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有能力修长城了,为什么不把重要城池的城墙修到50米甚至100米高呢?

河北老王Zippo


长城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遗产,在历史的重大变革之中长城可以说是出力颇多。那么古代居然有能力修长城了,为什么不把重要城池的城墙修到50米,甚至是100米高呢?那样以来的话要比修长城付出的代价小很多!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今天就跟大家好好的聊一聊。

一、各地的人口不一样,有的有实力修建有的没有实力修建。

古代的时候这座城市里面的人口,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城市里的人口特别的多能够找出劳动力,那么扩建城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城市里面的人口特别的少就是想要修建城市,也是修建不了的。古代想要建造什么东西那全部都得靠人力,不然的话什么也办不成!

二、修建城池需要特别多的物力。

修建高大的城墙不是一件小事情,它是需要很多的物质作为供应才可以的,最起码得一些木材还有砖瓦之类的东西是需要进行提供的,这些东西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一些地方根本就提供不了如此多的材料,甚至有时候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进行采购。这样以来的话就加大了修建城墙的成本,最终没有办法完成扩建城墙!

三、技术达不到如此的高度。

古代修建城墙的方法其实特别的简单,主要就是进行堆土。这种方法其实特别的原始,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也可以。不过超过这个范围以后再使用这种方法就不是那么好用了,其付出的代价也是特别大的。用这种技术建造高50米或者100米的城墙,那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要考虑到实际的用处。

古人其实是特别聪明的,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考虑到一个实际作用的问题。修建城墙主要就是为了增加城的安全性。其实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对城进行保护,比如可以在城墙的外面挖上一条护城河,然后可以在城门口出设置很多的陷阱或者据马桩之类的东西。这样以来就可以大大增加城的实际作用。而不用费时费力的去扩建城墙。所以古代人真的是特别聪明。

从种种方面来看,修建大的城墙实在是没有特别的必要。城墙只要是做到了结实够用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大!


凡尘了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动物园中,有个两米高的围栏,里面装着几只袋鼠,有一天,饲养员发现袋鼠出来了,于是,把两米的围栏加高到四米,后来袋鼠又出来了,饲养员把四米的围栏加高到六米,但是的,袋鼠还是出来了,饲养员索性把围栏加高到十米。令人绝望的是袋鼠还是出来了。其他的动物都很羡慕袋鼠可以从这么高的围栏中出去,袋鼠却很淡定的说,如果饲养员不把门关好,围栏再高我也能出去。这就告诉我们,发现问题时,要抓住重要的病症,然后,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回到我们的问题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基础要求过高,不能满足。如果城墙做到50或者100米的高度,首先要有个非常好的基础,在古代,没有更好的设备来满足这个要求,人力夯实,根本不能满足,不像现在可以采用桩基础或者,箱型基础。



第二,成本太高。本来建造一座城池已经很费力了,况且把整个城池建造50或者100米的高度,而且绵延几十公里,比如明朝的北京城,整个城池的长度达54公里,想一想,依照古时的能力建造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岂不是要耗尽国库。更不用说兵马建设,边境防线了。



第三,战略要求。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个笑话,是不是有点启发。一个城池的坚固,只是考虑到了“地利”,如果不能做到“人和”,再坚固、高纵的城墙也只不过是个过硬的景色。并没有任何的战略意义。历史上有个明证,在春秋时候赵襄子。“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鐸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赵襄子没有选择城厚的,或者粮食充足的,最后选择了民和的。最后,赵襄子战胜智伯。可见城墙的高矮和厚薄并不会让一个君主更为看重,更看重的是人和。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君主能做到英明,但只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不会随意的挑战百姓的力量。垂手而至是最高的统治境界,达到国泰民安,或者再低点的要求,国内没有动乱,没有苛政,谁会在乎城墙的高矮厚薄。




曹城少年


理论上讲,城池的城墙修的宽大高耸,的确可以起到更好的防御效果。

明朝的宁远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呢?因为在明朝以前,城池的结构主要以夯土为主,从明朝开始,城池全部都改为砖砌结构,并且在朱元璋“高筑墙”理念推动下,明朝的造城运动达到了历朝历代的顶峰,城墙的高度和宽度也不断攀升,超越历代。我们现今看到的长城,其实基本都是明长城。

而宁远城的加筑背景是在火炮已经大量运用于战争,并且宁远处于明清交战的前线的前提下,但是宁远城的城墙也没有加高到50米甚至100米。宁远城的城墙高8.5米,基宽6.8米,顶宽4.5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明朝直至灭亡,清军也没能攻破这座城池,努尔哈赤甚至还折在了这里。

