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巡航导弹的技术发展水平如何?

近10


不好意思,又辱髪了,我先放一张图:

下面这张图可以证明兵哥哥没吹牛:

长剑-10命中大楼瞬间,总统府限量版

中国的巡航导弹技术在世界范围属于毫无争议的第一梯队,简单说就是三个字:(技术水平)高,(装备量)大,(种类)全。

已经列装了长剑-10,长剑-10甲和长剑-100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在巡航导弹的2个前沿领域,轴对称设计的超燃冲压巡航导弹,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我们也走在世界前面。

凌云高超音速试飞平台。注意,这玩意是出现在军民融合展会上的,也就是这技术我们都不惜的藏着掖着

而近些年十分时髦的亚音速隐身巡航导弹,我们也有同类产品在研制。央视就曾经曝光我们研制的吸波材料的隐身巡航导弹外壳,与美国的AGM-158 JASSM-ER隐身空对面导弹十分相似:

估计国产版JASSM-ER也不远了

美国的AGM-158


纸上的宣仔


巡航导弹以其打击精度高,射程远,造价低,而被美军广泛使用,每次用兵必射“战斧”,以“战斧”敲掉高价值目标。2017年4月7日晚,美国向叙利亚再射“战斧”,俄罗斯说美军共发射了103枚,被拦截了71枚。特朗普则说一枚也未被拦下。究竟如何,我们且不做辨析,被拦截掉一些那是一定的,并且还捡到了两枚未爆炸的,美国说不准俄军拿走,俄罗斯当然来者不拒,逮着个机会,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从此洞悉“战斧”的秘密。我有人不能有,俄罗斯也有,自2015年参与叙利亚危机,每射3M-54“口径”,以及空射型KH101,美国指责有违《中导条约》,嘻嘻,理不能由美国一家来说。要问我们有没有,都知道,2009国庆大阅兵亮相长剑10,“9.3”出现东风-10A,轰-6K挂上空地20,另有舰载型YJ100等,多位一体,长剑-10开花结果,若问性能怎么样?只能说我们有一点点后发优势,精度可以在几千公里之外,扔进窗户,厉害吧?

三足鼎立。长剑系列成为其中之一,经过了多年技术发展,拥有了明朗的技术未来。说起来巡航导弹关键技术,重点与难点,在于复合制导技术和发动机的突破,在美不构成多么复杂的技术,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突破每一项技术都很难,有全面的制导技术做为支撑,使这种造价低廉的导弹很是火了一把。正当中俄完成了此类巡航导弹的研制之时,美国却要将其停产,原因是美国正将其注意力集中到完善AGM-158C LRASM远程反舰导弹和NGLAW对陆攻击导弹发展上。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所谓中国版“战斧”说法,也没什么错,大致技术原理是一样的。俄罗斯有了自己的巡航导弹,把未炸的“战斧”拿回家,也只是做一个参照,美军可能也没有那么紧张。

中国版“战斧”。没有经过实战,也从没有出口,没有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技术上还缺少一个环节。现在我们完成了平台系列化发展,有了多种型别,即多了几种可供选择的打击方式。与其它系列导弹发展,可完成多种射程衔接。如在第二岛链内,长剑10可与东风-21、东风-26等构成由近及远的打击需求。巩固近海安全,有了更可靠的装备保障。所以自发展至今,略显得落寞了许多,不比“战斧”,也不及“口径”,知道自己现在有了这么一款性能不俗的导弹即可。致于远程隐身的型号,我们也并非不去发展,向更高技术层次努力,也从来记得,是不传之密,毕竟谁都有发展自己装备的权力。


魂舞大漠


据悉,中国巡航导弹研制,一般分为路基发射,空地发射,海基和潜射。一般定义超过200公里射程,都可以叫做“巡航导弹”。后来随着不断发展。300公里以上才算巡航导弹。

中国巡航导弹与美国不同。美国著名的“战斧”从900~2500公里。射程不等。按照使用划分。而中国则是从300~2100公里不等。主要是以上分类。

陆基巡航导弹,主要HN系列。分为1,2,3,4,5等5个型号。传说中5号射程可达2200公里。外界报道和国内报道解读,HN来源于上世纪80~90年代初期的前苏联KN15肯特级。射程最大2100公里。惯性指导加地形匹配。

