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不给底薪,只给店里每个月总营业额的百分之十,而且加班没有加班费,这样合理吗?


老板不给底薪的话,依我判断这个店目前的生意应该一般般或者是刚开业的,为何采用这种模式呢,首先我觉得作为老板的角度看,这个店存在问题或者对目前的员工状态不满意,对你刚进去来说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个机会,老板或许非常渴望能改变目前店面状况的人才。


模范市民小黄


大哥,你听错了吧?是利润的10%吧?营业额的10%什么概念你知道吗?


南朝居士


要问这件事情合不合理,就看你是怎么定位自己的。做为销售员起步的我,我觉得这个报酬其实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诱人。


我以前初做业务员的时候,我的底薪只有1500,提成看跟产品和最终卖出去的价格有关,只有是1~5个点。不过公司支持另一种选择:不拿底薪,直接拿自己业绩8%的报酬。


对于业务新手来说,一般会选择“底薪+提成”的模式,因为没有底薪,饭都没的吃了,还怎么去跑业务?但对于优秀的业务员老手来说,他就会选择

拿自己业绩8%的报酬,因为他有自信,相信自己只会拿得更多,不会更少。


大家可以随意拿一个业绩来大体计算一下,比方是5万、10万,这样你们就很容易理解老业务员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了。


所以,我为什么说楼主这份工作的收入模式很诱人。因为这正是你多劳多得的最佳体现呀!而且,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业绩才跟你有关,而是整个店铺的业绩都跟你有关。也就是说,不管你在不在店里,只要店里有产品销售出去,你就有收入。


这足以说明,你的老板并不是把你当做普通的打工者来对待,而是将你当成了创业合伙人!这种机会哪里好找?你这是有多大的福气,才能遇到这样的好工作呀?


当然了,也不排除你这个店是新店,一点客户基础都没有。老板招你来,就是为了让你帮他拓展市场、寻找客户的。


如果是业务新手,对公司的产品和业务链完全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直接选择8%或者10%的业绩提成,这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产品好不好卖,他每个月能够卖出去多少?如果不好卖,那么他就真的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但是如果产品很好卖,甚至是毫不费力就能卖出去,那你不就赚到了吗?


所以我才说,看你怎么定位你自己。你是想安安稳稳地打一份工,拿到一份并不算多的报酬,还是愿意接受挑战,接受拥有广大收入空间的模式,做一个敢闯敢拼的人?


不过做事情也不能只看表面,然后就盲目地去做。我们需要先做好市场调查,然后再去做出决定。


建议楼主先对这个店的总体状况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比如这个店的位置如何?客流量如何?店里的产品单价如何?容易卖吗?在你来之前,这个店的销售额如何?信息了解得越全面越好。


如果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只是店面位置不好,我觉得楼主都还是可以拼一把的。毕竟对于业务员来说,销售是要拼能力的。做业绩其实有很多的方法,就看你怎么去做了。



我相信,老天只会青睐那些敢闯敢拼的人!如果你觉得这个店有潜力,那就放手去干吧!


卖电子尺的元姐姐


营业额的白分之十?比老板还有钱,

一天卖一套100万的房子是不是给10万?

一天卖一套10万元的家具是不是给1万?

一天卖1万元空调是不是给1000?

一天卖1000元服装是不是给100?

一天卖100元信用卡片是不是给10?


超越所见01


总之是想拿高提成就得是很难卖的东西老板都不是傻子,你觉得自己有能力拿到就干拿不到就不干,没什么合理不合理,光想收益不想付出亲爹也不可能一直这样对你


非凡


你这个问题不成立。

营业额的10%有可能比利润还多,难道老板把全部利润都给你?

如果是利润的10%,就看情况。

不管合不合理,只要对你有利就行。

如果利润每天只有300,给你30,你愿意吗?

如果利润每天利润30000,给3000,我就接受,哪怕不合理我也接受。


教育怪才615


你们店卖啥的?一个月能卖多少流水,你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大伟爱叨叨


对工厂来说10%己经很好了,有朋友做数据线头子批发,他手里有客户资源,工厂承担帐期、品质、服务,他负责客户维护,他税后拿10%,不要底薪。

才做了半年月收入5万多了,估计2020年能赚100多万。

实际上优秀的销售,都可以接受无底薪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帮你建立老板心态,快速提升你的综合能力。

建议你:

1、看目前的业绩,如果在深圳,现有的业绩至少不要低于5万,到你手收入不低于5000,你才能活下去。

2、评估一下自己努力一下,半年内能否做到10万或更多,如果业绩没有增长的机会,建议你放弃。


邓冠卫


如果是营业额的百分之十,那合理了,我不信老板会这么大方


木知茶馆


营业额的10% 这意味着你店里的产品应该是高毛利的产品,并且销售比较难的。不然的话,老板不可能这样说的,行不行关键要看你自己对这家店平时的了解,每个月平时能有多少营业额,淡季旺季分别如何。未来的前景又如何。

给你按营业额来算的话,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个合伙人,小股东的形式了。如果按照这样来,你是否有更大的信心来做的更好?这些需要你自己来分析,因为没有哪个外人能够比你更加的了解这家店,这个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