这其实说明了一点,战略运用得当,一样可以防御敌人,至于城池的高度,够用就行,并不一定修的越高越好,因为还需要考虑到下面几个因素:

1、建筑的承重和材料强度。按照现代的建筑材料强度,砖混结构的高度也不能超过24米。而古代城池属于实心结构,修建高度50米甚至100米的墙体,必然导致结构自重超出承受范围,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宽度,但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得不偿失(8米就能挡住敌人进攻,为何要修100米),更严重的问题是无法抵挡自然侵蚀(下雨、地震等)。

2、成本。古代筑城的成本耗费极大,比如宋朝修建兴化军新城,城高一丈八尺(大概5米多高),用砖多达67万块,想象一下,全部改用砖砌的明朝,修一座城得花费多少?《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358年,在朱元璋在称帝之前,曾命邓愈修建江淮城墙,朱元璋曾问百姓:“邓愈筑城,百姓怨否?”得到的回答是:”颇怨“。所以,修建一座城高50米甚至100米的城墙,将是空前浩大的工程,恐怕没等城池修完,百姓就造反了。

3、意义。城墙修的高大,目的在于防御敌人。但是,古代城池防御是一个立体工程,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上来就直接攻城。一般来说,城池的防御是要结合城外野战来进行的,没有人刚开战就龟缩城中靠城墙来防御敌人,这等于是自缚手脚,敌人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围困就能把城内困死。

所以,综上可知,古代之所以不把重要城池的城墙修到50米甚至100米高,除了建筑材料强度无法达到外,还有成本因素等在内。


秦皇汉武


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的建筑技术真修不了,但是你却又不能说,古人没有修过50米甚至100米高的城墙。不信我们对比一些现存中外古建筑。

长城的平均高度是7.8米,最高也不多14米,离100米还差10来倍,而且这还是包砖的明长城,汉长城更矮。

南京城墙算是中国古代城墙的巅峰了,朱元璋曾经动员28万民工,历时28年修建,其高度为14-21米。

位于河北定州城内的开元寺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84.2米。

前段时间被火烧的巴黎圣母院,塔尖最高处90米。

古埃及金字塔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倒是超过了100米,达到了146.5米,但它是个三角形,根本就不能当城墙。

也就是说,古代的建筑技术在平地修建城墙,50米的城墙已是难如登天,100米的城墙则完全是不可能的,总不能修建一个金字塔围城的城市吧?

但是很明显,城墙越高,越是固若金汤,那么古人是不是真的没想过把城墙建成50米甚至百米高呢?当然有,但古人可不会傻傻的蛮干,而是聪明的利用地形。既然要修建50米高的城墙,为什么不干脆把城池建在山上呢?真是要多高有多高。

事实上,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36年未能攻破的钓鱼城,就是依山而建,其山顶距离江面超过150米。

著名的布达拉宫,其海拔高度为3700米,城墙从山脚修建到山顶,高度超过200余米,如果说钓鱼城的城墙部分只是在山腰和山顶的话,布达拉宫的城墙,绝对的超过了100米。

德国隔山相望新天鹅堡和高天鹅堡,都是矗立在高山之上,可见在这一点上,古人都是达成共识的。因此只要换个思路,别说100米,就算是200米的城墙,古人也完全可以修建,而且并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人力。

因此我认为,要是真有半兽人,古人就可以在白山岩石上,把刚铎首都米纳斯提力斯修建出来。


地图书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修长城和城池,是有哪些区别的。

你必须要搞懂,修长城和城池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才能更好的来理解这个问题:

修建长城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最为重要的作战工具就是战马,我们修长城的目的,就是不要让敌人的战马,深入到中原来。

有了长城,敌人的战马就绕不过来了。

再加上我们在长城边上作战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败游牧民族了。

当然了长城修建的并不高,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成的。长城是有万里之长,工程的浩繁让人难以想象,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抵御游牧民族的南下。

修建城池和长城又有一点不一样,城池的规模远远是不能和长城相提并论的。尽管说修建城池,也是为了抵御强敌的入侵,但是,城池并不是修建的越高越好,因为敌人若是想要攻打城池,不仅仅只有一种办法。

