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稱帝,運氣成分佔了幾成?

用戶5024731289364


一個人能夠在部隊中脫穎而出,主要靠個人魅力和他執行的策略分不開,起初採用以退為進為自己創造實力,等到部隊壯大後製定一套完善的制度規範部隊,形成一定的規模後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有計劃的策略。從而為自己打定天下奠定了基礎。

突出自已從零做起提升身價

在歷朝歷代君王創建自己的王朝,必須要把握幾分運氣,也就是天機。朱重八就在這時遇到了良機,幾個地域的連續起義已經使元朝政權實力牽制很大,逐漸消弱走向衰退跡象。

(1350年)韓山童在黃河邊率眾起義,這邊剛爆發起義,黃河長江兩淮之地到處揭竿而起,元未的造反起義迅速的走上了歷史舞臺。元末爆發的起義軍比較大的隊伍有兩支,一支是韓山童,劉福通,另一支是徐壽輝,彭瑩玉領導。韓山童堅持了十三年的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給元朝統治者給予沉痛的打擊,摧毀了元朝的部分實力,為大明王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礎,這也給朱元璋帶來一定的良機。

泰州的張士誠擴展領地,也牽制了一定的元朝實力,亂世英雄輩出,郭子興也拉起一支起義部隊,這時的朱重八正在當和尚,他看到招募士兵,就加入到郭子儀的隊伍,他作戰勇猛機智靈敏,有精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欣的欣賞,任命為親兵九夫長。

在剛開始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每次打戰時就衝在最前面,把戰利品先供給老大,得到的功勞和大家一起分享,獲得了很大的聲譽,郭子義把養女嫁給朱重八,地位提升,身份也有了轉變,改名朱元璋。

採納策略為朱元璋養精蓄銳壯大實力

多支紅巾軍部隊內部都有矛盾,各自分派為政,相互之間爭權奪利,朱元璋看到這個情形就改變策略,發展自己的實力到家鄉去招募部隊,這時候就有徐達、周德興、郭英等同鄉來投靠,這幾位後來為朱元璋建立不少功績。

朱元璋注重部隊的建設軍紀嚴明、軍容整齊,不做有損百姓利益的事情 。朱元璋在浙江西部一駐紮就是六年,一邊藉助明教力量,一邊採納朱八的策略“高築牆、廣積粒、緩稱王”。有意隱藏自己的勢力秘密擴張範圍,讓元朝統治者先掃平一些出頭鳥先稱王的部隊,為朱元璋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制定策略方針,收復民心擴展實力

應天作為朱元璋的中心,採取的是先殲滅了強敵陳友諒,陳友諒的領地在長江上游,大戰在鄱陽湖展開,這時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把船隻連接起來,只要用火攻就造成致命性的損傷,陳友諒最終失敗。

朱元璋採取另一個策略獲得民心,一民族大義統一戰線打出口號,宣傳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通過宣傳吸引多支起義軍來投靠,民眾也是積極的支持,為恢復漢治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這種動力下,朱元璋憑藉實力統一南方,為北下鋪平道路。

結語

朱元璋靠自身的努力,深謀遠慮、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從自身提升開始,先具備謀、仁、勇為模範,建立了一支勇猛向前的部隊。平定了南方以後,創建了一支騎兵精銳,通過幾年抗爭很順利的平定了北方,統一了疆土。朱元璋的成功運氣只佔到二三分,主要還是靠的自身的努力,才最終平定天下,創建大明王朝。


五六居河西


引言:毛澤東評價朱元璋:“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這是毛澤東對朱元璋的評價,可以說是很高的,朱元璋從草根出身,建立大明朝,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完全可以用在他身上,歷史總有偶然性,有些事在不經意中,就在歷史長河裡就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紅巾軍起義,消耗了元朝統治勢力,也為朱明王朝奠定了崛起基礎,這也算是朱元璋的三分運氣。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至正十年(1350年)普遍流行於黃河災區的一個民謠。元末時,天下紛亂,元順帝至正十一年,韓山童等為了製造輿論,在黃河底埋下一石人,當民工們挖黃河施工之時,把石人給挖出來了,這給造反提供了有利依據,在民不聊生之時,這個創造出來的“天意”讓大家興奮異常,果然從黃河起,起義的烽火摧枯拉朽的席捲了整個天下。紅巾起義爆發以後,黃河長江兩淮之間,到處揭竿而起,以造反的時尚造型登上歷史舞臺。

