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李鸿章这个人,客观事实评价?

杰森斯坦强


实事求是的说,在咱们近代史上,涌现了很多的背锅侠,比如慈禧太后、比如袁世凯,李鸿章也算其中的一个。

那么,李鸿章究竟背了哪些锅呢,不用掰指头,这里简单罗列一下就知道了:

1、洋务运动失败,比日本明治维新追上,李鸿章的错;

2、甲午战败,北洋海军覆灭,李鸿章的错;

3、签订《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李鸿章的错;

4、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丧权辱国,李鸿章的错,都怪这个李鸿章!

说来也奇怪啊,近代史上这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之类,竟然大半和李鸿章有关,你说他不背锅?你背?

当然,估计李鸿章自己也蒙圈了——这些,都怪我咯?!

对了,就怪你!怪的就是你!

当然,李鸿章其实也挺冤的。问题的症结,其实出在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上。

试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开始时间逗差不多,持续时间也差不多,都是30年左右,而1894年甲午战争的结果证明:

日本胜出,中国惨败!

甲午战争这是两场革新运动的考试啊!

通常认为,李鸿章就是洋务运动的代言人,很多资金,包括兴办洋务企业、建立海军、整练军队等事务都交给李鸿章,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确实是有责任的。

但要说到全部责任、或者说领导责任,真不能全由李鸿章负责。

试想,李鸿章当年是什么职务?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罢了吗,那毕竟只是地方官嘛!

终其一生,李鸿章几乎从未进过中枢,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规划,他其实是有心无力,有想法也没办法实现的。

毕竟,当时清廷的权力操在军机处,而不是直隶总督那。

事实上,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看起来很耀眼,很多重大事务乃至一些外交事务都交给李鸿章去办,其实这里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鸿章是清廷的挡箭牌。

由于中外礼仪的冲突,清廷并不愿意与洋人直接面对面,因而涉及洋务、外交这些往往通过李鸿章这个北洋大臣来办理。

但这种做法,简言之,其实是一种降格处理。

因此,即便从这个角度而言,李鸿章如何能为此背锅呢?

再说了,因为甲午战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看似失败了,但这个问题其实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中国古话说得好,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战败,痛定思痛,奋起直追,也不是多严重的事情。

毕竟,中国是大国,人口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用不着把甲午失败看得多严重,弄得十分偏激。

历史事实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激进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如戊戌如辛亥,其实都是让中国变得越来越乱。

回过头说,其实洋务运动可圈可点,最起码也最重要的一点,兴办实业,方向是没有错的,毛病从制度上找并加以乱改,其实反而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

简单说,洋务运动的方向并没有错,毛病主要出在速度和规模略差,尤其在军工与军事方面,远没有日本用心。

但是,日本明治维新搞的那种军国主义,难道就给他们自己带来任何好处了吗?

没有!日本的军国主义不但给邻国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对本国人来说也同样如此。

这个,却是不值得学习的。


坑爹史册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晚清时期的重臣和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李是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其为“李中堂”,字渐甫,号少荃,也作“少泉”,晚年自号为仪叟,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谥号“文忠”。

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太过复杂,如果单纯说他是好人或者坏人,未免太过简单,历史对他的评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许多人极力推崇他,说李鸿章是清末的中兴名臣,在贫弱交加的国情下,尽最大的可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但更多的人却质疑他是投降派,甚至是卖国贼,由他签订了《马关条约》、《中英烟台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协议。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我们在学习和评论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对某个事件和某个人物的评价,因为角度不同和立场不同而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争议能像李鸿章这么大的,应该说是绝无仅有。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经这样形容:

李鸿章是唯一能与西洋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更高,称:

李鸿章是能再造玄黄之人。

何谓再造玄黄?玄黄,玄是天的颜色,黄是地的颜色,玄黄就是代指天地。说他再造玄黄,就是说李鸿章有改天换地的能力。要知道,慈禧老太太可是轻易不夸人的。

李鸿章的祖上乃是普通的农民,虽然还算富裕,但绝对谈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直到李鸿章的父亲这一代,李家的命运才开始重新改写,因为李鸿章的父亲高中了进士。

