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心养性?

海蛋蛋


修心养性,是自身灵魂的升华,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浮躁的世界中,我们都有着一颗出尘之心,欲心性高雅,平和。



修心需认识自我,在不断加深对自身的认知中,改进自我,提升心境。修心及是修己,明悟善恶美丑。若识得自我,自然能明辨是非,看得清黑白对错,容万物于我心,渡苦海,花开彼岸。

养性在于克制,急时需忍,怒时亦需忍。忍有三境。



第一境为生忍,是其为了生存,我必须忍受各种委屈和侮辱!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就是典型代表;

第二境为法忍,是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我见,能自制,能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第三境为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个平等美好的世界,我能随处随缘的觉悟到无生之理。所以忍就是能认清世出世间的真相,而施以因应之道,是一种无上的智慧。


诗书远


修心修身也养性,拥抱心灵的力量,才能绽放最美的自己

想要修身养性,练瑜伽就可以了。体式的练习,帮助大家改变自身的脾性,让大家体会自然感受自然从而达到修心的效果。毕竟修心才是练习瑜伽的最高境地。


体式1:战士三式

1、身体向上延伸挺直站立,做山式站立的瑜伽体式,双腿稍稍分开约半肩宽,双手自然垂放,平稳呼吸,目视前方。

2、重心慢慢转移到左脚上,右腿伸直从身体后侧侧向上抬起,右腿上抬的过程,右腿与地面平行,右脚尖向内勾起。

3、双臂过头顶向上伸直,双手在头顶合十,弯腰上半身向下倾直至躯干与地面平行。

4、维持重心稳定,保持此姿势几分钟的时间。


体式2:舞蹈式

1、身体挺直站立,感觉整个身体有向上延伸、拉伸的感觉,手臂贴紧在双腿外侧,眼睛看向正前方。

2、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弯曲右腿膝盖,脚后跟贴紧臀部,右手抓住右脚脚踝,左臂向前伸直打平,掌心朝上。

3、上身躯干慢慢向下倾,右臂伸直,带动右腿向上抬,可以稍稍弯曲右腿膝盖,脚尖绷直指向正上方。

4、保持身体的重心稳定,维持此姿势几个呼吸的时间。


体式3:单腿交换伸展式

1、双腿伸直并拢,脚尖绷直指向前方,上半身向上延伸挺直,头部和颈部有向上拉伸的感觉,手臂放在身体两侧。

2、弯曲左腿膝盖,膝盖指向外侧,左脚脚后跟靠近大腿根部,右脚向内勾。

3、双臂过头顶向上伸,弯腰上半身下倾,额头贴紧双腿,双手抓住右脚脚掌。

4、保持此姿势几个呼吸的时间。


知道了瑜伽能够修身养性,是不是越来越喜欢它了呢?通过练习瑜伽来感受身边的环境,感受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成长的意义,修心养性。是不是感觉到练习瑜伽也是一种高逼格的运动了?跟着小伽练习瑜伽,相信你一定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自己的生活,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喜欢小伽介绍给大家的瑜伽,记得分享和收藏哦!


波罗密练瑜伽


  1、多读书,多感悟,低调行事,不要自我感觉过好,优越感过度就会显得非常得没有见识,明白你不是明星没有那么闪耀夺目,实实在在。\n  2、多去一些地方走走,在见识中感悟人生意义,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足以说明旅行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提高自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n  3、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不要显露锋芒,不要觉得旁边人都是笨蛋,只有自己才够聪明,懂得察言观色,明白哪些时候说哪些话,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除了说话外,还要能够听懂话,明白炫外音,话中话。\n  4、对于很多自己也不明白的,尽量不说,更不能信口雌黄,自己真正弄明白搞清楚后再说,如果是听闻的,就亲力亲为后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切身感受,就不要过于赘述自己的体验。\n  5、多结交一些品行,能力比自己强很多的人,在他们的为人处世中学习,主动向他们请教,不耻下问,但这里不是让你不结交比自己差的,什么朋友都要有,生活是多源的。


