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花上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但孩子回国之后月收入只有3000多,是用人单位不认货还是其他原因?

有挡CVT变速箱发明人


有的父母花上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但孩子回国之后月收入只有3000多,是用人单位不认货还是其他原因?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既然出国留学回来,只能获得月收入3000元的待遇,只能说明不是金子,至少,现在还不是金子。不是金子,当然是闪光不了了。

事实也是,如果是二十年前,依靠个人努力出国留学,并获得较高学位者,回国以后,一般都会有比较高的待遇。一方面,那里的海归比较少,也就比较吃相。纵然条件差一点,也会获得比较高的待遇。毕竟,几年的留洋生活,让他们的眼界、常识等都有比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那时的出国留学者,大多是靠真本领考上的。就算是家境比较好送出去的,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不然,也很难出国留学。因此,归国以后,都还是比较优秀的。

但是,随着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宽,许多压根就不具备学习条件、不用功学习者,也加入到了出国留学的行列。结果,几年下来,啥也没有学到。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才实学,不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不可能拿较高的待遇了。

所以,留学生回国以后能得到怎样的工作,获得怎样的待遇,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看能拿出多少真货真东西。不然,要想得到好工作、获得好待遇,难。


谭浩俊


“海龟”成“海带”,这个现象已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了。

案例1: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父母卖了家里的一套房子送到英国,读了四年大学和研究生,已经花了近百万,花光了卖房子的钱和所有积蓄,最后在英国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国,先是在北京呆了三年,住在当时的所谓鸽子笼里,父母实在于心不忍,就找关系给他弄到了省城的一个公司,干了两年,觉得公司太辛苦也没有发展,谈了个女朋友,发现省城的房子也很贵,买不起,于是又回到三线城市,在国企接了父母的班。随后跟女朋友结婚,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案例2:

另外一位本科同学。上学时属于混混级别,不爱学习,天天夜店酒吧,国内研究生考了两年都没考上。不过家里有钱,出国先是读了预科,又读了个研究生,在英国居然一路开挂,成绩不但不错,还挺勤奋,勤工俭学,回来后考了人民银行的编制,留在了上海。


教育投资的风险在于:

1.无法获知孩子与教育的匹配度。

有的孩子适应国外的开放型教育,有的孩子恰恰是适合国内这种按部就班的教育。

2.无法获知孩子学成后回国的适应度。

有的孩子在美国读了博士就没法回来了。因为国内工作需要处理很多人情世故,他们回来后就会非常不适应。

3.专业的风险。

就我所知,还有一些孩子学了国内所谓的高大上专业,比如金融,到了国外,这个专业却需要大量数学理工知识,这孩子就很难毕业了。我的一位老师曾说,他的同学去哈佛读金融学博士,他们一度很羡慕。后来他都评上博导了,他的那个同学还毕业不了,最终肄业回国,好不凄凉。


呼吁大家:不要攀比,理性出国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家族财富密码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您吧。我身边就有好几个真实的例子,我家的亲戚非常有钱,社会地位很高,每次一回到老家都是前呼后拥的那种,但是父母的拼搏并没有感染到孩子,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极差,如果放到普通家庭,我想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可是由于家境殷实,其中一个孩子可以进入北京著名的985高校就读,期间还去英国留学,回国之后在北京一个小公司工作,月薪也就4000左右。另一家的孩子没有在国内读大学,高中毕业就去了国外,在国外呆了十年,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游学”,回国之后回到当地找工作接连碰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均失败,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找了一个小单位上班。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分析他们回国不被认可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没有上进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难成气,姑且不说这句话对不对,但这句话特别适合我家亲戚的孩子。我和他们年龄相仿,他们的吃穿住用一直都是当时最前卫的,每次和他们见面都会刷新一次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我既是鼓励又是刺激。父母从小对他们更是宠爱有加,没有让他们吃过一点苦,受过一点累,这就养成了不思进取的习惯

