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有能力修長城了,為什麼不把重要城池的城牆修到50米甚至100米高呢?

河北老王Zippo


長城是我們國家的非物質遺產,在歷史的重大變革之中長城可以說是出力頗多。那麼古代居然有能力修長城了,為什麼不把重要城池的城牆修到50米,甚至是100米高呢?那樣以來的話要比修長城付出的代價小很多!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今天就跟大家好好的聊一聊。

一、各地的人口不一樣,有的有實力修建有的沒有實力修建。

古代的時候這座城市裡面的人口,其實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城市裡的人口特別的多能夠找出勞動力,那麼擴建城池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如果城市裡面的人口特別的少就是想要修建城市,也是修建不了的。古代想要建造什麼東西那全部都得靠人力,不然的話什麼也辦不成!

二、修建城池需要特別多的物力。

修建高大的城牆不是一件小事情,它是需要很多的物質作為供應才可以的,最起碼得一些木材還有磚瓦之類的東西是需要進行提供的,這些東西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一些地方根本就提供不了如此多的材料,甚至有時候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進行採購。這樣以來的話就加大了修建城牆的成本,最終沒有辦法完成擴建城牆!

三、技術達不到如此的高度。

古代修建城牆的方法其實特別的簡單,主要就是進行堆土。這種方法其實特別的原始,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但是也可以。不過超過這個範圍以後再使用這種方法就不是那麼好用了,其付出的代價也是特別大的。用這種技術建造高50米或者100米的城牆,那麼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要考慮到實際的用處。

古人其實是特別聰明的,做什麼事情都是要考慮到一個實際作用的問題。修建城牆主要就是為了增加城的安全性。其實有很多的辦法可以對城進行保護,比如可以在城牆的外面挖上一條護城河,然後可以在城門口出設置很多的陷阱或者據馬樁之類的東西。這樣以來就可以大大增加城的實際作用。而不用費時費力的去擴建城牆。所以古代人真的是特別聰明。

從種種方面來看,修建大的城牆實在是沒有特別的必要。城牆只要是做到了結實夠用也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一味的追求大!


凡塵了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動物園中,有個兩米高的圍欄,裡面裝著幾隻袋鼠,有一天,飼養員發現袋鼠出來了,於是,把兩米的圍欄加高到四米,後來袋鼠又出來了,飼養員把四米的圍欄加高到六米,但是的,袋鼠還是出來了,飼養員索性把圍欄加高到十米。令人絕望的是袋鼠還是出來了。其他的動物都很羨慕袋鼠可以從這麼高的圍欄中出去,袋鼠卻很淡定的說,如果飼養員不把門關好,圍欄再高我也能出去。這就告訴我們,發現問題時,要抓住重要的病症,然後,對症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回到我們的問題中。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

第一,基礎要求過高,不能滿足。如果城牆做到50或者100米的高度,首先要有個非常好的基礎,在古代,沒有更好的設備來滿足這個要求,人力夯實,根本不能滿足,不像現在可以採用樁基礎或者,箱型基礎。



第二,成本太高。本來建造一座城池已經很費力了,況且把整個城池建造50或者100米的高度,而且綿延幾十公里,比如明朝的北京城,整個城池的長度達54公里,想一想,依照古時的能力建造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豈不是要耗盡國庫。更不用說兵馬建設,邊境防線了。



第三,戰略要求。正如前面我們所說的那個笑話,是不是有點啟發。一個城池的堅固,只是考慮到了“地利”,如果不能做到“人和”,再堅固、高縱的城牆也只不過是個過硬的景色。並沒有任何的戰略意義。歷史上有個明證,在春秋時候趙襄子。“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於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襄子將出,曰:“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罷力以完之,又斃死以守之,其誰與我!”從者曰:“邯鄲之倉庫實。”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尹鐸之所寬也,民必和矣。”乃走晉陽。”

趙襄子沒有選擇城厚的,或者糧食充足的,最後選擇了民和的。最後,趙襄子戰勝智伯。可見城牆的高矮和厚薄並不會讓一個君主更為看重,更看重的是人和。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君主能做到英明,但只要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不會隨意的挑戰百姓的力量。垂手而至是最高的統治境界,達到國泰民安,或者再低點的要求,國內沒有動亂,沒有苛政,誰會在乎城牆的高矮厚薄。