元末爆發的紅巾軍大起義,主要分為兩支,一支起於潁州,領導人是韓山童,劉福通;一支起於蘄、黃,領導人是徐壽輝、彭瑩玉(即彭和尚)。

韓山童,劉福通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反元鬥爭持續了十三年之久,大小數百次戰役,還是給了元朝統治者沉重的打擊,從根本上摧毀了蒙元王朝的統治。因為有些先頭部隊的消耗,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才有足夠的實力打擊北元殘餘勢力,為大明王朝的最終崛起奠定了基礎,這算是朱元璋的三分運氣。

二、元末的農民起義為朱元璋提供了造反契機

亂世總會出英雄,隨著起義的轟轟烈烈,元朝的統治開始趨向沒落。

紅巾軍起義的同時,泰州張士誠起義,張士誠以操舟運鹽為業,本來一個買賣人就是為了賺錢的,可是“富家不給值”,也許張士誠經常被富貴人家欺負,實在是忍無可忍了,遂率眾起兵。張士誠的起義隊伍牽制了元朝的軍力,壯大了紅巾軍的聲勢。

朱元璋就是在這樣的天下大亂時脫穎而出的,當紅巾軍正在和元軍主力進行艱苦鬥爭時,朱元璋逐漸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在天下大亂世,英雄豪傑輩出,在群雄逐鹿時,也給朱元璋提供了造反的契機,他的崛起也是一場必然之勢。

朱元璋初為和尚,實在沒有辦法生活了,只好走上造反道路,他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隊伍,他入伍後,因為他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在一個農民隊伍裡,一個有知識文化的人,還是很容易得到賞識的,所以知識到什麼時候都可以改變命運。

因為朱元璋的不同凡響,郭子興把朱元璋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如果沒有這天下大勢,朱元璋可能還在廟裡唸經,不可能走上造反的道路。朱元璋在打工時,精明能幹、處事得當,打仗時身先士卒,什麼都往前面衝,有了戰利品也是先給老大,然後論功行賞,有功勞都是大家一起分享。

人在初始之時,總有純真年代,這應該就是朱元璋最本真的時候,他珍視友誼,名聲極好,連郭子興都把他當做心腹知己,有什麼事情都先和他商量,於是朱元璋在此時取得了老大郭子興的信任。當時郭子興有一養女,是他好朋友馬公的女兒,在馬公去世後,他最小的女兒就交給了郭子興撫養。

在郭子興的信任下,朱元璋改頭換面,娶了郭子興養女,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馬皇后,年輕的朱元璋意氣風發,從此在軍中大家都稱他為朱公子,從一個乞丐、和尚,一下逆襲成朱公子,身份改換之後,他也不再叫朱重八了,而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朱元璋,一個誅滅元朝暴政的璞玉,橫空出世。

三、朱元璋採納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在休養生息中擴大了勢力

當時紅巾軍也有內部矛盾,濠州城五支隊伍各有算盤,郭子興一派,孫德崖與其他三個元帥一派,濠州城派系之間矛盾重重。

朱元璋為人精明,見濠州城諸將爭權奪利,矛盾重重,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於是朱元璋回鄉募兵,少年時的夥伴徐達、周德興、郭英等和同村鄰鄉的熟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效。於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興十分高興,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鎮撫。這幾位夥伴最後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打起仗來英勇無畏。

朱元璋進攻滁州時,郭子興受到趙均用、孫德崖等人的排擠,郭子興因為朱元璋在滁州,立刻到滁州來,朱元璋見郭子興來,把三萬人的軍隊交給郭子興,軍隊紀律嚴明,軍容肅整,儼然一派正規軍的架勢。

朱元璋能在群雄中脫穎而出,其自身的人格魅力還是有極大幫助的,他嚴明軍紀,整肅隊伍,不做有損百姓利益的事情,軍隊紀律嚴明,和朱元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他在稱帝之前,在浙西駐紮6年,藉助明教力量,採納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在休養生息中秘密擴張自己的實力,他的這個策略為他以後的道路鋪平了道路,所以朱元璋能稱帝,也絕對有他不一樣的地方。

