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要懂: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买保险”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是支持买保险的,但经常有报道保险公司需要理赔时不赔,造成国内保险公司的普遍印象不好!虽然这样,还是买了不少保险:我夫人买了泰康养老院保险,她给儿子买了一些重大医疗险,我给她买了一个退休养老保险,我自己买了一个保险,乱七八糟的出去相当于上海一套房子的钱买保险了,结果,让我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理财经理又给顶上了,说最好从她们这里买保险,这个热闹啊,我宣布两三年内不再考虑保险了!





缥缈的我1828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首先让我说一件真实的事情,我的一个工友在一六年下岗,一七年漏交了医疗保险,可是不幸就发生在了这一年的秋天,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做了开颅手术后依然昏迷不醒,两口子没有了收入来源,全靠孩子支撑。我们知道,医疗保险只要漏交超过三个月就无法接续,可惜在单位交了二十多年的保险就因为一年没交而一点没法报销!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人生有太多的事情自已无法把控,到老了我们干不动了,我们就要依靠退休金生活,不要幻想着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老观念,现在孩子本来就少,他们本身生活打压力就很大,毫不客气地说,他们能养活自己和孩子,交房贷就算不错的孩子了,做为老人不要因为生养了他们就给他们太大的生活压力,记住,年轻时不拖累生我的人,到老了不拖累我生的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当然老了走不动了让孩子适当的帮助是必须的,但不要再在经济上过多的寻求他们的帮助。人生真的不易,特别有能力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而且现在医院收费特别高,一病回到解放前的事例比比皆是,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经济上的压力更不容小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多少人泪洒在医院。平时不知道,真正进了医院才知道后悔。

我从一六年下岗后,特别注重社会保险的交纳,虽然每年都要交纳将近两万元,但是我就想手头紧一紧也要按时交纳,现在毕竟还能干的动,如果不趁着现在为老了准备到时候干不动了靠什么吃饭!难道到时候还要给自己女儿添乱吗?一个女儿到时候还得照顾我们还得想办法弄钱,你说可怜不可怜!

所以我不仅交了社会保险,还买了一份商业保险,因为毕竟很多药品和项目医保是不报销的,做为一个补充保险才是个保障。

我们的人生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但人生不定数太多,我们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上一两份保险,这样让我们可以心安,让孩子少些负担!


吟雪枫情12


我是保险公司营销经理,在98年就开始加入保险,保险在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1年的时候,阿仙生病了,不是普通的病,这女孩才15岁,看了很多的医生,动了3次手术,没能挽救女孩的生命,还欠了许多钱,人财两空。有一部分原因是没钱治疗,如果有钱或许女孩的命能就回来,如果有保险,就不会人财两空

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有个朋友打来电话,问了一件事,因为跟你玩的那么好,能不能帮我一个忙,问她什么事,只要能做到,什么事都好说,她说,可以,你现在帮我老公买份保险,因为老公生病,而且是胃癌晚期,而且连农村医保都没有交,所有的费用都得自费,实在是没办法,还想如果可以买保险老公就有的救,她不知道买保险,需要健康的身体,不知道还有等待期,保险好,并不保没买之人,第二天,她问老公的兄弟姐妹,他们都说要救,但是就是没钱,那能有什么办法,人人的生活都需要钱,都缺钱,过了3个月才43岁她的老公就这样离开了,还没生病的时候,她家里并不缺钱,开着几十万的车,生活过得很好,我找她买保险,建议她家人都各买一份重疾险,保平安,健健康康的以后还可以把交的钱拿回来,她一家人都说保险没用,怎么说就是不买,保险真的很重要

保险是保你的钱,保险就是保障你的生活不被改变 ,保费不贵,贵的是医疗费,对待保险如同穿衣吃饭一样重要,每个人都必须拥有,意外,重疾,医疗等保险,保险不仅要买,还要买足,买够


黄梅娇


我之前是非常反对买保险的,但2019年我终于想通了,为一家三口购买了每年5万元左右的保险,主要是重大疾病险和我自身的寿险。


我今年35岁+,概况来说,是年纪偏大,工作强度大,且经常乘坐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一家人到处奔波的类型,目前算是经济允许的情况吧。


我身边的人之前分成两派:

第一种是热衷于买保险,有些把自己包装成身家超千万的人(他们一直宣扬保险额至少需要是自己年薪的10倍,比如年薪百万,需要每年购买5到10万的保险,赔付额度在1000万以上),我老婆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毕竟我是家庭的支柱,他们主要依靠我。

第二种是反感买保险,认为没用,比如寿险就是消费型保险,如果没任何事情,每年投入的钱就打水漂了,及时是投资型的保险,收益也是比较低的,不划算。保险都是骗人的,给老公买保险,这个兆头不好吧。。。另外公司已经为我们购买了保险,每次出行信用卡,机票等都再次购买了相应的保险,为啥还需要自己花钱去购买更多的保险呢?我之前就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这个观点的。


