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在中国,以少数族群对多数汉人治理,清朝算是当中翘楚。满州兵勇所向披靡,但是占领城池后,对语言习俗不相同的汉人治理,并不容易。所使用的方法便是:运用汉人治理汉人,让汉人能「被其所用」,甚至「甘愿臣服」。范文程的谋略,在清朝初年,一直是重要的方略指引。满洲兴起后,因范文程的见识、智谋,让努尔哈赤开始了对汉臣的重视;皇太极则善用范文程等汉臣的才略;顺治亲政十年间,更进一步走入汉文化的学习,为清朝确定了【以汉治汉】的模式,更形成【因治国而汉化】的结果。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清朝盛况图

下面,就顺治亲政十年间,「重用汉臣、稳固君权」、「崇尚汉文化」及「汉文化的学习」三个部分,探讨清朝帝王因为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一、 重用汉臣、巩固君权

顺治七年(1650),睿亲王多尔衮的过世;让当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年仅十四的清世祖-福临,提前亲政。以稳定君权为先,而后重用汉臣。对内重用汉臣,间接夺取满清贵族参政权利,逐步达到君权集中与稳固;对外重用汉臣,在政治上治理抚绥民心,军事上缴抚并用,除却敌对势力。

1、用汉臣,除满权

亲政的顺治,首先提拔亲信势力。先恢复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回归满清贵族的共议制度,以稳定政局。然后公布多尔衮罪状,逐一消灭依附多尔衮的旧部势力。再次,逐渐确立君权。清初由皇太极起,在政务处理上,由内院、六部为之,遇重大事故,则与议政大臣会议参酌。顺治八年(1651)正月,世祖把内阁移于紫禁城内,直接与大臣相联系。三月,恢复亲王、贝勒、贝子管理部院,稳定局势,并安抚满州贵族的恐惧担心。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清朝满汉官员

顺治九年(1652)正月,传谕内三院,奏章由皇上御览,免去摄政王这一关。然后再除去了诸王、贝勒、贝子掌管部各部院的业务。 政务推行以六部官员为主。此时的六部,逐步脱离贵族掌控,以汉臣为主。 顺治九年(1652)十月,更以汉人范文程为八个议政大臣之一,开仅有满人担任议政王之例外。 顺治十年(1653),更因奏事未见汉臣,而要求上朝奏议时,要满、汉臣子要一起前来讨论。满、汉两族,依其所长分别运用,亦互相监督、牵制。 《清史稿》载:

朕自亲政以来,但见满臣奏事。大小臣工,皆朕腹心。嗣凡章疏,满、汉侍郎、卿以上会同奏进,各除推诿,以昭一德。

藉由汉臣管理政务的逐渐增加,间接的排除了满清贵族势力,对君权的威胁,除去世袭贵族享有的政务参与,并对于清代皇子继承制的确认,提供了安全的基础。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乾清宫

2、以汉治汉

虽以外族入侵,以满族为贵;但对于汉人,清一朝,军事、政务上,却是多所运用。 延续「重用汉臣」做法,前朝旧臣延用原职、朝廷上满、汉并列。汉臣对于国家治理、人民抚绥、南明势力抚剿、军事谋略经划,确实也提供了经验与建议,替清初的安定、统一奠下基础。

政务治理上,顺治对汉臣的倚重,可于清算「多尔衮亲党」事件中,对范文程处置的差异上窥见。范文程与刚林,同为大学士,奉多尔衮命删改「太宗实录」。多尔衮死后受追究时,对满臣刚林以「处斩、家产籍没」重罚; 而对汉臣范文程却以其曾告知同僚,未依附多尔衮为由,从「坐死」,改以「革职、折赎仍留原任」轻处。 后来,很快的就还复原职,更在顺治九年(1652)封为一等子爵、甚至担任首位汉籍「议政大臣」的职务。 这样的结果,固然是对于三朝重臣的尊重及宽宥。 但是,范文程的治才与谋略,让少年皇帝倚赖与借重,才是能在皇权争斗事件中留命,并一再受封、重用的主要因素。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清朝皇帝和大臣议事

少数人口,以军事之强入主,又不熟汉语,因此,让汉人治汉、汉臣治国,成为治理的唯一快捷方式。在中央,以顺治十年(1653)为例,当时十三位内院大学士中,满臣三、汉臣十;旧朝进士更占有七名之众,内阁当中运筹者,几乎都是汉人。政务施行的讨论、各项制度设立调整,也多为汉臣参与。在地方上,更多以汉军旗员为总督、巡抚,兼地方之军政、民政, 以便于治理;顺治九年(1652),准许给事中王桢奏议:

