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拍大片?

wo人生如戏


首先摄影无关器材,摄影师脑海里的画面决定了照片的质量。

再说手机拍片。用手机拍照是最简单方便快捷的方式,如何用手机拍出大片呢?

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想要拍出大片至少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知识,比如如何构图,测光,对焦等等。好的构图能够更加突出主题,能够准确测光,就能保留更多的细节,准确的对焦,才就能够让读者更好的看懂摄影师所想表达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拍摄手法以后才能呈现出更好更精彩的画面。

二,摄影不只是生活的一个横截面,它需要的更多的是摄影师对人生生活的理解和看法,所以摄影也是一种表达,作家用文字表达,画家用颜料表达,摄影师则用镜头表达。要想更好地通过画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就需要更多的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审美观念。只有在丰富了摄影师的头脑后才能更好的充实我们的摄影画面,让照片简单而又富有感情。

三,摄影还关乎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多经典画面不仅是创造出来的,更是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成其美。比如想要拍一张好的风景照,光有想法和构图是不够的还需要等待合适的天气和光影才能使其更为完美。又比如人文纪实照片类,不是说你拍了一次就是纪实了,需要摄影师在各种时机场合对各种事物人物进行拍摄叠加才能构成一组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纪实照片。好的照片需要等待特定的人,物,光影,的出现,也需要摄影师自己的创造意识。

四,其实手机摄影跟相机摄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想要拍出好的作品需要的不仅是摄影知识,更需要摄影师持之以恒的付出。








心圆圆圆圆圆圆点


手机因其随身携带,相对相机更具有隐蔽性,更方便我们捕捉生活中每个精彩的瞬间。我现在用的手机是华为P20 PRO,以前也用过华为P9,三星,一加5,魅族等,拍照方法大同小异,下面是我个人使用手机拍照的一点经验。

一、首先在手机“设置”里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我的华为P20 PRO 是这样调整的(如图所示):

(1)分辩率调成最大数据(手机不同数据不一样)

(2)选取RAW格式,RAW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存储照片的原始数据,使照片的后期有更广泛的空间。

(3)开启自动对焦辅助灯,以方便拍照。

(4)参考线一般选取黄金比例(与九宫格类似),或根据构图需要选取其他的,比如螺旋线。

(5)选取水平仪。保持图像不倾斜。

(6)选取拍照静音。偷拍很有用。

二、拍照时尽量选用手机的“专业模式”。(如图)

在手机专业模式里,我们可以像使用相机一样的调整拍照数据。

(1)感光度ISO,可在50至6400区间进行调整,也可设置成AUTO自动的。

(2)速度S,可在1/4000至30区间进行调整,也可设置成AUTO自动的。

(3)曝光补偿EV,可在-4至4区间进行调整,默认值为0。

(4)对焦模式AF,可选择单次自动对焦AF-S,连续自动对焦AF-C,手动对焦MF,这个可以通过滑动对焦选项来进行对焦,或点击画面某一点进行对焦,非常方便。

(5)测光模式(最左边的图标),从左到右分别为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三种模式。初学者默认即可。

(6)白平衡AWB(最右边的图标),可根据场景调节画面的冷暖色调,一般初学者默认即可。

注意哦,在专业模式下,恒定光圈为F1.8,光圈值不可调整,这点上手机就不如相机好使了。

三、拍摄时注意光线的利用,光线有顺光,逆光,侧光、散射光等。

四、拍照时注意画面构图。上网查找照片构图方法,可以找到非常多,初学时可学学构图法则,但也不必拘于一格。

五、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后期处理软件,本人首选Snapneed软件。但手机屏幕小,修图没有电脑方便,如果允许的话,本人还是更喜欢用电脑的Photoshop修图。





摄影师袁奕


用手机摄影,3个小技巧拍摄出大片质感

使用手机摄影是越来越多拍摄者的选择,因为手机的便携性为我们的摄影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随手就可以拍摄出一张照片,可是用手机怎样拍摄出大片的效果呢,下面摄影部落小徐为您总结了以下几点拍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好好看哦!

