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夫妻与亲生儿女,哪个养老好?

冬雪梅花舞


肯定是半路夫妻更好,但前提是相互关系和谐,能和陸相处。要是双方有情有意,那更是好上加好了。现如今指望儿女给你养老,多半不现实,个人觉得也不应该。


陈燎原776


半路夫妻和亲生儿女,哪个养老好?说实话一个也靠不住,只有结发夫妻有点靠谱,先说说半路夫妻吧:

1.我一个朋友,父亲去世非常早,大概不到40岁吧,他妈妈长的很漂亮,过了几年就有人说媒,他就选择了一位干部,但前提是以后有病了老了各回各家,各自由自己子女养老送终,后来朋友的妈妈脑梗了不能动了,就被送回来了,还算好老婆婆有较高的退休金,老婆婆的大女儿没有工作,老婆婆就给大女儿照顾,退休金全部给大女儿,其他子女象征性的节假日去看看,假若没有退休金可怎么办呀?

2.间接的一位朋友,他妈妈很年轻的时候就意外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东北人,个高人帅,又是个国企高干,当年也就40出头,有俩儿子。他父亲在母亲去世不到半年就和同厂子弟学校中学老师恋上了,中学女老师有一女儿读初中。一切也都顺利,二婚的他们老两口顺顺利利的过了几十年,儿女也都成家立业了。朋友的父亲75岁以后,得了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经常住院,刚开始后妈还去探望,做饭什么的,后来就管的越来越少了,半年后老人家又住院了,下了病危通知书,后妈在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时和女儿悄悄的把自己的物品都搬回她自己的家了。再后来老人家住院回来了,老太太就去住一两天,老人病了住院了,她就回她自己的家。朋友没办法就雇了个保姆在家伺候老人家,直到老人家去世,去世时老人家83岁。老人家也有退休工资,而且也不低。顺便说一句在老人家病重需要买个吸氧机时,俩儿子还是用老人家的退休金买的,哥俩谁也不出这个费用。

普罗大众的养老如果没有退休金,不知道会怎样?

靠二婚夫妻和亲生子女养老,靠不住。如果没有人民币,老了真的很可怕。








成败转换


半路夫妻和亲生儿女,哪个养老好?我觉得,要看你与他们的感情如何了。

说说我家里的情况吧,我的爸妈在我13岁那一年离了婚,在我16岁的时候,我妈另外嫁人了,嫁的那个叔叔对我们,那时候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因为我一年才见他一两次,叔叔属于比较憨厚老实的男人,反正说不来漂亮话,后来我和我妹妹相继结婚,妈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万块钱的嫁妆,对于这一点,我理解,毕竟妈妈有了家庭了,也要考虑那边。

在我们结婚后,我发现叔叔他变了,我们以前每次去妈妈家,叔叔虽然也很热情,但是总有种疏离感,这几年去,感觉真的像回了娘家,叔叔和我们话也多了,每次去他都非常高兴,不知是不是跟我老公投缘?

三年前我妹妹生了二胎没人带,叔叔主动提出他来带,今年我的小侄女都3岁多了,叔叔把她带的可好了,小胖小胖的,可爱极了!

像我叔叔这样的后爸,我们作为继子女以后都非常乐意给他养老的!

所以,只要两夫妻和亲生子女也好,继子女也罢,感情好,你把我当一家人,我自然而然的也把你当一家人了!