他日部堂、督抚之选,今后缺出,必选满汉文义精熟者,方受兹职。

特别强调文义精通与汉文学习的重要,使汉臣更受重用、更形重要。顺治十三年(1656),先把满、汉文武官员薪水,调整齐一;然后更改官制,让满、汉官员的品级能够划一;后来更授与汉官掌官印的权利,提升汉官,弭平同级官员中,「满高于汉」的权利差异。

制度熟悉及人民适应上,以汉治汉是较为便捷的,而臣民的「反抗」意识也比较弱。对于明朝降将、旧臣都予接续任用,不论中央与地方的治理多使用汉人,让改朝换代的影响减小。后世继任的皇帝,也多循此道,重视、重用汉臣,并施恩威。

军事上,入关后以汉人之力制汉,并分化反抗势力,使其分裂内耗。对于明朝降将予以重赏、重用,利用他们对于敌人、战场、局势的熟悉经验,剿抚汉军反对势力。兼以满军劲旅为后援,就近监视。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地图

顺治初年,满清劲旅势不可挡,对于反抗势力,采取不降则剿,城破而屠的强硬手段。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屠城, 极具威吓与血腥;征伐将领中,多铎亲王、汉王尚可喜,率部众入城后的凶残,都令汉族子民闻风丧胆。但是,反抗之力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劲。顺治九年(1652)七月,清初最精锐善战的部队,属孔有德所领,却被南明大将李定国,围困于桂林,兵败后走投无路,自焚而亡。 顺治皇帝震惊之余,再命敬谨亲王尼堪,率十五万精锐,进入湖南剿灭。但,十一月衡阳一战,却是全军覆没。尼堪冒险入敌,受伏阵中被斩。两大将领阵亡,这重大的打击,震撼朝野,甚至议和之说纷起,此时的顺治开始另外寻找出路。 不能只是使用先祖们,在塞外所用的征伐屠城、杀戮威吓;而更进一步采用汉臣建议,在政治上、军事上剿抚并用的「缓和」之计。

顺治十年(1653)五月,起用洪承畴为南五省经略,采「以守为攻」、「策反招抚」计策,随即稳定了局势。严守僵持,经历三年却无所进展,朝廷内耳语、弹奏声不断。 但是,顺治却不为所动,即使洪承畴为此称病告退,仍给予原职留任的支持,信任与耐心可见。 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南明将领孙可望降清,局势逆转。 南明复国之势,已不可再。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地图

军事上的征伐,找到了方法,出现了结束的端倪;但,民心的收摄,广大领土的统治,需要更深层的从心中治理。如何让汉人心服,是更大的挑战。 而以汉人之道治汉的策略,也让来自满州的皇族贵胄,直接接触、面对汉文化的冲击。

二、崇尚汉文化、断夷夏之防

入关之时,以讨贼为名,强调无所侵犯;入京后延用故臣、旧制;追缅先帝、祀祭先祖;崇祭儒家文庙、奉戴孔氏子孙…让民心安定。断「夷夏之防」的各种方法及用心,处处可见。另外,科举取士,收服士人阶层,引导其为利用。顺治亲政后,对儒家治国之道的奏议多取、并予赏赐拔擢,让士子门生勇于朝政的参与。想做一个好皇帝的用心、与延绵国祚的计较。除了让顺治对于汉文化制度,多所钻研;甚至在情感上,对于也想做个好皇帝的崇祯,形如神交至友,对他的遭遇同悲哀戚。

朕念故明崇祯帝,尚为孜孜求治之主,祗以任用非人,卒致寇乱,身殉社稷,若不亟为阐扬,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朕用是特制碑文一道,以昭悯恻之意。尔部即遵谕勒碑,立于崇祯帝陵前,以垂不朽。

1、崇明、敬孔

崇敬故明 崇祯十七年(1644,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五月,依范文程建议,清军以讨贼为号招入关,并令「秋毫无犯」, 然后让在京的故明臣子,以原官任用,满、汉臣同朝办事, 使臣民在动荡后能尽速安心。再次,便是为明崇祯皇帝安葬、守丧,并葬「后妃」及忠心随主的太监于墓陵之侧,敬悯汉人之君,形同悲之情。在「历代帝王、先祖」祭典上:

祀辽太祖、金太祖、世宗、元太祖、明太祖于历代帝王庙,以其臣耶律曷鲁、完颜粘没罕、斡离不、木华黎、伯颜、徐达、刘基从祀。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祭祀孔子