四、經受多大磨難,才能享受多大成功,朱元璋也一樣,不經歷千錘百煉,哪裡來的煌煌基業。

朱元璋以應天為中心建立了根據地,陳友諒在長江上游建立了政權,長江下游有張士誠,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張士誠不足為懼,但是陳友諒卻成為朱元璋最大的敵人。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把船隻連接在一起,結果被朱元璋大敗,歷史總有重複的地方,《三國演義》裡也有這個橋段,火燒赤壁連營。如果陳友諒多看書,也許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所以此處敲黑板,要多讀書。

元末的割據勢力分佈圖

當然陳友諒兵敗不僅僅是策略問題,他本人也多疑善變,陳有諒由於名不正言不順,軍中將領的叛變,上下互相猜忌,面對嚴重的叛離,與軍中矛盾的突出,陳有諒是無法與朱元璋抗衡。他這個錯誤的軍事策略,軍中難道就沒有人看出破綻嗎?肯定不是,陳友諒為人狠辣,得不到人心擁護,這也是他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王朝,和他知人善任、謀略過人有很大的關係,當然不得不說,成功的人,都有三分運氣,然後再是七分打拼。《孟子》裡有這樣一段敘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朱元璋是經歷過千錘百煉才坐上帝位,每一份成功都沒有偶然,朱元璋也一樣。


逆風解語


我認為朱元璋之所以能稱帝,運氣成分只佔三成,剩下七成還是要歸結於朱元璋自身的奮鬥!

一是元末農民起義的時勢。

話說時勢造英雄,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首舉大義,建立紅巾軍,朱元璋所在的濠州也發生旱災,在走投無路之下,他投奔皇覺寺為僧,後又因當地鬧饑荒,四處雲遊,25歲時,朱元璋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開始了逆襲之路,在歷代開國皇帝中,朱元璋的起點可謂最低,非常草根。

二是自身素質過硬。

早年的苦難,造就了朱元璋堅毅的性格,在郭子興隊伍的鍛鍊,又催使他迅速成長,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帶領隊伍繼續攻城拔寨,擴大勢力,期間,朱元璋身邊迅速集結了一批死黨,優秀的團隊加上自身智勇雙全、御下有方、深得民心,朱元璋在群雄割據的元末,得以迅速崛起。

三是戰略得當。

朱元璋聽從謀士朱升的建議,實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早期,有效避開與北方元軍的消耗戰,避免過早樹敵,專心發展;中期,陸續剪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軍閥,一統南方;後期,建立大明,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北破殘元,再造華夏。

大明王朝得國最正,最有骨氣,終其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朱元璋開局一個碗,最後成為一國之君,可謂一生傳奇!


猴小西讀歷史


0分靠運氣,10分朱元璋自身的努力。總結為9個字:

1.“高築牆”,看似保守,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好處:一是可以成功地防禦敵人的進攻,保存自己的實力;二是可以使敵人望而生畏,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輕易來攻打自己的,這樣自然就能在城裡養精蓄銳,等到有了足夠的力量就能擊敗對手。

2.“廣積糧”,也至少有三大好處:一是能夠守城。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戰爭就無法進行,守城也無法談起。二是能夠主動出擊。有了糧草,軍心就能穩定,將士衣食無憂,就能安心打仗,士氣和軍隊的戰鬥力都會大大提高。三是能夠吸引和擴充自己的勢力,招募更多的將士,這樣,我方的實力就會越來越大。

3.“緩稱王”,看似跟積累實力無關,實際上也大有關係。首先,不稱王能夠讓對手輕視自己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在戰爭對陣的時候就能以較小的代價取勝。其次,在當時割據勢力很多,元朝還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可以轉移對手的攻擊目標,使各個割據勢力相互爭鬥,而不是把朱元璋當做主要目標來攻打,而元朝廷也不會把朱元璋當做主要敵人來鎮壓,有時甚至還會把他當做合作的對象而加以扶持。再次,因為人人都稱王,都成為別人的目標,他隨時可以倚重一方打擊另一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緩稱王”的這些好處,實際上都是在為發展自己的實力創造良好的環境。



歷史太傅


大位天定,是偶然也是必然,朱元璋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



當過放牛娃、和尚、乞丐、從最低層開始,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元璋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元璋25歲。

朱元璋入伍後,作戰勇敢,而且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把朱元璋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朱元璋精明能幹,處事得當,打仗時身先士卒,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就把賞賜分給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隊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郭子興也把他視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總是和朱元璋商量。當時郭子興有一養女,是其至交馬公的女兒。馬公死後,他最小的女兒便由郭子興收養。郭子興見朱元璋是個人才,於是便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從此軍中改稱他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國瑞。