曹城少年


理論上講,城池的城牆修的寬大高聳,的確可以起到更好的防禦效果。

明朝的寧遠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為什麼呢?因為在明朝以前,城池的結構主要以夯土為主,從明朝開始,城池全部都改為磚砌結構,並且在朱元璋“高築牆”理念推動下,明朝的造城運動達到了歷朝歷代的頂峰,城牆的高度和寬度也不斷攀升,超越歷代。我們現今看到的長城,其實基本都是明長城。

而寧遠城的加築背景是在火炮已經大量運用於戰爭,並且寧遠處於明清交戰的前線的前提下,但是寧遠城的城牆也沒有加高到50米甚至100米。寧遠城的城牆高8.5米,基寬6.8米,頂寬4.5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明朝直至滅亡,清軍也沒能攻破這座城池,努爾哈赤甚至還折在了這裡。

這其實說明了一點,戰略運用得當,一樣可以防禦敵人,至於城池的高度,夠用就行,並不一定修的越高越好,因為還需要考慮到下面幾個因素:

1、建築的承重和材料強度。按照現代的建築材料強度,磚混結構的高度也不能超過24米。而古代城池屬於實心結構,修建高度50米甚至100米的牆體,必然導致結構自重超出承受範圍,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寬度,但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得不償失(8米就能擋住敵人進攻,為何要修100米),更嚴重的問題是無法抵擋自然侵蝕(下雨、地震等)。

2、成本。古代築城的成本耗費極大,比如宋朝修建興化軍新城,城高一丈八尺(大概5米多高),用磚多達67萬塊,想象一下,全部改用磚砌的明朝,修一座城得花費多少?《明史》中有這樣一段記載:1358年,在朱元璋在稱帝之前,曾命鄧愈修建江淮城牆,朱元璋曾問百姓:“鄧愈築城,百姓怨否?”得到的回答是:”頗怨“。所以,修建一座城高50米甚至100米的城牆,將是空前浩大的工程,恐怕沒等城池修完,百姓就造反了。

3、意義。城牆修的高大,目的在於防禦敵人。但是,古代城池防禦是一個立體工程,並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上來就直接攻城。一般來說,城池的防禦是要結合城外野戰來進行的,沒有人剛開戰就龜縮城中靠城牆來防禦敵人,這等於是自縛手腳,敵人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圍困就能把城內困死。

所以,綜上可知,古代之所以不把重要城池的城牆修到50米甚至100米高,除了建築材料強度無法達到外,還有成本因素等在內。


秦皇漢武


原因很簡單,因為古代的建築技術真修不了,但是你卻又不能說,古人沒有修過50米甚至100米高的城牆。不信我們對比一些現存中外古建築。

長城的平均高度是7.8米,最高也不多14米,離100米還差10來倍,而且這還是包磚的明長城,漢長城更矮。

南京城牆算是中國古代城牆的巔峰了,朱元璋曾經動員28萬民工,歷時28年修建,其高度為14-21米。

位於河北定州城內的開元寺塔,是世界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84.2米。

前段時間被火燒的巴黎聖母院,塔尖最高處90米。

古埃及金字塔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倒是超過了100米,達到了146.5米,但它是個三角形,根本就不能當城牆。

也就是說,古代的建築技術在平地修建城牆,50米的城牆已是難如登天,100米的城牆則完全是不可能的,總不能修建一個金字塔圍城的城市吧?

但是很明顯,城牆越高,越是固若金湯,那麼古人是不是真的沒想過把城牆建成50米甚至百米高呢?當然有,但古人可不會傻傻的蠻幹,而是聰明的利用地形。既然要修建50米高的城牆,為什麼不乾脆把城池建在山上呢?真是要多高有多高。

事實上,橫掃歐亞的蒙古大軍,36年未能攻破的釣魚城,就是依山而建,其山頂距離江面超過150米。

著名的布達拉宮,其海拔高度為3700米,城牆從山腳修建到山頂,高度超過200餘米,如果說釣魚城的城牆部分只是在山腰和山頂的話,布達拉宮的城牆,絕對的超過了100米。

德國隔山相望新天鵝堡和高天鵝堡,都是矗立在高山之上,可見在這一點上,古人都是達成共識的。因此只要換個思路,別說100米,就算是200米的城牆,古人也完全可以修建,而且並不需要動用太多的人力。