2019年初为啥我改变了主意呢?主要是:

1. 想着如果真有重疾和意外,能够给与家人更多的保障 ,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辈子图什么?图着平安,图能有好的生活,图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到了一定的年纪,家人比自己重要。

2.想着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购买保险,钱总是能挤出来的。

3.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购买保险,越来越多使用保险获得赔付的例子,活生生的例子证明购买保险有用。


这些是自身的体会和转变过程,建议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挤挤钱购买合理的保险,当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险种和购买金额是必要的,建议选择大保险公司,正规渠道,后续外资保险公司也都会进驻中国,竞争会带来更好的产品,对消费者更有益处。


以上回答,希望有用。


卓越日记


经历两件事让我对保险有了新的认识!

大家普遍认为保险是糊弄人的,就是为了赚钱,刚开始我对保险的认知也是这样的,而且特别排斥。

自从经历了那件事我给全家人都买了一份保险,只为一份心安和出事不让家里过的太窘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2e000b84a279d65836\

青椒吵呦呦


这个我相当赞同,保险还是很有用的,当然要买对了。保险的种类有很多,疾病保险里还分大病险和医疗报销的保险呢,所谓大病险就是要得了特定的疾病会一次性补偿多少,注意,这个补偿是只要确诊就一次性给清的,不管治疗与否,只要确诊就行,当然一般都是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确诊书,再有就是报销的那种,大部分都是住院报销80%,还是很有用的,还有一小部分门诊也能报销的,不过不好碰,我就给我家孩子买了一份门诊能报销的,很合适,孩子感冒去医院门诊都报销了,就是第二年续费的时候没有了,现在想找一份好的门诊找不到了。

另外还有很多人推销儿童保险,说给孩子买一份保险,等孩子长大以后能翻多少倍,注意,这里的多少年一般都是100年左右,例如我就接触过一款,让我给我家孩子买,每年买一万,连续15年,然后等孩子100岁时能翻100倍,这个倍率吸引人吧,然后我自己算了一下,每年存一万,存死期,连续15年,一分不取都续存,100年以后也能翻100倍,所以这样的保险还是别买了,不如存死期呢,等100年以后自己在哪都不知道了,我给我儿子买的保险估计我孙子都享受不到,我儿子100的时候我孙子怎么也70了吧,所以这种长期的保险还是别买了。


时尚健康生活广场


保险是要买的。但保险也有很多门道,我们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这钱花得不值。正常情况下我们接触得也比较少。

我们接触保险一般是身边有人卖保险开始。保险也算比较新的事物,农村40,50岁的叔叔阿姨听得也很少,但他们那一代人劳作也很辛苦,建筑工人,打石工人很容易得粉尘导致的肺癌。

保险四大核心产品是重大疾病险,医疗险,寿险,意外险。疾病与年龄有关,40,50岁退休以后很容易有症状表现出来。

保险有5个典型的大坑,

一是停售限售,二是“全家桶”式的保险产品,三是销售误导,“坚持两年没事的,保险公司一定会赔的”。四是产品高收益,能解决教育金,婚嫁金,养老等各种难题。五是熟人推销“人情单”。我们要避开这五个大坑。

保险合同也是一个难点。我们要找到保险合同,还要看得懂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有两个核心,4个关键,两个核心,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4个关键,投保,持有保障,理赔,退保。

保险购买渠道有保险公司直接渠道,保险中介渠道。

保费有几百到几千上万,保额也有多少之分。

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人懂得保险,或是儿子女儿,或是爸爸妈妈。关心爱护好家人,共勉💝💝

风险梳理






渠道
保险合同条款目录



家庭保单管理表


feng潇潇潇潇潇


其实不是经济允许不允许,而是在任何经济状况下都应该是配置保险,保险的配置是根据家庭收入情况来看的,拿出年收入的10%左右做配置就好了,按照顺序购买。

保险不是奢侈品,是必须品,只不过是有人买的多,有人买的少而已,有一个计算的公式,就是身价保险(身故或者高残的保险)要买到年收入的10-20倍。重疾保险要买到年收入的5-10倍。

保险行业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多人对于保险到底怎么购买?购买多少?找谁购买?产品差距?如何理赔?等等东西都不明白,所以很多人对保险这个事情避而不谈。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最佳手段,管理风险的最科学的手段,在风险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当面临风险的时候,人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其实这就是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的不同结果。

如果收入不高的,可以先选择一些基础的保险保障,例如先购买意外保险,一年期的意外险一年也用不了多少钱,不到200元就可以选择购买保额到30万左右,还可以附带意外医疗住院保险和意外医疗门诊,还有住院津贴。

