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在中國,以少數族群對多數漢人治理,清朝算是當中翹楚。滿州兵勇所向披靡,但是佔領城池後,對語言習俗不相同的漢人治理,並不容易。所使用的方法便是:運用漢人治理漢人,讓漢人能「被其所用」,甚至「甘願臣服」。范文程的謀略,在清朝初年,一直是重要的方略指引。滿洲興起後,因范文程的見識、智謀,讓努爾哈赤開始了對漢臣的重視;皇太極則善用范文程等漢臣的才略;順治親政十年間,更進一步走入漢文化的學習,為清朝確定了【以漢治漢】的模式,更形成【因治國而漢化】的結果。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清朝盛況圖

下面,就順治親政十年間,「重用漢臣、穩固君權」、「崇尚漢文化」及「漢文化的學習」三個部分,探討清朝帝王因為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一、 重用漢臣、鞏固君權

順治七年(1650),睿親王多爾袞的過世;讓當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年僅十四的清世祖-福臨,提前親政。以穩定君權為先,而後重用漢臣。對內重用漢臣,間接奪取滿清貴族參政權利,逐步達到君權集中與穩固;對外重用漢臣,在政治上治理撫綏民心,軍事上繳撫並用,除卻敵對勢力。

1、用漢臣,除滿權

親政的順治,首先提拔親信勢力。先恢復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迴歸滿清貴族的共議制度,以穩定政局。然後公佈多爾袞罪狀,逐一消滅依附多爾袞的舊部勢力。再次,逐漸確立君權。清初由皇太極起,在政務處理上,由內院、六部為之,遇重大事故,則與議政大臣會議參酌。順治八年(1651)正月,世祖把內閣移於紫禁城內,直接與大臣相聯繫。三月,恢復親王、貝勒、貝子管理部院,穩定局勢,並安撫滿州貴族的恐懼擔心。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清朝滿漢官員

順治九年(1652)正月,傳諭內三院,奏章由皇上御覽,免去攝政王這一關。然後再除去了諸王、貝勒、貝子掌管部各部院的業務。 政務推行以六部官員為主。此時的六部,逐步脫離貴族掌控,以漢臣為主。 順治九年(1652)十月,更以漢人范文程為八個議政大臣之一,開僅有滿人擔任議政王之例外。 順治十年(1653),更因奏事未見漢臣,而要求上朝奏議時,要滿、漢臣子要一起前來討論。滿、漢兩族,依其所長分別運用,亦互相監督、牽制。 《清史稿》載:

朕自親政以來,但見滿臣奏事。大小臣工,皆朕腹心。嗣凡章疏,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各除推諉,以昭一德。

藉由漢臣管理政務的逐漸增加,間接的排除了滿清貴族勢力,對君權的威脅,除去世襲貴族享有的政務參與,並對於清代皇子繼承製的確認,提供了安全的基礎。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乾清宮

2、以漢治漢

雖以外族入侵,以滿族為貴;但對於漢人,清一朝,軍事、政務上,卻是多所運用。 延續「重用漢臣」做法,前朝舊臣延用原職、朝廷上滿、漢並列。漢臣對於國家治理、人民撫綏、南明勢力撫剿、軍事謀略經劃,確實也提供了經驗與建議,替清初的安定、統一奠下基礎。

政務治理上,順治對漢臣的倚重,可於清算「多爾袞親黨」事件中,對范文程處置的差異上窺見。范文程與剛林,同為大學士,奉多爾袞命刪改「太宗實錄」。多爾袞死後受追究時,對滿臣剛林以「處斬、家產籍沒」重罰; 而對漢臣范文程卻以其曾告知同僚,未依附多爾袞為由,從「坐死」,改以「革職、折贖仍留原任」輕處。 後來,很快的就還復原職,更在順治九年(1652)封為一等子爵、甚至擔任首位漢籍「議政大臣」的職務。 這樣的結果,固然是對於三朝重臣的尊重及寬宥。 但是,范文程的治才與謀略,讓少年皇帝倚賴與借重,才是能在皇權爭鬥事件中留命,並一再受封、重用的主要因素。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清朝皇帝和大臣議事

