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戰“疫”既要堅定又要精準

本報記者 孫兆

“在疫情防控關鍵階段,金融支持服務疫情防控,既要堅定有力,也要精準有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2020年1月以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給我國經濟金融運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當前的首要任務,而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儘可能減少疫情對經濟金融的影響,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在下一步工作中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

董希淼對此表示,《通知》的出臺將為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多支持,並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協調和指導。

根據《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生產、運輸和銷售應對疫情使用的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醫用護目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消毒機、84消毒液、紅外測溫儀和相關藥品等重要醫用物資以及重要生活物資的骨幹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人民銀行通過專項再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對名單內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中央財政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貼息支持。

疫情當前,如何以更強有力的服務助力打贏這場戰“疫”,是金融業持續思考的問題。

董希淼對記者表示,下一步,我國應採取多方面措施,未雨綢繆,積極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可能衝擊。

一方面,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減稅降費工作要繼續深入實施。特別是要對受到疫情直接衝擊較大的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針對性地進行補貼或減免稅費。同時,要通過放寬市場準入、簡政放權等一系列舉措,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和活力,特別是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另一方面,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保障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特別是要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措施,加大對中小銀行的流動性支持,鼓勵中小銀行進一步服務好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民營和小微企業。監管部門應適時調整相關監管指標和考核要求,打消金融機構後顧之憂。金融機構要繼續加大對防控疫情等工作的金融服務,特別是要加大對疫情嚴重的地區和醫藥等重點行業的支持。

董希淼表示,在加大支持服務的時候,金融機構應將金融資源聚焦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和行業。同時,應採取措施防範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如對假借疫情名義逃廢債務的企業和個人,應及時納入徵信系統。而對於老百姓而言,應更多選擇手機銀行、直銷銀行以及客服電話等電子渠道辦理金融業務,減少金融機構服務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