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病毒傳播的方式銷售信陽毛尖(上)


用病毒傳播的方式銷售信陽毛尖(上)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對我們每個茶人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們信陽毛尖產區的茶農在全力支持各項防疫工作的同時,心裡也在擔憂著今年的茶葉的生產和銷售。我們既要做到接受最壞的打算,也要做最好的生產和銷售準備。有時候壞的事情也會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果疫情能在茶季之前得到控制,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的身體和較強的免疫力,今年的茶葉也許會有更好的市場銷售。

信陽毛尖近幾年的銷售一直不溫不火。在整個茶產業的市場競爭中,我們並不處於優勢。疫情防護和攻堅需要我們暫時停下一切流動性的活動。利用這短暫的時間,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到底該怎樣做,才能在未來銷售更多的信陽毛尖。

病毒的傳播和致病不是一個好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有一套像病毒傳播一樣的銷售策略,向大自然學習並得到啟發應用於我們的生產實踐創造價值,也算是在不好的事情中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像病毒傳播一樣的方法銷售信陽毛尖,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其實茶葉和病毒挺類似的,卻沒有像病毒一樣去傳播和產生效能,我們的做法更像是細菌在尋找生存的空間。為什麼這麼說呢?病毒和細菌的最大區別是病毒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不能獨立的生存,而細菌具有獨立的生命系統,只要有營養,就可以獨立的生存。這就像茶和水,人們沒有茶、可以活下去,而沒有水、撐不了多久就會死去。所有的非生活必需品,都可以類比為病毒。

我們把消費者比喻為“細胞”,我們把市場比喻為“人體”。茶葉必須像病毒一樣,進入“”細胞“”,並且與細胞(思想、文化、影響力)結合,加工遺產物質(影響其他人)不斷地繁衍出下一代,然後才能複製傳播開來。如果把我們的信陽毛尖比喻為“病毒”的話,那我們信陽市場這個“人體”已經是“重症患者”了,河南市場也是“確診案例”,而其他茶類就是我們信陽毛尖的抑制劑,而我們的“病毒機制”並沒有形成,我們企業以細菌的模式發展,在滿是“抑制劑”的全國市場,我們難以進入“宿主”獲取營養,所以、信陽毛尖市場開拓乏力。

我們茶的問題在哪兒呢?我們太強調獨立的自我了,我們期待自己像“細菌”一樣活著。如果不能侵入“細胞”,不能進入消費者的心智,不能裂變式的傳播,我們根本就沒法存活和傳播下去。也許有人會說,茶有幾千年歷史了,信陽毛尖也有百年曆史了,難道我們的茶葉沒有賣出去嗎?是的,但是我們的茶葉是怎樣賣出的呢?一個是本地人購買作為禮品贈送、一個是經銷商利用人們關係銷售、也有一部分人因為喜歡自行購買,但這都好比是我們手持注射器將病毒注入到別人體內,有的還被“免疫細胞”給幹掉了。大部分人是你送我就要,但是你讓我買那就算了。相信從事過很多年信陽毛尖行業的人都會有感覺。那一部分自己購買的人,算是“易感人群”,但是他們只會購買廉價的毛尖,讓細菌在體內共存,那是要消耗營養(金錢)的,所以信陽毛尖在這部分人體內的存量是有限的,表現為信陽毛尖的銷售是有限的。

信陽毛尖整體把自己看做“細菌”,希望侵入更多的“人體”(市場),是很困難的。因為有其它茶類(其它細菌)在競爭,一旦進入某些人體,就會形成抗體,這種抗體可以是這些人的個人喜好、可以是先入為主、可以是環境所驅、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因素。其結果就是信陽毛尖再怎麼努力也擠不進去。何況現在信陽毛尖這個大“細菌”,正在分裂成若干的小“細菌”,有些還在“變異”,削尖腦袋四處亂串、耀武揚威欺壓同行。別忘了各種“抗生素”、市場的“免疫力”可以輕鬆幹掉你。信陽毛尖在小範圍內的競爭始終是存在的,但大範圍內,與其他茶類的競爭才是真正的競爭,你會發現面對的是強悍的火力。信陽毛尖這麼大的存量,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想要提高銷量,更加困難。即便小範圍內全部只喝信陽毛尖又能有多大的空間呢?很多信陽毛尖的茶人自我安慰,在這個小範圍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君不見如今的河南還是信陽毛尖一家獨大嗎?不見信陽的茶客有了更多的選擇嗎?

痛定思痛、該何去何從,我們下回分解?(閱讀量過1000、轉發量過100之後再寫下一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