生活小蓝


以我之见脾气爆燥看是对什么事及什么人。如果一个团队里你是主管有人做错了事,你脾气爆燥冲做错事的人发火,我认为这也无可厚非。蒋介石当初还经常吗“娘希屁”呢。但不是原则上的大事都可以私下批评教育。我认为修身养性是指的你能放弃名利,为众多人服务。把一切看淡。所以说有些人想长寿却实现不了,是他们太看重自己了,过于自私,过于小心翼翼,结果得了小病也怕的要死,一堆药吃下去却死的早。是药三分毒,更何况那么多的药伤脾伤肝伤胃伤肾,最后一命呜呼。有些人急于想发财却发不了。甚至劳了命却还是破了财,那是因为财这东西也是会看你这张脸的。你太贪财就跑掉了,你愿意施舍财富才爱往你身上沾。因为你不自私,有了财会施舍给大家为大家服务。历史上和坤的财富富可敌国,最后还不是杀了和坤富了嘉庆吗。修身养性也一样你特意修不见得有效,但心地善良,老天会报达你的。


上海12345678


在传统文化中,将“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基。 “修身”即修炼好自身的综合素质,养成各方面的高度自觉。而“修身”的前提是“修心”,“修身”必先“修心”,“修心”即修炼好心理素质,养成高度的思想自觉,因为思想上的自觉决定其他各方面的自觉。



“修心”者,必须在深入社会,洞悉社会百态的基础上,讲究“定”、“静”、“安”、“虑”、“得”。此5字本源于儒家经典《大学》,其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修心”过程中的方法、阶梯和不同境界。



“知止”,有人解释即通过修炼止欲止妄,止恶兴善。我认为“知”即知道,“止”即制止,整体意思即知道制止因外界影响而导致内心的思想纷纭错乱。 “定”即通过修炼(如佛家禅定、道教吐纳、儒家心学中的定学)使内心从思想错乱中稳定下来,不受外界任何诱惑干扰而能坚定不动,哪怕外界翻江倒海,天翻地覆,我的内心仍自岿然不动,稳如泰山,休想被撼动分毫。 “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就是通过修练,具备随时知道内心因受外界影响发生错乱,偏离正轨的功夫,一旦发现,哪怕心如野马狂躁奔腾、如大海般心潮翻滚,也能随时予以制止,使心定下来,寂然不动,不再受外界任何影响而致任何波动。这是运用“修心”之法修炼过程中的第一层阶梯,也是第一重境界,亦是“修心”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功夫。



能够“知止而后有定”,就可以随时消除心烦、心躁、心狭、心隘、心偏、心私、心骄、心矜、心妒、心忌、心邪、心枉、心奸、心伪、心欺、心诈、心狂、心妄、心凶、心恶等一切不利于内心世界的错乱与私心杂念,从而使内心复归于清定(清净而稳定)。具备“定”的功夫,就能随时随地收摄心神,排除各种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使自己不犯错误。



“静”即平静,即继续通过修炼,在“定”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内心达于平静。内心平静如水,无一丝莲漪,从而不受外部世界任何纷繁杂乱的影响。内心平静如明镜,从而能清晰映照自己面对外界的任何烦躁之心、狭隘之心、骄矜之心、妒忌之心、邪枉之心、奸伪之心、欺诈之心、利诱之心、偏私之心、狂妄之心、凶恶之心等等,从而具备随时随地清醒认识纷繁复杂的大千社会任何表现的条件。内心平静如万里晴空,无一缕细风,无一丝云彩,一派清静而光明,从而具备虚怀若谷,随时吸收任何优点的条件。传统“修心”之道认为,人们的内心,平时由于受到外界各种情况的干扰,同时又由于内心自身产生的私欲所造成的雾障的遮蔽,这是造成内心不明乃至错乱,从而导致人们言行错误的内在原因。只有修持使心处于“静”的状态,明净得像一面镜子,才能随时随地照见真伪,区分善恶、明晰对错,使心明从而眼亮。俗话说,“我心如明镜,会把你看透”,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使人们内心明亮从而决定言行正确的内在条件。