可以说他们是有无数种办法可以使用的,只要这些办法用出来,即使你修建在高的城池,也是徒劳的。

下面我们选最为主要的几种攻占城池的方式来说一下吧。

第一、水淹

在高的城池,也是怕水淹的。若是想要攻打城池,用大水把这个城池给泡起来,不出几个月,城墙就会塌陷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魏国的都城,就是被大水给淹没的。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修建高的城池是没有用的。

第二、挖地道

你不是城墙很高嘛,我们不通过翻越城墙和你交战,而是选择挖地道。通过地道进入到城内和你厮杀。

解放战争的时候,解放军攻占太原城,就是采用的挖地道的方式。所以,即使你的城池在坚固,在面对地道的时候,也是枉然的。

第三、围而不打

还有一种以逸待劳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城池给围起来,我不打你,让你出来主动的投降。当然这种方式的使用,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才可以。

我们都知道无论任何一个城池,里面存放的粮食都是有限的。若是粮食没有了,只有投降把城池让给对手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齐国就是不战而投降的。

所以说并不是把城池修建的高高的,你就不会吃败仗了。


汉史趣闻


因为长城并不是用来抵御大规模袭击而修建的,所以没有必要劳民伤财修建那么高的。

关于长城的真实作用,很多人是存在误区的。

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最为典型的朝代例如秦朝与明朝最甚。我们今天所指的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长城的修建原因主要是:

1、防袭扰。

根据居延汉简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每次犯关的基本上都是“几十骑”,正史当然不会浪费笔墨写这些每年成百上千次的小规模入侵。,所以老是有一些人认为凡事游牧入侵,就一定是数万骑兵一举突破长城饮马黄河,这是错误的想法。事实上长城防御的就是这种几十个人的小部队,这些人数不够多,没法快速推倒城墙。有了长城,就可以保证这种小规模的入侵频率降到最低,就像一个小水坝,百年一遇的洪水挡不住,但是一年一次的汛期完全可以防御住。长城就是这样,几十年一次的万骑大突破未必挡得住,但隔几天一次的小规模侵扰却可以防御,保障长城内部普通农民生活。而像几万人的大规模入侵,十年都未必有一次,那时候单靠城墙是防御不了的,大伙儿随便找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用不着半天就能给你拆一个口子,然后举兵攻入关内。所以长城又有阻碍大规模部队进军速度的能力,能够为长城内集结大部队防御赢得时间。

2、传信。

明代是有班军的(其他朝代不详),长城的垛口留的是警戒部队和快反部队,这些部队的作用是将敌袭如实上报。长城上的烽火台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 烽火台是白天点狼粪,晚上然柴草,白天烧狼粪用烟比较明显 晚上烧柴草靠火光报警。如果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燔薪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即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候史,候史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向都尉负责。

3、经济封锁。

草原上有很多特产,例如马匹、牛羊、皮草、药材、青白盐,在游牧民族眼里这些东西到处都是,没啥稀罕的,但在中原,这些都是需求旺盛的紧俏商品,两地的价格差非常之高。而中原的很多商品在草原也很紧俏,例如布、酒、茶、糖、丝绸、瓷器、工艺品、化妆品等需要精细加工的商品,这些是游牧民族非常紧缺的,他们非常愿意用自己不稀罕的物品来交换他们认为紧俏的中原商品。这种价格差催生了大量的商人穿梭于内地和草原,寻找各种贸易机会。长城是如何在战时达到经济封锁的呢?

战争时期,中原王朝必然想削弱和瓦解草原部落的力量,一方面要靠军事打击,另一方面要靠经济打击。说到经济打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经济封锁,禁止中原的商品流入草原,可以削弱可汗与头领们的力量。但问题来了,如果政府下令禁止贸易,会立刻使市场出现商品稀缺的现象,这就推高了商品的价格。政府以为自己的禁令可以阻拦贸易,但禁令也扩大了贸易的价格差。当商人发现走私可以获得足够可观的利润时,他们必然铤而走险去寻找新的贸易通道,用绕过封锁的方式进行走私。不要低估商人的智慧和翻越能力,山岭虽然能挡住战马,却未必能挡住商人的脚步。商人的牛马驼队可以翻越数千米的雪山冰原,穿梭于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路,所以数百米的高山根本难不倒商人。即使牛马翻不过去,还可以雇佣挑夫手提肩扛,只要能翻过边界,自然会有人接应,可以说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但是长城出现了,高达难以翻越就够了,要命的是上面还有随时能呼叫支援的守兵。明代长城一开始为了军事防御修建了大量关隘、堡寨和烽燧,是一个一个的点,边墙是断断续续而不连贯的,这就给商人留下了很多漏洞可以钻。没有连贯的长城来围堵商人,政府是很难做到经济封锁的。如果想进行经济封锁,就必须把这些边墙、烽燧连接起来,将分离的点逐渐连成线,连贯而无漏洞可钻,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绵延万里的长城。商人有家有业,并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军事武装,偷偷探路还可以,要是翻越长城或毁坏长城会丢掉身家性命,这种风险谁也承受不起。