因此我認為,要是真有半獸人,古人就可以在白山岩石上,把剛鐸首都米納斯提力斯修建出來。


地圖書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就要知道修長城和城池,是有哪些區別的。

你必須要搞懂,修長城和城池的目的分別是什麼,才能更好的來理解這個問題:

修建長城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最為重要的作戰工具就是戰馬,我們修長城的目的,就是不要讓敵人的戰馬,深入到中原來。

有了長城,敵人的戰馬就繞不過來了。

再加上我們在長城邊上作戰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打敗遊牧民族了。

當然了長城修建的並不高,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成的。長城是有萬里之長,工程的浩繁讓人難以想象,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抵禦遊牧民族的南下。

修建城池和長城又有一點不一樣,城池的規模遠遠是不能和長城相提並論的。儘管說修建城池,也是為了抵禦強敵的入侵,但是,城池並不是修建的越高越好,因為敵人若是想要攻打城池,不僅僅只有一種辦法。

可以說他們是有無數種辦法可以使用的,只要這些辦法用出來,即使你修建在高的城池,也是徒勞的。

下面我們選最為主要的幾種攻佔城池的方式來說一下吧。

第一、水淹

在高的城池,也是怕水淹的。若是想要攻打城池,用大水把這個城池給泡起來,不出幾個月,城牆就會塌陷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魏國的都城,就是被大水給淹沒的。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修建高的城池是沒有用的。

第二、挖地道

你不是城牆很高嘛,我們不通過翻越城牆和你交戰,而是選擇挖地道。通過地道進入到城內和你廝殺。

解放戰爭的時候,解放軍攻佔太原城,就是採用的挖地道的方式。所以,即使你的城池在堅固,在面對地道的時候,也是枉然的。

第三、圍而不打

還有一種以逸待勞的方式,就是把這個城池給圍起來,我不打你,讓你出來主動的投降。當然這種方式的使用,是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才可以。

我們都知道無論任何一個城池,裡面存放的糧食都是有限的。若是糧食沒有了,只有投降把城池讓給對手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齊國就是不戰而投降的。

所以說並不是把城池修建的高高的,你就不會吃敗仗了。


漢史趣聞


因為長城並不是用來抵禦大規模襲擊而修建的,所以沒有必要勞民傷財修建那麼高的。

關於長城的真實作用,很多人是存在誤區的。

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最為典型的朝代例如秦朝與明朝最甚。我們今天所指的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長城的修建原因主要是:

1、防襲擾。

根據居延漢簡的記錄。我們可以看到每次犯關的基本上都是“幾十騎”,正史當然不會浪費筆墨寫這些每年成百上千次的小規模入侵。,所以老是有一些人認為凡事遊牧入侵,就一定是數萬騎兵一舉突破長城飲馬黃河,這是錯誤的想法。事實上長城防禦的就是這種幾十個人的小部隊,這些人數不夠多,沒法快速推倒城牆。有了長城,就可以保證這種小規模的入侵頻率降到最低,就像一個小水壩,百年一遇的洪水擋不住,但是一年一次的汛期完全可以防禦住。長城就是這樣,幾十年一次的萬騎大突破未必擋得住,但隔幾天一次的小規模侵擾卻可以防禦,保障長城內部普通農民生活。而像幾萬人的大規模入侵,十年都未必有一次,那時候單靠城牆是防禦不了的,大夥兒隨便找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用不著半天就能給你拆一個口子,然後舉兵攻入關內。所以長城又有阻礙大規模部隊進軍速度的能力,能夠為長城內集結大部隊防禦贏得時間。

