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可成傳染源?

無症狀感染者所佔比例非常低,攜帶的病毒數量較少,傳播危害比較小。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月5日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首次提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何為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強不強?普通公眾該如何防範?

釋疑1:何為無症狀感染者?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三版)》規定,無症狀感染者即無臨床症狀,但呼吸道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


簡單來說,患者沒有症狀,但做核酸檢測卻是陽性的。1月28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在散發病例密切接觸者中,我們觀察到有一些可能會出現無症狀的感染者,雖然沒有症狀,但做核酸檢測是陽性的。還有一些病人有這樣的症狀,比如發熱不明顯,偶爾乾咳或者乏力。


記者梳理發現,各地已通報數例無症狀感染者病例。例如,河南安陽一女子1月10日從武漢回到安陽,該女子本人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但其兩個姑姑、父親、母親、姑奶共5人先後發病,並確診新冠肺炎。這5名患者均無武漢居住或旅行史,但與該女子有接觸史。

1月2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發表在《柳葉刀》的論文記錄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深圳家庭,也出現了無症狀的感染者。

這個家庭中的六人前往武漢返回深圳後,五人(四名大人一名小孩)被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孩子10歲,雖然沒有發熱、咳嗽、無力、鼻塞、流涕、咽喉痛、胸痛及腹瀉等症狀,但在其父母的堅持下,醫生為他做了肺部CT掃描,結果顯示磨玻璃影,也就是肺炎感染,隨後病毒檢測呈陽性,被證實為無症狀感染。


━━━━━

釋疑2:無症狀感染者多不多?


2月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答記者問中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不是很多,但是有。這些人絕大多數與確診病人接觸過,或有武漢接觸史才去做檢測。


━━━━━

釋疑3: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強不強?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2月4日在湖北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排出病原體,需要有症狀才可以傳染,比如說咳嗽可以把病毒排出來,如果沒有症狀,通常認為它的傳染性即便有,也是非常弱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太擔心沒有症狀的感染者。

李興旺認為,從傳染病規律來講,無症狀感染者也有一定傳播力,給防控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和複雜性。但新冠肺炎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而輕病人的咳嗽症狀一般還比較少。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可能傳播力不會那麼強。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所佔的比例非常低,攜帶的病毒數量也比較少,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


━━━━━

釋疑4:如何防控無症狀感染者?


張文宏認為,民眾只要堅決執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無症狀感染者的威脅。


首先,做好個人衛生,正確的洗手(肥皂和流水)和正確的咳嗽(用紙巾或胳膊肘)。其次,在疫情高發期間,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儘可能減少和陌生人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如果實在不得已,應該戴好口罩。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