少數人口,以軍事之強入主,又不熟漢語,因此,讓漢人治漢、漢臣治國,成為治理的唯一快捷方式。在中央,以順治十年(1653)為例,當時十三位內院大學士中,滿臣三、漢臣十;舊朝進士更佔有七名之眾,內閣當中運籌者,幾乎都是漢人。政務施行的討論、各項制度設立調整,也多為漢臣參與。在地方上,更多以漢軍旗員為總督、巡撫,兼地方之軍政、民政, 以便於治理;順治九年(1652),准許給事中王楨奏議:

他日部堂、督撫之選,今後缺出,必選滿漢文義精熟者,方受茲職。

特別強調文義精通與漢文學習的重要,使漢臣更受重用、更形重要。順治十三年(1656),先把滿、漢文武官員薪水,調整齊一;然後更改官制,讓滿、漢官員的品級能夠劃一;後來更授與漢官掌官印的權利,提升漢官,弭平同級官員中,「滿高於漢」的權利差異。

制度熟悉及人民適應上,以漢治漢是較為便捷的,而臣民的「反抗」意識也比較弱。對於明朝降將、舊臣都予接續任用,不論中央與地方的治理多使用漢人,讓改朝換代的影響減小。後世繼任的皇帝,也多循此道,重視、重用漢臣,並施恩威。

軍事上,入關後以漢人之力制漢,並分化反抗勢力,使其分裂內耗。對於明朝降將予以重賞、重用,利用他們對於敵人、戰場、局勢的熟悉經驗,剿撫漢軍反對勢力。兼以滿軍勁旅為後援,就近監視。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地圖

順治初年,滿清勁旅勢不可擋,對於反抗勢力,採取不降則剿,城破而屠的強硬手段。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屠城, 極具威嚇與血腥;征伐將領中,多鐸親王、漢王尚可喜,率部眾入城後的兇殘,都令漢族子民聞風喪膽。但是,反抗之力並沒有減少,反而更加強勁。順治九年(1652)七月,清初最精銳善戰的部隊,屬孔有德所領,卻被南明大將李定國,圍困於桂林,兵敗後走投無路,自焚而亡。 順治皇帝震驚之餘,再命敬謹親王尼堪,率十五萬精銳,進入湖南剿滅。但,十一月衡陽一戰,卻是全軍覆沒。尼堪冒險入敵,受伏陣中被斬。兩大將領陣亡,這重大的打擊,震撼朝野,甚至議和之說紛起,此時的順治開始另外尋找出路。 不能只是使用先祖們,在塞外所用的征伐屠城、殺戮威嚇;而更進一步採用漢臣建議,在政治上、軍事上剿撫並用的「緩和」之計。

順治十年(1653)五月,起用洪承疇為南五省經略,採「以守為攻」、「策反招撫」計策,隨即穩定了局勢。嚴守僵持,經歷三年卻無所進展,朝廷內耳語、彈奏聲不斷。 但是,順治卻不為所動,即使洪承疇為此稱病告退,仍給予原職留任的支持,信任與耐心可見。 順治十四年(1657)十月,南明將領孫可望降清,局勢逆轉。 南明覆國之勢,已不可再。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地圖

軍事上的征伐,找到了方法,出現了結束的端倪;但,民心的收攝,廣大領土的統治,需要更深層的從心中治理。如何讓漢人心服,是更大的挑戰。 而以漢人之道治漢的策略,也讓來自滿州的皇族貴胄,直接接觸、面對漢文化的衝擊。