还可以购买一些定期寿险,这样的产品年交保费也不是很多,现在买50万的定期寿险,30岁,20年交,保到70周岁,年交保费不到2000元。如果年龄小一些,交费会更少,或者同样的保费可以买到更高的保额。

通过这样的一些产品可以将自己的基础保障建立起来,如果是觉得定期寿险比较比较贵,我们可以选择的先购买一年期的意外险,一年几百块钱也可以建立比较高的保障,但是需要多家公司购买。

需要购买社保(农村合作医疗或者是城镇居民医疗),这个每年费用在200-500元之间,建立基础的医疗保障。

购买保险公司的商业百万医疗,这样的话就可以抵御发生重大医疗费用支出的风险,如果年龄在30-40岁之间,每年的保费不会超过500元,可以购买至少100万的医疗保险。

如果经济上确实是比较一般,必须要购买的产品就是一年期的意外险,社保,百万医疗。等以后有钱了再逐步的继续加保。

我们计算一下:意外险200元+社保500元+百万医疗500元,一年的合计保费1200元左右,就可以建立起意外身故50--100万的保额,住院医疗金100万+的保额。

就这个保额来说也还算可以了吧。

就这个保费来说也不算高吧,可以接受吧。

保险不是等到有钱的时候再去规划,其实穷人更需要保险,穷人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差一些。


保险老炮


其实不是经济允许不允许,而是在任何经济状况下都应该是配置保险,保险的配置是根据家庭收入情况来看的,拿出年收入的10%左右做配置就好了,按照顺序购买。

保险不是奢侈品,是必须品,只不过是有人买的多,有人买的少而已,有一个计算的公式,就是身价保险(身故或者高残的保险)要买到年收入的10-20倍。重疾保险要买到年收入的5-10倍。

保险行业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多人对于保险到底怎么购买?购买多少?找谁购买?产品差距?如何理赔?等等东西都不明白,所以很多人对保险这个事情避而不谈。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最佳手段,管理风险的最科学的手段,在风险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当面临风险的时候,人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其实这就是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的不同结果。

我之前是非常反对买保险的,但2019年我终于想通了,为一家三口购买了每年5万元左右的保险,主要是重大疾病险和我自身的寿险。

我今年35岁+,概况来说,是年纪偏大,工作强度大,且经常乘坐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一家人到处奔波的类型,目前算是经济允许的情况吧。

我身边的人之前分成两派:

第一种是热衷于买保险,有些把自己包装成身家超千万的人(他们一直宣扬保险额至少需要是自己年薪的10倍,比如年薪百万,需要每年购买5到10万的保险,赔付额度在1000万以上),我老婆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毕竟我是家庭的支柱,他们主要依靠我。

第二种是反感买保险,认为没用,比如寿险就是消费型保险,如果没任何事情,每年投入的钱就打水漂了,及时是投资型的保险,收益也是比较低的,不划算。保险都是骗人的,给老公买保险,这个兆头不好吧。。。另外公司已经为我们购买了保险,每次出行信用卡,机票等都再次购买了相应的保险,为啥还需要自己花钱去购买更多的保险呢?我之前就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这个观点的。

2019年初为啥我改变了主意呢?主要是:

1. 想着如果真有重疾和意外,能够给与家人更多的保障 ,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辈子图什么?图着平安,图能有好的生活,图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到了一定的年纪,家人比自己重要。

2.想着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购买保险,钱总是能挤出来的。

3.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购买保险,越来越多使用保险获得赔付的例子,活生生的例子证明购买保险有用。

这些是自身的体会和转变过程,建议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挤挤钱购买合理的保险,当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险种和购买金额是必要的,建议选择大保险公司,正规渠道,后续外资保险公司也都会进驻中国,竞争会带来更好的产品,对消费者更有益处。

以上回答,希望有用。

人文保险,致力于为保险消费者和代理人,搭建基于社群的良好生态,为客户提供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保险服务。保险,让生活更美好,欢迎持续关注“梓瑜说人文保险”。


梓瑜说人文保险


你好,我赞成一定要买保险。

钱多可以买保障全一点的,像意外保险,意外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子女教育保险,定期寿险,养老保险等。

如果你的压力较大,资金有限的话,一定要买意外保险和意外医疗保险,再者可以考虑一下重大疾病保险。

举个例子,像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可以说给我们上了一课。许多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一个会先到来。

保险就像是我们汽车上的备胎,像是我们晴天里备的一把伞。宁可千日不用,但不可一日不备。保险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保险可以保证你的生活不被改变。

可以说随着国家对保险的大力普及,保险已经深入人心。

社会保险加商业保险,等于生活更美好。

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同时我觉得保险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理财,既让我们养成了储蓄的好习惯,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保障。

我个人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有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