。试想一个人思想上不进步,怎么可能有拼搏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就算有海外留学经历,又能吸收多少国外的先进经验创造出先进的成果。社会对这样的人是不会认可的,这样的“海归”也算不得人才因此,我认为相当一部分有钱人家用金钱打造出一个不思进取的孩子。

2、成绩普遍较差。我国留学生出国,有公派和自费两种形式。比较而言,自费出国因门槛低深受广大有钱人家的青睐。然而,公派出国需要经过国家严格的审核,需要各级部门层层把关,可以说每一个公派出国的学生都是国家真正意义上重点培养的人才,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成绩优异,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因此,我也有理由认为绝大多数自费出国的学生都是因为走不了公派出国才不得以而为之。试想一个成绩很差的人出国之后就能学习好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状态,就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答案是否定的。那种花费百万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往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并不是在留学,而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虚度自己的人生。

何况就算在国内上学,招聘单位尚且要看一看成绩单决定是否录用,更何况是那些归国的“人才”呢。因此,成绩差也是这些“海归”就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3、社会对国外教育认识的提升。现在不同于几十年前,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出国的学生后来都成为了我国各个领域知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等。这些科学家怀揣了对祖国和人民崇高的理想和使命远赴大洋彼岸,学习先进技术并立志报效祖国,这些海归才是掌握一技之长的人才。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到国外求学,由此对归国人才的审核也变得更加严格,那些在国外读了“野鸡大学”,也没有任何成果的海归,是名不符实的海归。

因此,家长朋友们要提高认识,不要再认为出国回来就一定会有精彩的人生。父辈能积累丰富的财富一定是基于扎实肯干和吃苦耐劳,希望父母们能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的宠爱。金钱决定不了人生,也决定不了未来,唯有掌握一身本领才能打造自己的天地,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简单的科学世界


评论员门宁:

一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花费重金送孩子出国留学,回国后并没有期待中的高薪,有些甚至养活不了自己。这不是因为用人单位不识人才,恰恰是用人单位理性用人的结果。

在很多年之前,在出国留学的人还不多时,很多人认为“海龟”是稀缺人才,掌握了世界最尖端的知识,于是各家用人单位抢着聘用。但最近这些年,留学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一些有真才学识的人,还有一些是花钱“买”来的野鸡学历。

用人单位面对形形色色的海归毕业生,逐渐抛弃了过去的优待,越来越关注海归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简历可以包装,经历可以编造,但能力和学识无法伪装,到底是国内走投无路去了国外还是为了深造出国,出国之后有没有把精力投入在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事情上,很容易就能看出。

那些没有真材实学的海归,市场价就是3000元每月,没人关心你上学时究竟花了多少钱。

而那些优秀的海归毕业生,仍然会被用人单位争抢。我们公司有两位年轻研究员就是海归,两位都非常优秀,高考都已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内前十大学,本科毕业后去了全球top的大学留学,回国后被我老板花重金留下,如今已经成为公司研究的中坚力量。


首席投资官


当然不是用人单位不认货,因为有些本身就是水货。现在早已今非昔比,留学生的待遇可以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当然我说的是平均水平,有些海外人才还是相当牛的。

现在用人单位,私营企业看中的是你能不能用、实不实用,管你是不是海外留学;一些央企倒是喜欢招高学历人才,包括海外人才,但基本上都是名校的,怎么说也得是常春藤的。能有这种学识的不可能给月收入3000的,连实习也不止啊。

这几年来,作为二级私募公司,我们招聘海外人才有一个很突出的感受:海外留学生回来的人数越来越多,没有以前那么难招了。我经常问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选择回国发展?他们的答案大多比较一致,觉得国内发展的机会更多。