2、傳信。

明代是有班軍的(其他朝代不詳),長城的垛口留的是警戒部隊和快反部隊,這些部隊的作用是將敵襲如實上報。長城上的烽火臺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臺、牆臺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敵臺可充作傳遞烽火信息的墩臺,沒有敵臺也沒有適於點烽的牆臺的地方,按傳烽路線必須建有烽火臺。薊鎮總兵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講:“自古守邊不過遠斥堠謹烽火。薊鎮以險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緣軍馬戰守應援素未練習分派,故視烽火為無用。今該議擬呈會督撫參酌裁訂:凡無空心臺之處,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臺所相近百步之內者,俱以空心臺充墩。大約相去一、二里,梆鼓相聞為一墩.”戚繼光還制定了傳烽之法,編成通俗順口的《傳烽歌》讓守臺官兵背誦熟記。經過嚴格訓練,負責傳烽的守軍能以烽火準確傳遞軍情,而且迅速,一般三個時辰就可傳遍整個薊鎮防線。 烽火臺是白天點狼糞,晚上然柴草,白天燒狼糞用煙比較明顯 晚上燒柴草靠火光報警。如果匈奴人入塞圍困亭障,已來不及下亭障燔薪時,白天則舉亭上蓬或加一煙,夜間舉“離合苣火”。“離合苣火”是處於“虜守亭障”的緊急而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信號,即幾把苣火一會兒分離,一會兒又合攏。如果被圍逼的亭障不能發出燔積薪的信號,距離最近的另一座烽燧應按規定照常舉蓬燔薪,把信號準確傳遞出去。《塞上蓬火品約》還規定,如果發現所報的信號有誤,則應立即“下蓬滅火”,取消所發的信號,並寫成書面報告,迅速傳報都尉府。若天氣惡劣,或亭燧相隔過遠,在“晝不見煙,夜不見火”的情況下,應立即將情況寫成書面報告,用加急的傳遞方式報送上級。有的漢簡還記錄了某烽燧的守備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報警物布蓬、布表、苣、積薪、鼓;建築器物椎、瞄準器械“深目”,防禦武器弩、槍、羊頭石等。並表明當時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長)管理的。候官統候史,候史管燧長,負有保管裝備,修葺建築物、管理“天田”,巡視檢查與及時彙報的職責,候官則向都尉負責。

3、經濟封鎖。

草原上有很多特產,例如馬匹、牛羊、皮草、藥材、青白鹽,在遊牧民族眼裡這些東西到處都是,沒啥稀罕的,但在中原,這些都是需求旺盛的緊俏商品,兩地的價格差非常之高。而中原的很多商品在草原也很緊俏,例如布、酒、茶、糖、絲綢、瓷器、工藝品、化妝品等需要精細加工的商品,這些是遊牧民族非常緊缺的,他們非常願意用自己不稀罕的物品來交換他們認為緊俏的中原商品。這種價格差催生了大量的商人穿梭於內地和草原,尋找各種貿易機會。長城是如何在戰時達到經濟封鎖的呢?

戰爭時期,中原王朝必然想削弱和瓦解草原部落的力量,一方面要靠軍事打擊,另一方面要靠經濟打擊。說到經濟打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經濟封鎖,禁止中原的商品流入草原,可以削弱可汗與頭領們的力量。但問題來了,如果政府下令禁止貿易,會立刻使市場出現商品稀缺的現象,這就推高了商品的價格。政府以為自己的禁令可以阻攔貿易,但禁令也擴大了貿易的價格差。當商人發現走私可以獲得足夠可觀的利潤時,他們必然鋌而走險去尋找新的貿易通道,用繞過封鎖的方式進行走私。不要低估商人的智慧和翻越能力,山嶺雖然能擋住戰馬,卻未必能擋住商人的腳步。商人的牛馬駝隊可以翻越數千米的雪山冰原,穿梭於懸崖峭壁間的羊腸小路,所以數百米的高山根本難不倒商人。即使牛馬翻不過去,還可以僱傭挑夫手提肩扛,只要能翻過邊界,自然會有人接應,可以說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但是長城出現了,高達難以翻越就夠了,要命的是上面還有隨時能呼叫支援的守兵。明代長城一開始為了軍事防禦修建了大量關隘、堡寨和烽燧,是一個一個的點,邊牆是斷斷續續而不連貫的,這就給商人留下了很多漏洞可以鑽。沒有連貫的長城來圍堵商人,政府是很難做到經濟封鎖的。如果想進行經濟封鎖,就必須把這些邊牆、烽燧連接起來,將分離的點逐漸連成線,連貫而無漏洞可鑽,這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綿延萬里的長城。商人有家有業,並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軍事武裝,偷偷探路還可以,要是翻越長城或毀壞長城會丟掉身家性命,這種風險誰也承受不起。