长安城不良人


首先,长城并不高。

长城只是依山而建,借用了陡峭的山势。主要作用就是降低游牧骑兵机动性,让游牧民族从马上下来,爬城墙攻城。而我军则可以通过长城,传递信号,调动军队。

而且,现存的长城是明朝以后修建的,之前的夯土长城早就没了。

其次,古代军队攻城的方法有很多,爬城墙是最笨的。

按照题主的理解,城墙高了,敌军爬不上去,城池就安全了。

其实,要想攻破一个城池,除了最笨的爬城墙外,方法还有很多种。

第一,挖地道。挖通了,可以直接率兵攻进去。当然,这种方式也可以用来挖塌城墙。城墙越高,越不稳固,越容易挖塌。城墙塌了,就有了坡度,可以直接爬过去。

清末太平军攻南京的时候,就是挖塌了仪凤门的城墙,打下了南京城。


第二,也是最常见的:水淹。利用附近河流水源,筑坝拦水,然后,放水淹城。水不用太多,让被淹城池有一米左右存水就行。

城池被淹以后,污水四溢,肯定会有瘟疫。城里的军队和老百姓肯定会崩溃的。而且,城墙在水中泡久了,也会塌掉。

关羽取樊城,水淹七军,也是类似战术。

第三种,困城!这种方式最笨,最耗时。任何一个城池的存粮都是有限的,总有吃完的一天。粮食没了,人肉吃完了,城也就破了。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采取的战术就是掘壕长围。祖大寿在城内被困的都开始吃“民夫”了。最后,要见求援无望,投降了满清。

最后,既然城墙高度不是城池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没有必要修的到五十米,一百米了。而且,古代也没这个技术和人力。

所以,城墙高度够用就行了。有修五十米城墙的钱,不如用来好好训练军队,发展经济。


勇战王聊历史


请大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究竟城墙需要的合理高度,是由修建者决定的,还是由攻城者来决定的?

答案应该是攻城的一方。

攻城的一方,通常都是同时攻击城门和城墙,而攻击城墙的主要工具,就是简便易行的爬梯。

攻城时,基本都是攻方强大而守方弱小,否则双方早就去野战了。而强大的进攻方,当然希望有尽可能多的攻击点,当攻城时可用梯子的数量越多,对进攻的一方越有利。

这就带来个大问题,数量庞大的梯子,从何而来?

攻城的一方,当然不会从根据地自带梯子出来,合理的方法是就地取材,才能保证攻城时大量梯子的需要。而不论在中国北方的木梯,还是南方的竹梯,都有材料的强度和重量的问题。

先来说材料强度,制作梯子的材料,最好是不要拼接。因为无论是木梯还是竹梯,一旦主材经过拼接过后,梯子的强度都会大大降低,没法在一个梯子上多站几个人,如果攻城方是一个一个慢慢爬的梯子,那根本就没法攻城。

这种城墙高度的选择方式,适合于中国大部分的城防工事,只需要将城墙的高度,高于本地木料的最大尺寸,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安全的了,例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就是个好例子。


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城市,例如西安。光考虑材料的长度和强度,就显得不足了。比如西安城墙的高度,远超周边木材的最大尺寸。

古代的大城市,一般都是树大招风,毕竟敌人很疯狂。那究竟建多高的城墙才合适呢?这时就需要考虑梯子的重量问题了。

(西安的古城墙,有明显的围墙防攀越措施)

假设在长期围困过程中,攻城方终于找到了好木材,好竹子,也做出了长长的梯子,假设梯子的强度还不错,做得很结实。可惜,这样的梯子太重了,就算被九死一生的士兵抬到了城墙下后,发现这个笨重的梯子却很难立起来,这样的感觉,应该是绝望的。

城墙的高度,自从火器被发明以后,随着火器的为了越来越强,墙体也逐步由厚重,改为低矮和隐蔽,直至消失。


圆窗观点


首先长城不是城墙,修长城和修城墙是两回事情。

我们熟悉的八达岭长城不是长城中普遍的存在,绝大多数的长城如下图所示:

三两米高而已,一小队士兵依托这样的长城是挡不住敌人大部队进攻的,敌人随便派些敢冲能爬的人就可以攻下长城了。也不可能派大部队在长城上。

但是,长城一直在修,从战国时期到大明朝一直在修!