中国巡航导弹以前多数是惯性导航。后来随着导航技术发展,加入了星光指导。随着北斗发展。后期开始使用北斗惯性的结合混合指导。

鹰击系列中100,9X都有路基发射版本。射程都在1000~1500公里。控制中国周边海岸。


爱说话的老王


当年,海湾战争时,美军从战机、军舰、潜艇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攻打数百上千公里以外,伊拉克陆上军事目标时的电视画面,让军方惊得目瞪口呆,因为我军从未装备过此类先进的导弹。
对于巡航导弹这玩意,对我军来说仍然是后起之秀,研发装备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就不要指望我军的巡航导弹,达到陆基、海基和空基装备,达到一体化全域作战,性能达到或超越“战斧”系列巡航导弹的能力。
但这并不妨碍我军装备的巡航导弹中,有个别型号的巡航导弹,就目前来看,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比如在10月1日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编号为DF-100的长剑-100巡航导弹,根据央视电视实况转播时解说员的解说词中,是一款超音速的巡航导弹,无疑给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就目前巡航导弹的研发装备来看,超音速巡航导弹可谓凤毛麟角,美军整了数十年且参与过无数次实战的具备陆基海基和空基打击能力的“战斧”系列巡航导弹,仍然是一款亚音速飞行的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尚不足0.9马赫,与末端打击3-4倍音速高速冲刺的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剑-100这般3-4倍音速飞行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在战时肯定难以拦截,而“战斧”系列巡航导弹,在战时就容易被战机、地面炮火和防空导弹所拦截,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甚至往前推的科索沃战争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战斧”系列巡航导弹被拦截掉。
正因为评估了数场现代化战争中,亚音速的巡航导弹容易被战机、炮火和防空导弹拦截,在研发成功长剑亚音速巡航导弹的前提下,我军工发力超音速巡航导弹,终于修成了正果。
DF-100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国庆阅兵式上,以重卡驮载3联装布置的方式,浩浩荡荡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民众的检阅,且和编号DF-17、DF-41等导弹,成了阅兵式上最耀眼的明星武器装备,受到了国内军迷的热烈追捧,阅兵式以后,关于DF-100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如过江之鲫。

国平军史


一句话概括:我国的巡航导弹技术发展迅速,
导弹性能优良,虽然缺乏实战检验,但是未来可期。巡航导弹旧称飞航导弹,起源于二战德国著名的V-1导弹。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本精度和射程非常感人的飞航导弹改头换面,拥有超远射程和超高精度的特点,是现代战争利器。70年代后,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完善,美国开发出“战斧”家族巡航导弹,开始在巡航导弹这一领域开始领跑世界。


我国最早的飞航式导弹技术来源于前苏联的544导弹和542导弹。544是使用火箭发动机的飞航式导弹,而542是使用涡喷发动机的飞航式导弹。按道理来说,火箭发动机特点是推力大,耗油耗氧量大,工作起来是一哆嗦把劲全使出去了,所以544导弹的射程并不远,不到100公里。而涡喷发动机不一样,涡喷发动机就是早期战斗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相比的特点是耗油耗氧量小,推力细水长流,所以542导弹拥有较远的射程。

奈何我国当年囊中羞涩,没办法同时开发两款导弹。542虽然射程远,但是因为用的是米格-15的涡喷发动机,体型那叫一个肥硕,压根没办法上舰。而当时我国急需强有力的反舰武器,于是在权衡之下,选择了可以上舰的544导弹进行仿制。不过这个选择也没给我国后来的远程飞航式导弹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544导弹虽然发射起来一锤子买卖,没一点巡航导弹的感觉,但是却拥有相当优秀制导和飞控设计。


经过对544导弹的仿制,我国先后突破了飞航式导弹的惯性制导技术,飞控设计技术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培养出一支完整的飞航式导弹设计队伍,直接催生了我国21世纪初服役的第一款现代化巡航导弹长剑-10。因为首先需要应付来自台海的军事压力,长剑-10一开始是海军的项目,叫做东海-10。后来军队迫不及待,希望加快研制。于是东海-10转为陆基车载的公路机动巡航导弹,改名长剑-10巡航导弹,于2006年前后进入我国部队服役。东海-10和长剑-10傻傻分不清楚?巧了我也是,我个人认为基础型可以叫东海-10,后来的改进型可以叫长剑-10。不过现在好像统一称作长剑-10,脸疼……