長安城不良人


首先,長城並不高。

長城只是依山而建,借用了陡峭的山勢。主要作用就是降低遊牧騎兵機動性,讓遊牧民族從馬上下來,爬城牆攻城。而我軍則可以通過長城,傳遞信號,調動軍隊。

而且,現存的長城是明朝以後修建的,之前的夯土長城早就沒了。

其次,古代軍隊攻城的方法有很多,爬城牆是最笨的。

按照題主的理解,城牆高了,敵軍爬不上去,城池就安全了。

其實,要想攻破一個城池,除了最笨的爬城牆外,方法還有很多種。

第一,挖地道。挖通了,可以直接率兵攻進去。當然,這種方式也可以用來挖塌城牆。城牆越高,越不穩固,越容易挖塌。城牆塌了,就有了坡度,可以直接爬過去。

清末太平軍攻南京的時候,就是挖塌了儀鳳門的城牆,打下了南京城。


第二,也是最常見的:水淹。利用附近河流水源,築壩攔水,然後,放水淹城。水不用太多,讓被淹城池有一米左右存水就行。

城池被淹以後,汙水四溢,肯定會有瘟疫。城裡的軍隊和老百姓肯定會崩潰的。而且,城牆在水中泡久了,也會塌掉。

關羽取樊城,水淹七軍,也是類似戰術。

第三種,困城!這種方式最笨,最耗時。任何一個城池的存糧都是有限的,總有吃完的一天。糧食沒了,人肉吃完了,城也就破了。

大淩河之戰,皇太極採取的戰術就是掘壕長圍。祖大壽在城內被困的都開始吃“民夫”了。最後,要見求援無望,投降了滿清。

最後,既然城牆高度不是城池安全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沒有必要修的到五十米,一百米了。而且,古代也沒這個技術和人力。

所以,城牆高度夠用就行了。有修五十米城牆的錢,不如用來好好訓練軍隊,發展經濟。


勇戰王聊歷史


請大家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究竟城牆需要的合理高度,是由修建者決定的,還是由攻城者來決定的?

答案應該是攻城的一方。

攻城的一方,通常都是同時攻擊城門和城牆,而攻擊城牆的主要工具,就是簡便易行的爬梯。

攻城時,基本都是攻方強大而守方弱小,否則雙方早就去野戰了。而強大的進攻方,當然希望有儘可能多的攻擊點,當攻城時可用梯子的數量越多,對進攻的一方越有利。

這就帶來個大問題,數量龐大的梯子,從何而來?

攻城的一方,當然不會從根據地自帶梯子出來,合理的方法是就地取材,才能保證攻城時大量梯子的需要。而不論在中國北方的木梯,還是南方的竹梯,都有材料的強度和重量的問題。

先來說材料強度,製作梯子的材料,最好是不要拼接。因為無論是木梯還是竹梯,一旦主材經過拼接過後,梯子的強度都會大大降低,沒法在一個梯子上多站幾個人,如果攻城方是一個一個慢慢爬的梯子,那根本就沒法攻城。

這種城牆高度的選擇方式,適合於中國大部分的城防工事,只需要將城牆的高度,高於本地木料的最大尺寸,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安全的了,例如山西的平遙古城,就是個好例子。


對於一些特別重要的城市,例如西安。光考慮材料的長度和強度,就顯得不足了。比如西安城牆的高度,遠超周邊木材的最大尺寸。

古代的大城市,一般都是樹大招風,畢竟敵人很瘋狂。那究竟建多高的城牆才合適呢?這時就需要考慮梯子的重量問題了。

(西安的古城牆,有明顯的圍牆防攀越措施)

假設在長期圍困過程中,攻城方終於找到了好木材,好竹子,也做出了長長的梯子,假設梯子的強度還不錯,做得很結實。可惜,這樣的梯子太重了,就算被九死一生的士兵抬到了城牆下後,發現這個笨重的梯子卻很難立起來,這樣的感覺,應該是絕望的。

城牆的高度,自從火器被髮明以後,隨著火器的為了越來越強,牆體也逐步由厚重,改為低矮和隱蔽,直至消失。


圓窗觀點


首先長城不是城牆,修長城和修城牆是兩回事情。

我們熟悉的八達嶺長城不是長城中普遍的存在,絕大多數的長城如下圖所示:

三兩米高而已,一小隊士兵依託這樣的長城是擋不住敵人大部隊進攻的,敵人隨便派些敢衝能爬的人就可以攻下長城了。也不可能派大部隊在長城上。

但是,長城一直在修,從戰國時期到大明朝一直在修!

為什麼?