“安”,即在“静”的基础上,继续通过修炼,使内心达到安然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能保持“心静”的一切优势,产生无穷的智慧,正是所谓“心安理得”。例如:由于明晰了狭隘、妒忌之心,就会自然生出宽容之心;由于明晰了骄矜之心,就会自然生出谦虚之心;由于明晰了邪枉、奸伪、欺诈之心,就会自然生出忠正(直)之心;由于明晰了偏私之心,就会自然生出公平之心;由于明晰了凶恶之心,就会自然生出慈悲之心……等等,面对任何人任何细微复杂的非理性、错乱的心理表现,都能够自然生成予以克制的心智。这样的功夫正是“修心”者所要着意修炼的。同时,由于内心平静如万里无云的晴空,故此能虚怀若谷,无限放大内心的虚空,安然吸收诸色人等所具备的一切优点,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而具备成贤成圣的先决条件。 《荀子·性恶》云:“涂之人可以为禹”,意思是说,在路途之上遇到的任何一位平凡的人,只要他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并克服自己的短处,就可以成为大禹这样的圣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功夫同样是“修心”者所要着意修炼的。而且,对于这些功夫,都要通过着意修练,使之成为常态,形成自觉的心理行为。



“虑”,即思虑,就是在“安”的基础上,通过修炼使内心达到不受干扰(指外部的纷乱对“心”的干扰和“内心”私欲的自行扰乱),从容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思虑的状态。具备了使内心达于此种状态的功夫,就为认识事物的原理和规律(道),准备了条件。



“得”,即在“虑”的基础上,通过修炼使自己得道(正确认识到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意思就是由于通过不受干扰、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思虑,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并且能够不受外界纷扰和内心私欲的干扰,按照事物的自身的原理和规律去做,从而使对事物的处理达到完美至善。“得”者“德”也,所谓“道德”之“德”,“道”即事物发展的原理或规律(所谓“天理”),“德”即通过修炼使自身具备认识和自觉按照事物原理和规律所思所言所为的素质。从心学来说,就是获得正确处人处事处物的心智。



所以,《大学》归纳说,“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所要阐明的道理,在于彰显正大光明的德政,在于亲爱人民,在于最终达到至善至美。说到底,君子将修心作为修身的前提,是为了亲爱黎民百姓,最终实施至善至美的德政。这是儒家通过修心从而完美地修身,以期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旨归。



“修心”和“养心”是辩证的统一。当“修心”者具备上述功夫和境界,形成心理自觉时,就会随时随地、自自然然地克服外部世界对内心的扰乱和内心深处私欲升起的雾障,自觉地从容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思虑,从而获得对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并遵从其原理和规律正确予以处理,进而实现理想的效果。整个过程并非劳心的过程,更不是假道学刻意追求形式的过程,而是自然生发应对的过程。其中的“定”、“静”、“安”,本身就是“养心”的过程。至于再通过“虑”,每次都实现“得”这样的理想效果,因而每次都获得无以言喻的愉悦,则更利于“养心”了。比起那些劳心费神循私舞弊,又时刻担心穿帮失败,失败后身心又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常处于阴暗、疲劳、恐惧乃至伤痛之中的人来说,“修心”者内心则常处于清净、光明、祥和、愉悦之中。所以,“修心”利于“养心”,甚至可以说“修心”就是“养心”。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既强调“修心”,也强调“养心”。



通过“修心”乃至“养心”,具备上述优秀的心理素质,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兹举三例:

其一,能做到“慎独”,即在静室独处时能保持很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知止从而心定心静心安,不受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私欲的扰乱,从容思虑,正确认识事物的原理或规律,从而把握之,予以正确处理。传统检验“修身”功夫的方法之一是“慎独”。因为人在独处时内心容易松懈,所以要特别谨慎,防止出现心理失控。室内虽静,他(她)虽然端坐寂然不动,但正是他此时毋须面对任何人,他的内心却反而可能如脱缰的野马狂奔乱跳,私心杂念反而会迅速放大,诸如偏狭私邪错乱之心反而会猛烈滋生。有些人正是在独处时,心猿难制,才导致走火入魔。所以“慎独”是“修心”的基本功夫,至关重要。


其二,在遭遇重大压力时,能够心定心静心安,从而不受外物的纷扰和内心私欲的扰动,从而从容思虑,所得正确,处置妥当。例如《三国演义》中蜀国军师诸葛亮在马稷违令丢失其把守的咽喉要道街亭,曹魏统帅司马懿大军围攻前来,自己兵少将寡、面临强敌灭顶的情况下,从容布局“空城计”。大开城门,所有门卒、洒扫之人一如平时,一派祥和景象。而他自己则稳踞城门门楼之上,洒脱抚琴,琴声悠扬,如潺潺流水,丝毫不乱。司马懿观其情景,细听琴声,越看越生疑,越听心越乱,因为“诸葛一生唯谨慎”却又善于用计,所以判断这是诱入陷阱之计,城内外肯定有伏兵,因而感到事不疑迟,赶紧下令大军后撤。这个故事所反映的,其实正是两军指挥者心理素质的较量。



