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为什么不改成《清史》?

姚雅君


《清史稿》一书为纪传体断代史,上至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部分内容涉及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历史,像张勋复辟、溥仪离宫。

该书的历史跨度达到300年,大部分的文本内容依据《清实录》《清会典》《国史列传》等档案资料写成,比较详细、系统地展示清朝历史面貌,是研究清朝历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

《清史稿》既然是重要史书,为什么就不叫《清史》呢?这跟成书背景有关,《清史稿》1927年仓促编成,当时国内形势是兵荒马乱,全书很多细节都没有敲定,就没有直接称之为《清史》,而以“稿”代称,表示不是“定本”。

《清史稿》的出笼,源自我国对历史重视的传统,改朝换代之后,新的统治者向来有为上一代修纂历史的传统。中华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就批准设立清史馆,请来赵尔巽、于式枚、刘廷琛等人,在北京东华门内整理清史。

袁世凯对修纂清史很用心,根据统计,参与《清史稿》工程的人员前后达到300多人,时间花费长达14年,最后成书536卷,约2400万字。主编赵尔巽,工作相当给力,他坦承“盖既非史学之专,复值时局之多故,任大责重。”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1916年袁世凯因为称帝失败羞愧而死,失去他的财力支持,清史馆的开支立即紧张起来。甚至,赵尔巽要亲自跑去“讨钱”,求各位大帅拨点款……

不得不说,《清史馆》能够最终成书,还要感谢下面3位军阀,没有他们的大笔资金支持,很可能该书要胎死腹中。这3个人分别是“东北王”张作霖、“狗肉将军”张宗昌、“秀才将军”吴佩孚。

修纂期间,《清史馆》有着诙谐的插曲……尽管参与的人员大多是清王朝的遗老们,他们的立场也是清王朝的视角,经常为清王朝大唱赞歌,并对革命党人语含讽刺。

但是,这些遗老是两边不讨好,一方面国民政府曾于1929年禁止《清史稿》公开印行,另一方面清朝末帝溥仪为首的前清贵戚没少骂他们,毕竟大清皇帝还没死,修什么史?

总体上来看,刚刚成书的《清史稿》,由于出自众人之手,彼此间照应不够,又未经仔细校对,所以还存在年月、事实、人名等出错的硬伤。

但是,《清史稿》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还是受到后世学者的肯定。现在《清史稿》已经被正式列入“二十五史”,它已经是一部解读清朝历史的权威之作。

再次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清史稿》为什么不改成《清史》?1927年国内局势混乱,刚成书的《清史稿》是一部“草稿”,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精细处理,遂命名为《清史稿》。


子屠龙


《清史稿》之所以未改成《清史》,是因为《清史稿》只是在体例上符合中国传统断代纪传体正史,内容上却存在大量的问题。

《清史稿》的优缺点

《清史稿》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用共计五百三十六卷的内容,记叙了从努尔哈赤建国到宣统退位,这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的总纂官是独力编修《新元史》的柯劭忞,而《新元史》是被北洋政府纳为"二十五史"的存在,可见《清史稿》的价值。

《清史稿》汇编整理了包含《清实录》、《清代国史列传》、《清会典》在内的清朝官方史籍档案,以纪传体的形式,系统地展示了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详情。

而《清史稿》之所以称为"史稿",是因为编者本身就很清楚其中的疏漏和错误,使得其不足以称为一本清代历史的"断代正史"。

况且编修人员的史学、文学水平,影响的只是史籍的"文字质量",编修史籍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历史观:确保史实不受记录者的主观影响,完整、真实的记录下来。

《清史稿》最大的问题就是编修着的历史观。总纂官柯劭忞在清亡后痛哭不已,甚至于坚持不剪辫子。由这样一位满清的孝子贤孙来总纂,加上很多满清遗老作为编修,《清史稿》在历史观上极度地偏向满清政府。

其一,抹黑一切反对清政府的组织和行为。

《清史稿》不仅贬低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南明政府、清朝的白莲教和太平天国,将其称为"匪"、"逆"、"寇"、"贼",歪曲它们的历史。还公开反对辛亥革命,故意略去清末的革命活动,比如兴中会、同盟会甚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等等。