李鸿章自小就非常的聪明,熟读经史子集和诸子百家,是个如假包换的少年神童,科举之举也很顺畅。在他意气风发的赴京赶考前,不知天高地厚,狂傲地写道: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鸿章头一年入京赶考就名落孙山,自信心受到账严重打击。他的老爹积极活动,求助自己的同期进士曾国藩帮忙,终于,李鸿章正式进入了国家公务员队伍,成为一名编修,开始了苦熬资历等待提拔的青葱岁月。这一晃,李鸿章就已经年近三十了,眼看还是一事无成。

1852年,李的恩师曾国藩回湖南老家丁忧守制,恰巧赶上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就地组织地方武装,开始抗击太平天国。

李鸿章待在北京,看到曾国藩在老家搞得轰轰烈烈,也想回自己老家安徽,组建淮军。于是,主动上疏要为国平乱,请求回家组织乡勇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就这样,李鸿章回到了老家组建淮军。可问题是,李鸿章是书生,压根不会带兵打仗,拉起来的那点儿队伍,很快就被他消费完了。

万般无奈,李鸿章只得硬着头皮去找自己老师曾国藩帮忙。而此时,老曾的日子也不好过,正被太平军打得焦头烂额,差点就自杀殉国了。

曾国藩还算不错,给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支招儿,让他把队伍拉到上海去发展,因为那儿非常富裕,筹措军费绝对没有问题。

果然,李鸿章的淮军在上海很快就壮大了,由原来的两营人马扩大到了十四个营,俨然就是一方军阀,成为当时仅次于湘军的主要汉军力量。

在此期间,李鸿章还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积极推行洋务运动,进行满清王朝的内部自救。洋务运动中,李鸿章除了一系列军用和民用举措外,还积极主张兴建新式海军抵御外辱。

由于李鸿章的积极推动,满清政府终于建成了近代中国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其纸面实力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仅次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和美国,远超过满清政府的另外三支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

如果有人说,李鸿章是中国北洋水师之父,笔者个人表示赞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李鸿章,就没有北洋水师。接下来,我们重点聊聊李鸿章对北洋水师的作用和影响:

一、力主筹建北洋水师

鸦片战争爆发后,满清政府终于认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不再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自此开始,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派们,包括奕訢、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终于说服了掌权的慈禧太后,同意推行洋务运动。

1874年,隔壁的弹丸小国日本,竟敢凭借刚购置的几艘军舰,悍然侵略我国领土台湾岛。

打不过西方列强,慈禧太后忍了。可是,面对小日本的挑衅,慈禧老太太终于忍不下去了,开始大力支持李鸿章兴建水师。当时,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奏折中也提到:

今之所以谋创水师,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可见,兴建北洋水师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抵御和对抗日本。

1875年,清廷正式发布上谕,下旨筹建北洋水师。以此开始,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之路终于起步了,北洋水师的成军之路也开始提速。

二、正式建立北洋水师

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全力支持,李鸿章开始全面筹建北洋水师。

李鸿章认识到,大清要建立新式海军来拱卫漫长的海岸线,先进的战舰和武器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船舰的配备方面,他坚持“外购”和“自造”两者相结合,计划在前期时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等到后期国内的造船厂和军工厂形成规模后,再开始以自行建造为主。

1875年,李鸿章从英国订购了8艘小型炮艇,因为其轻便灵活,就像蚊子一样,虽然个头不大,但被叮咬一口,也是一个鼓包,故而形象地被李鸿章称为“蚊子船”。

1879年,为了扩大远海作战的能力,李鸿章又另外购得了“超勇”和“扬威”两艘巡洋舰,全部充入北洋水师的筹建中。

1884年,在中法战争的马尾海战中,法国人竟然全歼了清朝最早组建的福建水师。这个惨痛的经历,使满清统治者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建立一支近代化新式海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885年,光绪皇帝就扩建水师一事,特意颁布上谕:

自海上有事以来,法国恃其船坚炮利,横行无忌。上年寻衅,迭次开仗,我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水师得力,何至处处受牵制。自始,应以大治水师为主。特谕!

