,东方有一颗星突然出现,白天也可见,很亮,还有芒角,单单白天可见的情况就有23天。

超新星爆发的亮光,只要距离地球不算太远,1000光年远左右,我们就可以看到极为明亮的爆炸亮光,这种亮光甚至可以维持数个月之久,就比如上文古籍中记载的那样,白天可见的情况就有23天,该古籍文献后面又记载,黑夜中可见的情况维持了将近一年。所以,超新星爆发的情况可以确定的排除了。

人造卫星划过(延时摄影)

最后就是“人造卫星”了,依据本题题意,可以确定题主所目睹的正是人造卫星闪光,由于人造卫星处在几百公里高的高空,一些有着特殊金属材质外壳的卫星就会反射太阳的光线,如果恰巧反射的光线朝向地面,那么人们就可以看到这种闪光现象,猛地一亮,然后就消失了。

总结就是,题主看到的就是人造卫星闪光现象。


科学船坞


不知道你看到的和我看到是否一样 好几年前一个夏天,我站在窗前吸烟,抬头北方1点大概70度高度的方向,有一颗星星,当时也没什么特别,就感觉在一闪一闪,当时就朝那个方向一直在看,烟吸到一半的时候,刚才闪闪的那颗星星,突然慢慢变大,变亮,整个过程大概在5秒以内,最亮的时候突然消失,不是变暗,就是最亮的时候消失。可惜当时没有其他人一起见证,跟别人说,别人都不相信。


Simon40232651


有时,在夜晚会看到天空中一颗星星突然变亮,然后很快消失,那会是什么星星呢?

关于这种现象,起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超新星

当质量大于太阳8倍的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时,核心区域的核聚变会产生铁元素,进一步的核聚变将会吸收能量,从而导致核心失衡。在引力的强烈挤压下,核心会急剧坍缩,由此会猛烈爆炸成超新星。超新星爆发时的亮度非常高,短时间内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100亿年所产生的能量总和,能够闪耀整个星系。

在夜空中肉眼可见的恒星中,未来能够爆发成超新星的恒星包括参宿四、参宿七、天津四、海山二。其中参宿四和海山二将有可能在未来100万年内发生超新星爆发,或者它们已经爆炸不存在了,只是那些光还没有抵达地球。

不过,如果是超新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突然一亮就消失。超新星爆发之后,它的遗迹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肉眼可见的,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这种情况古人有记载过,例如,出现在1054年的超新星SN 1054,当时人们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都能看到它的遗迹,甚至连续长达三周在白天可以看到。这个遗迹如今还能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它就是著名的蟹状星云。在蟹状星云的中心,残留下一颗中子星。

除非这颗超新星不在银河系,而在遥远的河外星系。当遥远的超新星爆发,亮度达到顶峰之时,即便距离十分遥远,我们也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距离我们75亿光年的GRB 080319B是一个例子,这颗超新星最亮时肉眼可见长达半分钟之久。

(2)火流星

当彗星穿过地球轨道时,它们会留下许多太空尘埃。每当地球穿过这些地带,尘埃颗粒会被地球引力吸引过来,它们会撞入大气层烧毁,产生一闪而过的流星。如果颗粒更大一些,将会出现明亮的火流星,它们有可能会在空中发生爆炸。不过,流星或者火流星都会拖着明显的尾迹。

(3)人造卫星

当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有时会看到一闪一闪在移动的光点,那是飞机。有时还会看到移动的星点,不会一闪一闪,那是在太空中飞行的人造卫星,它们会反射太阳光到地球上。

有一些特殊的人造卫星会出现突然一亮并消失的现象。上个世纪90年代,66颗铱星被送入太空中,这是用于全球通信的人造卫星。铱星的轨道高度大约为700公里,大多数时候肉眼很难看到。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角度合适,可以看到铱星闪光。铱星上的铝天线能够像镜子那样反射太阳光,使其亮度在短时间内剧增,然后很快又会暗下去。铱星闪光都是出现在天黑之后不久,或者天快亮之前。不过,目前在轨运行的铱星只剩一颗——97号铱星,它将在不久后再入地球大气层烧毁。


火星一号


刚才看到一颗星猛然一亮消失了,凌晨四点,是爆炸了吗?

星星本来就是一闪一闪的,造成这个效果的原因是大气扰动的影响,但突然一亮后消失这种情况就有些特殊了,根据我们已知的天文现象,它有可能是超新星爆发、伽玛射线暴、火流星或者铱闪!我们一一来分析看看哪个最有可能!

