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去年入读大学,但自从离开我们独自在外之后就很少联系了,是不是大学生都这样?

爱吃肉肉的兔


根据题主的描述来看,女儿现在应该是刚刚结束大一生活,即将开启大二生活。题主的女儿为什么自从离开他们去山东大学读书之后联系就少了呢,在小编看来,可能是大一生活有点“忙”。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大学里的顺口溜: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概意思就是:大一新生处于懵懂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该有什么样的计划,不知道该为什么样的目标去做计划。大学生活不像高中生活,大学生有很多自己能够支配的相对自由的时间。与大学后三年相比,大一的课程多是基础课程,数量和难度相对较低。那么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剩余的时间干什么去了呢。大一是角色转变最重要的一年,大一新生从千锤万击的“高三党”一下步入包罗万象的象牙之塔,难免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这时很多大学生都会参与各种兴趣协会、社团等组织,更有甚者一下加入多个社团组织或同时在班级里承担着班委职务。大一新生在诸多的社团组织里面大多是扮演着“干事”或“助理”的角色,在高年级“部长”(通常为大二、大三学生)的带领下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尤其是在几个社团的活动赶在一起或与其他的一些考试等撞在一起,很容易把自己搞的焦头烂额,忙的不知所然。这样下来,以前可能每天或者几天和父母联系交流的习惯,可能由于这样的各种“忙”而延后或打断,变成了一周或两周才联系一次,所以父母就回感觉孩子与自己的联系变得少了。

小编也是过来人,并不反对大学期间加入各种社团,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且还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脉圈,从而向更优秀的人学习。我在读书期间,每周都固定时间打电话给父母,跟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也会关心一下父母的身体和生活,向他们打听一些左邻右舍的趣事。所以建议正在读大学的你们一定也不要忘了多与自己的父母联系交流。

题主的女儿既然能考上“山大”想必也是非常优秀的,相信一定可以协调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当然,如果条件和精力允许的话,题主也可以主动跟自己的女儿经常联系交流,可以为女儿在一些迷茫期提供指导意见,让女儿提前步入“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岂不是更美哉!



17渔舟唱晚


分享下我的孩子,绝对真实,欢迎那些要钱想到父母,活在曾经受过父母无限委屈阴影中的精英来怼。

孩子8岁时,随我来到我现在的城市,8岁前由父母姐姐轮流带,带来一相处,我这发现,熊孩子中的极品,易怒拖拉,不做作业,撒谎,偷家里钱,经历过的父母都知道这其中痛苦。开始我好好跟他交流,跟他谈我出来打工不易,带他出来读书要珍惜一点作用都没有。若干次警告没用后,那就是有很多所谓受过家暴理由的走不出阴影的相同桥段了。武力解决。

不按时作作业挨打,撒谎挨打,好吃挨打,偷钱挨打,不做家务挨打,小到巴掌,大到竹枝木棍,从小学打到高中,初中沉迷游戏,期末临考前冲了两个月,中考考试非常糟糕,人家孩子读高中学费几百一千多我这坑爹儿子报了个民办树兰学校,一年3万多,咬咬牙三万多就三万多吧,第一年厉害的,学习用功,

第2年又不行了。高三都在冲刺,他在宿舍夜里冲刺斗地主被巡夜老师抓住了,免不了把家长叫去训得不敢抬头。

初中2年级开始弄手机,每周生活费交通费我给控制的只够他温饱,但是他宁愿挨饿挨打省出来的钱去买2手手机,这一段又是重点了,发现了给砸烂了,到高中期间前后三部。看到他在流泪,心里也难受,望子成龙,人之常情,每次打完他,看他身上淤青心里也难受,很多所谓心理受过创伤的人,是没有反思过自己曾经带给父母的伤害,一味指责怨恨父母的无情这是多么不公平。高中三年除了学费足额。生活费卡死,只够温饱。寒暑假逼着他出去兼职,。。。。。

高中三年其中两年半平平淡淡,成绩也不好,斗地主事件发生后,我直接跟他说,你做好离开这个家的准备,高考我不会来学校来陪你的,既然父子如此无缘真没必要再继续坚持让你按我的思路走下去了,后面半年,他周日有时也不回来,回来就是要钱,也就是只够勉强吃饱的那点钱!高考前几天他回来了,也不怎么沟通,他那意思是希望我在他高考那几天去看一下,别的同学父母租宾馆捧着手里陪着,我能去学校看看也行。说白了我不去他感觉同学面前面子过不去。我没说去,也没说不去。其实我肯定会去,怎么可能不去给他助助信心。我九点多到的,就在他考场外等着他,11点多在很多学生中终于看到他,感觉儿子看到我的瞬间眼泪汪汪出来,他说爸,我以为你真不来了,感觉好幸福,。。。。