之後的朱元璋順風順水,一路攻城略地,大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


之後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佈《諭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朱元璋對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佔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潼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成功,是從自身的積極進取,堅毅不拔性格所鑄就,也就應那句,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羽晏影視


朱元璋能稱帝,運氣成分肯定是存在的。要說運氣佔了幾成,我認為佔了50%吧,任何起義活動只有兩種結果要麼失敗要麼成功,所以運氣和實力各佔一半吧。

縱觀整個中國封建歷史上一共有六次農民起義,分別是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漢末黃巾起義,唐朝黃巢起義,元末朱元璋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清末洪秀全起義。六次農民起義唯有朱元璋起義成功,其他全部失敗了!可見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跟他自身實力過硬是分不開的,同時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潘陽湖之戰得“天助”,最終扭轉局勢,戰勝了陳友諒。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陳友諒出兵進圍攻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水陸兩軍號稱60萬人。陳友諒還動用水陸兩棲作戰,水船使用高大但是遲緩的樓船,卻圍攻洪都不下(守將是朱元璋侄兒朱文正將軍),朱元璋在七月親率20萬人救洪都,出身原元軍水師叛軍的陳友諒於是撤圍,在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選擇所擅長水戰迎戰朱元璋。陳友諒在絕對的優勢下,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時湖面起了一陣風,朱元璋的另一名大將俞通海順著風勢向陳軍發炮,大炮炸燬、燒燬陳軍艦隊20多艘戰艦,陳軍被殺和淹死的人很多。

得民心者得天下,統一戰線的口號。

朱元璋打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以民族大義為口號。於是,這樣就能建立一個統一戰線,統一所有的力量,一致對抗元政府,甚至用別人的力量達成自己的目的之類。反之看看其他的農民起義軍的口號一般是“均貧富”或“均田地”。這種口號最大的侷限性在於,統治者真的打下江山之後做不到平均分配的,自然起義軍在起義的時候就不怎麼上心了。這也是朱元璋之所以能稱帝有人和的運氣成分在。

朱元璋稱帝時機選的剛剛好。

在元末起義軍中,朱元璋並不是實力最強的一個,但卻是稱帝時機最好的一個。當時,元朝廷的政策是:誰稱王,就打誰。所以,先稱王的人,實力都會遭到削弱!當年,陳勝吳廣還沒打幾仗,就開始稱王稱霸了。太平天國運動更是如此,洪秀全迫不及待的稱帝,封了無數的大王。早稱王的壞處多多:削弱了進取之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

看歷史,長知識。歡迎關注@新一聊歷史


新一聊歷史


機遇永遠給有準備的人。朱元璋能稱帝,除了雄才大略,也有運氣的垂青。

首先,選對了老闆。元未農民起義峰起雲湧,1351年,郭子興在濠州(今安徽鳳陽)起義,第二年,朱元璋便脫去僧衣,投奔義軍,由於朱元璋的長相和經歷,很快受到重用,並且不久把義女嫁給他,基於這一身份,朱元璋在義軍中確立了地位,當然除了其突出的軍事才能,郭子興無疑是他起步的貴人。

第二,缺什麼,來什麼。南下滁州時,李善長來投,朱元璋從此有了文人集團,為以後發展指明瞭方向。南下集慶時,苦於沒有水軍,巢湖水寨廖永安兄弟來投,從此朱家軍有了水軍。鄱陽湖大戰,當朱元璋和陳友諒激戰不下時,陳友諒卻突中流矢而亡,致群龍無首,勝負即分。所以,在朱元璋奮鬥過程中,真是缺什麼來什麼,這不是運氣麼?

第三,朱元璋佔領應天后,建立了根據地,可謂得天獨厚的條件,四邊都是義軍,阻擋了元軍,有利於朱元璋的壯大。北面劉福通尊小明王稱帝,所以元軍和劉福通廝殺,長江下游有張士誠,上游有陳友諒,所以朱元璋被義軍包圍,元軍想打也打不著,也有助於自身壯大。

所以,七分靠打拼,三分靠運氣,朱元璋都佔了,當上皇帝也就水到渠成了。

個人見解,歡迎雅正!