为什么?

肯定是因为有用咯!有什么用?再来两张图片对比下好了:

对,长城本质上是边境公路,在古代既没有望远镜,也没有电话,还没有飞机和汽车,怎么才能侦查到敌人的动向呢?

那就是长城了,沿着最高的山脊修上一条公路,视野好得很,远远看到敌人来了,马上点狼烟报敌情,多方便。

如果看到敌人马队去往某一处了,从其他地方调兵,士兵们走在长城上也比走在野山脊上快的多呀!方便调兵。

还有一点,长城防御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出门打仗离不开马呀,牛呀,羊的。因为这三种动物是他们的腿,是他们的粮食,是他们的后勤,两米高的长城也许挡不住游牧民族的人爬上去,绝对挡得住那些马、牛和羊吧!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长城在迟滞敌人后勤线方面有不可替代地功用。

所以说,长城是集障碍工事、雷达(瞭望哨所)、电话(狼烟)、军事公路于一体的防御设施,很有用。

长城不是城墙,修长城不怎么费劲的,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有石用石,有木用木,有的地方甚至用芦苇修长城呢!能花什么钱!

秦始皇修长城的伟大之处不在于长城本身,而在于,秦始皇的行政能力,在那么广袤的土地上,他一声令下修一道墙,无人反抗,也就修起了一道墙。

同时代的其他文明是做不到如此政令统一和深远的。

至于说城墙,在古代,所有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本质上都是军事堡垒。

军事堡垒的坚固与否——高,不是重要的选项!

按50米来算吧,50米高的城墙相当于17层的高楼了,古代又没有电梯,怎么上下?天天的让士兵爬17层高楼吗?

那些滚石檑木,箭矢火油怎么运上去?

就算城墙上可以做饭开火,粮食以及水和木材怎么运上去?

城墙——建的太高不划算。

搞宽一点也比高来的有用,可以多多的储备战争物资。


葭明通半瓶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算修到100米也是没用的,压根就没有不被攻破的城池,更别说城墙。

再说,也不可能修到50米100米,今天也没有这种工程能力,能够修建几千公里。

其实,长城的作用主要是两个:

第一,对付小股游牧民族的骚扰。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去南方劫掠汉人打草谷,就同在大漠上狩猎一样,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只要游牧民族存在,这种劫掠就不可能消失。

然而,在漫长的北方边境想要依靠驻军杜绝小股游牧民族部队的偷袭劫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打个比方,今天居民小区就算安排50个保安昼夜巡逻,也不能保证不会进贼,因为巡逻终究有漏洞的。

所以,长城最大的功效就是阻挡小股游牧骑兵的骚扰。

这些小规模骑兵没有攻城的工具,不可能有效突破的。

大家不要小瞧这一点。

只要有这些人,哪怕一二百骑兵的骚扰,恐怕长城以南几百公里的居民都不得安宁。

而要知道,长城距离北京也不过120公里而已,北京可是很多朝代的首都。

第二,为二三线部队争取时间。

其实如果游牧民族大局南下,比如一次出动上万人甚至几万人,就不可能没有攻城的东西,那么长城其实是守不住的。

大家随便想想,就算是今天,解放军能守住长达数千公里的长城每一段吗?不可能的。

因为敌人可以从任何一点突破,我军则无法集中力量守住每一个点。

《北虏事迹》记载:“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余骑到,于花马池北镇边墩起,至石井儿墩止,拆开墙口一十二处,深入固原等地抢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骑到,于花马池北柳扬墩起至青羊墩止,拆开墙口一十六处,深入平凉临巩,直抵陇州,大掠而去。总制右御史邓章调榆林等处官军分布固原要冲,不能御。”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于正面攻击古北口同时,从黄渝沟拆长城而过。

实际上,长城起到的是争取时间的作用。

因为即便是骑兵大部队,想要突破长城是需要时间的。只要守军进行一定程度抵抗,加上快马告急,至少可以争取数天的时间。

而这数天的时间,就可以让边塞诸如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边防军集结起来,准备和敌人决战。三线的军队,也可以紧急开赴这一线,进行增援。

这几天的时间,可是千金难买的。


游牧民族一旦发现我方集中大军,又有准备,很多时间直接就放弃进攻撤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