高考成绩出来了,985没戏!211也没戏,两者中间,250那类有戏撞线了,还是几千公里外的东北。入学前,我和他做了个长谈,大意是,学费我出,生活费解决部分。其他自己解决,人生真正开始了,挨打日子结束了,可以翻身农奴尽情唱了!!!后面路如何走我绝不干涉,大学期间问我要过生活费,说是宿舍互相请吃,没钱,又不好意思老是白吃人家的。我就说过这样的话,成年了,还要父母养着,你要两只手干什么用的?没钱可以去兼职赚。后来又跟我商量说是只要开出村里贫困证明可以弄到几千助学金之类的,好多同学都在弄,我就问他,大城市房都买了,让我装穷,贫在何处???我不搞那一套。后来他去了学校食堂帮忙,也到市里兼职。大二期间自己弄了个网络工作室,做网线,修电脑手机,还入了党,四年小日子过的还蛮滋润的。回到正题,他在校期间,寒暑假都回来,电话虽不多,也打过不少。

心理创伤绝对有,听说也搞过心理辅导,真正需要心理辅导的应该是我。毕业后回到我身边现在工作在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时不时问我身体情况,对我非常上心。一个正常思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调整,心理治疗回归到正常人。怎么会提起父母就是对立厌恶??什么叫道德绑架??那些不愿甚至和父母断绝联系的人,你可曾真正偿还过父母给予的付出?病根所在,责任心没有,给逃避责任找个理由罢了!


鬼面公仆


我儿子大二了,从小就跟我特别亲,记得他还五岁的时候,我离开家一个星期,回到家他抱着我亲了又亲,并且柔声细语的对我说:妈妈,你最漂亮了,你的笑容比白雪公主还要美丽。他的话让一旁的老公直呼:起鸡皮疙瘩了起鸡皮疙瘩了。

儿子上了高中就开始住校,从住校的那天开始,每晚上下自习都要打个电话给我,如果太忙了就发信息,到现在大二,五年来从未间断过。

每次打电话给我,都问今天可好,遇到什么事情了?我总是和儿子分享我当天遇到的所有事情,高兴的事情我们一起笑,不愉快的事情儿子会跟我分析讨论,一直要说到我心情好了才挂电话。

儿子的大学生活也很乐意跟我分享,他的学校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他经常照像发给我看关于海鲜和海洋的美丽风光。

在朋友们面前,儿子很有礼貌的叫我妈妈,没有别人的时候,儿子更有礼貌的叫我“阿刘”。如果我惹儿子不高兴了,他会大声直呼“刘铃言”,这时我赶紧满脸笑容看着儿子,一直看着他微笑,儿子的气也发不出来了。恶狠狠的瞪我一眼,又“阿刘阿刘”的叫开了。

直从儿子上了大学,他懂事多了。开始我还担心他不习惯离开家的生活,儿子虽然也说很想家,更多的是安慰我,他什么都好,让我放心。

所以,不是现在的大学生离开家都不爱跟家里联系,而是家庭和父母给予了孩子多少爱和理解。

现在的熊孩子很多,现在的巨婴很多,现在的啃老族很多,现在成人后不跟家人联系的也很多。我们不要忙着指责孩子,应该反省的是父母,毕竟孩子是你教出来的。


刘铃言


我的孩子也在上大学,在北京,今年上大三,离家比较远,上大学之前也是一直在家的,上大学后我还以为他会想家,想我。现在想想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我家孩子的情况和你说的一样,也是很少和我联系。时间长了我就忍不住给他打个电话,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他接电话不是那么及时,有时候稍后给我回过来,曰:“一切正常,不打电话不和你们联系就意味着我在这没什么事,一切正常”。


知道他在学校里学习很紧张,慢慢的我也就适应了,也很少给他打电话联系,但是他有什么大事会及时告诉我,缺生活费时就会打电话。

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家孩子就不是这样,她家是个女孩,每天都给她妈打电话、视频,聊起来就是半个小时,吃喝拉撒什么都一一汇报。一遇上事就没有了主意,需要她妈妈给她拿主意,有时候我在旁边听到她们通电话就觉得很腻歪。

不知道题主所说的这个很少和父母联系到底少到什么程度,如果说是一个月就联系那么一两次,父母觉得联系次数很少,小编也认为次数有点少,孩子去年考上山大,也就是说今年最多上高二。山大作为山东省高校的老大,教学和管理确实都很严格,加上各种社团活动,孩子可能感觉学习和生活太紧张,而自己的一切又都是很正常的,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打电话联系父母。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去孩子的学校实地了解情况,如果孩子确实是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就放心的由孩子去吧,他大了该有自己的空间,会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的。