从这些出国留学归来的孩子来看,也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有一些是在海外名校毕业的,本身就是在国内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然后去了美国、英国读硕士、博士,像清华、中科大这些学校都比较常见。可以说这些学生本身就是学霸,回国后不可能拿收入3000多的月薪。我们就招了一个本科在中科大毕业,后来去了美国读硕的物理学专业硕士,还在美国的投行工作了两年,回来专门搞量化研究,他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只是在公司兼职,我们照样也得给他开月薪3万。

当然,确实也有一些出国留学的孩子,有些就是学渣,靠的是家底厚。这些孩子只是出去混两年,说是镀金毫不为过,他在海外的接触的圈子也是中国人、华人,结果几年下来,甚至连英语还是说不顺溜,这样的孩子回来了能做什么?月薪3000就已经不错了,还不如国内毕业的大学生呢。

至于说父母花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这不也是很正常的吗?许多根本不需要百万,至于真能花百万的,也无所谓,这样的父母有的是钱,人家步长制药为了孩子入学,出手就几百万美元呢,这能算得了什么呢?

不要以穷人的思维来考虑这样的问题,人家给孩子读书、去海外留学,是为了给孩子谋个好前程,哪怕是开眼界锻炼也行,回来接手家族事业,怎么能以拿多少钱工资去衡量呢?

凡是以花费多少钱给孩子的教育,希望收回投资成本的想法都是穷人思维,如果把孩子读书当做一门生意来看待,那多半是一笔亏本买卖,至少也是风险投资,所以说本身就不能这样计算!再说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不是为了拿那几个破钱和工资,连塞牙缝都不够呢。

所以,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要笑话人家拿3000块钱的海归留学生,你根本不知道人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实力和背景,真的不能比。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现在我的小孩就在国外读书,不是藤校,但是国家承认的大学。孩子是高三出去的,国外就读一年高中后申请的大学。

孩子在国内学习成绩一般,但考个二本是没有问题的。经过考察国外大学师资力量后,我们认为多花些钱送孩子去接受好的老师引导,这很重要。

事实上,孩子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很紧张,自主学习性更强,平时作业、小测试、期中、期末等成绩加权才是最终成绩,还有一些小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这些都培养了孩子自信、自强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早在孩子留学前,我们就和孩子说好了,父母是工薪阶层,前半生积蓄只够供你留学,毕业后,我们将不负责你找工作、结婚、买房等一切生活费用。所以,孩子在思想上很独立,不盲目与人攀比钱财,而是与一些看重自身发展能力的孩子交往。

孩子还没毕业,我无法预料孩子将来工作后挣3千还是3万,但是,至少有挣3万以上的可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1、只要是国外的正规大学,文凭都不会轻易获得。

2、不只是藤校海归有钱途,靠实力毕业的普通海归一样可以发展得很好。

3、月薪3千的海归,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和吃瓜的也没什么关系,毕竟没花你的钱。


别人的心事你别猜


首先,正儿八经去留学的,要么是考上的,要么是花钱上的,所以良莠不齐是很正常的。我有个同学的妹妹出去留学,正是因为国内的大学考不上,才不得不出去留学的。但是说到留学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有碌碌无为的庸才。光凭留过学就说是好还是不好,是主观臆断的,与其说用人单位不认货,倒不如说,你回来,用人单位给你开3000多,你接受了,就证明你只值这个价钱,如果有真才实学的,觉得是千里马的,大可以找自己的伯乐。

曾经在深圳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出学校,亲眼看见一个留学马来西亚的女孩,简历很漂亮、会好几门外语、然后由母亲陪着去面试一个文员的岗位,挣3000多的工资,最后还没通过面试。

作为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用人向来是价值论的,不是你的父母花了上百万送你留学,然后你回来工作,你就真的值上百万了。花多少钱让孩子去读书是父母的乐意,孩子毕业了能挣多少钱是孩子的实力,往往父母再乐意也不代表孩子有实力,这里本来就没有因果的逻辑。

再者就是如果你真的有实力,但是你应聘的单位给不起呢?或者是不需要给呢?本来岗位招的向来都是最合适的人,如果人一个没毕业的小学生能做到的事,公司开3000就够了,为什么找个出国留学的回来做,可能給开5000多还没开3000的姑娘尽心。

以上都是废话.................................................

