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一仗就把敌国家底打的精光,却为何遗臭万年

杀神白起是和廉颇、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的身世一直让人不解,可以说是十分神秘,因为他是个没有过去的男人。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但白起没有过去,所以他的身世一直就很让人迷惑。在过去那个战乱年代,要参军是没有什么标准的,不要学历、不要家庭背景。只要长的高大威猛,能打仗就行。因此这个没有过去又没有背景的男人,就靠着多次在战争中斩首敌将的能耐一步一步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的这种能力引起了秦昭襄王的注意。从此迎来自己的人生巅峰。

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一仗就把敌国家底打的精光,却为何遗臭万年

长平之战是白起可以拿出来大吹特吹的一仗。当时的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君的祖先原为赵侯,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赵国自周赧王九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

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一仗就把敌国家底打的精光,却为何遗臭万年

而秦国则位于赵国的西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秦,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逐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昭襄王时,秦国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于瘀与。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韩国被秦国打败后。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于是,冯亭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就这样长平之战打响了。

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一仗就把敌国家底打的精光,却为何遗臭万年

早期赵国主将是廉颇带领,因赵军数战不利,廉颇于是就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因此,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壁不出是胆怯的表现,几次派人责备廉颇。实际上,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而两军长期相持,对于远征千里的秦军来说,实际上意味着走向失败。秦军历来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势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导致士气的凋败和进攻实力的摧折。秦军主将王龁长期求战不得,秦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一仗就把敌国家底打的精光,却为何遗臭万年

秦军知道自己的劣势,于是在公元前270年,秦国丞相范雎带着自家的千金小姐到赵国去实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不足挂齿”。要说秦国最难对付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听说后,于是就不顾众人的反对,决定换将,就换上这个让人最害怕应试教育出身的赵括。而秦昭襄王也暗地里将白起替换上阵。农历七月战争爆发,战争过程十分惨烈。最终结局不言而喻,赵国惨败。赵国的大将赵括在突围的时候被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主将一死,无人指挥,所以剩下的士兵也就纷纷都向秦将白起投降。

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一仗就把敌国家底打的精光,却为何遗臭万年

然白起这时候却并没有接受,而是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他被后世之人所骂。白起说:“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这个他们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赵军。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士兵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经过这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单独对抗秦国了。就是这一战,赵国就让白起给坑的精光了。而白起则因在此战中坑杀45万赵军,被人冠以“杀神”的称号。更是被后人所臭骂。遗臭万年。他更是历史上有记载未尝一败的常胜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