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4岁了,不听大人的话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教育?

随风而来轻飘去


14岁左右,是青春叛逆最典型年龄段。

好多孩子进入14岁左右后,就开始发生变化,原本学习成绩不错的小孩儿,都开始变的不再乖巧听话,而是偏执,易怒,对抗,顶嘴,情绪不够稳定,烦躁不安,不愿与家长交流,注意力分散,学习不够专注,成绩下滑严重。

14岁左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1.自我存在感增强,独立意识增强;

2.张扬自我,表现自己;

3.盲目自信,自傲自大;

4.耐挫力不够,心里脆弱;

5.消极、消沉、颓废、冷漠,敏感,麻木,易怒易暴,情绪波动大,愣头青,生胆大,喜欢新鲜和刺激。



那么,14岁左右叛逆的孩子到底该如何教育?

一,从关注成绩转向关注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

我有一个同事家的小孩儿正好是14岁,叛逆的非常厉害。作为一个老师,却对自己的女儿毫无办法。这个孩子厌学,打架,恋爱,逃课,作业不交,上课睡觉,顶撞老师,甚至都打男同学,和父母争吵,有离家出走的倾向和行为。所以,我的同事特别难过,管又不是,不管又不是,她多次和我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每次探讨都泪流不止。我给她的建议是,现在的焦点并不是关注成绩,而是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行为态度。家长可能老担心孩子的学习再这样荒废下去,将来连高中都考不上,所以每一次和孩子谈话都把聚焦点放在学习上,而谈学习正好是孩子最烦,最不想听的话题,因此上每一次谈都会谈崩。

后来,我的同事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进行了一些改进,淡化了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从孩子的情感内需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慢慢的打开了孩子的心结,现在孩子也慢慢正在回归之中,相信会越来越好。

14岁左右叛逆的孩子,其实更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为家长,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一想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到底想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放下家长的架子,态度真诚的与孩子进行平等式对话,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多听一听孩子在想什么,他想表达什么,然后再根据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这样的交流和沟通,孩子往往比较容易接受。



二、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交流,要把握三个原则。

1.保持家长权威,不迁就,不妥协,更不讨好。

14左右叛逆的孩子不好管是事实,但有些家长为了想让孩子变好,就迁就和妥协孩子,甚至会有一些讨好的举动。其实,这样的教育并决绝不了实际问题,往往会使结果很更糟。家长必须保证自己的权威,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是有底线和红线的。你犯错家长可以原谅你,给你改错的时间,但你不要轻易触碰家长的红线,更别想突破家长的底线。

2.沟通必须是平等、轻松、和谐,自然的。

14岁左右的孩子,更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希望家长给他们较为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希望家长能够支持理解自己的想法。14左右孩子的心理认知家长必须懂得,并要放平心态,放下架子,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沟通必须消除硬邦邦质问式交流,消除冰冷对峙式交流。沟通一定是平等、轻松、和谐,自然的进行。只有这样的沟通,才能打开孩子的孩子心扉,孩子才会接受家长的建议,才愿意做自我反思和矫正。

3.沟通必须有建设性成果,必须要达成共识。

交流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孩子自我改正,家长不管与孩子谈什么内容,都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只要孩子的想法不过分,不越外,就应该积极接纳,并予以赞许和肯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谈家长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后,要和孩子自达成一致认同和共识。这样的沟通交流才是建设性的,对孩子才会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三、接纳、尊重、信任、关爱、支持、帮助,是化解14岁左右孩子叛逆的着力点。

14岁左右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情绪波动会很大,喜怒无常。再加上,刚好到了初中学业负担较重,来自学习上的压力、老师父母的管理,交友的困惑,情绪情感拥堵难泄等等。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叛逆表现就会越发严重。很多孩子都觉得自己和父母不在同一频道上,父母只关注成绩并不懂自己,所以,他们往往不愿意和父母主动倾诉。作为父母,应该懂得14岁左右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主动的走近孩子,在不打扰,不惊扰,不干涉的前提下,自然而然走进孩子心理,做孩子的主心骨和知心人。引导和帮助孩子合理宣泄青春期烦躁心理,学会调适,树立自信,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