1. 拍摄绚丽的车轨

车轨拍摄在这几年以前还是单反相机的专属,但如今大部分手机已经有了车轨拍摄模式,也可以拍出质量不错的城市车轨照片。

在拍摄之前需要准备一个手机支架将手机进行固定,然后选择慢门模式或者车轨模式就可以拍摄了。为了防止点击屏幕上的拍摄图标导致手机震动,建议大家购买一根带线控的耳机线,遥控手机拍摄。

在取景方面,如果在街道旁边拍摄车轨,机位一定要低,这样怕出来的车轨是分开的,有层次的,给人的视觉冲击感更强。如果是在高处俯拍,建议寻找有交叉或者有弯道的公路进行拍摄,这样的照片线条美感更强。

2. 用大景别拍摄城市风光

不要小看手机拍摄大景别风光的能力,通过严谨的构图和准确的曝光依然可以表现宏伟壮观的大景别城市风光。

拍摄时构图一定要做到绝对的横平竖直,稍微有点偏差就会毁掉一张照片。同时拍摄这类照片通常会遇到天空与地面景物光比太大,导致曝光不准确的情况。这里建议大家遵循“宁欠勿过“,即宁可欠曝,不可过曝。点击手机屏幕对天空进行测光,在保证天空有细节的前提下略微提高曝光,欠曝的地面景物可以通过后期APP提高亮度,找回细节。

3. 利用慢门拍摄无人的景区

看着景区优美的风光,肯定想拍一些美图,但过多的游客会让画面显得很凌乱。除了巧妙寻找视角避开人群之外,也可以通过手机中慢门拍摄功能来去掉流动的人群

利用慢门,为了防止景物模糊,需要使用手机支架进行固定,然后点选慢门拍摄。与拍摄车轨类似,为了防止手机震动,建议购买一根带线控的耳机线遥控手机拍摄。这样就得到了一张去掉流动人群的风光照片。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通过慢门去掉人群仅限于走动的人群。曝光时间越长(

即快门时间越慢),人流动的越快,“去人”的效果就越好。但长时间曝光会增加噪点,

这就需要各位摄友结合照片质量和最终效果多多尝试了。您也可以拍出更漂亮的大片出来

好了以上就是摄影部落小徐总结的几点关于手机摄影拍摄大片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了,您学会了吗?

如果您有更多的拍摄技巧或拍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多提建议。

这篇文章对您的摄影有帮助,请收藏吧!

点赞是种美德,您的支持就是小徐的动力,欢迎大家的关注,评论、收藏、转发,么么哒,小徐在此谢过各位看官哦。。。


摄影部落小徐


手机这样用可拍出好看高逼格的照片:

现在千元以上的手机都很智能,甚至可以超越当初的数码相机,也可以媲美当下的半画幅相机,所以设备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人如何去使用它,以下是我用手机拍摄的经验与感悟:

1.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手机当做单反来看待和使用。玩单反的人都配有三脚架和各类镜头,手机摄影也一样可以。

2.善于挖掘手机上的各种功能:现在很多手机都有傻瓜模式,比如苹果手机上的长曝光,可以拍出海水拉丝雾状的效果;华为手机上的流光快门和丝绢流水,可以拍摄光影和车轨……



3.用好手机上的专业模式(手动模式),调节感光度和快门还有白平衡等,确保照片更好的成像;

4.多拍一些创意照和错位照,这样显得与众不同和更高逼格,比如下面这两张:



5.借助各种修图和滤镜app进行后期处理,这比单反拍照更便捷多更容易,拍完就可以在手机上马上搞定,高逼格美照一下子就出来了!

上面两张图片唯一的差别就在一个滤镜的添加,但是一下子变得更美了。手机拍照存在短板,但是后期处理比单反方便容易,拍得不好也可以用各种软件来拯救!


大孟孟玩摄影


手机要拍出大片效果的照片,需要有两个条件

1. 手机本身的硬件要好。

有些手机的拍照功能就是要比另一些强大,拍出来的照片自然效果更好,比如iphone,比如华为,oppo的r11好像也不错,看过用这款手机拍的欧洲的婚纱照,相当惊艳。在手机的拍照功能上,并不是像素越高就拍出来一定好看,区别还在硬件上。

2. 本身的摄影水平

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个人摄影水平,人的作用是高于设备的作用的,平时有些人扛着多贵的一个单反,拍出来的照片还是不如几百块的手机拍的,这就是个人不用心学习摄影的关系;其实对于业务爱好者来说,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指数,只要不断的培养和拉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就可以了。

多看那些摄影大神的作品,就会逐渐的建立起一种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自己拍照的时候可能说不上来参数和理由,但就是觉得这样拍好看。这就是个人审美水平的差距。

还有一点有帮助的就是在手机里装一些摄影的app,我个人对于后期不是很热衷,只有在很有必要的情况下才对照片做修整,不过一般手机没有慢快门的功能,所以还是值得安装一个慢快门的app的,不同的手机用的app可能名字不一样,搜索一下找一找,主要是开了慢快门以后可以把夜晚的马路拍成光带,还是非常好看的,或者可以把动态的拍摄目标(人物或者移动的物体)拍成连续的状态,总之,是用来弥补手机本身功能的短板的。