金烏木木


朱元璋稱帝,靠的是實力,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同時也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所謂天、地、人和造就一番偉業。

英雄不論出處,單看朱元璋的出身就知道,正因為早年有這樣的遭遇,導致後期奮起扭轉乾坤,造就成這翻偉業,如果非要論所佔比例那麼我覺得應該是3分靠運氣,7分靠打拼……


雜學庫


《明史》記載:“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由此看來,朱元璋能夠成就霸業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他自身識、謀、仁、勇兼備。同時也不可否認朱元璋的成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第一、雲遊四方使他增長了見識。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行童。 不久,當地鬧饑荒,寺裡得不到施捨,住持只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這樣,年僅17歲的朱元璋只好離開寺院託缽流浪。在外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不當和尚恐怕就沒有這段討飯經歷,沒有這樣的經歷就不可能見多識廣。

第二、湯和來信使他走上起義之路。朱元璋結束乞討返回黃覺寺,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如果沒有湯和來信也就無所謂有人告密;湯和來信和恰巧有人告密綜合作用使朱元璋命運完成了轉折。

第三、娶到郭子興養女使朱元璋人生第一次中獎。當時郭子興有一養女,是其至交馬公的女兒。馬公死後,他最小的女兒便由郭子興收養。郭子興見朱元璋是個人才,於是便把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從此軍中改稱他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國瑞。可以說娶了馬大腳使朱元璋如虎添翼。

總之,朱元璋能夠成功概括起來應該是人努力天幫忙,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 P-���QJ


零度以上的陽光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後先後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蓋明祖一人,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

二十五歲以前,朱元璋一直沉淪於社會最底層,命運悲慘,一無所有。

從二十五歲到二十八歲,朱元璋的命運曲線出現了一波迅猛的上升:回顧朱元璋從乞丐到帝王的道路,實在是太順利了。中國歷史上另一位著名的布衣皇帝劉邦,在稱帝前經過了被項羽“發配”到四川、稱帝后諸將連續叛變等大起大落,沒有朱元璋順利。

從社會最底層到社會最高點,朱元璋如同一支一路上漲的績優股,沒有什麼懸念。

其實,論狡猾機變,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不過中等偏上水平。那些遊民出身的起義領袖,哪一個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比起首鼠兩端,兇殘厚黑,朱元璋並不見得勝他們多遠。論起戰略戰術,朱元璋雖然勝人一籌,但也做不到步步高明。

朱元璋之所以在諸雄中脫穎而出,決定性的因素在於他身上具有那些草莽群雄所沒有的另一些至關重要的品質。

成功的第一個原因,是他善於爭取人心

歷代農民起義者雖說是歷史中最先進因素的代表,但絕大部分人素質並不高。從各地義軍領袖的綽號我們就能看出一二:什麼“棒胡”“韓法師”“芝麻李”“金花小姐”……他們一般都出身流氓無產者,之所以成為亂世英雄,是因為他們有常人所沒有的勇敢和殘酷,文化素質低下、眼界狹窄、目光短淺卻是他們的通病。這些綠林英雄治下的眾多好漢,起兵之初沒有完整計劃,起兵之後熱衷於“走府過縣”,燒殺搶掠。他們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劫富濟貧”,一心幫助階級兄弟。他們連階級兄弟也搶,甚至在大戶逃亡淨盡的時候,他們主要要靠搶階級兄弟們為生。就拿郭子興的隊伍來說吧,“郭子興的隊伍原來紀律很差。剛起義時,他們佔領濠州,‘哨掠四鄰’,往往不分青紅皂白,不僅剝奪地主富豪,也打劫一般平民的財產,有時甚至放火焚燒廬舍,弄得人家屋無根椽片瓦,牆無立堵可觀。‘不兩月,越境犯他邑,所過亦然。’攻佔和州,仍未改舊習,‘破城橫暴’,隨意砍殺擄掠,搶劫婦女,鬧得百姓妻離子散,民心惶惶”