<strong>四、家长积极改变造自己身,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其实,最该教育的是家长自身。每个孩子都有青春期,但表现却完全不同,凡是叛逆表现非常严重的孩子,大多都逃不出以下三种家庭管理模式:要么缺失关注和关爱;要么过渡的管教和限制;要么过渡的放纵和娇惯。对比反思自己的家长情况,反思家长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坚定的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变了,孩子才有可能会变。



总结:每个孩子都有14岁,但14岁与14岁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想教育转化14岁左右叛逆的孩子,家长就要下定决心从改造自身做起,彻底改变之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正常顺畅的沟通渠道,这样才能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


教育探微


玩手机的孩子就这样了。看下文:

大家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孩子的自杀,主因是孩子玩手机网络游戏导致。其它因素几乎是借口。因为,中国有5000万网瘾的孩子,网瘾就是脑残,而且,脑残就是精神病。一个孩子神经不正常才去自杀、才去杀人,所以,恶性事件频频,特别是孩子自杀的多,多,是脑残孩子多。2012年10月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所已经报告,网络游戏可使青少年致脑残。2018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网瘾是精神病,这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实际,6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卫生部已经定义网瘾是精神病了,同样,只是国内媒体没有报道而已。我是一个研究家庭教育的老师,每每看到孩子自杀,说是什么压力,什么挨老批评了,挨家长批评了,我就感觉非常荒唐,荒唐至极!我呼吁,有良心的自媒体工作者,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是国民,我们要作为。不能等。在网上把这些数据查清楚,然后展开宣传,最后的目标挽救我们剩下的的2.5亿青少年。这是国难当头之际,你也许不样看。我宣传、呼吁:停止网络公司开发游戏软件已经20多年了,虽然位卑言高,但我还是要坚定不移的宣传下去。大家可在百度上搜索《脑残与邪淫危害中国青少年》!



科学教育法


孩子14岁,正值青春期,而青春期最容易出现孩子叛逆的现象:不再愿意和父母沟通,不听父母的话,经常顶撞父母,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认为,孩子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01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是因为孩子自己认为自己很成熟了,父母的嘱托变得很多余。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有突然出现不听话的变化,因此家长都感到莫名其妙。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加快,思维成长到一定完善程度时,开始进行自我思考,人生的思考,在成长过程中会被很多问题所困惑。

因此他要想办法去解脱这些困惑。但是他们自小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会经常觉得手足无措,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对家长说,或者不愿意对家长说,认为听父母的话是一种没长大的表现。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告诉孩子:“爸妈并不是要你盲目的听我们说的每一句话,什么话都听的孩子是庸才。”这样跟孩子沟通,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家长如果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粗暴的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


02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有理”的心理。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不和父母沟通,父母说一句话,孩子顶十句,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父母为了更正孩子的观点,极力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便很容易产生对立的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不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经常会埋怨父母,不够理解自己。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刨根问底,或者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


因此,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把“命令”的口气改为“商量”的语气,家长不应太过武断,替孩子做决定,而是应该要先问问孩子的意见,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如果孩子的想法有部分不正确。在和孩子研究探讨商量,即使以商量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但感情氛围也会增强,有利于以后问题的沟通。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家长的方式和态度很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使孩子顺利安康,快乐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需要家长认真对待。

我是秀秀,如果我的回答能够给你提供帮助,那是荣幸之至;如果有些话语能够荡起你心中的一点涟漪,欢迎留言评论,点亮小心心,感谢点赞【关注】。

虎牙秀秀


14岁,正是上初中,出于青春期的孩子。

首先,像以前那样命令式的语言肯定不管用了,看你提地这个问题,基本可以看出来,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你是处于成年人的角度、父母的威严来管教孩子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不太愿意与父母交流了,因为他们认为父母都是管着他们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他们根本没有自由可言,每天生活在条条框框里。他们愿意跟同龄的朋友一起玩,他们的悄悄话也愿意跟同龄的朋友说。

你要认识到这一点,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隐私和自己的小心思了,换位思考一下,当你长这么大的时候,你父母处处看管着你,你愿意吗?