这使得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呼吁将《清史稿》列为禁书,大呼"此书若任其发行,实为民国之奇耻大辱。"

其二,淡化、掩盖晚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

对清政府签订的各种卖国条约,或淡化、或隐晦其词,绝口不提割让领土和赔款这样的重大问题。

其三,对国外的记叙存在很多错误。

编纂者多为一辈子苦修儒家经典的老夫子,对国外和先进科技文化知之甚少。不仅搞出了“俄国界近大西洋,崇天主教”这样的笑话,还遗漏了晚清民族工业的发展。

编修《清史》的困难

既然《清史稿》不能直接作为清代正史,它又富含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那改编《清史稿》就成为了编纂《清史》的唯一出路。

事实上2002年国务院就批准启动了《清史》的编纂工作,结合《清史稿》等各种史料,提升到了国家工程的高度。

但近二十年过去了,《清史稿》依旧未能成为《清史》,这就是编纂《清史》的困难所致,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资料的翻译和汇编。

作为距离当今最近的朝代,清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不同的史籍文献间又存在巨大的差异需要进行一一考证。

更为头疼的是,清政府是满族政权,其文献和文书多采用满文,翻译工作十分巨细;清朝与世界各国有很频繁、深入的交往,其他国家也留存了很多清代的档案、资料、文物,需要查找和翻译。

结语

综上所述,《清史稿》向《清史》的转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


霄林天


《清史稿》的诞生非常屌诡。它的发起人是满清王朝的死敌袁世凯,发起时间是1914年。

彼时袁世凯认为天下初定,是时候可以“修史”了,当时他已经坐稳了大总统的宝座,遂邀请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做馆长编纂满清历史。

赵尔巽是满清遗老,一直对袁世凯心存怨怼,但耐不住老袁的软磨硬泡,最终打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幌子赴京领衔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

从《清史稿》诞生起,这个劳什子的所谓史书就饱受指责甚至谩骂,满清遗老遗少痛骂此书是“伪作”“无耻之尤”,革命党人又因为此书对维新变法、共和思想的否定污蔑而指责它是“无知之作”“应举国声讨焚烧之”。

即使是从史学角度分析,《清史稿》也是千疮百孔。此书虽编印于满青倒台之后,而编者却基本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

编纂此书的人自始至终都是草台班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其中有一部分人还在“清史馆”内饮酒狎妓,期间还“拍照留影以为纪念”,真实出尽了满清遗老遗少的洋相。

《清史稿》虽然是严肃的史书,但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以上对于编纂上的这些问题,总负责人赵尔巽心知肚明,因此他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披露”。  

综上所述,既然编者都认为此书只是“《清史稿》”,而非定稿,那后人自然也就不便将之奉为圭臬,表示为堂而皇之的《清史》了。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另类文史


从直接原因上看非常简单,就是没有得到官方政府的认可。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官修史书必须要得到官方政府的认可和批准之后才能进入正史序列。清史稿在编撰完成之后,没有被民国政府接受,解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不接纳其作为正史,所以自然不能把稿字去掉。

如果要进一步追问下去,那就是为什么之后两个政府都不认可清史稿?

就要从清史稿较为独特的编撰历程开始说起。一般来说,后一朝给前朝修史都是由本朝组织人员进行编修,清史稿比较特殊,是非常有趣的前朝人修前朝史。清史稿的主编赵尔巽,出任过晚清时期的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可谓封疆大吏。清史稿的编撰者基本上都是满清的遗老遗少,在修书的时候对于满清有过多的粉饰之词,对于革命者有很多的污蔑。作为革命政权的民国政府,当然对此非常不满,不可能给予官修正史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是革命者建立的,政府当然也不可能赞同他们对于革命者的污蔑。

另外一个原因呢,就在于清史稿的结集,实际上也是比较匆忙的。编修清史的动议,来自于袁世凯。袁世凯主政的时候,对于参与编修者在各方面给予了比较好的保障。但随着袁世凯因为复辟而黯然去世,后任对于清史编修的支持就越来越少了。再加上编修者的年纪普遍都比较大了,主编赵尔巽未能等到清史稿完成就已经去世。在他去世之后第2年清史稿匆忙出版。在后期经费无着落,主编身体又越来越差的情况下,清史稿严格来讲也只是一个草稿而已。

那么清史稿究竟编的如何?后人如何看待和利用这部史书?