而朱元璋卻從不像那些好漢那樣放任自己,今日狂歌痛飲,明朝棄屍馬前。他參加起義,不是出於一時的衝動,也不是出於對“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嚮往。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慎重選擇,他要的是安身立命,飛黃騰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只有那些看出五步之外棋局變化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這個後來被證明是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皇帝之一的人,此時對百姓擺出的卻是一副和善的面孔。他深知戰爭中人心的向背取決於軍隊的紀律。他對手下大將說:“我每次聽說你們攻下一城之後不亂殺人,就打心眼裡高興。林子裡有老鷹,別的鳥就不來了。你軍紀不好,百姓們就會逃跑。”所以,獨自帶兵不久,他就開始注意軍紀問題。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佔和州之後,手下軍人照老例燒殺搶掠。朱元璋首次召集手下大小頭目,鄭重宣佈:“城破之後兄弟們都搶了不少女人。我規定,以後只許搶沒結婚的少女,那些結了婚的,一律給我放回去!”他召集全城的男人集合到州衙門前,把那些搶來的已婚婦人列隊送出,讓夫妻相認。全城百姓奔走相告,感激涕零,朱元璋成了和州人的大恩人,他的恩德被和州百姓久久傳頌。

除了善於籠絡民心,朱元璋也十分擅長收買對手的“軍心”。龍鳳二年,朱元璋俘虜了陳兆先軍三萬六千人。朱元璋很欣賞這支軍隊的戰鬥力,為了征服軍心,朱從俘軍中挑出五百名精壯,說要安排給他們特殊任務。這些人不知道朱給他們什麼任務,惶惶不安。到了晚上,朱把自己的親兵撤走,讓這五百人做自己的侍衛。自己鑽進帳篷,脫下戰甲,倒頭就睡。這五百人感動不已,從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三萬六千俘虜也由此軍心安定,很快成了朱軍的主力。

第二個原因 也是他與普通武夫最大的不同點,是他的知識分子政策

草莽群雄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在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上:一方面,他們因為本身文化程度太低,在知識分子面前難以擺脫自卑感;另一方面,他們的粗豪氣質又與知識分子格格不入,十分反感知識分子的酸文假醋。所以,大部分起義軍領袖對讀書人沒有好感,抓到之後多是一殺了之。朱元璋卻不一樣,也許是受父母的影響,他從小就知道敬重讀書人。

通過與讀書人的交往,朱元璋深刻地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分子眼界寬,計謀多,用之則為力,驅之則為敵。而且這些人在地方上往往影響巨大,“能左右一方老百姓的態度。把他們爭取過來,一方百姓也就跟著過來了”。隨著和讀書人的接觸多了,他也知道請讀書人成本不高:只要客氣點,給足他們面子,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再給個虛職,他們就會感激涕零,為你賣命。“費得不多,賺頭極大,真是划算的買賣。”因此,嚐到了甜頭的他一路征戰過程中,遇到讀書人,就盡力延攬。甚至在命令手下的將領出徵之時,他也經常囑咐他們,聽說哪個地方有有名的讀書人,一定要把他們帶回朱元璋這裡。有時,還派專人攜帶大量金銀財寶,四處打聽哪兒有讀書人。

朱元璋的知識分子工作,做得很到位。他的謙虛、熱情、耐心、豪爽、推心置腹傾倒了大批文化人。許多亂世中生計斷絕的讀書人,本來通過朱元璋軍“不嗜殺人”這一跡象就已經看到了“做穩了奴隸”的希望。如今又得知朱元璋喜歡親近讀書人,便有許多人來投奔,指望依靠朱元璋,重建三綱五常的理想社會。朱元璋的投入獲得了百倍、千倍的回報,他們不斷對朱講解各種道理,聽得朱喜不自勝。朱元璋說:“我讀書,常常從中受益。……讀書明理,讓人在日常事務中能用道理去分判,可以叫人少犯錯誤。”論者多認為,朱元璋的知識分子政策是他最終從群雄中脫穎而出的根本。比如方孝孺就說:元末“地大兵強,據名號以雄視中國者十餘人,皆莫能得士;太祖高皇帝定都金陵,獨能聘至太史金華公(宋濂)而賓禮之……識者已謂天下不足平”。

