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為什麼不改成《清史》?

姚雅君


《清史稿》一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上至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部分內容涉及辛亥革命後的民國曆史,像張勳復辟、溥儀離宮。

該書的歷史跨度達到300年,大部分的文本內容依據《清實錄》《清會典》《國史列傳》等檔案資料寫成,比較詳細、系統地展示清朝歷史面貌,是研究清朝歷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

《清史稿》既然是重要史書,為什麼就不叫《清史》呢?這跟成書背景有關,《清史稿》1927年倉促編成,當時國內形勢是兵荒馬亂,全書很多細節都沒有敲定,就沒有直接稱之為《清史》,而以“稿”代稱,表示不是“定本”。

《清史稿》的出籠,源自我國對歷史重視的傳統,改朝換代之後,新的統治者向來有為上一代修纂歷史的傳統。中華民國成立之後,袁世凱就批准設立清史館,請來趙爾巽、于式枚、劉廷琛等人,在北京東華門內整理清史。

袁世凱對修纂清史很用心,根據統計,參與《清史稿》工程的人員前後達到300多人,時間花費長達14年,最後成書536卷,約2400萬字。主編趙爾巽,工作相當給力,他坦承“蓋既非史學之專,復值時局之多故,任大責重。”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916年袁世凱因為稱帝失敗羞愧而死,失去他的財力支持,清史館的開支立即緊張起來。甚至,趙爾巽要親自跑去“討錢”,求各位大帥撥點款……

不得不說,《清史館》能夠最終成書,還要感謝下面3位軍閥,沒有他們的大筆資金支持,很可能該書要胎死腹中。這3個人分別是“東北王”張作霖、“狗肉將軍”張宗昌、“秀才將軍”吳佩孚。

修纂期間,《清史館》有著詼諧的插曲……儘管參與的人員大多是清王朝的遺老們,他們的立場也是清王朝的視角,經常為清王朝大唱讚歌,並對革命黨人語含諷刺。

但是,這些遺老是兩邊不討好,一方面國民政府曾於1929年禁止《清史稿》公開印行,另一方面清朝末帝溥儀為首的前清貴戚沒少罵他們,畢竟大清皇帝還沒死,修什麼史?

總體上來看,剛剛成書的《清史稿》,由於出自眾人之手,彼此間照應不夠,又未經仔細校對,所以還存在年月、事實、人名等出錯的硬傷。

但是,《清史稿》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還是受到後世學者的肯定。現在《清史稿》已經被正式列入“二十五史”,它已經是一部解讀清朝歷史的權威之作。

再次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清史稿》為什麼不改成《清史》?1927年國內局勢混亂,剛成書的《清史稿》是一部“草稿”,沒有進行更進一步的精細處理,遂命名為《清史稿》。


子屠龍


《清史稿》之所以未改成《清史》,是因為《清史稿》只是在體例上符合中國傳統斷代紀傳體正史,內容上卻存在大量的問題。

《清史稿》的優缺點

《清史稿》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用共計五百三十六卷的內容,記敘了從努爾哈赤建國到宣統退位,這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的總纂官是獨力編修《新元史》的柯劭忞,而《新元史》是被北洋政府納為"二十五史"的存在,可見《清史稿》的價值。

《清史稿》彙編整理了包含《清實錄》、《清代國史列傳》、《清會典》在內的清朝官方史籍檔案,以紀傳體的形式,系統地展示了清代近三百年曆史的詳情。

而《清史稿》之所以稱為"史稿",是因為編者本身就很清楚其中的疏漏和錯誤,使得其不足以稱為一本清代歷史的"斷代正史"。

況且編修人員的史學、文學水平,影響的只是史籍的"文字質量",編修史籍最重要的是正確的歷史觀:確保史實不受記錄者的主觀影響,完整、真實的記錄下來。

《清史稿》最大的問題就是編修著的歷史觀。總纂官柯劭忞在清亡後痛哭不已,甚至於堅持不剪辮子。由這樣一位滿清的孝子賢孫來總纂,加上很多滿清遺老作為編修,《清史稿》在歷史觀上極度地偏向滿清政府。

其一,抹黑一切反對清政府的組織和行為。

《清史稿》不僅貶低明末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南明政府、清朝的白蓮教和太平天國,將其稱為"匪"、"逆"、"寇"、"賊",歪曲它們的歷史。還公開反對辛亥革命,故意略去清末的革命活動,比如興中會、同盟會甚至於辛亥革命的爆發等等。