1885年10月,素怀大志的光绪皇帝下旨设立海军衙门,由其生父奕譞亲自出任总理海军大臣,任命李鸿章兼任会办海军大臣。至此,近代中国的水师和海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惜,这段时期非常短暂,不到十年功夫就基本停滞了。

名义上,虽然醇亲王奕譞是水师的最高领导,但李鸿章作为具体的会办海军大臣,而且身兼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自然享有全权节制北洋水师的实权。

1885年,李鸿章又从德国定购了“镇远”和“定远”两艘新型铁甲舰,还有一艘名为“济远”的巡洋舰,外加数艘鱼雷艇,极大地充实了北洋水师的远海作战和防卫能力。

1888年,从英国订购的“致远”舰和“靖远”舰,从德国订购的“经远”舰和“来远”舰,共计四艘大型军舰,先后成功抵达了天津的大沽港。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宣告成军并颁布《北洋水师章程》。当时,北洋水师共有各类作战军舰近30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舰30余艘,官兵近5000人。

三、北洋水师的人才培养

 在海军的人才培养方面,李鸿章非常具有先见之明,很早就提出:

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

1866年,尽管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很多政见不合,但李还是积极支持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兴办福州船政局,并且公开盛赞其为“开山之祖”。

1867年,福州船政局设立了船政学堂,专门培养新式水师的各类人才。在甲午海战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邓世昌和刘步蟾等人,全部都是福州船政学堂的毕业生。

1880年,李鸿章又分别设立了天津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后来,还有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等,都是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兴办。为了向西方深入学习,他不惜花费重金,聘请了一大批的洋人充当教习。

这些各类学堂所培养出的大量不同的专门人才,为北洋水师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使得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出现大幅提升。

四、北洋水师的基地建设

近代的大型海军舰队,必须要有自己固定的母港和基地,用以人员的休养和训练,用以军舰的停靠、补给和维修。

在北洋水师的基地建设方面,李鸿章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起先,他将从欧洲购买的各类舰船,全部停靠在天津的大沽口,将此视为北洋水师的临时基地。

天津大沽口,它的地理位置的确十分优越,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是京师东出海洋的咽喉和门户,更是京畿重地的屏障。而且,大沽口还设有固定的炮台,非常便于陆基防御。

但是,大沽口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河道太浅,限制了大型船舰,而是原有船坞的设计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大型军舰的停靠。因此,李鸿章决定将大沽口设为备用基地,选择旅顺口和威海卫作为北洋水师的永久性基地。

旅顺口拥有建设水师基地的几乎所有优越条件,李鸿章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斥巨资在此修港建基地,并在岸基进一步安置了更为坚固的防卫炮台。

之后,李鸿章还选择了威海卫作为北洋水师用于操练和补给的基地。它的建成,使得原先的大沽口和旅顺口、威海卫,三地形成了一个“三角防御体系”。

五、北洋水师的最终覆灭

北洋水师成军以后,纸面的实力一度非常强大,别的不敢说,起码在亚洲还是无敌的。也正因为有此判断,所以在甲午战争中,清廷才有底气与日本展开海上对战。

可惜,北洋水师先是受挫于丰岛,之后,又在黄海遭受重创,最后,竟然落得全军覆灭的悲惨下场,使得清廷内部大跌眼镜,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事实上,自1888年后北洋水师就再没有增添过一艘军舰,甚至就连弹药都严重缺乏。甚至,翁同龢还多次上疏慈禧太后,建议她提防以李鸿章为首的势力太过庞大。因此,之前在北洋水师的很多将领都被调离原职,使得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大幅度锐减。

当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单独与顷举国之力的日本海军作战,而其他的三支水师只作壁上观。李鸿章在战争期间,曾请调南洋水师北上参战,可惜最终未果。李鸿章曾经感慨:

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从1875年清廷下令由李鸿章督办北洋水师起,到1895年全军覆没于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存续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期间,李鸿章一直都是这支水师的实际领导者和灵魂所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洋水师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海防实力,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效遏制了日本侵略的野心,奠定了我国近代海军的基础。

