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起,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彝族古代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名稱,又稱“夷族”。古彝族主要包括今彝語支民族,是整個西南地區的主體民族。而今天就來給大家來講一講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的歷史。

在南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草原各部,開始向外開疆拓土。1209年,降畏兀兒。公元1227年,滅西夏。在公元1234年,滅金。憲宗三年(公元1253年),憲宗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大軍10萬,自甘青草原南下,乘革囊渡金沙江,滅大理。次年,兀良合臺領軍攻善闡。公元1271年,改國號為元。公元1279年,滅宋。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蒙古貴族軍在征服雲南烏蠻三十七部過程中,遭到三十七部彝族人民強烈的抵抗,(大理政權統治下的烏蠻三十七部在南詔時期,已經是一種且耕且牧且戰的地方武力,而且也是區劃名稱。到大理段氏,從它建國之日起,一直到明代,始終是靠三十七部來維持它的政權的。“部”,“夷語以縣為部”。)這次反抗鬥爭,是在烏蠻三十七部首領舍利(裡)威的率領下進行的,規模大,參加群眾達“三十餘萬人”之多。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史載:“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舍利威結威楚(今楚雄)、統矢(今姚安)、善閘(今昆明)及三十七部諸爨,各殺守將以叛,善闡屯守官不能御······信苴日率眾進討。······其秋,舍利威又以眾十萬謀攻大理,詔都元帥也先與信苴日討之。”起義軍銳不可當,很快就殺了所在各地的蒙古守將,先後攻戰了善闡、統矢、威楚、新興(今玉溪)、石城(今曲靖)和尋甸等城,狠狠打擊了蒙古貴族的野蠻統治,摧垮了這些地區農奴主的主要勢力。

蒙古貴族統治者為了保持其在雲南的統治地位,仍然依靠原“大理”舊主段氏,命其率領舊屬農奴主武裝,充當鎮壓彝族起義的急先鋒角色。(大理國的建立,主要是得到彝族先民烏蠻三十七部的支持。)在舍利威的領導下,反抗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到了秋天,舍利威親率10萬大軍,準備直搗當時蒙古在雲南的統治中心和“大理”舊主的老巢——大理。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這時候,蒙古主派都元帥也先率大軍聯合段氏率領農奴主武裝,對起義軍進行殘酷鎮壓。起義軍舍利威主力在安寧大戰中遭到潰敗。接著,善闡、威楚、新興等城也相繼陷落。“舍利威遁人巖箐(山區)”,重新聚集兵力,後10年,再度起義,但由於他警惕性不高,中了劊子手段氏的陰謀,“詭為商旅,執貨往見,挺矛撞擊之,及其黨一人,嫋首於市”。段氏派人混在商旅的隊伍中,在舍利威接見他們的時候,把他刺殺了。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但是反抗戰爭仍在進行著,史載“至元十二年丙申,雲南羅羽酋長阿旭叛,詔有司安集其民,募能捕斬阿旭者賞之。”“羅羽”亦作“勞羽”,即羅婺,是雲南武定地區彝族的一個支系。又載“(武定府和曲州)州多黑爨,稱勞羽部,其強悍為三十七部之最。”彝族人民英勇善戰,使統治者十分驚慌,蒙古貴族軍隊再次與段氏貴族餘孽的殘餘武裝聯合,經過兩年的戰爭,最後才“挫舍利威(三十七部)三十萬嘯集之師於滇海之上”。鎮壓了彝族人民的反抗,平定了濱中、滇東、滇南等其他彝族地區。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元朝統治彝族地區後,將彝族地區分屬於雲南、四川、湖廣等行省,分而治之,實行更為直接的軍事政治統治,留大將兀良合臺鎮守,於“憲宗五年(公元1255年),立萬戶府十有九”氣這19個萬戶府多在葬族地區,在重要地區依勢力的大小,設立萬戶、千戶、百戶,委任彝族的首領進行統治。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為了擺脫段氏舊勢力的鉗制,把雲南的統治中心從大理遷到滇池地區的鄯闡(今昆明),在雲南建立行省,實行郡縣制。昆明從此成為雲南行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建省後,旋即設置了軍屯和民屯,採取了一些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經過元代百餘年的統治,彝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各地區之間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元朝對彝族地區的統治,彝族人民奮勇反抗全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