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蔡澜先生到底有多懂美食?

嗷呒


我老伴儿才是美食家,请看今晚烙的糯米南瓜芝麻饼。随烙随吃……



用户58435540336阳城


我是大脸猫,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先说答案,蔡先生当然是非常懂美食的,您问的是多懂,找不到一个程度词来回答这个问题,肯定不能说最懂,所以我只能说比至少99.9%的人懂。

说蔡先生之前,先讲个小故事吧。一天溥仪去王国维家做客,王拿出收藏多年的古玩字画让溥鉴赏,溥没碰也不用放大镜,一看就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王不乐意了,我好歹也是收藏大家啊,你说假的就是假的啊?后来拿出去和一些行家鉴定,确实如溥所说。服气了,问溥是怎么看出来的,溥说:和我家的不一样!哈哈,你说这还讲不讲理了,但这就是现实,有些人在一些领域涉猎广度和深度远远高于我们一般人。

美食是靠品,靠比较得来的,品完后味道通过舌尖味蕾记忆存储在大脑里,再抽取其中一些类似的菜品进行比较,到这步才能算美食家。这就需要一个巨大的菜单,蔡先生吃过的美食数量和品质远胜于我们普通人,我光看他推荐的美食菜单之多,品种之丰富,范围之广,我脑海只有4个字:叹为观止!他吃过那么多种龙虾,才能得出香港本地青龙比奥龙好吃这个结论,另外还有南斯拉夫稻田里的羊,只有几个人会做的伊朗鱼籽,朝鲜人做的金渍,意大利果树下片火腿摘头上的果实一起吃,你想想这世上还有啥东西是他没吃过的啊。我觉得最厉害的是:这十几年网络发达,我们眼界越来越宽广,获得美食越来越容易,比如龙虾、榴莲,很多高档食材涌进国内。但是你想想,他满世界吃的时候没有什么网络的,这老头全靠俩小短腿跑出来的啊,哪里打听个美食,立马打个飞的杀过去,这个吃的态度首先就赢了90的人。

我原本以为他不太喜欢北方美食和四川麻辣美食,但是后来我错了,他对北京美食了如指掌,还有他批评火锅,说这么发展下去其他川菜会失传,其实四川还有许多非常好的美食,但因为火锅利润高,不需要大厨等等好处,受到市场欢迎,这就会挤压了其他川菜的发展空间,比如他说的一道开水白菜,真是颠覆我对川菜的印象,高汤浇下后,碗中央的白菜像花朵一样慢慢绽放。

有些人说蔡澜介绍的美食不好吃,这个我想说食物毕竟不是工业产品,每天食材新鲜度、厨师每次放的盐可能都不一样,所以每天的出品也有差异,或许那天看到蔡澜来了,发挥特别好呢,对吧,百种人百种口味,正所谓众口难调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吧。

最后,能作为舌尖的总顾问,这不是你想做就做的,国内那么多大厨怎么没邀请呢,所以不能否认别人的厉害之处。


翻糖大脸猫


我个人并不觉得他是美食家。说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他说,我觉得外面的东西都好难吃,什么五星级,米其林都难吃。我说那你觉得什么好吃?他立刻来了精神说,我妈煮的东西我觉得比任何厨师都好吃,比如说炒白菜。我是一吃货啊,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终于吃到了他口中的天上有地上无的炒白菜。得出的结论是,他的美食只停留在他习惯的味觉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美食家,你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口味,决定了你对美食的论述罢了。


能力不够才生气88


味道,只有品尝,才能明白。

蔡澜先生厉害在于,他能利用文字让你想象得到那股美味。另外,只是讲味道,实在难以发挥,所以蔡澜先生(毕竟干过电影的),常常能从美食升华到一个故事般的文章。

看上去是讲美食,其实是在讲我们的生活,甚至是讲述一种人间烟火的文化。

食家和吃货的区别啊!你以为就是吃啊。



学术经理人大牛曾老师


我们说的美食,是真正的入口的美食。而老蔡不是,他是娱乐美食,品牌美食。他吃的不以单纯味道为主,而是形而上学的美食。只有这样,才能跟真正的吃货拉开档次,于是,他们就成了美食家,而我们只能就是吃货!其实,食品本身很单纯,无论怎么做它,也上升不到哲学。但就有那么一伙子银,就是要搞事情,就是要跟俺们老百姓不一样。于是,我们叫吃,他们叫品。吃是用嘴,品,不用嘴的吗?我是文革中长大的人,记得那个年代常说的一句话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如今腻,从臆想中来,到金钱中去。也只有这样才有一群二B粉丝,趋之若鹜,摇旗呐喊!肥啦商家,媒体,表演者。而自己腻,还嘚回到寒室,去吃着土豆片。真正的美食,应该是记忆深处的那一丝味道。是习俗,是惯性!你看,各家的年夜饭,做来做去无外乎是那么几道菜,是从小吃到大的菜吗?不,那是记忆!所以,老菜之流,充其量是个有文化的表演人,是饮食文化的助威者。