东风-10A

现在我国主要已经公开的巡航导弹是陆基的长剑-10,东风-10A和空射的长剑-20导弹。其中东风-10A技术参数最为公开透明,射程可达2500公里之上。央妈曾经在《军事报道》节目中公开报道。去年6月23日,央视出现了我国某新型巡航导弹6发齐射,从1000多公里之外穿过目标大楼窗体将其摧毁的画面。


影响我国巡航导弹性能和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即全球定位系统,地形匹配技术和发动机技术。巡航导弹的技术难点就在于需要保证长时间巡航飞行和复杂的制导技术。巡航导弹的基本制导方式为:初段采用惯性制导,中段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地形匹配,末端则为惯性制导和景象匹配制导等。其中中段制导技术难度最高,需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地形匹配技术的完善,而需要保证长时间巡航飞行和超远的射程则需要一款推力足够,耗油小的发动机。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技术发展迅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的精度已经实现了厘米级,远远甩开身后俄罗斯的格纳罗斯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开始全球组网,我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球地形匹配技术完善指日可待。而且东风-10A的射程已经达到2500公里,说明心脏病发动机已经得到解决。现在摆在中国巡航导弹面前的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弹体小型化。解决了弹体小型化的话,我国的巡航导弹将全面上舰,甚至可以像俄罗斯那样放在1000吨的小船上进行发射。总之,如今中国的巡航导弹趋近完善(还没完全赶紧打钱),未来可期。


赤焰哒哒哒


如今中国在导弹领域的成绩、造诣颇深,除了在各类弹道导弹领域发展上经常技惊四座以外,在各类巡航导弹领域的研究发展也颇有心得,不时还一鸣惊人。

中国在巡航导弹领域起步较迟,时间上落后其他强国不少,但是后劲十足。目前中国巡航导弹家族已经是人丁旺盛,应有尽有,种类非常齐全。例如对地打击的巡航导弹就有陆基的DF-10/10A远程巡航导弹、舰基/潜基的鹰击-18A陆攻弹、空基的KD-20A空射巡航导弹。

反舰的巡航导弹就更多了,有岸基的鹰击-62、鹰击-12B;舰基的鹰击-83、鹰击-12A、鹰击-18;空基的鹰击-83K、空射版鹰击-12以及潜基的鹰击-18等等,数量多得完全数不过来。

所以,要问中国巡航导弹的技术水平如何,实在是无法进行一一对比解读,只能是选取某一领域进行探讨。下面就以中国最新装备的三款舰舰、岸舰为例。

目前鹰击-12A和鹰击-18两款反舰导弹正在成为中国舰艇上的主力反舰导弹,其中鹰击-18主要装备到新近服役的主力驱逐舰上,而鹰击-12A则更多出现在老舰上,例如167“深圳”舰、136“杭州”舰都在大规模升级改进时换装了鹰击-12A导弹。

鹰击-12和鹰击-18两款反舰导弹各有特色,可以说是“前者快,后者怪”。鹰击-12导弹的射程约40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拥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和毁伤能力,能够以“快”制敌。

而鹰击-18反舰导弹的“怪”体现在它采用亚超结合方式,导弹由两部分组成。在巡航阶段使用涡喷发动机,以增加航程。在接近目标时改用火箭发动机,把导弹加速到2.5马赫以上进行末端超音速突防。这种设计令它在拥有约600公里的射程时还能有强大的末端超音速突防能力,堪称完美。

除了这两款新型反舰导弹,今年中国还首次公开展示了一款“又快又怪”的对陆/反舰巡航导弹——东风/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这款导弹目前仍披着神秘的面纱,具体性能没有确切的数据。简单来说,它拥有比弹道导弹更高的打击精度,比巡航导弹更快的飞行速度,在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时有它的独特优点。

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型反舰导弹令中国拥有非常强大恐怖的反舰能力,从这些全球名列前茅的新型反舰巡航导弹中,就可以窥视中国巡航导弹技术水平有多强大了。