你要做的,第一点,少说话。

说多了,孩子说你啰嗦,不说,憋得慌,对吗?当你忍不住想到絮叨孩子的时候,告诉自己:为了让孩子别离你太远,别说话,悄悄地。

第二点,少与他谈论学习,多聊聊他感兴趣的事。平时怎么与领导拉近关系,就怎样与孩子交流。与孩子交流就是要这么有头脑,这时候就是表现你情商的时候了。

第三点,做到平等对话。平等,不单单是口头上的,而是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询问孩子的意见,家里的大小事,在父母谈论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参与讨论,有时候,孩子的话会让大人眼前一亮。同样,大人的思维也在影响着孩子,让孩子知道:我就是家里的一员,我的话语,同样有存在感。

最后呢,孩子听不听话,你要看在哪方面,不一定大人说的就都对。也没必要在双方都犟的时候谈论不喜欢的话题,退一步海阔天空,找折中的方法,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程度。


于老师初中教育


小孩十四岁古代是豆蔻年华,舞勺之年,现在也应该是读初二了,已经脱离了小学生的称号!也是青春叛逆期,所以会有不听家长话的表现,出现这个现象,也是小孩儿自己内心独立人格的凸显,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这个时候的不听话,如果小孩是错的,内在原因有可能是家长之前教育的缺失导致,这个缺失可能需要花费家长以后很长时间持续关怀和纠正教育才能弥补,而且必须去弥补,因为现在再不去弥补,以后可能就为时已晚;外在原因主要是周边环境导致。这个好办,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改观来改正。其实不听话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可能家长是错的呢?所以家长就需要去判断这个不听话是对的还是错的了!如果小孩这个不听话是正确的,家长是需要去赞同小孩儿的。而不是一味的强求小孩儿接受自己的价值理念。所以总的来说。小孩这个年龄不听话,首先就是需要分清这个不听话的对错,错的,家长帮助去改正,通过内在和外在改正。对的话,就需要家长去赞同了!希望能帮到各位家长!





百舸齐流


我们首先要明确听话与不听话,都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的。

1、听话真的好吗?不听话真的不好吗?

听话,从另一角度说,就是乖巧顺从、没有主意。不听话,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简单地用“听话与否”来评价一个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那都不准确,也不公正。



不过有个听话的孩子,父母更省心些,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父母愿意为孩子设计更稳妥的可以预知的未来。

家里有个“不听话”的孩子家长会更操心,这样的孩子有思想,有质疑精神,同时更勇敢,更有闯劲儿。好好引导,将来是大材料。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不听话,对于家长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个机遇。

2、青春期的孩子没几个是听话的吧。家长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个苦恼。

青春期,特别的年龄。实际上生理上孩子发育迅速,但是心智的成熟跟不上身体的成长,看着是个大人,其实还是个孩子。

很多时候,大人到了更年期,出现各种症状,大家好像都能理解,身体变化,情绪变化,大家都能包容。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了,出现情绪问题,如急躁容易发脾气,或者思想上出现顶嘴、不喜欢按家长说的做、对一些事情反应激烈、反感批评或者的厌烦叮嘱等,家长不能包容呢。



其实你仔细想想,说白了,青春期和更年期一样,都是人的身体内部发生变化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