這使得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易培基呼籲將《清史稿》列為禁書,大呼"此書若任其發行,實為民國之奇恥大辱。"

其二,淡化、掩蓋晚清政府的喪權辱國行為。

對清政府簽訂的各種賣國條約,或淡化、或隱晦其詞,絕口不提割讓領土和賠款這樣的重大問題。

其三,對國外的記敘存在很多錯誤。

編纂者多為一輩子苦修儒家經典的老夫子,對國外和先進科技文化知之甚少。不僅搞出了“俄國界近大西洋,崇天主教”這樣的笑話,還遺漏了晚清民族工業的發展。

編修《清史》的困難

既然《清史稿》不能直接作為清代正史,它又富含了很多有價值的史料,那改編《清史稿》就成為了編纂《清史》的唯一出路。

事實上2002年國務院就批准啟動了《清史》的編纂工作,結合《清史稿》等各種史料,提升到了國家工程的高度。

但近二十年過去了,《清史稿》依舊未能成為《清史》,這就是編纂《清史》的困難所致,而最大的困難就在於資料的翻譯和彙編。

作為距離當今最近的朝代,清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浩如煙海,而不同的史籍文獻間又存在巨大的差異需要進行一一考證。

更為頭疼的是,清政府是滿族政權,其文獻和文書多采用滿文,翻譯工作十分鉅細;清朝與世界各國有很頻繁、深入的交往,其他國家也留存了很多清代的檔案、資料、文物,需要查找和翻譯。

結語

綜上所述,《清史稿》向《清史》的轉變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絕非短時間內可以完成。


霄林天


《清史稿》的誕生非常屌詭。它的發起人是滿清王朝的死敵袁世凱,發起時間是1914年。

彼時袁世凱認為天下初定,是時候可以“修史”了,當時他已經坐穩了大總統的寶座,遂邀請原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做館長編纂滿清歷史。

趙爾巽是滿清遺老,一直對袁世凱心存怨懟,但耐不住老袁的軟磨硬泡,最終打著“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幌子赴京領銜了《清史稿》的編纂工作。

從《清史稿》誕生起,這個勞什子的所謂史書就飽受指責甚至謾罵,滿清遺老遺少痛罵此書是“偽作”“無恥之尤”,革命黨人又因為此書對維新變法、共和思想的否定汙衊而指責它是“無知之作”“應舉國聲討焚燒之”。

即使是從史學角度分析,《清史稿》也是千瘡百孔。此書雖編印於滿青倒臺之後,而編者卻基本還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

編纂此書的人自始至終都是草臺班子,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甚至其中有一部分人還在“清史館”內飲酒狎妓,期間還“拍照留影以為紀念”,真實出盡了滿清遺老遺少的洋相。

《清史稿》雖然是嚴肅的史書,但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

以上對於編纂上的這些問題,總負責人趙爾巽心知肚明,因此他在《發刊綴言》中指出,此書僅僅是“作為史稿披露”。  

綜上所述,既然編者都認為此書只是“《清史稿》”,而非定稿,那後人自然也就不便將之奉為圭臬,表示為堂而皇之的《清史》了。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另類文史


從直接原因上看非常簡單,就是沒有得到官方政府的認可。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官修史書必須要得到官方政府的認可和批准之後才能進入正史序列。清史稿在編撰完成之後,沒有被民國政府接受,解放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不接納其作為正史,所以自然不能把稿字去掉。

如果要進一步追問下去,那就是為什麼之後兩個政府都不認可清史稿?

就要從清史稿較為獨特的編撰歷程開始說起。一般來說,後一朝給前朝修史都是由本朝組織人員進行編修,清史稿比較特殊,是非常有趣的前朝人修前朝史。清史稿的主編趙爾巽,出任過晚清時期的四川總督,東三省總督可謂封疆大吏。清史稿的編撰者基本上都是滿清的遺老遺少,在修書的時候對於滿清有過多的粉飾之詞,對於革命者有很多的汙衊。作為革命政權的民國政府,當然對此非常不滿,不可能給予官修正史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是革命者建立的,政府當然也不可能贊同他們對於革命者的汙衊。

另外一個原因呢,就在於清史稿的結集,實際上也是比較匆忙的。編修清史的動議,來自於袁世凱。袁世凱主政的時候,對於參與編修者在各方面給予了比較好的保障。但隨著袁世凱因為復辟而黯然去世,後任對於清史編修的支持就越來越少了。再加上編修者的年紀普遍都比較大了,主編趙爾巽未能等到清史稿完成就已經去世。在他去世之後第2年清史稿匆忙出版。在後期經費無著落,主編身體又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清史稿嚴格來講也只是一個草稿而已。

那麼清史稿究竟編的如何?後人如何看待和利用這部史書?

