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推崇汉服阻力重重?

中国著名玄学大师无橙


推崇汉文化没有错,各个民族都可以发扬自己民族的特色,但推崇民族文化不是复古,复古就是一种倒退,更有甚者借此祸乱民族大团结,贼子之心可见!

穿汉服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搞什么全国学校推行汉服校服,就是搞大汉族主义,你让其他少数民族怎么想? 还有些人搞废除现有服装,全面返古,这特么都是思想的倒退,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全面回到过去,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搞复古,必将被历史巨轮碾的粉碎

以前,有人羡慕日本古文化保留的多,羡慕人家节假日,重大节日穿和服,但是人日本也仅仅是节日穿的多,日常穿着也是个人意愿,有强制意味吗??

我们宣传汉文化没有错,让大家不要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现在多的是不明就里的,盲目的,极端的,更甚有别有用心的带路的,国外渗透的,都进来了,这水已经搅浑了,所有破坏民族大团结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警惕起来!!!!


雅仕独自漫步


推崇的前提是推广。

我并不认为汉服群众有真正的在做“推广”,汉服所推广的圈子绝大多数都是以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学生为主,并没有真正的面向大众。我几乎没有见过有面向工人、农民进行汉服知识普及的活动。

当绝大多数大众并没有对汉服有基本的认知和认同的时候,小范围的汉服推广就会阻力重重。



或许有人认为汉服的推进是一个过程,应该先从年轻人开始,逐渐扩大到普罗大众,那么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个购买力的问题,这一部分先被排除在在外的群众,实际上是最具购买力的。足够的购买力,才能让市场做大,市场做大,才能够真正的推广开来。



另有一点,汉服群体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各种歧视链条,对于推广汉服或者说传统服饰意见并不统一,尤其是对于改良汉服这一点争议很大。但事实就是,在一个已没有汉服土壤(无论你承不承认,宏观来看就是没有)的环境下 ,不进行改良,不向现代服饰靠拢,是很难普及开的。

当然你可以说这样的衣服是汉元素不是汉服,但是至少这是一条路,通过这一条路他们可以看到你们自己定义中的、“真正的”汉服。

自己的问题都没捋清楚,怎么能让人推崇呢。



再说一下汉服的定价与汉服商家的问题,汉服的定价极高的几家就不用说了,面向的对象也不是普通群众。我想说的是一些自称中高端的汉服商家对于汉服定价的垄断,这对汉服的推广是一种阻碍。当汉服便宜到夜市上在卖的时候,汉服才真正的推广开来,得到市场的肯定才是真正的推崇。

最后,部分汉服爱好者推广时夹带的私货比如帝制、男尊女卑等等内容恶臭难闻,避之不及,何况推崇。


凤妖


推崇汉服有阻力?那是必须的啊,什么新生的事物发展都会有阻力的(虽然汉服属于长久以来几千年的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汉服并不是网络卖家的那些改良服饰,更不是模仿古代世家贵族穿的衣服。那些说汉服阻碍生产的只能说明您对传统文化不太了解,实际上汉服范围除了公子佳人更有贫民士兵的衣服。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当然也会体现在服装上,相信每个朝代都有士农工商存在吧。

实际上现在无论在淘宝店铺还是私下里接单的那些裁缝或者设计师们本身也并没有还原汉服的原貌,更多的只是在考虑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批量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但这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毕竟大家都是从赚钱出发一般不会考虑到美观或者说容易忽略美观。举个例子,同样的款式料子不同,穿起来的效果也就有了很大的区别。而且做摄影专业的应该也知道卖家秀买家秀的差异很多时候来自于灯光环境服化道,这就又给买家带来一千点的伤害。

毕竟买家看重的是实际穿上的效果,你推广汉服,无论到底推广的是汉服文化还是只是个商业活动都需要很大成本。

所以综上所述,推广汉服的阻力还是来自汉服本身,不是照搬古人就是正统,也不是完全改良借尸还魂就是正统,而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发展下去。

最后希望我国汉服能够真正的发展下去,祖国繁荣昌盛。











仙儿菲


你说推崇汉服?其实你是想说推广汉服?