二、崇尚漢文化、斷夷夏之防

入關之時,以討賊為名,強調無所侵犯;入京後延用故臣、舊制;追緬先帝、祀祭先祖;崇祭儒家文廟、奉戴孔氏子孫…讓民心安定。斷「夷夏之防」的各種方法及用心,處處可見。另外,科舉取士,收服士人階層,引導其為利用。順治親政後,對儒家治國之道的奏議多取、並予賞賜拔擢,讓士子門生勇於朝政的參與。想做一個好皇帝的用心、與延綿國祚的計較。除了讓順治對於漢文化制度,多所鑽研;甚至在情感上,對於也想做個好皇帝的崇禎,形如神交至友,對他的遭遇同悲哀慼。

朕念故明崇禎帝,尚為孜孜求治之主,祗以任用非人,卒致寇亂,身殉社稷,若不亟為闡揚,恐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之意。爾部即遵諭勒碑,立於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

1、崇明、敬孔

崇敬故明 崇禎十七年(1644,順治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五月,依范文程建議,清軍以討賊為號招入關,並令「秋毫無犯」, 然後讓在京的故明臣子,以原官任用,滿、漢臣同朝辦事, 使臣民在動盪後能儘速安心。再次,便是為明崇禎皇帝安葬、守喪,並葬「后妃」及忠心隨主的太監於墓陵之側,敬憫漢人之君,形同悲之情。在「歷代帝王、先祖」祭典上:

祀遼太祖、金太祖、世宗、元太祖、明太祖於歷代帝王廟,以其臣耶律曷魯、完顏粘沒罕、斡離不、木華黎、伯顏、徐達、劉基從祀。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祭祀孔子

除遼、金、元,滿蒙祖制的敬祀之外,不忘加上明太祖一朝,不獨綏撫漢民之心,更示承先及後,嗣繼其業大統。

祭祀孔子、禮遇孔門, 孔子是漢人心目中的「至聖」,順治親政後的祭孔,或派官員前往, 24 或親自參加。 順治九年(1652),參加祭孔大典後,還親自到太學,對於孔氏子孫、官職員、以及師生們,給予獎賞鼓勵,並期勉大家,努力學習「聖人之道」。 順治十四年(1657),見到京城理的孔廟老舊,便自掏腰包,並且向親王、貝勒們募捐,修繕京師的孔廟,三年後完工後,還親自祭祀孔子,以示崇敬。 連皇上請內臣上課「日講」的開課典禮,都不忘要祭告孔子,對孔子的崇敬,可見一般。孔子的子孫,在各代王朝都受禮遇。順治元年(1644),便循舊制給予封爵世襲。 29 孔子為儒家的代表人物,敬重孔家,便是向士子及人民宣告,對「儒教」、「漢學」的推崇,以達到安撫人民、力求穩定的目的。

2、科舉制度

士人的安置與起用,是安定漢人社會的重要基礎。科舉制度更是各朝代啟用人才、收服士人的方法。受范文程影響,皇太極便開啟考試滿、蒙、漢生員的先例。

順治元年(1644),世祖入關登基,採故明舊臣的建議,恢復科舉取士制度,並定下鄉試、會試的時間表,這是清朝「科舉制度」的開端。清科舉肇始 順治二年(1645)各地舉行鄉試,順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試全國貢生,二月命任會試總裁官,三月十五首次殿試,三月十七新進士授官,完成了清代的首次科舉考試。親政後,順治多加員額錄取進用,一方面補充新朝初建的人員不足,另一方面,更拉攏具重大影響力的士人。藉收服士人,發揮其影響力,達到收服百姓目的。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科舉考試

丁酉科舉舞弊案的處置,除了嚴懲不法之外,順治更親自的複試該科舉人,彰顯對科舉的重視。順治十四年(1657)歲丁酉,十月、十一月,順天、江南,兩鄉試考場, 先後暴發了重大的考場舞弊。順治怒革考官的職務,命刑部嚴加審訊。確定犯行者,官員、士子都予立斬或絞死等重罰。 牽連此案者,酌予流放。對於該科舉人,擇定期日,由皇上親自複試。 複試場上,一片森嚴。 複試中,文理不通者,革去舉人資格;通過者,方得參加會試。 來年,正月,複試順天舉人。三月,複試江南舉人。 《世祖實錄》載:

