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手下名將如雲,甘寧黃忠魏延文聘李嚴,更兼有零陵上將軍邢道榮,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懵silver1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佔據荊州的劉表是當時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據《三國志》記載,劉表實力鼎盛時期據地數千裡擁兵十餘萬,可以說劉表是完全擁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然而,劉表在完全聚友荊州之後一直默默無聞,就連官渡之戰這樣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都沒有參加。劉表直到病死也沒有什麼大作為。

《三國志 魏書 劉表傳》:(劉)表遂攻並懌,南收零、桂,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

劉表佔據荊州手下人才濟濟,為何在東漢末年沒能有所作為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劉表妒賢。第二,劉表胸無大志。

劉表妒賢其實曹操的謀士郭嘉早就給出了答案。曹操征討烏丸時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這些人認為曹操率大軍深入烏丸導致後方空虛,倘若劉表這個時候趁機派劉備(劉備當時投奔了劉表)襲擊曹操的後方那就危險了。郭嘉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

郭嘉的話明確地指出,劉表這個人雖然招攬人才但卻不會任用人才,因為劉表這個人妒賢。所以當時荊州雖然人才濟濟,但是在劉表當政的時候這些人都沒什麼名氣。比如諸葛亮、龐統、李嚴、魏延、黃忠等人都是劉備在荊州主政時才得到重用的。《三國志》裡對劉表的評價道:”表雖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類也“。一個疑神疑鬼妒忌賢能的人,在亂世之中怎麼會有所作為呢?

劉表胸無大志,這一點在《三國志》裡記載的比較明確。官渡之戰時,袁紹派來使者請求劉表發兵相助,劉表表面上答應了袁紹而實際上卻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劉表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的野心沒有袁紹那麼大,他對於爭奪天下並沒有興趣只想保住荊州割據一方。一個沒有爭奪天下之心的人又何談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太祖與袁紹方相持於官渡,紹遣人求助,表許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三國志 魏書 劉表傳》

歷史戰爭


劉表本身是被漢朝派遣到荊州來的荊州牧,但是朝廷也沒有給他配備什麼人馬,這個時候的劉表要想真正成為荊州牧,其實比登天還難。

因為荊州跟東吳一樣,豪強們擁有錢糧軍隊,他們是不會順從朝廷隨便派來的一個官員的。而且荊州牧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擁有募兵、收稅等大權,這些權力如果都集中在一個人手裡,那這些豪強的力量就會減弱。

\t劉表單騎定荊州,是需要很大勇氣和能力的。

劉表不是傻瓜,他隻身前來荊州,如果直接揚言要奪權,早晚被人家給暗殺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劉表必須要想辦法站穩腳跟才行,所以劉表主動向這些豪強們示好。在各地區選出一些特別大的家族,將他們的家族領袖封為朝廷命官。

過去這些人只是地方豪強,那是朝廷不認可的。現在突然就有官可以做,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不過做了官,就要守朝廷的規矩,劉表正是利用了手裡任命官員的權力,逐步拿下了整個荊州。

乃單馬入宜城,請南郡人荊越、襄陽人蔡瑁與共謀畫。表謂越曰:“宗賊雖盛而眾不附,若袁術因之,禍必至矣。吾欲徵兵,恐不能集,其策焉出?”對曰:“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貴乎得人。袁術驕而無謀,宗賊率多貪暴。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使君誅其無道,施其才用,威德既行,襁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後漢書》

對豪強的改革只是第一步,為了穩定自己的地位,劉表還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真正能夠聽自己指揮的人馬。募兵自然是其中一項準備工作,此外劉表還想到了聯姻的辦法。

只要跟當地豪族聯姻,不僅有錢,而且又有了可以調動的兵馬,所以劉表選擇跟荊州蔡家聯姻,娶了蔡夫人。從而蔡夫人的弟弟蔡瑁,便對劉表死心塌地。

不得不說,劉表為人處世確實有自己的手段,他在最短時間內,空手套白狼,將整個荊州收入囊中,這種水平我看當時也沒幾個人能做到。

西川的劉焉,為了成為益州之主,不惜動用軍隊鎮壓當地豪強,這就是非常無奈的做法。而且劉焉是有軍隊的,可是劉表沒有。

\t劉表只有扼守荊襄之才,並沒有奪取天下之志。

劉表這人確實有個人魅力,否則也不可能將整個荊州迅速收入囊中。不過劉表的目的只是為了躲避朝廷的混亂,在南方尋找一塊淨土罷了。

所以劉表壓根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志向,這就有些尷尬了。因為天下大亂的時候,劉表如果振臂一呼,以他漢室宗親的身份,那不知道比劉備要有優勢多少倍。

可是他沒有這方面想法,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劉表沒有參加。後倆袁紹與曹操決戰的時候,劉表依舊沒有表態。足以可見劉表是不想爭奪天下的人。

太祖與袁紹方相持於官渡,紹遣人求助,表許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說表曰:“豪傑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將軍。將軍若欲有為,起乘其弊可也。。。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賢俊皆歸之,其勢必舉袁紹,然後稱兵以向江漢,恐將軍不能御也。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後嗣,此萬全之策也。”---《三國志》

當年曹操要北上攻打烏丸,劉備立刻奏請劉表,希望他能夠出兵攻打許都,使得曹操有家難回。可是劉表卻無動於衷,他甚至嫌棄劉備這個人太會惹事了。

說他沒有奪取天下之志,還算是客氣的。其實他就是看不清天下局勢,一旦曹操或者袁紹任何一方奪取了北方控制權,那荊州還能夠倖免於難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荊州作為天下腹地,北上能夠奪取中原,東進可以收服東吳,西進則可以奪取西川。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地方,劉表想要在這裡做個土皇帝,壓根是不現實的。