说白了,就是,给你开多少就是多少,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就拉倒,你父母送你出国读书是情怀,用人单位可是物美价廉的实在。


脑客NK


看看,又制造焦虑了不是。

站在一个:曾经的留学生,后来回国工作,现在成为自由职业者的立场来说,我觉得讨论留学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几个概念:

首先,【出国留学】,并非是【找到好工作】的充分条件。

反过来也是如此,二者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留学也并不能为你将来找到好工作打保票,阐述这个观点主要是想说明:

如果你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而选择留学,那我劝你大可不必费这个劲。

你还不如用这个钱,在国内读个大学,再读个研究生,多出来的钱你还可以吃吃喝喝或者干点别的,真的,完全不影响你就业。

其次,出国读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去认识一个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不同的文化。

你会知道“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语言,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生活方式”。

注意,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平常所说的诸如“眼界”“视野”“见识”是什么?

其实就是“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存在,而我们要去包容、认可,而不是坐井观天的去排斥和不承认”这种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比性格啊出身啊之类的重要很多,思维方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第三,如果你只是单纯想比别人多挣钱,那你就去研究挣钱的路,不要想着通过多读书而去挣钱。

我不是说学历不重要。

而是说,挣钱有挣钱的路子,学习有学习的路子。这两条路子偶尔会相通交叉,但本质上是两条路,两套不同的逻辑。

试图通过留学镀金,期望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多赚钱,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圈子,你没必要这样的。打个比方:

如果你想赚钱,那你摊煎饼也能赚钱,你甚至不需要认字就可以开始这项工作,难道摊煎饼需要读大学才能摊吗?就是类似的道理。

所以,千万不要把留学想成很功利的事情,因为,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么多半你会失望的。


如果你一开始就想清楚这些,是怀着“去看更大的世界,接受更好的教育”的目的去留学的话,你会更快乐,同时也会体验到更多美好的事物,这才是留学意义的最大化。

如果只是为了给学历镀个金,除非是世界知名大学的学历和学位的确会让人高看你一眼之外,国外一般大学的学历,跟国内大学也差不到哪儿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随便读一个国外不知名大学,同样四年下来,性价比是很低的。

很有可能出现题主所说的,海归身份却仍然月薪三千的情况,到那时候,人的心里会非常不平衡的,还要忍受旁人的酸言酸语。

说实话,我留学时候很多同学,他们从毕业之后找工作,到现在,留学学费都没赚回来的大有人在。

但是,仅仅因为这一点,就能完全抹消留学的意义吗?不会的。


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况且,一般人所谓“混得好”“留学值还是不值”这种想法都是很主观的。

你并不能完全明白另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多数人也仅仅是凭着外在的标签,去判断一个人“混得好不好”,比如房子,车子,存款,旅行地,收入,职位等等等等;

但这些东西说到底都是外在的,可能在别人看来,我那些同学现在月薪五六千,可当时留学花了几十万,按照这工资得啥时候能赚回来哦?

可是,留学时候的所有的经历,经验,在异国他乡作为外乡人体验到的一切,快乐,心酸,好的坏的各种感受,这些也都是留学生们的巨大收获。

而且这种收获是唯一的,排他的,只有特定小部分群体才能体会到的,非常宝贵,可以铭记一生。


最后,我们还是会回到文首的观点:

出国留学之后,人的眼界会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思维方式也会比以前有所提升(简单的说就是不再鼠目寸光了),这才是出国留学最大的意义。

如果你出去了一圈,眼界也开了,思维方式也提升了,却还是拘泥于什么“出国留学值不值价钱”“能不能确保找个好工作”这种问题,那我觉得,你这个留学的确是浪费了,因为你根本没有get到留学最大的意义啊。