如果孩子是两个月和家长联系一次,这个时间就有点太长了,说不过去。这个情况无非是有以下几种原因:高中时父母对他的管教过严,一切都由父母掌控之中,孩子感觉太不自由了,于是到了大学,就像获得了新鲜的空气一样,无拘无束,忘了或者故意不在乎家长对自己的各种不放心;父母给孩子的生活费太多,而孩子又是大大咧咧的性格,觉得反正手中有钱,自己在学校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不需要再向父母提什么额外的要求,于是就想不起来联系父母了。

上大学的孩子一般都是18岁以上了,也算是成年人了,在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之余,既不能天天腻着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不能太长时间的不联系父母,你不担心父母父母还会担心你呢,所以平时除了向家长要生活费以外,经常向父母报个平安,汇报一下学习和生活状况,也是当儿女最应该的做到的。


妞妈教育心得


有不少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就很少主动与家里联系,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

●去远方上大学

我老家是陕西的,当时父母也想让我选择在本省省会西安市上大学,但是最终我被录取的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南宁市的一所大学。陕西与广西之间相隔几千里,在这么远的地方上大学会体验到很多异域特色,但是时间长了的话也多多少少会想家的,特别是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快过年的时候。

●大学日常

在上大学的时候,周一到周五期间是经常有课的,假如哪个时间段有课的话我们就要提前准备一下去教室里面上课;没课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会去图书馆、自习室上自习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因为还要做班干部,所以经常会参加一些班级组织的活动,有时候还要配合班长、团支书做一些班级事务;周末的时候学校里面会有一些校园活动,没事的话就会去参加这些校园活动。

●主要是打电话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普及流量,手机用的还是功能手机没有方便的手机QQ、微信,所以那个时候联系父母的话可能只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打电话电话费很贵的,毕竟是长途电话,也不能够一聊就聊几十分钟的那种。当然如果那个时候有用微信的话,可能会更加方便的与父母之间进行联系。

●脱离父母的思想

在我们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每天都是接受父母方面的严格监督。比如在我们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周末的时候需要首先把自己的家庭作业做完了才能够去看电视,如果我们经常坐在家里看电视的话也会受到父母的呵斥;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父母会经常问我们的学习成绩好坏,父母也会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一些大道理。等到我们好不容易上大学了以后,肯定是希望离父母越远越好,并且尽量的不和他们联系;毕竟如果和父母打电话的话,父母肯定会问你很多最近的情况,对于一个想尽早脱离父母的大学生来说,肯定是不愿意向父母交代太多东西的。



●敬畏心理

在我们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对父母多多少少有一定的敬畏心理,甚至是害怕的心理;比如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如果一直在看电视被父母发现的话,父母吼你一句、瞪你一眼你可能就乖乖的把电视关掉去学习了。等到我们上了大学了以后,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后可能就慢慢的不怎么害怕父母了,但是这有一个过渡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在心里面还是比较害怕父母的,所以会尽量的少给父母打电话。


饕餮视听


正常得很,一个个小人精自以为读了个大学就成了大人了,拽得要命呢😁我家的公主就在同城念大学,去年刚入学的那段时间,那是一天仨电话,仿佛跟我有说不完的话呢!今年春节过后,电话就慢慢少得多了,就连周末回家,也不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地把寝室里的啥事情都说一遍。而是忙着练瑜伽、学车或者兼职,搞得个不亦乐乎😄所以说管她呢!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然你猛地接个电话说不一定还会吓一跳呢!不是找你要钱,就是在学校不听话了😬


凤146983974


我家儿子也是上大学以后基本不打电话,甚至一两个月也没有电话,来电话或者微信就是没钱了,不过也习惯了,做为家长我也是如果时间长了没电话我就给他发微信留言,简单聊几句,孩子长大了终归是要自己独立生活,我们家长也要习惯放开孩子的手,发现一个问题,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其实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墨城7767


其实,孩子上大学后,有题主这样待遇的家长还真不少,看看已上大学孩子的家长群里反响就知道啦(我家孩子是去年上的大学):

“我家孩子上大学后,除了要生活费,几乎不会和我主动联系。”

“我家孩子也是,每次和他通话他都说是在忙,在写作业。”

“咱想娃,人家娃不想咱!”

