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忽必烈的糾結——蒙古帝國為何最終“漢化”失敗?

說到民族融合,尤其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融合,第一個成功案例就是北魏,促使北魏成功“漢化”的關鍵性人物,非

魏孝文帝拓跋宏莫屬,其漢化的代表性舉措就是從平城遷都洛陽,自此,北魏的全盤漢化正式開啟。

770年後,另一個來自草原民族的帝王也把統治中心進行了南遷,他同樣也以漢文化愛好者與維護者的身份自居,他同樣也重視儒學、任用儒士……但與北魏命運不同,這個帝國最終與“漢化”漸行漸遠,直至徹底崩塌。

這個草原帝國就是元朝,這位帝王就是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的糾結——蒙古帝國為何最終“漢化”失敗?

忽必烈畫像

忽必烈的顧慮

1279年,崖山一役後,南宋覆滅,蒙古人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統治中國全境的草原民族。

一開始,蒙古人的想法很簡單,有多大的地盤,就建多大的牧場。

漢人太多?那就殺掉!

耕地太多?那就燒掉!

總之,空出土地來放牧才是王道!

幸而,這種“一根筋”的想法被耶律楚材阻止了。

不過,耶律楚材雖然避免了漢人被屠殺的命運,卻也未給出一個完善有效的管理漢地的方案。

待到忽必烈統一中國後,這個頗為棘手的問題就直接擺在了他的面前。

也許有人會說,這哪裡棘手了?從北魏到遼、金,有這麼多的歷史經驗可借鑑,把它們拿來改改不就可以用了?南宋的那一套官僚體系,照搬過來繼續運作不就行了?

不,事情沒這麼簡單。

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1206年)踏上征服之路開始,直到忽必烈佔領華夏,整個過程不過用了73年。

忽必烈的糾結——蒙古帝國為何最終“漢化”失敗?

成吉思汗像

在此過程中,蒙古並沒有受到華夏文化的太多影響,其內部沒有森嚴的等級與禮儀,也沒有城市生活的經驗,絕大多數蒙古貴族不通漢語、不懂農耕,甚至對漢人的文化抱有輕視顧慮

其中,令他們最為顧忌的就是遼、金兩朝的滅亡——兩者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漢化的國家,尤其金朝,其漢化的結果似乎是滅亡得更快了,如此一來,蒙古人如何能放心地選擇漢化呢?

遼、金的覆滅近在咫尺,因此,即便是自幼就開始接觸漢人的忽必烈,對漢儒文化也始終持保留態度。

忽必烈的轉變

1247年,忽必烈與漢儒張德輝

的一次帳前問答充分揭示了這一問題:

既見,王從容問曰:‘孔子歿已久,今其性安在?’

對曰:‘聖人與天地終始,無所往而不在,殿下能行聖人之道,即為聖人,性固在此帳殿中矣。’

又問:‘遼以釋廢,金以儒亡,有諸?’

對曰:‘遼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親見。宰執中雖用一二儒臣,餘則皆武將世爵,及論軍國大事,又皆不使預聞。其內外雜職,以儒進者三十之一,不過閱薄書、聽訟、理財而已!國之存亡,自有任其責者,儒何咎焉!’

……

王又問:‘農家亦勞,何衣食之不贍?’

德輝對曰:‘農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從出;男耕女織,終歲勤苦,擇其精美者輸之官,餘粗惡者,將以仰事俯畜。而親民之吏,復橫斂以盡之,則民鮮有不凍餒者矣!’(《嶺北紀行》)

忽必烈就孔子、遼金滅國、農耕等問題與張德輝進行了深入探討,張德輝的應對得當,頗為機敏。

這場問答之後,忽必烈心中的顧慮到底減少了幾分猶未可知,不過從結果上看,他終於開始向漢文化拋出了橄欖枝——在張德輝的舉薦之下,包括著名詞人元問好在內的20多名漢人儒士很快成為了忽必烈的親信幕僚。

1251年,在張德輝等人的極力吹捧下,忽必烈接受了“儒教大宗師”頭銜,並開始提倡“漢人之地行漢法”的觀念。

忽必烈的糾結——蒙古帝國為何最終“漢化”失敗?