科罗廖夫


谁更厉害?东风21弹道导弹PK长剑10巡航导弹

【萨沙讲史堂第二百五十六期】(军事系列第131讲)

早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就使用了最早的巡航导弹V1。几天前,美国打击叙利亚又使用了59枚巡航导弹,可见续航导弹的重要性。东风21弹道导弹和长剑10巡航导弹,都是解放军的杀手锏!那么,到底哪个比较强呢?今天来个简单扫盲,听萨沙说一说吧。

第一,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区别

根本上来说,在于导弹飞行的轨迹不同。

东风21弹道导弹采用火箭发动机助推,飞到空气稀薄的高空甚至外层空间。导弹按照自由跑物体轨迹飞行,最终击中目标。导弹速度极快,一般是超高音速的。

长剑10巡航导弹则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助推,飞行轨迹和飞机类似,仅仅在大气层内飞行,最终击中目标。本质来说,巡航导弹其实是一种无人飞行器!巡航导弹速度通常不会太高,主要以亚音速为主,但也有超音速、超高音速的。

第二, 谁的精度更高?

显然是长剑10巡航导弹。

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美军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精度(CEP)高达10米(1300公里)。

而美军精度最高的潘兴2弹道导弹,同样射程精度也要至少25米到45米以上。

目前长剑10巡航导弹的精度大体和战斧差不多,而最先进的东风21D和潘兴类似。

也就是说,长剑10巡航导弹精度仍然有后者2到4倍优势。

而目前美国最新型的战斧Block4,3000米射程精度提高到5米的高精度。而美军射程仅有300公里的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用火箭炮发射),精度已经达到极限,也要超过15米。

目前美国方面宣布,采用最新的科技,巡航导弹精度还可能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达到1米内。这也就是美国人吹嘘的:3000公里外,击中一个可乐瓶。

这是弹道导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的!

对于导弹来说,高精度意味着高战斗效率。精度低1倍,就必须发射3倍数量的导弹。现在精度至少低3倍,那么发射弹药就要多15倍。

大家算一算就知道。

第三, 谁成本高?

很多人认为长剑10巡航导弹采用很多新技术,精度又高,肯定成本很高。实际上恰恰相反。

因为中国导弹造价基本都保密,我们只能用美国的作为比较。

一发战斧巡航导弹在2014年造价是145万美元,应该和长剑10相差不大。但根据美国媒体分析,东风21D弹道导弹造价在500万-1100万美元之间,是前者至少4倍以上。

显然,长剑10巡航导弹具有很大成本的优势。

第四, 谁的抗干扰能力强?

这次轮到东风21D弹道导弹厉害了。

其实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当年萨达姆的飞毛腿。飞毛腿导弹采用惯性制导,起飞以后和外界几乎没有联系,根本不可能被干扰。当然,代价是精度很差,很难打中目标。

东风21D弹道导弹也是类似,在惯性制导阶段,不存在被干扰的可能。但中段飞行期间和后期,则需要和地面交互以修正飞行轨迹,同时在最后阶段需要利用各种追踪方式(主动雷达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两套系统)搜索和击中目标。那么,这两个阶段,就存在干扰导致导弹失效的可能。

不过,?导弹速度快,尤其最后阶段时间极短,对于干扰一方的难度大,成功率比较低。

相比起来,巡航导弹相对比较容易干扰。

巡航导弹就像无人飞行器一样,飞行时间长,被干扰的可能性就大得多。长剑10巡航导弹应该是采用惯性制导+GPS+景像匹配制导。显然干扰GPS并非什么难题,甚至可以直接摧毁卫星。如果中美开战,美方必首先打击我们北斗卫星系统。对于景像匹配更是有很多方法,最低程度学萨达姆,在目标附近点燃石油释放大量烟雾就是了。

第五, 谁更难被拦截?