峰子108497751


我看过蔡澜的书,老先生见多识广,但是都是浅尝辄止,我确信他走的地方多,吃的美食多,但局限于个人口味,也局限于时间有限,点评没有深度,菜品的背景和文化介绍都是清风拂过。菜品就像戏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对蔡澜而言,老餮才是他的标签。


鹅肝3


如果他推荐的就是至高无上的佳品,从此天下就无需他人再去做美食家了。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很多年前的一些美食,到今天可能无人问津,因为有更好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出现。也有可能现在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好的食材了,于是所谓的美食也就名不副实了。

更高一个层面来看,东南西北,中外老少,每个人,或者每群人的饮食爱好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牛排七分熟好,有人认为九分甚至烧焦了好。谁对?有人要吃新鲜的,有人要吃发酵过的。有什么标准?

世界之大,他认为某地某物天下第一,难道他真尝遍天下同一种食物?显然不可能。

食物当然有优劣,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无需将他的推荐奉为圣典,更不必装模作样的啧啧称赞。

饮食,或裹腹,或营养,或愉悦即可。费尽心机浪费时光得一他人喜爱之物,如非已爱,岂不愚蠢。


梅里上品


看过两本先生的书,《寻味》和《暖食》。

写得很好,看着就饿,而且很幽默。比如猪油,印度吃咖喱骨髓和锦鲤,都是无伤大雅的笑话或者调侃。看的时候得不停的记录这个咋做那个咋做,津津有味,看的很投入。从文章本身来说感觉有一种那个年代香港文人的风格和烙印。

当然有人对于他的一些做饭方法持保留或者相反意见,比如炒饭到底要不要用剩饭。我自己倒是还蛮中意的。相对于沈宏非那种文体,蔡澜的更加亲民一些。莫若说沈宏非是说书人,而先生是大家公子,总有一种傲气在里面--也是,不是每个人都吃过海参的肠子啊!所以你要说有多懂,我估计至少超过了全球百分之98的人。


小逸美食


蔡澜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被称为“食神”!

金庸老先生曾这样评价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 流的通达。

但从个人成就上来讲,蔡澜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跟他的文学才气相比,他在美食领域的“实力”我个人认为并不突出!

毕竟他曾监制的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成龙主演的巨片。

而美食领域的成绩无非就是推出过“暴暴系列”零食、酱料及茶饮、在香港参与开设餐厅以及做过美食栏目的主持人!

并不是说他不会、不懂美食,而是本身美食这个概念是没有具体答案,就像有的人喜欢吃番茄炒蛋,而有的人却从不吃番茄一样!

开放性的话题其实并不值得拿来被深究,而且蔡先生似乎对美食的理解在粤菜、料理及西餐上是有一定研究的,其在中国其它几大菜系上并无很深的研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川菜和湘菜了!

蔡澜广东潮州人,出身于新加坡,后留学日本,成名于香港!从他的人生轨迹就可以看出,他虽然懂美食,但是中国其他的几大菜系他也许并不那么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川菜,川菜讲求麻辣鲜香,要想了解一个菜系一道美食,并不是说你吃过就能说懂的;而是要从这个菜的起源、发展、创新、改进等方面了解,而另一方面也要从它的选材、制作工艺、火候、时间等方面了解,而如果一个人不多次品尝理解一道菜是不叫懂这道菜的。

所以我觉得蔡澜理解粤菜、料理等,但是“食神”,我个人并不认同!一千个人看西游记并不是一定会有一千个孙悟空,也许还有九百九十九个“文体两开花”呢!


大渝资讯


不觉得他有多么出众,大陆有众多的美食家远远比他对美食更有研究,更有造诣。蔡澜这种人之所以能够被追捧,其实源自于自改革开放之初开始的港台媒体的话语霸权。改革开放之初,在众多经济文化领域,大陆是一片空白,至少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个时候港台媒体借助语言相同,文化相同的优势,很容易在各个领域都打造出一批所谓的“名人”,因为他们在对知识和潮流上的了解更多,就好比一个高中生在小学生的眼里非常博学一样,他们很快就收获了大批的大陆崇拜者。

然而,事实上,这些人在所在领域其实仅仅是个平庸之辈,在世界上根本不入流。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腾飞,在众多领域大陆不但追赶上了世界的潮流,而且开始逐渐领先世界,这个时候再回过头去看这些当年掌握话语霸权的所谓港台名人,其实会发现其中水货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