其三,在重大考验时,哪怕是在千军万马的战场动荡不定之时,甚至在我军行将失败之时,能够做到心定心静心安,从而不受外物的干扰和内心私欲的扰乱,从容思虑,判断正确,妥善处置,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史载前秦与东晋在今安徽寿县一带发生淝水大战的当天,面对前秦苻坚屡战屡胜而来的号称 “百万”、“投鞭断流”的大军压境,而己方只有八万兵力相抗的重大考验,东晋宰相谢安在“镇之以静”的国策指导下,当天特意将朝廷众臣请到都城郊外的别墅游玩,而他自己则与好友从容下棋。对奕者担心失败,心神不宁,而谢安则谈笑风生,从容淡定,棋路丝毫不乱。直到傍晚接到战报时,也只微微一笑,面对围拢聚来焦急等待消息的同僚们轻描淡写地说:“孩儿们侥幸打胜了。 ”显示何等的举重若轻。可是他在随后出门跨越门坎时,被绊脱了履跟自己却不知道。两相对比,足见他优秀的心理素质,对稳定东晋朝臣们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之,善于“修心”乃至“养心”的人,必然在事业上会不断进取,立于不败,利国利民;必然会使家庭幸福,邻里和睦,亲朋仁爱;必然会利于自身养生,健康长寿。


突出重围


专门百度一下“修”字含义,含攸与彡,“攸”是水平稳流动的样子,彡有装饰含义。个人理解“修”:水平稳流动的样子,似乎被装饰过。远古时代没有水利建设,水很任性哦。联系到“修身”,人也是,如身体水平稳流动。我们知道水渠里面平稳流动的水的样子,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柔美中有韧性有力量。我们的身体也如此,沉静,又有活力,这是比较好的状况。但因各种诱惑,让我们有时任性,保持不了沉静,保持不了活了,所以说要“修”。从双人“修”看来,要“修”,是需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平衡的,这过程真的困难,所以人们常说喜欢上某一运动,某一技能,可以引领我们“修”的过程容易些。看各自的喜爱了。

关于“修心”,当然有“修”字内涵,目标是“心”。个人觉得,要修心,应那句歌词“若非一翻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光说,要气量大,要开心,太无力了。要正真理解某件事,打开心结,才能开心起来。这件事刚过,下件烦恼事又来,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烦恼,需要慢慢觉察,反省是什么事。该过程痛并快乐着。

最后身心皆修后,性自然变化,然后就是如何养了。我们一辈子实际上就是修身修心养性,过节了,告诉大家,我们过好当下,体会幸福与快乐,接受避免不了的衰老与死亡。


香漂云外


做事情该这样想:怨我怨我全怨我,处事不该乱发火,人性太差人性劣,生气有病招病果,今后看心不发火。最高境界把己抛,放下自己火气消,有理讲理声不高,正念做到人格高,无声做好德更高,管己就该用此招。


开心果165931305


多读书,然后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文体项目,如练练瑜伽,舞蹈,健身操,登山,骑车行等,再者就是投入某一项‘事业’中去,比如学画画,书法,摄影,女性学学编织,烹饪,养花等,坚持经常,必有效果。


古代佳人1


知行合一(心里良知上认为对的东西,就一定要去做)

满街都是圣人(佛心自现)

万事万物万人都是内心的投射。

慎独(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

两种价值观:一种是用外物(贵重物品)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种是用自己去体现外物的价值。(推荐第二种)

永远不要生气,也永远不要气别人。

男人的成熟,应该是脸上不带情绪,眼里写满故事

要建功立业,必须让自己的胸怀度量像大海一样。

常修莲花口。(留有口德)

大格局 大德行 大度量 行菩萨道。(多做善事,利益他人,慈悲是天地间最强大的磁场)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做事合乎天道)

对自己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依然保持耐心。(家人,父母)

学会利用、调教潜意识,并让潜意识成为你的将军。


福海宇


多读书,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