从我的角度来说吧,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接受汉服?

1、我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汉服和我现在日常穿着的服饰,我能够接受汉服作为现在日常服饰,出门和朋友去交往吗?

——上述两款服饰打扮,上是汉服打扮,下为现在日常老中青男人都可以的服饰打扮,起码我是接受不了上面的那种汉服打扮做日常出门衣着打扮。这是从审美角度来说,我接受不了汉服。

2、从穿着方便来说,全套汉服穿好,恐怕要花点时间了。

假如真的接受汉服,你当然不可能就只套上一件外袍,你肯定是要穿全套的,毫无疑问,全套汉服穿上出门,即便很熟练,其便利程度,也远不能和现当代男人的常服相提并论。何况,大袖、长袍、长长的腰带等等,非常的不利索,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或者你不工作就成天玩,成天打麻将斗地主,你这身穿着必定会东挂西扯的,随时可能带翻杯子碗筷什么的,直说了吧,这身穿着你大概只能躺着或者你只能成天摆造型拍照了,你穿着汉服在现当代社会里,完全没法工作生活,除了拍照娱乐,何况拍好照也最好赶紧换掉,你上个厕所都困难之际。我这是从便利角度分析的。

3、也确实很少有人在推广,放眼全球,日常生活中穿汉服的人,几乎没有?反正我是没看到,一个都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衣着打扮,跟潮流、大众时尚有直接关系,任何一种服饰,有人穿了,会有人跟从,即便你不推广,穿出了良好感觉,推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想当年西装、夹克衫、牛仔裤等服饰在中国也没有人在刻意推广,除了商业上的广告外,对了,广告,汉服的生产厂家、销售商等为什么不投入点资金进行推广呢?如果它真的有群众基础的话。商家不推广,平时日常也极少看到有多少人穿着它,那么差不多可以汉服的群众基础非常薄弱,没几个人真的喜欢汉服,这是现实。

——为什么国内推广汉服阻力重重?因为1、审美上愿意接受的人太少;2、便利程度太差,穿着它根本没法工作生活了;3、现实中汉服的大众基础太薄弱,没几个人真的喜欢汉服,所以事实上也没有人真的会去推广汉服,推广是要投入资金的,不是在悟空问答里这么免费的发一条提问就推广的开去了。


天淞子


汉服主要是穿着、行走极不方便。夏天穿,能显露窈窕身材,可是长袍大褂的太热。冬天,里面穿上绒衣绒裤,再套上汉服,臃肿不堪,那还有美感啊!

人们看古装戏多了,印象中的穿汉服的,都像仙女一样身材,配上花容月貌,赏心悦目。

可是,现实中,有人穿上汉服,着实不敢恭维。一次在街上,正是秋寒时节,俩女子穿着汉服,迎面走来,腰身臃肿,发型不伦不类,薄薄的衣裙,里面的衣服颜色都遮掩不住。一眼望去,不见美感,只见傻妞。大街上,人们都像看怪物一样。一个大妈不解的问我,她们是干什么的,我只能说是服装秀。

现代人,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注重简单、快捷、方便的生活了,谁还为这汉服凭空增加负担呢?要是公司聚会,逢年过节,参加活动,偶尔穿穿还行。

所以,推广汉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傲雪凌霜177518105


因为你们推崇的不是汉服,而是汉朝贵族服装,不是老百姓的服装,脱离了群众基础,当然“困难重重”。你看看网上那些汉服装照,美么?很美。漂亮吗?漂亮。汉朝老百姓穿么?不穿。那些都是达官贵人的装束。多少百姓们的粗衣麻布,才能供的起贵族们的丝织绸缎?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穿上汉朝普通百姓的衣服,来推行汉服呢?对于汉服推行者来说,你们究竟是真心觉得汉服好看方便实用,还是觉得穿上汉服后,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了上等人士,天之骄子?恐怕就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了。