客观的讲,李鸿章个人尽管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但对于晚清时期的政治,还是注益良多,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安危。洋务运动的失败和北洋水师的覆灭,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李鸿章个人,他算得上是“三分罪七分功”的近代历史人物。


文史不假


对于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其实历史早有定论。在此问题上我反而觉得李鸿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才最为精准到位:那就是“大清裱糊匠”。事实胜于雄辩,一场甲午海战,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把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戳了个大窟窿。在日本明治维新的上下一心、坚船利炮面前,晚清时期看上去轰轰烈烈、煞是热闹的洋务运动,就好像是一个纸糊的大灯笼一样一戳就破、一点就着。而在这其中,关键中的关键,还是人的因素才是核心。


智论风云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晚清是风云激荡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年代,李鸿章作为清朝重臣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凡夫俗子盖棺定论,而他,尸骨都灰飞烟灭了,似乎还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列举我知道的事实:千古功罪,后人评说吧:



1,有远见卓识,大张旗鼓地兴办洋务运动。

此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办了诸多企业,轮船招商局,最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电报局、漠河金矿及天津铁路公司等等,为晚清增加一抺光亮.


2.抵御列强提出“海防论”。

无论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李鸿章都能清醒而深切意识到:对于大清,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他率先提出并倡导“海防论”,积极鼓吹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并倡导巩固和建立海防设施,亲自了缔造了北洋水师。

3.力促培养人才政策,有战略家眼光。

师夷长技以制夷,大力发展教育,并敦促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展现战略家的眼光;高素质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和长治久安的基础,要让华夏民族列入世界强盛民族之列必须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



4.为海外华工成功地争取了权益。

当年十万在秘鲁的华工出苦力,啃树皮,命如草芥,李鸿章不顾个人安危为他们争取到权益,表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一个备受侵略的国家,他的臣子能表现的如此强硬”就是说他!


5.镇压太平天国的得力干将,平定捻军的祸首;这个罄竹难书,不再啰嗦!

6.甲午海战中,鼠目寸光,保船避战,导致中日战争败北,但探索历史深处,他是背锅侠。

最不能原谅的是没投海自尽,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上签字;尽管他是替罪羊,口诛笔伐的对象是慈禧,但,历史的雾霾里,谁来拔开云雾呢?


希望星晨58298869


李鸿章是,晚清70年中,重要的,一位枭雄,他和曾国藩以后来的袁世凯有师承关系,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末期李鸿章独撑大局,兴办洋务,开创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为中国近代工业的现代化,迈入西方文明的大门,做了重大的贡献。

然而,历史课本以及现实情况却是残酷的,李鸿章签订了许多我们认为是屈辱卖国的条约,尤其以马关条约,为大家所诟病。李鸿章生于安徽,是淮军的创始人,如果说曾国藩主要解决了太平天国的危险,那么李鸿章就是主要解决了捻军的威胁,通过他们两个人,把晚清的农民起义,彻底的镇压了下去。

淮军也是地方团练,由此后发展成,单独的势力并且孕育出了中国现代新军的雏形,袁世凯就是通过李鸿章,所创建的新军进而在小站练兵一举成名的。所以李鸿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然而,他夹在旧制度旧礼法,和现代平等博爱文明的讲人性的西方文明之间,颇为难做,李鸿章有一句名言,他是清朝的裱糊匠,也只能忽悠忽悠,破破烂烂他也没有办法。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形象,颇为正面,有一种担当的感觉。说明大家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对那段历史也有了新的认识。

当年,日本的伊藤博文也把他誉为是一代名相,德国人也把他评为和俾斯麦一样的宰相。不可以不说李鸿章,像它的名字一样,确实谱写了一篇宏大华丽的文章。然而历史是无情的,他的对于左宗棠的新疆争论,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风吹雨打总归去,他这个过渡人物,也是无可奈何的。