用户69331902675


第一步:你要有个剧本


好电影离不开好剧本,而好的剧本则源自稍纵即逝的灵感。


即便电影剧本的创作很难全部在手机上完成,但在灵感收集阶段,手机绝对是一个相当好用的工具。


印象笔记是个不错的灵感记录和整理工具,它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整理和分享笔记。强大的同步性不仅可以省去很多文件传输的麻烦,而且可以避免灵感被遗忘或遗漏。



第二步:你要有个好的手机摄影软件


当剧本敲定后,就进入正式的拍摄环节了。


虽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iPhone自带的相机功能已经足够了。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拍出电影级的画面,那么还是需要一些app的辅助。那些用手机拍出奥斯卡级影片的导演们都是这么干的。


FilMic Pro


比如前面提到过的肖恩·贝克在拍摄《橘色》时,就使用了一款名为FilMic Pro的app。它可以称得上是目前手机上最强大、最专业的摄像app。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也已经开始用这款app来进行创作。


FiLMiC Pro APP图标


第三步:你要有一个趁手的剪辑软件


当你用镜头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接下来就要进入电影的制作环节了。


在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剪辑。iPhone中最好用的剪辑软件莫过于iMovie了。


iMovie


首先,对于初学者而言,它的界面简单流畅,极易上手。而且,它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防抖处理,堪称惊艳。



不仅如此,它还内置多个预告片模板,比如超级英雄、独立制片等,你只要把拍摄好的素材导入进去,再加上一定的思路和想法,就可以创建出一个非常震撼的小短片。


第四步:你要做好录音及后期的配乐


我们之前专门讲过配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将电影的录音也放在这里一起来谈。



目前公认的最强大的录音及音乐制作app名为Garageband。它不仅可以录制出高质量的声音,而且可以用来为影片的创作进行配乐。


Garageband 手机录音及配乐


而且,跟iMovie一样,手机版的Garageband也可以跟电脑版无缝衔接,你可以随时随地对作品进行修改。



第五步:添加字幕


当我们的视频剪辑、配乐完成,最后一步就是添加字幕了。


Arc Time 作为一款免费软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字幕编辑需求。可谓非常强大、非常好用了。



当以上这些步骤全部完成,一部电影作品也差不多大功告成了。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电影作品有着更高的要求,还需要在后期调色等方面做些文章。这样,你的电影将更加与众不同。


王小照


如何用手机拍出大片?一副好的作品往往涉及到诸多因素,取景、构图、曝光、后期等等。而人像摄影领域人们已经远远不再满足这些简单的拍摄基本技巧,对于服装、整体造型、化妆、配饰以及拍摄所配合的场景也是百般挑剔。

1、了解摄影的基本元素——光(顺光、侧光、顶光、逆光、黄金时段)

光是摄影的生命。有了光,万物才有了可以被感知的形态和颜色。

拍摄前,头脑中一定要有光的概念,注意拍摄主体、拍摄位置和角度、与光这三者构成的关系,是顺光、侧光,还是顶光、逆光。用好光,创造性地用光,就要在平时的锻炼中心中有光,慢慢找到对光的感觉。

最糟糕的拍摄时间是正午,这时的光线最刺眼,对比强烈,缺乏生气,曝光很难掌握,拍摄人物时容易出现“阴阳脸”。

摄影的『黄金时段』是清晨或傍晚,这时的光线柔和,色调温暖,给拍摄主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果你可以做到创造性构思,清晨或傍晚的光线会为你的作品装点上一抹魔幻色彩。

2、了解你的手机(场景、人脸识别、人像美化、全景、延时曝光)

要拍出富有创造力的照片,先要了解你的手机。通常,手机的拍照功能里都有如下几个常用项目:

场景:拍照功能强大的手机一般都支持这些场景——普通、智能、微距、人像、风景、运动、夜景、雪景等,接近于专业的数码单反,如果拍照前有时间,尽量调到对应的场景,便于机器找准最恰当的光圈、焦距和快门时间,控制好白平衡。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在掏出手机拍照时都不会调来调去浪费大家表情和兴致的,所以建议平时把场景设置到『智能』这个档上就好了。

人脸识别: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机都有这个功能,而且是自动的,就不再多说了。拍人像时,只要等小白框出来并且对准人脸再按下快门就好了。

人像美化/美颜:这时应广大女生和基友们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强大功能,可以在拍照的同时实现祛斑、磨皮、调整肤色等需求,有的甚至可以实现瘦脸、美瞳等等……但注意,拍摄风景的时候要把这个选项关掉,不然会损伤画质。