墮天之翼


汉初时,由于连年的兵荒马乱,汉高祖刘邦出行时连四匹同颜色的马都找不到,皇帝出行马车只能将就用不同颜色的马应付,大臣们出行都是用牛车。我去年到徐州历史博物馆去参观,看到汉代出土“金戈铁马”的兵器,看上像现在农民伯伯的锄头铁锹,并且大部分是铜器,铁器比较少,说明当时的生产条件是相当原始和落后的。

汉朝时衣服是上衣下裳,里面没有内裤的。汉初时,历史记载汉高祖刘邦两次羞儒,其中一次就是用“露下”。据说有一次儒生求官来见高祖,高祖非常厌倦儒生,就坐在蒲上,没有席地而坐(盘腿),而是叉开双腿故意“露下”,儒生一看跋腿就走。汉景帝时经济开始恢复,尽管庶民们穿的是上衣下裳,但是都是麻布所做。冬天庶民们穿的是狗皮、羊皮、猪皮做的上衣下裳;官吏和富商上衣下裳,夏天穿丝绸、细娟,冬天穿貂皮、兔皮,里面全部没有内裤的。

有内裤是在南北朝时,匈奴、鲜卑、羌、羯、柔然、等等,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他们都是骑着马进来的,当时已经有了马鞍。骑马光屁股不舒服,于是就在胯下兜一块布,长久以后变成了内裤。隋唐时期出现了一批“纨绔子弟”,就是用细绢做成了内裤,以炫耀自己的富裕。但是当时大部分人是没有内裤的,他们看见那些官吏和富商用细绢做成了“内裤”,认为用那么好的细绢遮住臭哄哄屁股太奢侈,于是汉语中“纨绔”有了准确的含义。

棉花是唐朝从西域引进来的,引进来的目的是为了观赏,不是用来纺纱织布的。在南宋后期,有少部分富商开始种植棉花用来织布。到了明初,朱元璋要求每家农户,在一块耕地上要有有一定数量的棉树。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棉布开始出现,不管庶民、官吏、富商都开始穿内裤,棉布衣服开始流行。所以说,我对现在提倡的汉服不敢恭维,到底汉代时大部分女子穿什么服装,应该说是一个问号!


牛头对上了马嘴


汉服是不错,但是不适合现代生活 。你穿着拍几张照片自嗨一下可以,但是要日常生活穿,确实诸多不便。

其二,古代汉服流传下来并被推崇都是贵族服饰,没见谁穿着店小二的服装出门的。贵族服饰就不单单是衣服了,更是礼仪和地位。这导致价格就很贵。

其三,由于古代的工艺技术落后,导致栓个裤腰带,扎个衣服都麻烦无比,毕竟没有扣子拉链皮带。当然贵族无所谓,有下人服侍。但是现在你穿个衣服裤子都要别人帮忙,也许部分人可以做得到,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也不愿那么麻烦。


司马妹鸾


谢谢题主。答:这个问题很好解释一一阻力重重谈不上,因为没有人阻止你的爱好和穿戴;同样,你也不可能把个人的好恶强加在别人身上。至于说能不能形成复古的风尚,关键还是看其能否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胡服骑射"就是古代服装的创新范例,是为了便于战斗打仗和生产的需要。至于说当今人们对于服装样式的取舍,除了国家规定的部门,其它只能由个人来决定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特向美图作者表示感谢。)








豫都清韵98029708


如果强推汉服,是不是我们其他少数民族也要推自己的本民族服装?

到时候,一定会有一堆键盘侠攻击其他民族。比如现在很多新闻报道满族的传统文化,就一定有大批的键盘侠在评论里进行谩骂。

这样对民族团结有什么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