除辽、金、元,满蒙祖制的敬祀之外,不忘加上明太祖一朝,不独绥抚汉民之心,更示承先及后,嗣继其业大统。

祭祀孔子、礼遇孔门, 孔子是汉人心目中的「至圣」,顺治亲政后的祭孔,或派官员前往, 24 或亲自参加。 顺治九年(1652),参加祭孔大典后,还亲自到太学,对于孔氏子孙、官职员、以及师生们,给予奖赏鼓励,并期勉大家,努力学习「圣人之道」。 顺治十四年(1657),见到京城理的孔庙老旧,便自掏腰包,并且向亲王、贝勒们募捐,修缮京师的孔庙,三年后完工后,还亲自祭祀孔子,以示崇敬。 连皇上请内臣上课「日讲」的开课典礼,都不忘要祭告孔子,对孔子的崇敬,可见一般。孔子的子孙,在各代王朝都受礼遇。顺治元年(1644),便循旧制给予封爵世袭。 29 孔子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敬重孔家,便是向士子及人民宣告,对「儒教」、「汉学」的推崇,以达到安抚人民、力求稳定的目的。

2、科举制度

士人的安置与起用,是安定汉人社会的重要基础。科举制度更是各朝代启用人才、收服士人的方法。受范文程影响,皇太极便开启考试满、蒙、汉生员的先例。

顺治元年(1644),世祖入关登基,采故明旧臣的建议,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并定下乡试、会试的时间表,这是清朝「科举制度」的开端。清科举肇始 顺治二年(1645)各地举行乡试,顺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试全国贡生,二月命任会试总裁官,三月十五首次殿试,三月十七新进士授官,完成了清代的首次科举考试。亲政后,顺治多加员额录取进用,一方面补充新朝初建的人员不足,另一方面,更拉拢具重大影响力的士人。藉收服士人,发挥其影响力,达到收服百姓目的。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科举考试

丁酉科举舞弊案的处置,除了严惩不法之外,顺治更亲自的复试该科举人,彰显对科举的重视。顺治十四年(1657)岁丁酉,十月、十一月,顺天、江南,两乡试考场, 先后暴发了重大的考场舞弊。顺治怒革考官的职务,命刑部严加审讯。确定犯行者,官员、士子都予立斩或绞死等重罚。 牵连此案者,酌予流放。对于该科举人,择定期日,由皇上亲自复试。 复试场上,一片森严。 复试中,文理不通者,革去举人资格;通过者,方得参加会试。 来年,正月,复试顺天举人。三月,复试江南举人。 《世祖实录》载:

顷因考试不公,特亲加覆阅,尔等皆朕赤子,其安心无畏,各抒实学,朕非好为此举,实欲拔取真才,不获已尔。众皆顿首称万岁。

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初二,殿试如常举行。 为改善弊端,还将乡试第一试的「四书考题」由皇上订定,密封、刻印颁发,为「乡试御定试题」的另一创举。严惩不法、重视公平,对于参加考试的士人来说,无疑为一种正向的鼓舞,如此重视人才的皇帝,让士人为自己求取仕途的用心,多一份确认与笃定。奏议多取、广开言路 重用汉臣,奏议多取,影响了士人为官的态度。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清朝时期科举考试

科举恢复并给与重视,奏议处置的举落用心,安定了改朝换代后,思想上较浮动的汉臣士族;也为汉人治理上,找到足够的助手,一举两得。前朝皇祖的追祀、尊敬孔门、崇尚儒家,在异族进入统治的压力下,减低汉人在心理上的恐惧。与汉士臣应对之间,祭孔、祀先祖的典礼之上,贴近了族群。 更在心灵上触碰到汉文化的不同,进而内化为情感上的共同感受,「汉化」悄悄蔓延。

三、学习汉文化

顺治元年(1644)多尔衮入关,依范文程所奏,举用故明官员,安定局势治理汉民,因此,奏疏书写以汉文为主。 管理、治理汉人,从汉文的学习开始。往后在官印、牌匾上也多以满、汉共书,为例延用。 用汉而习汉,影响所及不仅止于文字。 顺治皇帝亲政后,对学习汉文化的热衷、忘情,更是让汉人「心服口服」。

1、修习汉学

顺治的童年教育,在多尔衮「愚化皇子」的操弄之下,起步的很晚,十四岁亲政时,甚至连奏章都无法看懂,这样的窘境,让顺治更形发愤,呕心沥血苦读。

内阁臣子的影响 顺治亲政后,汉文化的学习上,影响最大的,便是天天见面的「内阁臣子」,这些臣子又以汉臣为多,于是在君臣奏答与对议之间,耳濡目染。 亲政后,顺治常到「内院」,与范文程等内阁臣子,询答讨论、互动密切。 到了内院,还会多行阅读典籍史章,若有所见,便与臣子讨论:《清史稿》载:

幸内苑,阅通鉴。上问汉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优。陈名夏对曰:「唐太宗似过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历代之君皆不及也。」

顺治问:「历代先王哪个较好?」,臣子以「唐太宗」为答,顺治则以为不然,认为「明太祖」的法章制度,才是君王中最好的。 足见顺治在典籍的学习上,已有自己的思考脉络形成。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顺治皇帝画像