“我们提前成空巢老人啦,还不太适应。”

“你们家好,一个虽然上大学了,还有一个在身边陪着。”这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羡慕俩孩子的家庭。

……

上大学的孩子不主动与父母聊,于是一群想娃娃的家长们(特别是刚入大学的)在群里便嗨个不停。当然,也有和孩子联系比较密切,从孩子那里或者是学校的一些公众号获得了信息的家长会与大家分享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情况和事情。



面对题主提出的问题,我还很自然地想到了两个字“需要”。

看看中国式育儿方式,父母除了工作,更多的心思就是放在了孩子身上,对孩子从小就全心全意无私的付出,甚至有的家长(如全职妈妈)是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从婴幼儿一直到上大学,习惯了有孩子陪伴的家长,在孩子上了大学后,却突然觉得很不适应,因为孩子仿佛并不需要家长喽,有的孩子甚至还不愿意和家长联系哪。可是已习惯有孩子陪伴,时刻围着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的家长竟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该做些啥,心里也似乎是空荡荡的,看来,长大后的孩子已不需要家长的陪伴,而家长却需要孩子的陪伴喽。

我有一位女友,提到她儿子第一次离开她去大连上大学后,每次和孩子视频,她总是忍不住流泪,结果她在这头哭,孩子在那头哭,看来她们母子是相互依恋。其实,后来,儿子在大学里过得一直挺好,还被报送了本校研究生。



上大学的孩子已成人,他们已有能力去做事情,包括照顾自己,所以家长也大可放心。我觉得如果咱们想孩子,不妨就提前和孩子约好某个时间段大家一起说说话,这样以解决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思念,同时也能互相了解情况。毕竟现在通信方式方便多样。像我家孩子,我们每周都会联系,时间选择在周末晚饭后,即使我们早有约定,也出现过不愉快。有一次,和儿子视频通话时,我看出了他的不耐烦,原来他一边和高中同学玩游戏一边和我聊,于是我跟他说我找他聊天的时间不对,恰逢他玩游戏,并且我很快和他结束了通话。结果过了一会儿,儿子打电话给我,说刚才自己心情不好(他知道自己先前态度不好),还提到他上大二后,甚至出现过半天坐在教室里学习,结果一点儿收获也没有,于是很烦,还有最近的高数竞赛,自己得不了多少分。听着孩子心情不好,我也很着急,但嘴上还是跟他说:“你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这可能是你需要做一下调整,不妨换种方式,去做做运动,男孩子嘛。还有,可能是你从暑假就一直忙,参加国庆方队训练,接着参加高等数学竞赛,而且自己感觉成绩很差,精神受打击。……”听到我的安慰,孩子好像好一些,可我的心并没有真正放松。下一个周,希望能看到孩子心情转好。如我所愿,下一个周的视频,孩子又回到了以前的阳光、开朗。



总之,我们做家长的希望孩子们都好好的,我们也希望得到孩子的热爱和尊重,及时的沟通和联系是亲子关系的融合剂,要想获得孩子的尊重,我们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当然,只要孩子懂得我们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孩子会和我们家长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懂事的孩子可能更愿意和您分享他的快乐与成功,因为他不想让您担心他,其实习惯了和家长分享的孩子们就不会区分好与孬啦,他会很自然地倾诉的,因为大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已成惯性。


学习永远在路上


我女儿就在当地读大学,打车20分钟,每周都要回来,回来也就是玩手机,好吃好喝我侍候着,现在她连选择去外地实习都不愿意,她只想在当地实习。我内心也矛盾,想她出去锻炼一下,可又觉得去大城市即使挣个万把元还不如在当地(我们也是省会二线尾城市)的几千元,何况女孩家我也不想她远嫁。


运开时泰1969


看到这个话题很有感触,我侄子在高中以前一直都是走读住家里,跟他父母关系也还好。自从上了高中以后,也是有变化,不太爱跟家里人联系,每次问他学校里的一些情况也是回答的非常干脆,是或者不是,或者就一个字嗯。 昨天因为学校校运会请假提前回来,他父母问他为什么请假也不大理人,但是作为父母肯定想知道儿子都在学校里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事等,所以比较着急,来问我怎么办?

我作为他的小姑子,一直也很疼爱他,因为现在家里孩子比较少不管男女孩都疼爱。在一家人当中,我跟他比较谈得来,原因是,第一我从不大声呵斥他; 第二只要他有空跟我一起相处我都会陪他做一些事情,比如暑假寒假带他做一些他从来没做过的事,去一个他没去过的地方,和他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打各种球,乒乓球我已经败给他好几次了; 第三还要以身作则,不要说话不算数; 第四是自己要有一些东西值得他仰慕,比如学识上,我们会经常一起学习,我教他英语,陪他一起记单词,指导他怎么去学习,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当我跟他沟通时,他会更愿意把事情跟我分享,沟通也就更顺畅一些。昨天他跟我通话时还分享了一本书《天骄之殇》和他看过这本书的想法。我觉得这就是非常不错的了解孩子的方式。

所以很多时候作为父母,不是每个月给他伙食费就够了,要跟孩子做朋友,不要太过管制他做事,让他自己慢慢成长也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