超新星爆发的可能性大吗?极小!

1054年宋朝记载了一颗超新星爆发的过程,尽管不是第一次记录下的超新星,但记录了方位与过程,而且有亮度描述,确实比较难得!

梅西耶跟踪哈雷彗星的轨迹时,由于他的老师计算失误阴差阳错的发现了M1,后来经过位置比对,发现这就是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SN1054,这颗超新星爆发时间非常长,我们看另一个记载:

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公元1054年7月4日)早上发现一颗客星从东方升起,亮度和金星差不多,白天就能看到......白天可见的情况是23天,到夜间看不见为止,总共持续约一年!

超新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发生的一种超级能量爆发行为,常见的是大质量恒星在红巨星晚期阶段,内核坍缩发生发生超新星爆发,或者一颗质量不够高的恒星但已经演化到末期的成为白矮星,吞噬它的伴星物质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1.44倍太阳质量时),其发生Ia标准烛光型超新星爆发等,这些天体的光度变化不不符合一闪而过的要求!

是伽玛射线暴吗?有可能,但可能性极低!

GRB 080319B是2008年3月19日发生在牧夫座的一个伽玛射线暴,被雨燕卫星所记录,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刷新了人类肉眼观测的距离记录,因为GRB 080319B位于75亿光年外,但它在爆发的峰值内视星等极限达到了5.8等(肉眼观测极限是6等星),大约持续了半分钟!

也就是说这个爆发于75亿光年外的伽玛射线暴用肉眼也有将近半分钟可以观察到,如果那时有人注视牧夫座这个方向,那么将会看到一个暗淡的光点从黑暗中诞生,然后逐渐消失,理论上来看它很符合这个这个要求,但亮度似乎稍微差了一点,而且肉眼看到的GRB到现在为止仅此一例,如果发生肯定会被全球天文台追捧,后续各种新闻会纷至沓来,因此GRB可能性并不大!

有可能是火流星吗?非常相似,但描述不清不能区分

如果以一闪而过来描述,火流星是符合要求的,因为火流星会在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后再消失。火流星的成因是流星体质量比较大,进入大气层后没有在高空燃尽,进入了低空稠密大气层,在高超音速激波机制的加热下,可能会爆裂燃烧,形成明亮的火流星!

兴隆观测站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其中右下角的那颗就是耀眼的火流星,如果一闪而过包括光斑的移动,那么是火流星无疑,或者其他流行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但火流星更为明显!如果一闪而过这个光斑几乎不动,那么火流星明显是不符合要求的!

非常有可能是铱闪

铱闪是美国铱星公司在1997-1998年间发射的66颗卫星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发生的反射太阳光闪烁行为,一般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内,或者太阳上山前几个小时,两者之间的夜晚则不会发生!

铱星卫星为保证地面接收与发射无线电信号,因此有三块大大的铝制天线,这个反光就是由铝制天线这合适角度时反射太阳光所致,光线扫过之处的地面就形成了铱闪!

这种闪光只会在傍晚或者清晨发生,午夜反射不了太阳光,白天大家不敏感,因此如果在凌晨4点左右看到闪光,那么是铱闪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而且视角会比较高,发光距离会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因此短暂的闪光是铱星无疑,但铱闪也会有比较长的光线带,而且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持续几十秒也有可能!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2010年之后,铱星公司研发了新一代的铱星,取消了铝制镜面天线的设计,看起来似乎没啥问题,但铱星公司对早先发射的60多颗卫星逐步让其重返大气层烧毁,避免失控造成更大的风险,因此从2017年6月到现在,第一代铱星就只剩下两颗啦,未来要看到铱闪那是需要运气才可以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在光污染较少的高纬度或者农村地区夜晚总是能看到满天星斗在大气扰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闪烁”


极少数情况下有人在肉眼巡视苍穹时看到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颗亮度急剧上升后迅速暗淡下去的“火流星”划过天际,或者是看到星群中的某颗星星亮度突然上升而后消失不见。

按照目前人类所掌握的宇宙情况来看,能在地球夜晚突然增加亮度而后消失的“星星”很大一部分都是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而如果流星的飞行轨迹刚好和观测者的视线发生对冲,那么流星在观测者眼里就是一颗突然出现而后又消失的“火流星”。而如果流星的体积太大没能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的话,它就会撞向地表成为人类所说的“陨石”。


除了“火流星”以外,人类文明目前部署在不同轨道高度的人造卫星也能造成“亮度突然上升而后下降”的视觉效果,上世纪我国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其任务要求有一项就是能被地球上的人用眼睛直接看到,我国最后通过加装观测球的方式实现了这个目标。