全景:全景是个非常好玩的功能,以前只能通过使用数码相机 三脚架 后期PS来完成,现在只要端着手机转一圈就可以做到。如果遇到壮美的山峦、怡人的海滩、缤纷的彩虹、绚丽的晚霞、或者诱人的样板间,就该请出全景功能大展身手了。

慢速快门/延时曝光:又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功能。当年这也是单反的专利,如今也开始移植到了手机上。特别适合拍摄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与车流,创造有趣的光涂鸦。如果你足够聪明,也可以尝试在这个模式下,让手机与拍摄主体保持同步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捕捉速度带来的快感。

3、构图(对称、黄金分割)

在摄影和电影中,对称和黄金分割是两种最常用、也是不会犯错的构图方式。

对称,可以给人一种平衡、古典、端庄的美感,甚至可以营造诡异、阴森、压迫式的氛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都是对称构图的典范。

黄金分割,可以让作品透露出一种优雅、神秘的艺术气质。部分手机拍照时,可以显示“井”字格,这是最容易掌握的黄金分割构图工具。

而要想拍出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油画一样的优雅构图,就需要了解和体验黄金螺旋(又叫斐波那契螺旋)和黄金三角这两个高阶构图工具了。

不过,千万不要让这些被学术界公认的规则限制住你的创造性思维。你可以建立自己独特的构图风格,但这需要多思考、多操练。

4、对焦(焦点、层次、前景、中景、远景)

焦点,决定了一张照片的视觉重点。很多对焦点没有概念的朋友拍出的照片经常是失焦的——就是拍摄主体是模糊的,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对焦,或者手抖造成的。手机摄像头都能实现自动对焦,但自动对焦采用的是中心对焦或散点/全局对焦方式,只能照顾大多数拍摄需求。如果自动对焦模式无法将焦距对准你要拍摄的主体,就要用手指定一下焦点的位置。

要想让你的照片富有层次感,就要知道怎么摆前景、中景、远景。通常,应该把拍摄主体放在中景位置,把焦点对在中景上,让前景(亦可没有)和远景都虚掉。

如果照片拍的不动人,很可能是由于距离不够近,或者取景位置不够低。大胆地接近你的拍摄对象,捕捉到充足的细节,才能让照片更动人。

给照片加点儿创意(逆光、错位、玩镜子/玻璃、多重曝光)

照片拍的太平淡?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走心!想来点新意?先玩玩逆光……

5、对象、场景和故事(清场、决定性瞬间)

摄影不单单是一种技能。如果可以把它当作兴趣,就不妨就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习惯。一部强大、便利的拍照手机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创作激情。并不是一定要在帅哥、美女面前和旅途中才能派上用场,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做为你的拍摄对象和拍摄场景。

对象:就是你要拍摄的中心和主体,它是你构思的原点。你是想拍出它的线条、轮廓、姿态,还是色彩、速度、或者惊人的一瞬,决定了你采取什么样的拍摄技巧。想想看,你手机里是不是有大量不假思索就随便按了快门的流水照?从下一张照片做起,先想想你要拍什么,再去想怎么拍。

场景/背景:是拍摄主体所处的环境。干净的背景给人以简单、平静、主题鲜明的感受。画面里的一切元素都应该和拍摄主体构成某种关系,或者是为了营造氛围、增强故事性而存在的,否则就应该毫不留情地清除。你的照片不好看的原因之一:就是背景太脏、太乱。所有与拍摄主体和故事无关的元素都不应该存在于画面之上。所以拍摄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清场!

6、旅行与纪实

旅行的路上,是最好的摄影练兵场。比如,练习一下高难度的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

练习一下如何抓拍人像。不要担心他们会反感,事实上,国外多数当地人和旅行者都会对拍照这件事非常友善。

故事:是作品的灵魂。如果可以调动画面里所有的元素和细节,讲出一个故事,那这幅作品就有了生命。

7、后期APP

以专业修图功能见长的:Snapseed

以特效/滤镜见长的:MIX、VSCO

以美颜功效见长的:美图秀秀、美颜相机

以创作gif见长的:POCO相机、Gif快手

这些拍摄技巧,包括了一些摄影基本常识和构图窍门和注意事项,多多练习就能提升拍摄出好的片子。


墨染印画


其实,建议有条件,请不要用手机拍电影。

一般人认为某大师导演他用手机拍摄了某部很漂亮的片子。就觉得某手机很好。但就没有看到他拍摄时加装了多少设备。首先就是很多焦段的镜头。因为,真正的拍摄是需要各种景别的画面配合在一起。而手机焦段和一个广角镜头形似。拍一个大场景还勉强。拍特写镜头,靠近拍,由于镜头特点,会把人拍变形。