我记得以前有个老同事,平时性格特别好,更年期的时候也是烦躁,但是她有所察觉,她有时候开玩笑说,你们别跟我一样的,我更年期,我有病,上来一阵儿就烦得不得了。

3、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有很多时候,家长居高临下看孩子,试图改变孩子,但是显然,小鹰的翅膀显然硬了,不可能按照家长的意识为转移,开始质疑家长的观点,开始评价老师,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那您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不听话”只是表象,实际上是孩子有了独立思维的能力。

有句话叫做: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帮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正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想办法,引导孩子向善、向学,树立远大目标,才是正道。



第一,\t跟青春期的孩子说话一定要注意你的态度。

有时候,态度决定你说的话,孩子要不要听,听不听得进去。

我也是个母亲,特别理解家长,有时候小孩故意跟你拧着来,真的是气得一口老血要吐出来。

沟通的前提是平稳的情绪,和谐平等的氛围,如果,带着情绪沟通,即使你的道理再对,孩子不爱听又有什么用呢?此为无效沟通。

第二,少否定,多肯定。

“管得太多、总能挑出孩子的毛病,看到了就要立刻说出来”好像是很多妈妈的通病。孩子大了,妈妈要懂得闭嘴。

孩子小的时候不觉得,孩子大了,就会特别反感。很多孩子反映“难道我一无是处吗?我妈为什么看不到我的优点呢?”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走极端。批评、指责多了,就走到消极的一边,鼓励、肯定多了,就走到积极的一边。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你看到的就是不一样的孩子。真的,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三,少命令,多商量。

注意营造民主、宽容的家庭氛围。青春期的孩子,你要把他当成人、当朋友、当同事去对待。你跟成人打交道、跟同事沟通工作、跟朋友说事儿,你怎么说怎么做,对孩子就应该什么态度。

虽然他心智还没发育成熟,但是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愿望,渴望被当做成人对待。用真诚去交换真诚,用尊重赢得尊重。



第四,跟青春期的孩子谈话,一定要提前准备,想好再说,讲究策略。

不要上来想到哪就说到哪,没完没了,孩子不耐烦了,顶几句,针尖麦芒地就吵起来了。

还有,别和孩子较劲。有的家长就爱跟孩子较劲。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是成年人,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首先自己要控制好情绪,才能完成一次高效的沟通。

道理都会讲,真正付诸实践,又各有各的情况,但是想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做家长,我们一直在路上,加油!


楼上高老师


14岁的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其实每个大人都会遇到,没有哪家的孩子是绝对的听话,绝对听话的孩子也不一定就真的很好,所以父母也应该理解一下孩子偶尔的不听话。不要太小题大作。

14岁确实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但也不是孩子不听话的理由,主要是看父母怎么跟孩子说,父母说的方法适合孩子,即使是青春叛逆期,孩子也会接受,父母说的方法不对,即使不是青春期孩子也不会接受。同样会抵触会顶嘴叛逆。


比如:孩子最常见的不听话是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大部分父母是直接说:

  • 你作业做完没有,快去做作业

  • 成绩这么差,一天只知道玩,除了玩,你还会做什么?

  •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蠢的人,你看看人家XXX,多厉害,这次考生又得奖学金

  • 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去捡垃圾吧

这能怪孩子不听话吗?如果换个立场,这些话是我们的上司给我们讲的,我们能接受吗?所以我觉得孩子不听话,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方式不对,而不是怪孩子。


但如果父母换成另外一种说话方式

比如:今天作业多吗?10点能不能做完,要不要妈妈/爸爸陪你一起做呢?如果你饿了妈妈/爸爸还能给你做点吃的。你做作业妈妈/爸爸还能看看书,最近工作压力太大,爸爸/妈妈根据以前学的太少,现在都跟不上公司的步伐,老是拖公司的后腿,还被领导骂,现在妈妈/爸爸得努力学习,咋们一起努力学习(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其实要说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总结起来有很多,但要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办法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直接替孩子决定任何事情。不要下命令。

具体怎么做?