第三個原因 他大局觀良好,善於把握時機,有決斷能力

朱元璋一生成功,有三個大關節點:一是離開江淮,渡江攻佔南京,開闢新的根據地,創造了獨立稱雄的基礎;二是東征西討,次序正確地分別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三是南略北伐,穩紮穩打地消滅北元。在三個大關節點中又各具體部署了若干戰役,無論是通盤計劃或具體戰役,誰者宜先,誰者宜後,諸者輕,誰者重,朱元璋都能精確地做出計算,做到知己知彼,用力不分,有條不紊,穩操勝券。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實際上擁有該軍。那時他在淮西已經經營了兩三年,小有基礎。卻能毅然拋棄這一切,揮兵渡江,重新開始。這一決策真是“無比正確”。原來,斯時大元天下早已分崩。河南及淮北,全被紅巾軍據有,他們與北方的元軍展開激戰,使元軍主力被堵截在中原一帶,不能南下。當時江南盛產糧食,駐守的元軍兵力較少,且被諸雄分割孤立,有利於各個擊破。

正是這一決策,顯示了朱元璋不凡的眼光,也決定了朱元璋今後的命運。

南渡後,朱元璋採取低調發展,悶聲發大財的策略,趁亂髮展。朱元璋奪取集慶後,恰好劉福通率領大宋農民軍開始大舉進行北伐,把元軍打得暈頭轉向。朱元璋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攻佔了長興、常州、寧國、江陰、常熟、徽州、池州、揚州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據地。別人都急不可待地稱王,只有他謹守朱升向他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計策,力求把自己的聲勢降到最低,不引起元政府的注意,靜悄悄擴充實力。

有了一席之地後,環顧天下,朱元璋發現自己所處位置十分取巧:他東面是張士誠部,佔領著江蘇大部直到沿海;西面是徐壽輝、陳友諒,佔有江西安徽兩湖;北面是小明王政權。也就是說,他們恰好在北東西三面為朱元璋構成三面屏障,把元軍的主力擋在外面,而唯一與元軍接觸的東南浙江方面,元軍力量很弱,只有一些孤立、分散的據點,與元朝本部相隔絕多。朱元璋根據這一形勢,做出鞏固東西兩線、出擊東南的戰略決策。在北線,由於小明王屬於他的“友軍”,他只留少數兵力維持地方治安;在東線,自江陰至長興,他派兵構築一道堅固的防線,以阻擋張士誠的西犯;在西線,也對徐壽輝、陳友諒採取防禦態勢,以守為攻;主要兵力則向東南方向出擊,消滅浙東的元軍。經過兩年苦戰,他攻取了富庶的浙江東部,領地擴展一倍,與徐壽輝(後為陳友諒)、張士誠並肩成為江南三巨頭。直到此時,元政府和群雄才對他充分重視起來,而此時他勢力已成。

他高明地利用天時地利,在亂局中長袖善舞。

形勢不可能永遠有利於朱元璋。大宋紅巾軍的三路北伐取得一時勝利之後,由於志得意滿,又缺乏統一指揮,很快又被元軍擊敗。從龍鳳五年起,大宋紅巾軍連連失敗,被追得東跑西顛。幾年來,朱元璋所以能在江南地區從容發展勢力,靠的是有大宋紅巾軍的掩護,而今,北方失去屏障,東西兩面又受到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包圍,三面受敵,處境困難。特別是龍鳳五年、龍鳳七年,元軍取得幾次決定性大勝,在北方勢如破竹,看起來可能馬上就要南下,而朱元璋正處於元軍南下的路上。朱元璋不想承擔抵擋元軍的重任,他從大勢判斷,做出了一分抗元、九分對付其他農民軍的決策,決定結好元朝,共同對付其他農民軍。朱元璋兩次派使臣前往汴梁,與元朝大將察罕帖木兒“通好”。他的盤算是,如果大元命不該絕,胡運復興,他可以倒在蒙古大汗腳下,不失富貴。(吳晗《朱元璋傳》)如果大元最終不行,他此時結好,也可以避免自己直接受到攻擊。

元順帝得知消息,大為高興,他派戶部尚書張昶帶著詔書,前往朱元璋處,決定授予榮祿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不料這個時候,大將察罕帖木兒在中原受到陳揉頭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看來一時南下不了了。朱元璋於是置元朝任命不理,讓張昶等人在自己的境外苦苦等了一年,直到龍鳳八年十二月,元將擴廓帖木兒與孛羅帖木兒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朱元璋判定他們不會向南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才決心鼎足江東,自謀發展。於是正式拒絕元朝任命,不過仍與擴廓帖木兒保持密切聯繫,保持騎牆態度,給自己留有餘地:“自今以往,信使繼踵,商賈不絕,無有彼此,是所願也。”這種策略,使得朱元璋避免了受到元軍的直接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