如果专配手机镜头的成本,不如买一只可更换镜头的微单。然后学习摄影的基础。

如果不重视画面,主要凸显内容。则上面那么多话就是废话了。你要考虑每个镜头表现出什么内容。演员或者被拍摄者的状态发挥体现。

然后这只是电影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很多,如场景,灯光,道具,后期的剪辑,调色,配音,配乐,包装字幕,特效制作。所以电影能玩好,其实就可以说你基本上不用愁了。但,需要学的很多,真的是特别喜欢,而且有点儿傻的人才可以做。因为前期,中期,就像我现在,一份拍摄制作视频的工作辞职不干,想去拍电影,但资金不足,没名气。所以只能自己投资感召朋友来参与“拍段子”。但我坚信。用心做电影感觉的段子就行,迟早能拍的上电影。


拍拍13TV


手机要想拍出大片效果,特别是要拍出高清大图,需要注意以下六个细节。

(1)以最大分辨率、最大像素、最大尺寸去拍,这样好保证照片的最大高清度。比如华为P9手机,有5个分辨率可以选择,最大的为“12M 3968×2976”,最小的为“6M 3264×1840”,一定要以最大容量和最高分辨率去拍,这样才能拍出单反级的大片来,因为有些单反相机的照片基本格式下也只有2M左右。

(2)最好花上二三十元买个三脚架,因为手机拍摄时手容易抖动,而模糊是手机摄影最常见的毛病。对于想拍大片的手机摄影爱好者而言,三角架是必备利器。

(3)拍摄前,这四个要素一定要考虑好,争取一次拍摄成功:主题明确,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构图独特。

(4)拍摄时,要有“两个心”:一是细心,拍不了远景就拍中景,拍不了中景就拍近景,拍不了近景就拍特写,总之要多观察、多取景;二是耐心,好的景点,多花些时间,实行组拍,组拍的片子越多,产生大片的几率越大。

(5)照片拍好后,在传到电脑里时,最好是连接数据线直接传输,不要用QQ或微信去传,因为许多人容易忘记或不会选择以“原图”来进行传送,图片经过QQ或微信的压缩后,一放大就变得模糊。

(6)进行后期处理时,尽量用电脑进行处理,特别是用Photoshop或Lightroom等软件进行处理,可保证百分百无压缩损伤;尽量不要用美秀等手机软件,因为手机软件在处理时可能会产生压缩损伤。

当然,用手机软件snapseed软件处理也可以。这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软件,建议你可以学习,尝试用一下。


六点摄影


如果不懂得发现美或者不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去展现你眼中的风景,那么无论你手中握的是最高端的相机还是一部拥有照相功能的手机所拍摄的照片都无法得到受众的认同。反之,只要掌握了拍摄技巧除了像素高低文件大小的这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算是用手机也一样可以拍出大片的效果。


当然,手机拍摄的技巧、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就来说说怎样使用镜面反射的拍摄方式来呈现一种大片效果。

一.寻找反射点

1.光滑表面的呈现方式

不要只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高反光的地砖、玻璃桌面、门把手、水龙头或汽车漆面上。当我们外出时,身边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光表面。


2.橱窗

购物中心的橱窗中的反射可以使作品更有吸引力,主要以橱窗内外元素叠加及光线的充足来诠释画面语言。


3.反光镜

街道路口或车窗旁极为常见的一种装置,如果好好利用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4.水面倒影

类似湖泊、池塘、冰面这种自然形成的天然倒影,在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及纵深感的同时,也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视觉享受。



5.积水的路面

雨天的街道是反射最为常用的天然道具之一,雨天或者雨后随处可见。


二.拍摄技巧

1.对比

一张照片,多多少少都会存在对比。但有时镜面反射会显得稍微有那么点儿不好把握,因为真实的场景和反射出来的画面之间的差别可能会很大。所以,拍摄时要尽量保证画面中有合适的对比,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影调。


2.重叠

如果面向玻璃窗拍摄,适当的调整拍摄角度可以获得影像重叠的画面效果。


3.对称

镜面对称是最为常用的拍摄方式,虽然缺乏新意但效果最为稳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利用三分法的构图技巧,避免画面内容及形式过于单调乏味。


4.空间

镜面反射的意义就在于打破常规的空间维度,使原本的二维平面尽可能的在视觉上拓展成三位空间的画面效果。所以一定要尝试将多角度的画面相融合,当然这就像开篇我所提到的,还是要看摄影者自身对图片元素组合的能力,也就是构图技巧的掌握,这也是决定摄影者能否可以将眼中所看到的风景展现给受众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