由于美国铱星公司1997和1998年发射的66颗移动通信卫星“铱星”的轨道高度只有700公里,且铱星三个巨大长方形天线反光率极高,所以在铱星升空后的几年里,夜空中出现了名为“铱星闪光”的人造天文现象。


公元1054年我国正处于北宋时期,当时金牛座方向有一颗距离地球6500光年的超新星爆发了(现在来看它在7554年前就爆发了,但光飞了6500年才被北宋天文学家发现),该次爆发的亮度甚至能供学子在夜晚读书。

总体而言目前遇到的“亮度突然上升而后消失”天文现象十有八九都是误入地球的小行星或者近地轨道的人造卫星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顶天是流星或者卫星。。恒星要是爆炸,估计到你死的那一天也能看到余辉


好厉害的车


我昨天晚上看见一个星星在我头上快速飞过就没了 感觉不是流星 更不是飞机 晚上看星空总能看见天上飞着星星 不过那些都慢 昨天的特快


喵喵勇士


巨星陨落,大概预示着科比的离开,多少男人和我一样早已没时间打篮球,看NBA,麻木的生活,工作,面对生活的压力,突然看到这个消息,眼泪不知道怎么就流出来,是为一个巨星的逝去,也是为他带走的我们的青春和回忆。



国家临床患者审核曹斐


人造卫星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般来说,如果看到的确实是一颗星星,由于一般肉眼可见的星星基本都是遥远的恒星,因此出现猛然一亮的情况,可能是该恒星发生了超新星爆炸(一种超高能量释放的天体活动)。

但超新星爆发一般是不会出现一闪而过的情况的,也就是说你将会看到一段时间的光亮,而不是猛然一亮随即消失,除非超新星爆发在银河系以外相当遥远的位置发生。

如果不是超新星爆发,那么还有种可能就是穿越大气层的流星,流星大家都很熟悉,是由于某些太阳系小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受气动加热影响,导致表面以及周围空气产生高温高亮现象,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流星一般都会拖着常常的光亮尾迹,所以这也不符合“猛然一亮随即消失”的描述。

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人造卫星了,由于卫星所处的高度较高,在地表进入夜晚时,那些在夜晚区域上方的卫星,仍有可能反射太阳光,因此有可能那时某颗卫星在飞行过程中,反射的太阳光从你眼前一晃而过,从而造成了“猛然一亮后消失”的现象。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题主看到的这个现象,我小时候也碰到过,变亮的过程非常短暂,几秒钟就消失了。现在,我们不妨把星空中某个点突然变亮,其可能出现的原因一个一个来分析一下,看看哪种可能性大。

第一流星。地外天体在靠近地球时,受到引力作用,有大概率会进入地球大气层,因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使天体发生燃烧。一般我们看到流星时,在发现亮度增大的同时,也会看到较长的运动轨迹划过夜空。题主看到流星时不会不认识,只有一种几率几率非常非常低的情况,那就是这颗流星正好面向你飞去,你看到的是燃烧的点,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彗星。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也能够使天空某个区域变亮,但无论从形态还是持续时间上看,彗星不具备突然变亮然后消失的特征,这个完全可以排除。



第三超新星爆发。质量巨大的恒星,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会发生超新星爆发,白矮星和中子星在达到质量极限时也会发生爆发。爆发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持续时间可以达到数月甚至几年。用肉眼能够看到的超新星爆发,基本都在银河系内,而且集中再银河系靠近中心的区域,那里恒星数量多,星际尘埃也非常密集,所以虽然超新星爆发很亮,但很容易为恒星和尘埃所阻挡。据科学观测,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几百上千年才会出现一次,近期没有哪颗恒星出现爆发的报道,而且如果肉眼看到,也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所以,这个可能性也不大。



第四氦闪。它是理论上中等质量的恒星,在演化末期红巨星阶段核心爆发所致,是一种热失控的氦聚变“副产品”。但目前天文学家还没有观测到真正意义上的氦闪,所以用肉眼看到也没有可能性。


第五人造卫星。我们现在发射的地球卫星,都携带着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开展工作的能量来源。当反射太阳光的角度正好可以把阳光反射到你所处的地方时,你就会看到卫星所在的那个点光度明显增强,随着帆板角度的变化,就会迅速变暗直至看不见。

综合以上分析,出现题主看到星星突然变亮又迅速消失的现象,基本可以肯定是人造卫星反射太阳光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