以往自然是东风21D弹道导弹难以被拦截。弹道导弹一旦发射就很容易被发现,但很难被拦截。目前各国弹道导弹又采用了很多反拦截技术,导致拦截难度很大。

不过,正式如此,西方一直将弹道弹道作为主要威胁,给予重点关注。

目前西方有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萨德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等等,形成完整的反导网,大大削弱了弹道导弹作战能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长剑10巡航导弹面临的威胁更多。不但包括各种反导系统,还受到战斗机、防空导弹、高炮甚至高射机枪的拦截。

当年萨达姆利用大量高炮,就拦截了百分之十的战斧导弹。

不过,长剑10巡航导弹的特点是相对容易拦截,却难发现。它的飞行高度低,还可以利用地形掩护,导弹体积小,突破能力更强。

所以总体来说,东风21D弹道导弹略胜一筹。但就性价比来说,自然还是长剑10巡航导弹更好一些。

第六, 谁的应用空间广?

当然是长剑10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已经做到了陆射、舰射、空射和潜射,而弹道导弹目前仅能陆射和潜射,只有印度人搞了一个四不像的舰射弹道导弹丹努什!

发射平台越多,自然使用空间越广,也越不容易被定位摧毁。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弹道导弹,只用巡航导弹?

当然是不可能的。拦截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是两种区别很大的模式,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如果你废除弹道导弹或者巡航导弹,等于减轻敌人百分之五十的威胁,也就等于斩掉自己一只手臂了。

【萨沙讲史堂第二百五十六期】(军事系列第131讲)


萨沙


说到巡航导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长剑10,射程远,精度高,这是能媲美美国战斧的陆基巡航导弹,还有其空射型号长剑20,长剑10虽然能媲美战斧,毕竟战斧是美国1983年装备部队的,现在来说中规中矩也不算太先进。

最近亮相的陆基长剑100才是中国的杀手锏,这是一款全程超音速巡航导弹,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集长射程,隐蔽性和高速突防为一体,这是一个巨大进步。

巡航导弹大家目标关注的都是长射程的陆基巡航导弹,我们的反舰导弹除了东风21和东风26之外也是巡航导弹,鹰击12和鹰击18这是我国反舰巡航导弹中的翘楚,鹰击18是双速制导弹,巡航速度0.8马赫,接近目标以3马赫攻击,射程和突防兼顾,鹰击12反舰巡航导弹更是全程超音速,巡航1.5马赫,末端突防3马赫,最值得一提的是激光抗干扰系统在电磁脉冲干扰下在100公里不超过1.5米的误差。

现在中国的巡航导弹不仅仅是追上了世界水平而且是大幅领先,这都是美国施压给的动力,无论是隐身低空突防,还是超音速突防以及抗干扰能力都是首屈一指,随着东风17的列装,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导弹也已经突破,目前星空2的测试成功,装备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音速乘波体巡航导弹很快进入部队,随着高超音速乘波体巡航导弹的突破,到那是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将是全面领先!






玉麒麟20190000000000


任何的导弹,只有打的准,才有效果!

首先我们要必须搞清楚的一件事情,巡航导弹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一枚优秀的巡航导弹,他不仅要承担它的巡航距离远,低空突破能力强!这样两个特点!一枚真正的优势的巡航导弹,他必须得满足一个特性,那就是要打的准!

巡航导弹跟弹道导弹是由很多不同的弹道导弹发射上空之后它的轨迹是成一条抛物线的,这样的一个完整的弹道,这是弹道导弹,相比较于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的速度更快,高度更高,射程更远,所以弹道导弹在设计的时候不需要担心成本的问题,而循环老大与其说它是一枚导弹,倒还不如说是一枚飞机!这一没飞机,他的飞行是一次性的,遇见目标之后直接一头撞上去,这个就是这一架飞机需要承担的任务!

我们就以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作为例子,战斧式巡航导弹不行,发射距离远而且一空突防能力强,并且这种型号脑袋能够满足一个特性,就是如果指挥部暂时下达命令别去攻击或者是这个任务被其它导弹给承包了,那你这个导弹可以在交战领域的上空进行盘旋等待指挥部下达另一个命令,然后战斧型号导弹可以迅速改变轨道,然后奔着下一个目标直接飞过去!

巡航导弹想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那就必须得有两个手段相以辅助第一个交战领域,尤其是目标附近的地形样貌必须要有所侦查,要提前知道这样的话,把最后命中目标的地形参数输入到战斧式巡航导弹里面,然后根据这个地形参数确定目标完成最终一击!第二个就是优秀的全球定位系统,就是我要打哪个目标,我卫星给他一个定位,这样的话我得巡航导弹飞行到这个目标之后,只要定位准确,我一头栽下去,(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甭管别人在哪儿我都能够打得准!