朱熹易學啟蒙-元朝刻本

這些投靠忽必烈的漢儒,絕大多數都有經世之才,並非只懂“之乎者也”的酸儒,他們的出現,大大增強了忽必烈漢化的信心。

比如張德輝,他除了有著不錯的辯才以外,在政務上也是一把好手,忽必烈登基後,把他安排到河東南北路做官,上任以後,張德輝打擊地方豪強,積極整頓吏治,減免苛捐雜稅,促使當地的農業經濟快速復甦,當地百姓把其奉若神明。

還有一個叫趙復的,忽必烈初次召見他時,就問他“如何才能伐宋成功”,趙復直言:

“宋,吾父母國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元史·列傳》)

忽必烈對趙復的忠義之氣非常讚賞,沒有強行招他入仕,而是讓他繼續經學研究。趙復也不負眾望,為眾多經學典籍作注作傳,著有《傳道圖》、《伊洛發揮》、《希賢錄》等書,為當時北方的儒學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史學家對此評價為:“

北方知有程、朱之學,自復始”。

第一道裂痕

可以說,從張德輝“帳前問答”到忽必烈初登大寶(1260年)之時,忽必烈對漢儒文化的推行都是持積極態度的。

但是,忽必烈登基後的第二年,漢人李璮的叛變使得忽必烈與漢臣之間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在忽必烈心中,漢人被打上了“奸詐狡猾”、“不可信任”的烙印,即使是劉秉忠、史天澤等肱股之臣,也受到了懷疑。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恐怕是忽必烈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自此,漢人距離蒙元帝國的權利中心越來越遠,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的階級鄙視鏈也逐漸形成。

忽必烈的糾結——蒙古帝國為何最終“漢化”失敗?

內蒙古正藍旗:元上都遺址博物館文物

不過,此時的忽必烈雖然對漢人的忠誠度產生了懷疑,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對儒學的熱情。

一方面,許多漢人終其一生都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比如趙孟頫;另一方面,忽必烈又熱心學習儒家之法,請徐世隆、王恂等儒生給自己講《書》、《易》、《孝經》,尊孔興學。

1287年,成立國子監;1291年,下令各地設立縣學,讓蒙古官宦子弟學習儒家經術,史稱“儒風為之丕振”

除了忽必烈,帝國的下一位繼承者——皇太子真金也是儒學的推崇者

真金自幼年學習儒家文化,先後師從姚樞、竇默、王恂等大儒,被封為太子後,也仍然以許衡、王恂、李棟等漢儒為師,“朝夕不出東宮”。

可以說,真金受漢學的影響比他爹更深,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元朝的“以儒治國”搞不好真的會實現。

而這位皇太子的早逝,實際上也與漢人士大夫有關。

第二道裂痕

1285年,江南行臺御史上書忽必烈,說他年事已高,是時候禪位於皇太子了

嘖,真的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就是一大昏招,此舉無疑把皇太子架在火上烤!

果然,太子的政敵阿合馬等人抓住此時機,竭力構陷太子一黨,汙告他們意圖謀反。

忽必烈對此事的最終處理還算冷靜,沒有廢黜皇太子,但經此一事,他對漢人官吏是徹底反感了,本來已在籌備的科舉也就此停下,更糟糕的是,

倒黴的太子真金,竟憂思成疾,不久就病逝了

真金的去世對忽必烈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也因此再次延緩了元朝漢化的進程,而之後的繼承者,也沒有了真金的漢化熱情。

忽必烈的糾結——蒙古帝國為何最終“漢化”失敗?

真金之孫-泰定帝鐵木爾像

忽必烈死後的短短74年裡,元朝共出了10位皇帝,最短的在位時間只有53天,如此頻繁的政權更替,混亂不堪的帝位爭奪,徹底耗盡了元帝國的精力,哪裡還有空去思考漢化不漢化的問題呢?

蒙古帝國是在強人政治下建立起的龐大帝國,無論成吉思汗還是忽必烈,他們都有著極其強大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在他們的統治下,蒙古帝國能維持暫時的穩定。

然而,當強人的時代結束,國家走向平穩發展期時,如果沒有良好的政治制度、完善的官僚體系,以及大批優秀人才的輔助,稍有不慎,帝國就會走向崩塌。

漢儒的經世之學,儒家的宗法體系,顯然是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的發展需要的,它們對統治者維護自身地位的合法性,維持國家的穩定性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忽必烈想必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否則也不會一度重用儒生、發展儒學。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各種意外與戲劇性,總有漢人在忽必烈推進帝國漢化的進程中橫插一腳,使得忽必烈漢化的信念一再遭受打擊,最終,蒙元帝國的漢化在帝王的不斷糾結中徹底歸於沉寂。



-宋濂(明朝),《元史》;

-張德輝(元朝),《嶺北紀行》;

-羅賢佑,“元朝諸帝漢化述議”,《民族研究》,198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