可以说,从曾国藩是一个十足的理学继承人,到李鸿章,初步开放了理学和西学的窗口,再到袁世凯,完全向西方迈开了脚步,再到最后,我们的革命者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的文明,这是一个过程,李鸿章是其中,链条上的一环必不可少。他身上所体现的。除了江南文人的特点之外,更多的是传统儒学理学和新的西方文明之间的,撞击所产生的殇情,这也是我们,200年近代史的一个投影。


云帆李陆雪


“当年的万国运动会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时只有黄龙旗慢慢上升所谓大清连国歌都没有一首场上响起了西洋人的笑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步履蹒跚但神态毅然地走到黄龙旗底下唱起了他家乡的小调茉莉花。”辛丑条约没有割地,中堂大人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应试教育里他丧权辱国是民族的罪人,历史书写他卖国求荣先后签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书里没写的是他用日本人的正面一枪把赔款三万万两变成了二万万两,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签下辛丑条约后口吐鲜血,悲痛欲绝。大清无外交,一遇专制具为奴才。死人没有办法开口说话,李中堂一生背负了太多骂名。毛主席对他的评价“舟大而水浅”,李鸿章是舟,恨不生逢时。茉莉花差一点就成了我们的国歌。他知战乱之苦,而愿担罪名。“王爷,你的路还长,让老臣帮你签。

其实在甲午战争中日本要中国赔款3亿,李鸿章去日本进行商谈时途中有个日本愤青朝他开了一枪,当时日本官方说给他医药费但是李鸿章说,不要医药费,要不赔款减一点吧日本人答应赔款减为2亿李鸿章又说,要不再给我来几枪把大清支付的赔款都免了吧日本没有同意所以教科书上面写的都是两亿两白银

这是当年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字,把李鸿合起来写成了一个肃字,他再也不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完条约回去以后大口吐血久病卧床不起,而如今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只会跟我们讲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希望大家都能去看一下关于李鸿章的纪录片,感觉这么爱国的一个人就因为在两个条约上签了字而在生前死后背了卖国贼的骂名。唉简直要气


cosplay大赏


李鸿章是功大于过的一个人。

但他基本没有翻案的可能。 《马关条约》有他的大名,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原谅他。

就像张自忠一九三七年奉命留守北平维持治安跟敌人交涉,人们也骂尽了他。最后他壮烈殉国才洗脱人民对他的印象。


晚晴像病入膏肓的老人,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徒有虚名了。

要想让它死的人大有人在,太平天国,列强。想让它活的人大有人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林则徐等等人。还有后来的康梁,孙文。

李鸿章就是这种不可为而为之的一个人,甚至是一个人对一国。游走于老太婆和一个小孩子之间,他的难度有点大。

李鸿章在扑灭太平天国中崛起。太平天国实在说不上它好,也说不上不好。至少太平天国实在不堪大任,定都南京就再没有前途,更不要说奢望它能打下京师,制度天下。李自成比洪秀全有眼光的多,还坐不稳位置。

李鸿章后来做了总督,官有点大。甚至出过国,跟洋人打交道就多,他又不是傻子,多少看出了一些门道。

魏源是理论上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是实践。特别是用钱推进大清海军军事科技化上努了一把力。他的宝贝北洋水师,甚至挺近了世界前八。偶尔在西方报刊上还留下了北洋水师的倩影。一时风光无量。

甲午海战就让李鸿章半生辛苦毁于一旦。海战后,李鸿章闲赋在家。慈禧大娘喊他去解决跟日本泼皮的事。这可不是好差事,必留千古骂名。他敢不去?慈禧自动更年期发作后果更严重。李鸿章只要拖着老身去被人羞辱。

朝廷实在找不出人来,实在找不出跟认不到的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来。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发誓再不会踏上日本土地。有一次阴差阳错必须转经日本,李鸿章喊人搭木板上另一只轮船,绝不上让他伤心的鬼地方。你说他卖国,实在不像?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日老过一日,偌大的陆地和海洋千疮百孔,哪里都危急。 于是形成了左宗棠的陆防派,李大人的海防派。