我们可以看到的便是这两个要求必须要求这个巡航导弹的发射国要有一套完整的卫星定位系统!没有这个系统,你发展出来的巡航导弹那还是弹道导弹!还是得依靠着导弹的轨迹弹道来确定弱点在哪里,目标在哪里。

美国一开始很天真,当时他以为这个巡航导弹只需要输入战场上面的地形参数,以及所经之地的地形参数,这个导弹就百发百中了,结果才发现光有这个根本就不够用,直到后来GPS真正被完善发明出来之后才让这个战斧式巡航导弹成为美国人手里的一大杀器!否则这个战斧式巡航导弹简直就是提前就被扔掉的那种!

说到这里究竟有什么用?很简单发展巡航导弹要发展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定位系统,但这一点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发展什么定位系统的,北斗!

其实中国真正的开山鼻祖式的巡航导弹,也是第一个出现在公众视野内部的巡航导弹,是长剑十巡航导弹!这款导弹的出现其实也伴随着中国北斗系统初步成型,这样一个时期,两者之间的巧合只能够说是一种技术上面的衔接!一个现如今中国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巡航导弹未来的战场上面所发挥的作用必定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巡航导弹无论成本还是低空突防的能力,亦或者是在技术领域的应用,都比弹道导弹来的更加广泛并且更加便宜,有了北斗系统的指路巡航导弹,才能够真正做到在战场上空盘旋,而最终确定目标的时候能够一击中的!

所以说,随着北斗系统的升级,中国也慢慢发展到DF100,很显然中国在巡航导弹这个领域,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要走!只有等到北斗卫星系统真正彻底成型之后,中国的巡航导弹才能够定准自己未来发展的基调!


漩涡鸣人yy


我国的巡航导弹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我国的巡航导弹型号很多,这里就不说广义上也属于巡航导弹的反舰导弹等武器了,单说真正的对地打击的飞航式导弹,这样的导弹我国有YJ18对地打击型、长剑10、AKD20等三种。

其中YJ18对地打击型导弹又可以分为潜射型、舰载型两种,长剑10可以分为陆基型、空射型两种,AKD20目前只有空射型一种。这些导弹的性能和特点也各不相同,其中YJ18对地打击型的特点是可以在海上发射,弹体的直径在533毫米以内,确保可以在一些潜艇的鱼雷管内发射,这款导弹可以放在我国为052D和055开发的850毫米大口径垂发之中使用,是我国海军在YJ18反舰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长剑10的主要特点则是射程远、精度高、机动灵活。长剑10导弹内部有先进的GPS航迹修正系统和地形匹配系统,这款导弹可以确保圆概率误差在5米以内,要从一栋楼的窗户内打进去,绝对不会从门里面打进去,可以和战斧一样,一枚撕开缺口,一枚从缺口内射入目标内部。他的射程高达2500公里以上,陆基发射平台是一种越野发射车辆,一次可以发射3枚巡航导弹,其空射型号可以在轰6系列上使用,轰6K最多挂载6枚,导弹机动灵活,可以自选阵地发射。

AKD20则是一种重型亚音速的高弹道型空射战略巡航导弹,他可以使用核弹头,也可以使用常规弹头,这款导弹射程可达3000公里左右,主要在轰6K上使用,也是一次最多可挂6枚,但是导弹目标较大,弹体直径很大,飞行速度不快,有很大的几率被拦截,但是他的特点就是射程够远,威力够大,搭配航程半径为4000公里的轰6K,它可以实现在轰炸机搭载的情况下打击洲际距离目标,可以打击7000公里外的目标,实现对北美大陆的攻击。如果漏掉一枚,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的巡航导弹还在发展之中,除了现在提到的这几款,我国也曾经有过东海10巡航导弹,也就是用长剑10巡航导弹开发的舰载型号,还有过以YJ62反舰导弹为基础改进的对地打击巡航导弹,在052C驱逐舰上使用,不过也没有装备很多,这些导弹大都属于探索阶段。现在,我国又研发了凌云、星空2等高超音速巡航式导弹,这些导弹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在高超音速时代的作战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