肯定是因為有用咯!有什麼用?再來兩張圖片對比下好了:

對,長城本質上是邊境公路,在古代既沒有望遠鏡,也沒有電話,還沒有飛機和汽車,怎麼才能偵查到敵人的動向呢?

那就是長城了,沿著最高的山脊修上一條公路,視野好得很,遠遠看到敵人來了,馬上點狼煙報敵情,多方便。

如果看到敵人馬隊去往某一處了,從其他地方調兵,士兵們走在長城上也比走在野山脊上快的多呀!方便調兵。

還有一點,長城防禦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出門打仗離不開馬呀,牛呀,羊的。因為這三種動物是他們的腿,是他們的糧食,是他們的後勤,兩米高的長城也許擋不住遊牧民族的人爬上去,絕對擋得住那些馬、牛和羊吧!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長城在遲滯敵人後勤線方面有不可替代地功用。

所以說,長城是集障礙工事、雷達(瞭望哨所)、電話(狼煙)、軍事公路於一體的防禦設施,很有用。

長城不是城牆,修長城不怎麼費勁的,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有石用石,有木用木,有的地方甚至用蘆葦修長城呢!能花什麼錢!

秦始皇修長城的偉大之處不在於長城本身,而在於,秦始皇的行政能力,在那麼廣袤的土地上,他一聲令下修一道牆,無人反抗,也就修起了一道牆。

同時代的其他文明是做不到如此政令統一和深遠的。

至於說城牆,在古代,所有用城牆圍起來的城市本質上都是軍事堡壘。

軍事堡壘的堅固與否——高,不是重要的選項!

按50米來算吧,50米高的城牆相當於17層的高樓了,古代又沒有電梯,怎麼上下?天天的讓士兵爬17層高樓嗎?

那些滾石檑木,箭矢火油怎麼運上去?

就算城牆上可以做飯開火,糧食以及水和木材怎麼運上去?

城牆——建的太高不划算。

搞寬一點也比高來的有用,可以多多的儲備戰爭物資。


葭明通半瓶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就算修到100米也是沒用的,壓根就沒有不被攻破的城池,更別說城牆。

再說,也不可能修到50米100米,今天也沒有這種工程能力,能夠修建幾千公里。

其實,長城的作用主要是兩個:

第一,對付小股遊牧民族的騷擾。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去南方劫掠漢人打草谷,就同在大漠上狩獵一樣,只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只要遊牧民族存在,這種劫掠就不可能消失。

然而,在漫長的北方邊境想要依靠駐軍杜絕小股遊牧民族部隊的偷襲劫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打個比方,今天居民小區就算安排50個保安晝夜巡邏,也不能保證不會進賊,因為巡邏終究有漏洞的。

所以,長城最大的功效就是阻擋小股遊牧騎兵的騷擾。

這些小規模騎兵沒有攻城的工具,不可能有效突破的。

大家不要小瞧這一點。

只要有這些人,哪怕一二百騎兵的騷擾,恐怕長城以南幾百公里的居民都不得安寧。

而要知道,長城距離北京也不過120公里而已,北京可是很多朝代的首都。

第二,為二三線部隊爭取時間。

其實如果遊牧民族大局南下,比如一次出動上萬人甚至幾萬人,就不可能沒有攻城的東西,那麼長城其實是守不住的。

大家隨便想想,就算是今天,解放軍能守住長達數千公里的長城每一段嗎?不可能的。

因為敵人可以從任何一點突破,我軍則無法集中力量守住每一個點。

《北虜事蹟》記載:“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餘騎到,於花馬池北鎮邊墩起,至石井兒墩止,拆開牆口一十二處,深入固原等地搶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騎到,於花馬池北柳揚墩起至青羊墩止,拆開牆口一十六處,深入平涼臨鞏,直抵隴州,大掠而去。總制右御史鄧章調榆林等處官軍分佈固原要衝,不能御。”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

實際上,長城起到的是爭取時間的作用。

因為即便是騎兵大部隊,想要突破長城是需要時間的。只要守軍進行一定程度抵抗,加上快馬告急,至少可以爭取數天的時間。

而這數天的時間,就可以讓邊塞諸如山西、河北、陝西等地的邊防軍集結起來,準備和敵人決戰。三線的軍隊,也可以緊急開赴這一線,進行增援。

這幾天的時間,可是千金難買的。


遊牧民族一旦發現我方集中大軍,又有準備,很多時間直接就放棄進攻撤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