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到大连的海底隧道什么时间开建?

鲜鲜虾


早在2013年12月就定稿了,鲁东大学教授一直在做各方面的研究,国务院也一直在计划,但是至今还没有开工。因为它的难度不是咱可以想象的,造价也要2600亿。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初港珠澳大桥才55公里光修建就用了9年,何况它是直线通车,海上也风平浪静,一年四季气候也比较温和。烟台到大连130公里,最短的也有103公里,按照这样推理怎么也要18年,更何况他不仅长度大,路线也不完全是直线,还要考虑海上的风,渤海湾经常7、8级大风太正常,所以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北方冬天下雪也再平常不过了,这种大风加上低温甚至结冰的状况更加增加了难度,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一切都还在计划中,等到万无一失才能真正落实


我是烟台胖姐


作为烟台人,我来说说身边社会层面的民声。

第一,投资2600多亿只是预测,隧道这东西尤其是海底,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实际投入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第二,效率性,所有报告和宣传都在淡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通行,它只是一个双向火车通行,不能直接通机动车,所有货物和人员运输都是通过有轨铁路来实现,这在效率上就大打折扣,虽然轮渡运输要6小时,但一个轮渡能装千人和上百辆货车,火车呢?速度效率能提高,但性价比不言而喻。

第三,安全性,这么长的海底隧道,不出事则已,一出就是大事,而且战争,地震,火山,人为等因素一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毁渗漏,整个隧道都面临作废的可能性,即便可控修复,投资也是巨大的。

第四,民用性,不否认连接两岸的确运输效率增加了,但成本摆在那,多少条高速回收成本多少年了依然在收费,这个隧道收费更不能便宜了。

目前建隧道到底好不好,从各个角度看说法不一。咱只是从民面上没看到对百姓有多大实惠,只是希望别沦为政绩的产物!


专撸碧池


这个工程已经从论证到了确定方案阶段,工程立项需要国家发改委批准。看来还有分歧,至今还没得到工程立项的确切消息。如果现在施工预计要十年以后通车。

立项和前期勘探工作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2025年之前开工。

作为一条以半岛为中转,连接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通道,已经争论了好多年,该工程施工条件复杂,未知安全性需要广泛的论证和技术来支持,存在分歧是正常的。

从长远来看,建设这条海底隧道是合理的,不管是从经济来看还是从战略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老梦Meng


一,有商业开发价值。

二,有軍事战略意义。

三,有旅游观光价值。

四,南北通往方便。

五,建一个世界震惊的高科技海上第一大通道。

六,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

七,展示中国高科技含量让世界人认可。

八,世界铁路公路一体的大通道。

九,世界人来观光旅游的好起点经济收入可观。

十,南货北上,北货南调经商方便。

十一,利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开发和利于经济利益和收入。

十二,建一个旅游,观赏,商业,游乐,公园,铁路,公路一体的规模,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十三,希望早日让世界举目,人民希望的工程建成。

十四,我一个普通农民的观点,请各位多点评与纠正,谢谢。





双魚游墨62832882769


最讨厌这偷换概念的,省2000km让大连和烟台出钱修好了。从哈尔滨到上海省了200km不到,让全国人民出钱我肯定反对。



2000多亿做啥不好可以多修一条京沪


Laputa_


心血来潮,一点意义没有。两地都处在半岛一端背后都有纵深腹地,海陆空交通运输都不是满负荷,何况现在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三海关)的年代了,100多公里的隧道火车拉小汽车跑?没意义!拉2丶30吨大卡车拉几辆?隧道的基床可不是陆基。50公里没问题,100多公里的造价和维修费用那可是个无底洞,不要一时兴起坑了国家和下一代。目前最适合建的地方是琼州海峡十几海里就可把海南岛和大陆地连接。


用户1136058610483


至少2000亿的造价,比三峡还高,很多技术问题目前解决不了,除非有政治需要,不然就烟台和大连这两个二线三线城市,不够资格,轮渡已经能够满足了。要是换成北京和上海,那还差不多。


海飞丝梦乡


修完这个隧道,大连目前的优势(大连是大陆地区公路的尽头)荡然无存,南来北往的车辆将严重践踏大连并不富裕的道路资源,沈大神州第一路的称号也将不复存在,城市交通会严重混乱恶化!都想想吧!


好大叔


盼望烟大海底隧道早日开工。


范lirong


关键是可研和环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