从编撰体例来看,它延续了自汉书时代确立的断代史纪传体史书传统。从内容上看也是比较丰富的。如果要看完整部清史稿也要花不少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又进行了一些小的创新和调整。比如针对晚清时期外国人来华从政和干预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专门在列传当中开辟出了客卿传。记载了英国人赫德,也就是把持中国海关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外国人,还有上海洋枪队的指挥官华尔,一个为上海士绅和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发挥特殊作用的美国小流氓。单纯从这个列传的命名上来看,显然没有揭示出其背后侵略者的面目。虽然努力反映新时代的一些特殊因素,但显然没有抓住要害,认清本质。

从史料收集上来看,主要还是沿用的清代宫廷档案,对于外部资料的收集是不足的。比如,对于上面所说的外国人的相关记载,其外国背景的介绍就相当简略,实际上是存在不足的。由于时间比较匆忙,很多东西也没有详细考证,轻食考当中的错误也是比较多的。

从思想倾向和理念来看,是保守落后的。这一点在上文当中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总的来看,如果采用中国传统史书的评价标准,清史稿的水准不能说特别好,但也不能算是特别差,大体上有个平均水准。

从当代人的角度来看,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实是没有必要阅读清史稿的。对于专业的历史学家来说,清史稿当中的资料信息,不如一手资料更为有价值,所以光看清史稿肯定是不够的。清史稿由于距离现在比较近,保存史料的价值不是很大,从学术上面来看史料价值不高。


用户4325101516


《清史稿》由原东三省总督,汉军旗人赵尔巽组织一帮遗老遗少于1927年编纂而成。

不用猜都知道这是一部秽史!

此书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对于编纂上的这些问题,编者也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披露”,「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再者此书对于满清的暴政、暴行(如屠城、投充、圈地、占屋、禁海等)多方遮掩。对于满清皇室过于粉饰美化(如咸丰,英法联军要打进北京时他还在圆明园醉生梦死玩四春呢!可在清史稿中也成一位贤君了)。

三者语焉不详,做为晚清高官、亲历者,连光绪之死都不敢直书。可知此书价值之低了!


华夏一老卒


没想好怎么编。主要是对岸没统一。要是编岔了咋整。隔代官修史就是这样。也很多东西必须符合当朝的政治立场,宣传口径。中国现在山河没有一统。对岸岛上还有一个“中华民国”。要是双方的口径不一样,推出来的《清史》尤其是晚清这段涉及两党的立场,等问题说法不一的话。那这问题大了。国际上很多人可等着看笑话。尤其是涉及到清后期的领土问题。这个可是大问题。


青瓷雅居


清史稿是由清朝遗老们写的,里面大肆美化满清王朝,抹黑革命,民国时期已经被禁了,现在能拿出来还是共和国宽宏大量,这种书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立场本身就是歪了。


七个名字真不容易


前朝历史后人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般历史档案什么的都会暂时封存,等清朝灭亡后本来应该由民国政府整理编修前朝历史档案,但是那实在是一个多事之秋,几十年的动荡战乱,国家存亡都无定数,人民水深火热,政府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没顾得上整理前朝的档案,,索性清朝档案一直保持原稿状态,没有经过太大的人为修改扰动,保留了很真实的历史信息


辰芮


编纂完毕后没有讨论和校正,基本上是一言堂。所以叫稿,也算正史。这部我国以编纂完成《清史》了,是半白话半古文结合的体传


大宋艺祖赵匡胤


2002年12月12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成立。 国家正在组织史学专家重新编撰清史,至今仍未完工,而清末民国时期编撰的《清史稿》只做为清代历史资料予以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