1、帮孩子分析利弊,告诉孩子优势和逆势,让孩子自己选择,巧妙的引导孩子正确明智的决定。(这得根据具体的事情而定)


2、永远要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的来对待和尊重,不要觉得孩子还只是个孩子。很多事情,是非对错孩子心里很清楚,就像我们知道是非对错一样,可我们很多时候明明知道错的还是一头扎进去,死不回头。所以当你让孩子感觉到你有足够尊重他的决定的时候,他通常都会做正确的决定。

3、有些孩子不听话是直接顶嘴,有些孩子不听话是不说话,反正都是跟父母对着干。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父母的话多或者是没有用适合孩子的话来说,根据不同的孩子性格,选择用不同的话来说,其最主要的就是让孩子感觉到是被尊重的,不是被下命令。

4、平时夫妻两个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拌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避开孩子说。夫妻间相互尊重,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熊娃大变身


题主提出“孩子14岁不听话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可见对孩子不同年龄段成长的特征不大了解,这里先简要的概述一下。

孩子的成长一般经过三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两岁左右——宝宝叛逆期:稍有不满意就摔东西,撒泼打滚。几乎所有的妈妈都能在孩子两三岁时,感受到这样的烦恼。 第二个叛逆期七岁左右——儿童叛逆期,孩子迎来独立意识飞速发展,他的世界中心不再是爸爸妈妈而是自己,唱反调、爱顶嘴,自尊心很强。 第三个叛逆期12岁之后——青春叛逆期:这个年纪的孩子,生理到心理变化巨大,更加向往独立和自由,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一切更不由我们家长了,不服管教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

“如果三个叛逆期,一定要排个名,那么青春期的叛逆,无疑是最令家长头疼的。”——北师大教授钱志亮语。孩子14岁,正好处于最令父母头疼的青春叛逆期,“不听话”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我给题主的几点建议如下:

一、首先父母要直面现实,坦然接受。孩子未进入青春期之前,是一个听话可爱的孩子,虽然调皮却完全可控制,靠“哄”能诱得住,靠“训”能镇得住。而如今什么招数也失灵了。因为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维和独立意识,所以父母完全没必要为自己的失控而失落、焦虑。应以平常心对待,理解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段,坦然、欣然地去接受孩子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二、给足孩子需要的尊重感。既然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凡事该由他自己做主,那么我们做父母的不妨遇事多和孩子交流,多征询孩子的意见,孩子受到尊重后,反而不会“固执其见”,变得一切都好商量。



三、在“放飞”和“拉线”之间把握好一个“度”。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再怎么成熟,其实还是个孩子,好比一只放飞在天空的风筝,不能拉得太紧,太紧则风筝飞不起来,所以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任意翱翔的自由;但却不能让其挣断那条拉线,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原则。父母要用爱心陪伴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性去权衡、拿捏“放飞”和“拉线”之间的“度”,做到适度而不失度。



四、学会沉默,适当运用“自然惩罚”法。在孩子极不听话时,父母如果以“刚”性和孩子硬对着干,那是“火上浇油”,不但不利于处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此时父母要淡定,一不生气,二不唠叨,沉默是金。在充分估计后果、保护好孩子的前提下可采取“自然惩罚”法,顺其自然,让孩子在吃亏后自我反省、觉悟,让孩子在吸取教训中不断成长。

总之,青春,对孩子来说是自由、奔放、热烈、充满幻想的时代,如果父母一味地“高压”,会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反,一味地“放任”,则又可能走向反面,变得个性膨胀,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度”的“适”上,父母不可不慎重啊。


浮尘微草


14岁了,打也打不赢了。只能讲道理了。


雷沃装载机铲车


恭喜你,孩子正在长大,青春期这个阶段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矛盾状态,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时候不能理解都是很正常的,如女孩可能会有抑郁的情绪,男孩可能会变得比较暴躁,作为父母多尊重多理解多接纳,静观其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