落花木有意


我觉的最后还得靠女儿养老,我有个邻居,女的是大学生,有工作,工资高,有两个女儿,找了个丧偶的男人是工人,有三个孩子,二男一女,家里的经济男的管,她己故的女人是有病死的,欠了好多绩,这女人跟他还三年才还完了,男人口口声声说,女儿一出嫁就成了人家的人了,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不要管她,而且女人的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就很少陪送东西,对女人说,他的两个儿子会为她养老送终,到最后,男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都成家了,女人中风有病了,男人侍侯几年以后,男人也有病了,他家孩子就叫女人家的女儿把她妈接走了,说没空待候,说以后不叫再去了,要叫离婚呢,可是女人以前的钱都给了他儿子了,没给俩女儿呀,但是最后都是各家孩孑养各家老人,你没生养他们,他们为何养你?他自已的亲爸儿子还不想管呢,何况是后妈,但是这个后妈给她家生活了四十年了,钱都给俩儿子了,到快八十了不会动了,也没钱的时候被赶走了,后妈只拿了自已的衣服和四条被子,所有家里的电器家具都是他后妈买的,他儿媳妇也承认家里没有一个板凳是他爸买的,但就是这样把他后妈赶走了,还非叫离婚,死后怕叫他们埋葬的,离婚书上写写明死不管葬的,你说这后妈到她女儿家哭了几个月,也是没脸去女儿家,早就对女儿说了,老了不用女儿管,也不会去女儿家的,現实就是这样,即使俩老人有感情,到老了也是要分开的,儿女做主,最后还得靠亲孩子!不亲的不会管的!最后还是她女儿给她养老送终的。这女人早先一心对不亲的儿孑好,不是糊涂吗?老了后悔了也晚了。


赵红杰


半路夫妻与亲生儿女,那个养老更好?

其实只要感情到位,半路夫妻的儿女和自己的亲生儿女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女,只要父母之间和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溶合,半路夫妻的痕迹就会自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得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村有个年青的单身汉,经人介绍与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结婚。这个寡妇带来的孩子是二女一男,最大的女孩才五岁,最小的男孩刚会走路。

当时正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一个人的口粮突然添了四张口,说什么也不够吃,于是,两个大人吃糠咽菜,把唯一少得可怜的细粮都让给三个小孩吃。这个单身汉把妻子带来的三个孩子视作己出关怀备至,而这三个孩子也把他当作亲生父亲形影不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孩子天天长大,而妹妹们也不断的出世。三个大孩子也精心地帮助父母带幼小的妹妹,一家人虽然清贫但和气热闹。

有人问他苦不苦,他说不苦,家有六千金,知足了。为什么不在亲生一个儿子呢?膝下有一子,够了。他不是你亲生的?不是亲生胜过亲生!

后来这对半路夫妻都老了。各自的子女都成家立业,但他(她)们无论平时和节假日都不定时的来探望二位老人,或陪老人外出旅游,尽量让二位老人过得开心愉快!

有好事者问这对半路夫妻是怎样教育各自的子女的,回答很简单,以心换心,将心比己。


忙里偷闲花甲人


半路夫妻与亲生儿女,那个养老好?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半路夫妻可能不靠谱,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何况是半路夫妻。

我有个邻居是个离休干部,我认识他们都十几年了。其实我不知道他是半路夫妻,但是就在去年10月份老头病了,在住院期间老太太的儿女把她接走了。具体什么原因不清楚,有人说是知道老头看不好了,气管切开没准就是植物人,就让她孩子接走了。还有人说是因为老头的孙子要结婚,需要房子。怕老太太占着房子被轰走。反正不是亲的咋着也不行。这就是半路夫妻的结果。

儿女就不一样了,想管也得管,不想管也得管。赡养是他们的义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是亲生的儿女比较靠谱。


退休的袁大姐


养老并不是亲生女儿有多好,半路夫妻有多好反面例子现实打脸的也有不少例子。

半路夫妻无非就想老来伴。我家有个老一辈的亲戚,他年轻时老婆去了,他又娶了一个,后来没几年病了女的伺候到他去世,女的一直没回自己家,儿子中间几次叫她回家,她留在男的家里,家里的儿女为她养老送终。她在艰难的时候帮到了这家儿女,懂的感恩人不会让你受苦的。也有的嫁了,没能照顾到家里孙子孙女,老了男人没了回来了儿子媳妇自己也有孙儿了,已经不去计较以前的事了,依然有口饱饭吃。