其实他们都是对的,中华民族的陆地上被沙俄蚕食鲸吞,也不能不顶上去。几次列强侵略都是从海上来,中国黄海,东海,南海也要守边。

也就是说海防和陆防一样重要,哪个都不丢,都不能放,都丢不起。

结果陆防还有点气色,左宗棠靠劣势之兵,稳定了新疆,驱逐了沙俄势利,很有成绩。


李大人主张的海防出了纰漏,慈禧有责任,李大人也有责任。

大清海军的总管是光绪的爸爸,克扣海军经费去给慈禧建园子。李大人是出名的和稀泥的,怕得罪慈禧一般人给自己的前途损失,很多时候都是遮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公然据理力争。

建设海军,有时是好的换成差的,多的变成少的,没得就算了吧! 所以北洋水师就变成了四不像,纵然黄海大战不利,北洋水师的上下还是斗志昂扬。准备用剩余的军舰再找日本海军决一雌雄。

李大人还是保舰保舰,严令军舰不得出海。最后被倭寇围在军港内,全军覆没。

丁汝昌自了殉国,跟他一起殉国的还有三个管带。


中国围棋讲究一个“势”的东西。也可以叫潜力。它不说现在得到什么什么,而是有没有未来的发展空间。

清朝已经失势了。明明是一盘必然失败的棋,李鸿章还在那里戴着老花镜一步一步走,想挽回败局。前人后人都在笑他,他全然不顾。依然在下。

这就是李鸿章。辛苦一生,臭名万代。


独行的猪




砚田剑影


李鸿章排除异己,打压同僚。有恐洋症。琉球可是他一手弄丢的。为拔倒左宗堂,搞垮商业奇才胡雪岩。中法之战打赢了签订赔款条约。左宗堂评价:十个法国将军也抵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搞洋务为自己聚集巨额财富。以致于当时评价其:宰相合肥天下瘦。他参股的煤矿,好煤高价卖给外国人,劣质煤高价卖给北洋水师。以致于军舰动力不足且烟大,老远就被日本人看见。家族做生意,以致于他外甥身旁大量日本间谍。致使派往朝鲜的运兵船被日本间谍摸得一清二楚。最终中了埋伏…………一言难尽,说出来心都在滴血。,


碧水流长


李鸿章,字少荃,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袖,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晚清少数睁眼看世界的人,被西方人誉为“东方俾斯麦”。在镇压太平天国成功之后,李鸿章率领淮军北上镇压捻军,成功平捻,因功升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正是在他提出“海防论”的基础上,清廷成立了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北洋水师。

李鸿章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经他签定的条约多达30条,如著名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因此,很多人把他视作卖国贼,汉奸。但明眼人可以看出来,弱国无外交,这些条约都是在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换作其它人去,如翁同龢,徐桐,张之洞等人,很可能结果会加糟糕,而且他们视名节如命,根本不愿去趟这滩浑水。也难怪李鸿章戏称自己是大清的“裱糊匠”,意思是指哪里出了篓子,就让自己出来修补一下。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面,侥幸逃得一命,为清廷节约了一亿两白银的赔款。李鸿章善于借力打力,利用列强之间的利益来相互牵制对方,使朝廷从中获利,但他的行为引来旧式朝臣的强烈不满,在他们眼中,这个具有士大夫气又和西方列强打成一片的朝中重臣实在太危险了,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中间以翁同龢最具代表性。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领袖,他主持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天津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一大批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从中为其本人和家族获得了大量财富,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污点成为批判李鸿章的重要论据,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像明朝海瑞那样的清官才是模范,但海瑞迂腐,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人们又说他是书呆子。像李鸿章之流善于做事,勇于任事,在生活上或品德上稍有不慎就是一顶顶汉奸,卖国贼的大帽子盖过来……

李鸿章无疑是晚清之能臣,在庚子之乱中,拒绝朝廷北上灭洋的诏命,促成“东南互保”,可最后还是奉旨与列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他可谓是生不逢时,在19世纪末,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大背景下,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条件下,凭他一己之力,根本不足以挽救即将沉没的清王朝,在德国参观其间,他曾说“与妇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耳”,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所有立志救国之人的共同心痛。

历史茶坊,解密历史,畅谈奇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