2.崇尚教育

顺治十二年(1655),是顺治亲政后的「教育大年」,强调求学问的重要,更将崇尚儒术,复兴文教,当成要点, 订立了许多关于教化的政策。首先恢复前朝的「经筵」、「日讲」之典。选定日讲官随侍左右,随时给皇上「咨询、上课」。《世祖实录》载:

朕惟自古帝王,励学图治,必举经筵日讲,以资启沃。今经筵已定于文华殿告成之日举行,日讲深有裨益,刻不宜缓。尔等即选满汉词臣,学问淹博者八员,以原衔充日讲官,侍朕左右,以备咨询。

经筵的落实上,顺治九年(1655),依照礼部建议,春、秋各举行「经筵」一次。顺治十二年(1655),设日讲官。这样的对于经典史籍的研讨,从顺治十四年(1657)秋天起实施,到顺治十七年(1660)春天为止,共历六次,不曾中断。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秋,董鄂妃过世,因丧礼停办;翌年正月,顺治于养心殿驾崩而终止。

于此可见,顺治在学习上的用心与毅力。对于百姓的教化上,采儒家经典、理念,制作浅显易懂的文章。 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先下令编写颁布,以「举发善行、劝人行善」为主《顺治大训》一书,再将,太祖、太宗所制圣训,予以编修颁布,希望百姓行为、生活有所规范依循。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顺治皇帝书法

顺治学习的内容,涉略极广,史籍诗词、医典小说、佛典道藏,丹青书画皆有。 顺治十年(1653) 二月,更命臣子们翻译五经为满文, 让自己及让满族子弟也能了解、学习。由亲自撰写《资政要览》一书的序中,更可见到: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学。……今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经者,莫不蕴涵事理,成一家之言,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未能一时尽解其意,亦未能一时尽得其书。因思夫记事宜提其要,纂言当钩其元,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观是书者,熟思而体之,可以为笃行之善人,推类而广之,可以为明理之君子,毋徒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朕谆谆教谕之心,庶乎其不虚矣。

顺治于经史典籍,不独涉略阅读而已,更贯通体会其中事理,知道在学习时仔细思考。学以致用为目标,比文字间的钻研还重要,以此做为要求子弟们的求学态度。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顺治皇帝手书石刻:敬佛。

顺治也喜爱书法、绘画,书、画学习上都颇有造诣。乾清宫里的「正大光明」匾额,便是他笔迹。

顺治的宗教信仰,更与中国佛教的禅宗,建立密切的关连。 往后继位的雍正、康熙,信仰上也多受此影响。

四、结论

在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历史当中,元、清两代都为外族,都以武力之强入主;元朝不盈百年之祚 (1279-1368),便遭汉族建立的明朝驱逐;而满清一朝竟有二百六十八年之久 (1644-1912)。论其差异当中,对待治理汉人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关键。一个轻忽汉文化、对汉族施予完全压制与奴化;一个则巧妙的运用汉人治理汉人,利用汉文化,收服汉人的抗逆。

汉人的智慧受满族重用,起于范文程遇见努尔哈赤开始;接着更为皇太极出征伐谋略、替多尔衮为入主中原之计,而后更影响了顺治皇帝的治汉政策,清初三代「以汉治汉」的策略及制度,多出自他一人之手。若说范文程教给清初诸王的是「用汉、治汉」之计;那么顺治亲政后,对于汉文化的着力,则是「降汉民心」的治国之道。

以汉治汉——探讨清朝顺治时期治汉的政策,与逐步走向汉化的过程

顺治皇帝画像

此影响延及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王,在汉文化上的醉心、致力。汉臣的起用、权利的移转,巧妙的去除了,满州「亲王、贝勒」、「八旗共议」的传统;让君权集中,让清朝传嫡的正统稳固。

大量起用汉臣,并在语文学习上、典章史籍着墨中,汉臣的管理与奏对之间,与汉文化接近。「科举取士」吸引士人为用,安定、稳固了汉民的治理。 「崇明、敬孔」,在改朝换代的动荡中,安定民心。 取士治理制度的延用,学术思想的认同,入关后的满清,在方便治理的同时,也进入了汉文化的熏陶。

顺治亲政后的十年,学习汉文化,而引入的儒教文化,使满汉界线更加接近而模糊,汉人士子、黎民百姓,也因此落实臣服。 对于皇子汉化教育的影响,使君权、家天下的架构,更加集中稳固。进入汉族之境开始,使用汉臣治理,举用旧制管理,直到汉文化的学习;因治汉而汉化,这是满清入关时,所始料所未及的吧?


参考文献

《清实录》

《清史稿》

《清史通鉴》

《清实录世祖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