不管谁养老,你在哪个家庭里,你要力所能及的为那个家庭付出,尽可能的兼顾到自己的儿孙。


蕙蕙妮


现在靠儿女养老,是靠不住的。半路夫妻?我说句实话,很多的半路夫妻就是打伙过日子。尤其是都有子女的半路夫妻更是相互算计,同床异梦。我认识这样一对半路夫妻,男的在一家不错的国企工作,还负点责任,有一女儿。女的下岗后,就闲在家中,有一儿子。他们是一九九八年结合在一起,重组家庭的,算来二十年了。这期间,全靠男人挣钱养家糊口,女人在家操持家务,到也夫唱妇随,日子过得不错。双方子女都大了,男方的女儿嫁人了,女方的儿子也娶媳妇了。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秋天,男的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今年春天这对过了二十年的半路夫妻就离婚了。离婚后,女儿女婿还不错,给老父亲雇了个保姆。女人呢,则扬长而去,另嫁他人了。养老靠儿女靠不住,但相对于半路夫妻而言,儿女还是强于半路夫妻的。


迟家二


这没有比较,但最现实的选择应该是半路夫妻吧,因为老伴时刻在你身边,而亲生儿女有自己的家,他们有自己的爱人与儿女需要照料,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照顾你。

01

我朋友的母亲先离他父亲而去,父亲七十多岁了,心里很孤独寂寞,然后他父亲找了个继母。后来他父亲得了脑瘤,在生命中的最后日子里都是有这个继母照顾陪伴的。朋友因为工作比较忙,无法陪伴与照顾,他只是到时候去关心一下,远水救不了近火,全靠半路夫妻陪伴他父亲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所以可以看出半路夫妻的重要性。

02

珍惜眼前人很重要,半路夫妻也是夫妻,感情也是一样的好,因为本来就是因为爱情而在一起,不是搭伙过日子,不能把半路夫妻当作可有可无的选择。人老了,只要陪伴就可以了,所以叫老伴,老来相伴。只要彼此关心照顾,有个人嘘寒问暖就可以了,就这样的简单而纯朴的感情,年纪越老,夫妻感情就会变得越简单。

03

子女养老与夫妻之间互相关心照顾都是一体的,不能把这个问题完全割裂开来,认为父母有人照顾了,养老就不用管了,有了子女的关心照顾,再有老伴的相伴,是不是会更加幸福。也更加让老人们心里踏实,而不是一方管了养老,另一方完全脱离不关心老人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也许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对亲情有所怀疑,怕自己老了没人照顾了,都会离你远去,这种担心也是没必要的,只要真诚地付出过,人都是知道感恩的,无论是爱人还是子女 ,都会感念你的恩情,而陪伴你一生。


钱江赶潮人


半路夫妻与亲生儿女,哪个养老好?



半路夫妻也就只是一个伴儿,能不能养老?那得另说着;亲生儿女现在大多离的远,需要养老时他们能不能放下工作回来照顾父母,也不一定。

我们村的李爷爷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只有两个女儿。

李爷爷70多岁的时候,老伴儿去世了。两个女儿和他商量,要么找个后老伴,陪着度过余生,要么就去两个闺女家轮流住着。

两条路李爷爷一个也没选。他说,当初你妈病的时候,都是我在伺候,我知道伺候一个病人的难处。即使找个后老伴,真有病的那一天,也不一定能指望得上,到时候再因为钱的事闹了矛盾,更是不值得。

你们两家现在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我再去给你们添乱,我也不忍心。这样吧,我去住养老院。反正我自己有退休工资,维持开销不成问题,真有得了大病那一天,再通知你们。



一晃,李爷爷已经在养老院住了十几年,他现在已经90岁了,身体无大恙,每天坚持锻炼,还学会了用微信,有时候还给两个女儿发发视频什么的。

可是,在农村像李爷爷这种自己有退休工资,能住得起养老院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

我本家一个大爷,老婆死后,经人介绍又找了一个后老伴儿。两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过得挺有滋味。

可这种好日子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时间,我这个大爷就病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每个人一个月只给他200块钱,我大爷也没有退休金,这点钱仅够他们老两口维持生活,有时候想买几盒好点的药都舍不得。

后老伴儿见这日子过得没有希望,借口给儿子看孩子为由就走了。



现在我这个大爷,天天儿拄个拐棍,拖拉着一条不太好使的腿,哪里人多往哪里去,就是不愿意在家呆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家里面太冷清了,自己呆着瘆得慌。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所以养老是每个人以后都会面临的问题。与其考虑以后养老是应该靠半路夫妻还是要靠儿女,倒不如现在就多给自己攒一些养老的资本。毕竟,靠人靠天都不如靠自己更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