頃因考試不公,特親加覆閱,爾等皆朕赤子,其安心無畏,各抒實學,朕非好為此舉,實欲拔取真才,不獲已爾。眾皆頓首稱萬歲。

順治十五年(1658),四月初二,殿試如常舉行。 為改善弊端,還將鄉試第一試的「四書考題」由皇上訂定,密封、刻印頒發,為「鄉試御定試題」的另一創舉。嚴懲不法、重視公平,對於參加考試的士人來說,無疑為一種正向的鼓舞,如此重視人才的皇帝,讓士人為自己求取仕途的用心,多一份確認與篤定。奏議多取、廣開言路 重用漢臣,奏議多取,影響了士人為官的態度。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清朝時期科舉考試

科舉恢復並給與重視,奏議處置的舉落用心,安定了改朝換代後,思想上較浮動的漢臣士族;也為漢人治理上,找到足夠的助手,一舉兩得。前朝皇祖的追祀、尊敬孔門、崇尚儒家,在異族進入統治的壓力下,減低漢人在心理上的恐懼。與漢士臣應對之間,祭孔、祀先祖的典禮之上,貼近了族群。 更在心靈上觸碰到漢文化的不同,進而內化為情感上的共同感受,「漢化」悄悄蔓延。

三、學習漢文化

順治元年(1644)多爾袞入關,依范文程所奏,舉用故明官員,安定局勢治理漢民,因此,奏疏書寫以漢文為主。 管理、治理漢人,從漢文的學習開始。往後在官印、牌匾上也多以滿、漢共書,為例延用。 用漢而習漢,影響所及不僅止於文字。 順治皇帝親政後,對學習漢文化的熱衷、忘情,更是讓漢人「心服口服」。

1、修習漢學

順治的童年教育,在多爾袞「愚化皇子」的操弄之下,起步的很晚,十四歲親政時,甚至連奏章都無法看懂,這樣的窘境,讓順治更形發憤,嘔心瀝血苦讀。

內閣臣子的影響 順治親政後,漢文化的學習上,影響最大的,便是天天見面的「內閣臣子」,這些臣子又以漢臣為多,於是在君臣奏答與對議之間,耳濡目染。 親政後,順治常到「內院」,與范文程等內閣臣子,詢答討論、互動密切。 到了內院,還會多行閱讀典籍史章,若有所見,便與臣子討論:《清史稿》載:

幸內苑,閱通鑑。上問漢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優。陳名夏對曰:「唐太宗似過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歷代之君皆不及也。」

順治問:「歷代先王哪個較好?」,臣子以「唐太宗」為答,順治則以為不然,認為「明太祖」的法章制度,才是君王中最好的。 足見順治在典籍的學習上,已有自己的思考脈絡形成。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順治皇帝畫像


2.崇尚教育

順治十二年(1655),是順治親政後的「教育大年」,強調求學問的重要,更將崇尚儒術,復興文教,當成要點, 訂立了許多關於教化的政策。首先恢復前朝的「經筵」、「日講」之典。選定日講官隨侍左右,隨時給皇上「諮詢、上課」。《世祖實錄》載:

朕惟自古帝王,勵學圖治,必舉經筵日講,以資啟沃。今經筵已定於文華殿告成之日舉行,日講深有裨益,刻不宜緩。爾等即選滿漢詞臣,學問淹博者八員,以原銜充日講官,侍朕左右,以備諮詢。

經筵的落實上,順治九年(1655),依照禮部建議,春、秋各舉行「經筵」一次。順治十二年(1655),設日講官。這樣的對於經典史籍的研討,從順治十四年(1657)秋天起實施,到順治十七年(1660)春天為止,共歷六次,不曾中斷。直到順治十七年(1660)秋,董鄂妃過世,因喪禮停辦;翌年正月,順治於養心殿駕崩而終止。