從編撰體例來看,它延續了自漢書時代確立的斷代史紀傳體史書傳統。從內容上看也是比較豐富的。如果要看完整部清史稿也要花不少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又進行了一些小的創新和調整。比如針對晚清時期外國人來華從政和干預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專門在列傳當中開闢出了客卿傳。記載了英國人赫德,也就是把持中國海關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外國人,還有上海洋槍隊的指揮官華爾,一個為上海士紳和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發揮特殊作用的美國小流氓。單純從這個列傳的命名上來看,顯然沒有揭示出其背後侵略者的面目。雖然努力反映新時代的一些特殊因素,但顯然沒有抓住要害,認清本質。

從史料收集上來看,主要還是沿用的清代宮廷檔案,對於外部資料的收集是不足的。比如,對於上面所說的外國人的相關記載,其外國背景的介紹就相當簡略,實際上是存在不足的。由於時間比較匆忙,很多東西也沒有詳細考證,輕食考當中的錯誤也是比較多的。

從思想傾向和理念來看,是保守落後的。這一點在上文當中已經說過了,不再贅述。

總的來看,如果採用中國傳統史書的評價標準,清史稿的水準不能說特別好,但也不能算是特別差,大體上有個平均水準。

從當代人的角度來看,對於普通人而言,其實是沒有必要閱讀清史稿的。對於專業的歷史學家來說,清史稿當中的資料信息,不如一手資料更為有價值,所以光看清史稿肯定是不夠的。清史稿由於距離現在比較近,保存史料的價值不是很大,從學術上面來看史料價值不高。


用戶4325101516


《清史稿》由原東三省總督,漢軍旗人趙爾巽組織一幫遺老遺少於1927年編纂而成。

不用猜都知道這是一部穢史!

此書雖編成於辛亥革命以後,而編者卻基本上還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對於編纂上的這些問題,編者也是有所瞭解的,因此《發刊綴言》中指出,此書僅僅是“作為史稿披露”,「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

再者此書對於滿清的暴政、暴行(如屠城、投充、圈地、佔屋、禁海等)多方遮掩。對於滿清皇室過於粉飾美化(如咸豐,英法聯軍要打進北京時他還在圓明園醉生夢死玩四春呢!可在清史稿中也成一位賢君了)。

三者語焉不詳,做為晚清高官、親歷者,連光緒之死都不敢直書。可知此書價值之低了!


華夏一老卒


沒想好怎麼編。主要是對岸沒統一。要是編岔了咋整。隔代官修史就是這樣。也很多東西必須符合當朝的政治立場,宣傳口徑。中國現在山河沒有一統。對岸島上還有一個“中華民國”。要是雙方的口徑不一樣,推出來的《清史》尤其是晚清這段涉及兩黨的立場,等問題說法不一的話。那這問題大了。國際上很多人可等著看笑話。尤其是涉及到清後期的領土問題。這個可是大問題。


青瓷雅居


清史稿是由清朝遺老們寫的,裡面大肆美化滿清王朝,抹黑革命,民國時期已經被禁了,現在能拿出來還是共和國寬宏大量,這種書雖然有一定的價值,但是立場本身就是歪了。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前朝歷史後人編,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般歷史檔案什麼的都會暫時封存,等清朝滅亡後本來應該由民國政府整理編修前朝歷史檔案,但是那實在是一個多事之秋,幾十年的動盪戰亂,國家存亡都無定數,人民水深火熱,政府忙的焦頭爛額,根本沒顧得上整理前朝的檔案,,索性清朝檔案一直保持原稿狀態,沒有經過太大的人為修改擾動,保留了很真實的歷史信息


辰芮


編纂完畢後沒有討論和校正,基本上是一言堂。所以叫稿,也算正史。這部我國以編纂完成《清史》了,是半白話半古文結合的體傳


大宋藝祖趙匡胤


2002年12月12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成立。 國家正在組織史學專家重新編撰清史,至今仍未完工,而清末民國時期編撰的《清史稿》只做為清代歷史資料予以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