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本书,第一次读不进去,几年后再读却爱不释手?

凌毅清


<><>这两本书的内容比较深奥也极具代表性的书。

<>既是道家经典也是中国文华经典。也是思想家必读经典。

<>是佛家经典之一极具代表性。它平静内心的一部经典。


人生六十


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读,真心纠结,当时的感受就是很压抑,不敢相信和接受作者的叙述。像是打破了心中的某个边界,很是不自在,读几页就得放下,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才读完。

毕业几年,在真正接触到社会后,才渐渐地能感受和理解作者的心情,人性的弱点,以及无从反抗的悲哀。年前又读了一遍,仿佛唤醒了一种力量,也见证了自己内心的成长。每次心情不美丽的时候都会来自愈一下,尤其是其中的一篇《奔跑吧梅勒斯》,一读再读,如今已不下10遍!见证我的撕裂、愈合、成长!



在下金泽成是也


我在几年前读过《道德经》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文言文,有点难懂,读的很费劲,也一知半解。几个月前在微信读书上又看到了这本书,而且有老师解释。很高兴的一次听完,而且听了三遍。让人茅塞顿开,中年的我突然看透了好多事,也不在纠结,心中豁然开朗。又找了几个版本来读,现在我经常给别人推荐此书,还有就是如果哪天心情不好遇到点事情,就拿来这书读一下,就感觉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朋友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强烈推荐


墨舞人生



li199076


《毛泽东选集》

年轻的时候看不进去,一是对中国革命和中国近代史不太感兴趣;二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些社会实践无法切身体会他老人家的理论。

现在能看进去是因为有了经验积累,有了社会实践,急需理论指导和帮助。其次是因为能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立竿见影能发挥作用,获得收益,所以就爱看。



茅房里的思想家


 托马斯.哈代的《苔丝》,最初阅读,因为中西文化差异,看过之后,不了了之!而立之后,再读!如久旱后的春雨,湿润了我的心田。它拥有一双透明的翅膀,把我拥入深情的臂弯,飞到离我遥远的那个地方——十九世纪末期的英国。

  那个时期,正是资产阶级逐渐替代封建制度体系的时期。许多不善经营家族生意的名门望族们,开始日渐衰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致使一些一直出没在上流社会里,过着挥金如土、养尊处优的逍遥日子里的名门子嗣们,慢慢沦陷成了无产阶级。最后,也成了唯有依靠劳力来养家糊口的农民。而资产家们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慢慢取代了这些曾经辉煌的家族体系。这样,随着一个体系的衰败,另一个阶级的兴起,就必然注定了,资产阶级终将推翻封建制度体系的一个必然历史进程。

  每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那个时代里所特定的一些人文思想情怀。但是,相信随着体系的转变,时代的变迁,或多或少,会注入一些新鲜思想,去改变一些固有的老派守旧文化。

  一个人出生后的幼年到青年,这段重要时期里,思想会被一起生活的亲人及周围社会人群的思想所被动同化。接受所谓看似正确而又模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使,这在少数人眼中近乎已经略微倾斜的三观,会在若干年后的某天,会被新思想所推翻与颠覆。但是,那个时代的陈旧思想推翻者就必将被世人看成是撒旦。而这个人则恰恰是——苔丝。

  《苔丝》这部书的作者哈代,正是有着这种超前新思想的小说家。一部好的作品,会直击你的心灵,唤醒你心底沉睡的那个人儿,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三观,什么才是真正的——“贞洁”。这就是这本书的真正魅力之所在。这就是,世界毕竟要在碰痛冻疮中前进的结果。

  这部小说,深深倾注了哈代本人的思想与灵魂,让这些观念在历代世人的拜读中得以传承。它们,在历经了世纪的洗礼后,成为了滋生肥沃土壤的养料,去滋养读者们的心灵。

  感谢哈代,让世人看到了他思想的前瞻性,看到了他对作品中每个字的情感与热爱,对作品的坚持与执著,让世人得以品尝一场盛大的心灵盛宴。

  托马斯.哈代的《苔丝》,如一副落日美景,让你的瞳孔迅速扩大,在你的双瞳中映射出一片片的绚烂晚霞,当你惊叹于它的壮观之时,它便瞬间被余晖所替代,被黑暗所吞噬。落日之后,进入永夜。这狭隘的夜,让人顿觉凄凉。黑暗中的你,请抬头看看这漫天的星斗,这只属于夜晚的独特景色。因为,繁星既是黑夜的希望。

  第二天,斗转星移,昼夜交替,日出即将随之来临……!