吉姆妮成长日记


其实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在2014年,我在公司招聘的时候,就遇到一个海归的女求职者,应聘一个月薪3000元的文员岗位。我记得她简历上写着26岁,只看到网上发来的简历,并没有接触过真人,在澳洲留学的,读的是一间不知名的大学。


当时我们的公司规模并不大,员工加上领导就只有10个人左右,我也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选择我们的公司,应该是海投,然后刚好我收到她的申请吧。最后,我们综合考虑后,还是觉得不要约见了,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第二件事,是发生在我初中那年,当年,我听到班上谣传,那个成绩靠后,不爱读书,调皮捣蛋、只爱打扮谈恋爱的女生即将要出国读书了。那时候,在我们小县城里,第一次听到身边有同学要出国,那种羡慕的眼光我至今也能记起来。


没办法呀,谁让她家有钱,爸妈做大生意,哥哥嫂嫂是又继承岳父的生意,整个家族财大气粗的,即使这女同学不爱读书,家人也能提供最好的资源给她消耗。就这样,中考完了后,她就去了新西兰留学了。


我们同学们只能通过QQ空间来偷偷看她在新西兰的生活,草原、羊群、牛群、农场、金发外国人……


过了5年后,我在读大学,听同学说她回来了,爸妈安排她在一个亲戚家打工,耗着日子等找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因此,我看到题主说的情况,我觉得挺正常的。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1、能出国的,确实是有财力支撑,但能出国的人,未必都是优秀的人。

就像我的女同学,她本来就是班里成绩靠后的,不爱读书,只爱打扮和谈恋爱的人,难道一出国了就变成了学霸?在本土熟悉的环境和人际中,也不好好利用学好,到了陌生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大的环境中,能把书啃透切吗?


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


用她父母的话来说,就是让她去国外见识一下,换一下环境,重新包装一下,回国后就不一样了,起码有“海归”的头衔,也有闪光点吧。总比在国内,被人披上“逃学”、“早恋”、“坏女孩”的称号强多了。


因此,我们不要以为,能出国的人都能学有所成的归来,说句难听的,有些学子在国外沉浸了一段时间后,变得更加开放,野性,不受管了。这类人即使带着“海归”头衔归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


2、文化差异大,不了解国内情况,无法适应国内企业文化,只能从低做起

这个情况也不少见。正是我第一个案例中,我收到的海归投来的简历,看得出,她对自己在国外所学的专业跟国内企业岗位要求并不熟悉。于是就通过海投的方式,不断的面试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能往哪些岗位发展。这也会出现,从底层做起,慢慢熟知国内企业运作模式和习惯后,才更好地选择出自己心仪的工作。


3、用人单位也有顾虑,不敢轻易招聘海归人员。

以我们公司为例吧,当我收到海归投来的简历时,第一反应就是:请不起、用不起!我们公司不大,还处于运作起步阶段,公司会考虑到人才与岗位匹配、沉没成本、用人成本等问题,会拒绝招聘海归人员的,大公司除外。即使是招聘了,也是处于观望状态,要考察海归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和经验值等而再定夺薪酬。


以上是我的愚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羊仔的职场之路】,职场无小事,处处大道理,每天分享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

羊仔的职场之路


几个角度,一是为什么花上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二是为什么用人单位仅给3000多的工资,三是留学归来的人为什么仍愿意待在这家公司。

首先,为什么花上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孩子在国内成绩太差而家里又有钱,送出国选个花钱就能上的好学校;家长认为国外教育更好而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出国;为孩子打造上流交际圈。

其次,为什么用人单位仅给3000多的工资。根据上述原因,可分别得出这几个可能性,孩子能力实在是不行;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在大平台积累经验;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处规律上班,其他地方处处开花。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为什么留学归来的人仍愿意待在这家公司,不缺钱咯,不管是积累经验,还是寻个正经职位,都是因为不缺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