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它的價值需要有業績作為支撐,它的成長性需要有產品競爭力作為支撐,符合這兩點要求的企業,才是可以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

長信科技作為全球觸控顯示龍頭,TFT減薄市佔率全國第一,2019年扣非淨流入增長翻倍,具有持續爆發的潛力嗎?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一、 長信的初印象

1、 長信是怎樣的公司

公司成立於2000年,於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業務集中於中小尺寸觸控顯示一體化、中大尺寸觸控顯示一體化、TFT 面板減薄、ITO 導電玻璃等四大領域,並且各業務領域內均位居行業龍頭地位,市場優勢顯著。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2、 公司背後是誰

公司大股東鐵元投資,持有 11.81%的公司股份,安徽國資委持有鐵元投資70.82%的股權,為公司的實控人。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二、 長信的再印象

1、 TFT 減薄市佔率全國第一。

TFT 減薄主要指對 TFT 玻璃基板進行薄化處理,也就是縮減顯示器件的玻璃基板厚度,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實現輕薄化的關鍵,也是目前用戶對消費電子的主要需求點之一。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減薄工藝產業鏈

目前TFT 減薄市場的主要包括以長信科技、沃格光電和凱盛科技為代表的顯示器件材料加工企業,以及以京東方、深天馬為代表的面板廠商。目前公司是國內唯一通過蘋果認證的減薄業務供應商,市場地位十分突出。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長信下游及終端品牌客戶概覽

2、 全球最大的ITO到導電膜製造商

ITO 導電玻璃是觸控顯示器件的關鍵基礎材料,長信 ITO 導電玻璃業務佔據行業高端市場,連續多年保持行業市佔率、產銷規模、盈利能力首位。

公司已成功研製出適配柔性 OLED 顯示屏的柔性觸控 sensor,公司柔性觸控 sensor 累計可摺疊次數達 20 萬次,目前該產品已通過國內和國際大客戶的認證審核,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公司在 OLED 顯示模組代工領域具備技術壟斷性和唯一性。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顯示產業鏈

3、 佈局車載面板供應鏈

長信在車載面板領域的佈局覆蓋了車載 Sensor、車載觸控模組、車載蓋板、車載觸顯一體化模組等產品。獨家供應比亞迪唐、宋、秦等熱銷車型。

公司是特斯拉的直接供應商;與特斯拉保持多年的合作關係,是特斯拉ModelS. ModelX獨家儀表盤供應商,獨家中控屏模組獨家和主要(40-50%份額)供應商; 18年11月,將在現有Model S和Model X車型中控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T公司的合作。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幾大車載面板供應商JDI、京東方、夏普、天馬等均為公司重要客戶。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4、研發投入持續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97.5%至 1.34 億元,截止截至 2019 年上半年,長公司已獲得授權且處於專利維護狀態的發明專利 20 餘項,實用新型專利 100 餘項。

掌握了大面積真空平面磁控濺射技術、大型真空磁控濺射鍍膜設備研製技術、大面積多層光學薄膜製備技術、柔性 OLED 可穿戴模組封裝技術、5G 條件下手機模組封裝等核心技術。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三、 長信的後印象

1、 業績

公司自 2014 年涉足中小尺寸觸控顯示一體化業務後,業績呈快速增長。

2014-2018 年公司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55.52%,歸母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 43.92%。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受業務結算方式轉換影響,1-9M19 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34.9%至 46.44億元。不過公司四季度業績明顯回升,根據公司的年報預期,2019年歸母淨利潤8.0億-9.5億元,同比增長12.4%-33.4%,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87.3%-125.0%。

2、 利潤率和費用

公司近幾年的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18 年,公司產品為毛利率 15.06%,同比上升 5.08 個百分點。公司產品淨利率為 7.55%,同比上升 2.52 個百分點。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毛利率穩定在在20%以上,前三季毛利率達到26.44%,淨利率達到15.52%.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與之對應的,公司在三費方面,財務費用持續下降,研發費用持續提升。

3、 同行對比

與主要的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持續穩步提升,2018 年 ROE 達到 14.66%,優於同行企業。

國內產能領先,扣非淨利潤翻倍增長,長信還有多大空間?

總結:

1、公司業績增長源於訂單充足,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可穿戴設備領域觸控顯示模組領域具有頭部地位。

2、新能源車行業快速發展,特別特斯拉國內供應鏈的加速崛起,將成為公司業績的總要增長點。

公司2019年業績預期8.0億-9.5億,中值為8.75億,以目前行業平均的50倍左右估值,以此計算,公司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