秋生之旅


几年后,我整理书籍,又发现了这本《道德经》。我拿起来阅读,越读越吸引我。一有空我就看,爱不释手。这里边的道理博大精深,看着看着,我觉得自己在聆听圣贤教诲。《道德经》让我明悟了许多道理,让我遇事更豁达。

虽然我达不到圣贤的境界,但我确确实实在改变。《道德经》我看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现在有的章节我能背诵下来。读《道德经》让我心明眼亮,看问题更透彻。


星辰灿烂


绝非偶然

老爷爷用戏谑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年轻经历。本想通过这本调侃式自传告诉自己的孙女,他传统又严肃的爷爷年轻时候也潇洒过。却不想成为美国当下的热卖大作,甚至翻译到多个国家。

老爷爷深厚的心理学功底在自传中深刻体现,用自身的经历完美的诠释了书的名字“绝非偶然”。一切你命中遇见的事情都非偶然,好比我们结婚。我娶了张漂亮,张漂亮温柔贤惠,美丽大方,资产过亿,学习第一。我们本就是偶然遇见的,偶然到什么程度?就好比我在一万个人里抽签抽到了她之后认识了结婚了。即使这样的偶然事件,在老爷爷的理论中,也不是偶然事件。即使我遇到的不是张漂亮,也一定会有一个李漂亮,赵漂亮和我结婚。他们从性格到成长环境上,尤其是以家庭原生环境,一定是相似的。

他们个体来说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性格上和这个人的层次上一定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我是什么样的人一定会遇到和我相符的人出现。当然,张漂亮这种情况只是我举个例子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选择和这个人结婚,不论相识多偶然,一定存在着必然的规律。

我就是从这本书想到了爱因斯坦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当然我只是借用他的名字和理论用于生活中。一切的事物,无论多么偶然情况背地中都存在着规律。在生活中,无论我吃亏也好,得利也好。命中早已标好了价格,我们只能获得我们应得的部分。亏欠的会有别的地方补给你,多得的会在别的地方失去。因为这个世界是有他自己的规律的,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世界。


信竹居


《西游记》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人看。每个人的角度、层次不同,读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魔幻小说,在三界内,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打怪升级,最后获得金身。

可以看成是一本充满正能量,小白变大咖的励志书,师徒五人都是戴罪立功,经过不懈地奋斗,历经艰险,最终取得成功。

可以看成是一本反封建思想的书,孙悟空作为一个时代新青年的代言人,桀骜不驯、大闹天宫、对抗天庭,敢于和封建礼教对抗,主张人权、不畏强权。

也可以看成一部宗教信仰、劝人向善的书,师徒五人身为佛门弟子,通过重重磨难,沿途弘扬佛法,取得真经,让佛法传遍东土。

还可以看成是一部管理学,唐僧团队每个人都有鲜明的特点,像一个单位的不同群体。如何管理好团队,在充满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发展道路上,让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甚至可以看成是一部厚黑学,反映现实社会的丑陋。如来做了一个局,策划了西天取经大戏,动用各种力量,制造重重磨难,最终达到目的。不论神仙还是妖魔,每个人都各怀目的,为了个人利益,博弈、拼杀。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理解。这些都观点可以并存,并不矛盾。

《西游记》能够老少咸宜,适合不同群体,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要不怎么是名著呢。

《西游记》构筑了一个奇幻的神、鬼、人、魔共存的世界,并且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通过一个个奇、神、险结合的故事,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融合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涂木匠人


我个人推荐的是道德经,你在20多岁读的时候,你完全读不进去,你会觉得读这本书会让一个人彻底放弃上进心,彻底让自己变成一个逆来顺受,没囊没气的这么个人,而且你自己也非常清楚,人没有欲望,怎么能够进步呢?欲望是推动一个人,一个社会进步的一个动力

但是当你到了30几岁,40几岁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经历了很多很多

你再重新翻开道德经,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改变不了生活,改变不了周围的人,更改变不了命运,对我们的安排,但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无论是大喜还是大悲,至少我们的内心不是那么煎熬

能够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能够让自己不那么煎熬的活着,也许我们根本改变不了客观现状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自我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