於此可見,順治在學習上的用心與毅力。對於百姓的教化上,採儒家經典、理念,製作淺顯易懂的文章。 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先下令編寫頒佈,以「舉發善行、勸人行善」為主《順治大訓》一書,再將,太祖、太宗所制聖訓,予以編修頒佈,希望百姓行為、生活有所規範依循。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順治皇帝書法

順治學習的內容,涉略極廣,史籍詩詞、醫典小說、佛典道藏,丹青書畫皆有。 順治十年(1653) 二月,更命臣子們翻譯五經為滿文, 讓自己及讓滿族子弟也能瞭解、學習。由親自撰寫《資政要覽》一書的序中,更可見到:

朕惟帝王為政賢哲修身,莫不本於德而成於學。……今朕孜孜圖治,學於古訓,覽四書、五經、通鑑等編,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經、二十一史,及諸子之不悖於聖經者,莫不蘊涵事理,成一家之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時盡解其意,亦未能一時盡得其書。因思夫記事宜提其要,纂言當鉤其元,乃採集諸書中之關於政事者,為三十篇……觀是書者,熟思而體之,可以為篤行之善人,推類而廣之,可以為明理之君子,毋徒求之語言文字之間,則朕諄諄教諭之心,庶乎其不虛矣。

順治於經史典籍,不獨涉略閱讀而已,更貫通體會其中事理,知道在學習時仔細思考。學以致用為目標,比文字間的鑽研還重要,以此做為要求子弟們的求學態度。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順治皇帝手書石刻:敬佛。

順治也喜愛書法、繪畫,書、畫學習上都頗有造詣。乾清宮裡的「正大光明」匾額,便是他筆跡。

順治的宗教信仰,更與中國佛教的禪宗,建立密切的關連。 往後繼位的雍正、康熙,信仰上也多受此影響。

四、結論

在以漢族為主的中國歷史當中,元、清兩代都為外族,都以武力之強入主;元朝不盈百年之祚 (1279-1368),便遭漢族建立的明朝驅逐;而滿清一朝竟有二百六十八年之久 (1644-1912)。論其差異當中,對待治理漢人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關鍵。一個輕忽漢文化、對漢族施予完全壓制與奴化;一個則巧妙的運用漢人治理漢人,利用漢文化,收服漢人的抗逆。

漢人的智慧受滿族重用,起於范文程遇見努爾哈赤開始;接著更為皇太極出征伐謀略、替多爾袞為入主中原之計,而後更影響了順治皇帝的治漢政策,清初三代「以漢治漢」的策略及制度,多出自他一人之手。若說范文程教給清初諸王的是「用漢、治漢」之計;那麼順治親政後,對於漢文化的著力,則是「降漢民心」的治國之道。

以漢治漢——探討清朝順治時期治漢的政策,與逐步走向漢化的過程

順治皇帝畫像

此影響延及康熙、雍正、乾隆諸帝王,在漢文化上的醉心、致力。漢臣的起用、權利的移轉,巧妙的去除了,滿州「親王、貝勒」、「八旗共議」的傳統;讓君權集中,讓清朝傳嫡的正統穩固。

大量起用漢臣,並在語文學習上、典章史籍著墨中,漢臣的管理與奏對之間,與漢文化接近。「科舉取士」吸引士人為用,安定、穩固了漢民的治理。 「崇明、敬孔」,在改朝換代的動盪中,安定民心。 取士治理制度的延用,學術思想的認同,入關後的滿清,在方便治理的同時,也進入了漢文化的薰陶。

順治親政後的十年,學習漢文化,而引入的儒教文化,使滿漢界線更加接近而模糊,漢人士子、黎民百姓,也因此落實臣服。 對於皇子漢化教育的影響,使君權、家天下的架構,更加集中穩固。進入漢族之境開始,使用漢臣治理,舉用舊制管理,直到漢文化的學習;因治漢而漢化,這是滿清入關時,所始料所未及的吧?


參考文獻

《清實錄》

《清史稿》

《清史通鑑》

《清實錄世祖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