結果他剛死了沒多久,曹操的大軍就已經殺到了荊州,劉表的兒子劉琮不戰而降,荊州二十幾萬人馬,未動一兵一卒,就都成了曹操的麾下,實在令人惋惜。

\t劉表手下的豪強們,未必願意為劉表奪取天下而賣命。

表面上來看,劉表確實已經征服了整個荊州。可是他面臨的問題跟孫權是一樣的,那就是無法使喚手下的豪強們。

這些豪強都加官進爵,成為了荊州的主要官員,但是他們只想著守住自己的家業,壓根不可能會為劉表賣命。

為了家族的安寧,他們當然選擇支持劉表成為荊州牧。可是劉表一旦要出兵北伐的話,那每個家族都要考慮一件事,北伐對他們家族有沒有好處?

每個家族都想著最後坐收漁翁之利,沒有一個家族願意出兵為劉表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是鐵一般的事實,所以劉表要想北伐,其實壓根就不具備這方面條件。如果他把自己手裡那點兵馬都給拼光了,那他再回到荊州來,可能連荊州牧都做不成。

其他任何一個家族也都是這麼想的,一旦他們家的軍隊被拼光了,那他們家族自然就會被其他豪強所吞併。

有這麼一層尷尬的關係在這裡擺著,劉表也不能向劉備言明這件事,所以自然就隨便找了個藉口糊弄過去了。



\t總結:劉焉軍事鎮壓的手段雖然無奈,但比劉表的“以德服人”要牢靠的多。

劉焉也是漢室宗親,也是他第一個提出將天下分為十三州,讓漢室宗親們分別擔任這些州郡的州牧。所以劉焉當然要為自己挑一塊最好的風水寶地。

他看中了西川這個地方,因為這裡易守難攻,完全可以在這裡做一個土皇帝,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是征服西川他可不是靠嘴皮子說,而是帶去了東州兵。

這是劉焉的嫡系部隊,幫助劉焉用武力征服了這片土地。我們會發現,劉焉家族在這裡的地位就相當高。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焉徙治綿竹,撫納離叛,務行寬惠,陰圖異計。張魯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來焉家,故焉遣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焉上書言米賊斷道,不得復通,又託他事殺州中豪強王鹹、李權等十餘人,以立威刑。犍為太守任岐及賈龍由此反攻焉,焉擊殺岐、龍。---《三國志》

因為整個益州算是劉焉打下來的,手下的士兵們全都是劉焉的嫡系人馬,這裡但凡勢力大點的豪強,全都被劉焉給收拾了。後來最大的一個豪強,其實就是劉焉本人了。

\t所以他當然要比劉表坐江山更加穩固,劉表身邊到處都是豪強掣肘,而劉焉不存在這個問題。等到劉焉的兒子劉璋上臺以後,依舊大權在握,並不存在豪強奪權的情況,而且他想打張魯立刻就能出兵,而不是像劉表那樣,受到豪強們的掣肘。

後來劉備奪取西川,其實也是通過武力,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打下來的才叫江山,談下來的江山畢竟不會那麼穩定,槍桿子底下出政權,這話一點也不假哦。


江湖小曉生


劉表擁有荊州富庶之地,手下兵多將廣,境內高人隱士眾多,水軍的實力在當時也很強大,但他後來卻沒有爭霸天下,主要原因在於:

1.自身沒有雄心壯志,只想守著本土安逸的過日子。

2.手下雖能人不少,但不同心,幾大士族各成一派,互相打壓排擠,嫉賢妒能。

3.繼位者沒選好,導致劉琦和劉琮反目成仇,內耗嚴重,而劉表又沒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

這樣一個看似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由於領導者沒有遠大目標,內部不團結,當然不能爭霸天下,只能成為別人的臺階。


故土情緣


東漢末年,劉表單騎入荊州,平宗賊之亂,開經立學,引得四方士人入襄陽講學求學。北交袁紹,南拒孫堅,趕跑袁術,佔據荊州千里之地,帶甲10多萬。然而劉表坐失袁紹與曹操南北對峙的機會,坐看曹操變強。

要說劉表手下將領,題主描述之人確實在其陣中,那為什麼劉表沒有抓住機會,北上中原,獲得一統天下的機會?



內部存在矛盾,手下大將並不忠心

《後漢書》記載:時,江南宗賊大盛,又袁術阻兵屯魯陽,表不能得至,乃單馬入宜城,請最為重要的清朝派南郡人蒯越、襄陽人蔡瑁與共謀畫。

蔡家和蒯家是劉備入主荊州之時的功臣,蔡瑁之妹嫁與劉表作為繼室。後來劉表的二兒子劉琮娶了蔡氏的侄女,導致蔡氏支持劉琮成為荊州的繼承人。蔡瑁、張允等荊州大將成為蔡氏外部支持者。這一變化,導致原本劉表看中的繼承人劉琦被蔡氏等人不斷中傷而失寵。最終劉琦只能前往江夏擔任太守,以避免為蔡氏等人所害。劉表內部傾軋厲害。

蔡瑁和蒯越是劉表定荊州的關鍵人物,也是手下重臣。不過二人也是劉表手下最為重要的親曹派。蔡瑁是荊州本地世族,從小就與曹操交好,蔡瑁投降之後,曹操曾經親自前往蔡瑁府上,以私人身份相會。而對於蒯越,曹袁官渡大戰之時,就是他多次勸說劉表不要支援袁紹,從而間接的幫助了曹操。之後曹操南下荊州,二人共同迫降了劉琮。作為手下最為重要的謀臣和將領,卻並不完全忠於自己,劉表何談統一大業。



劉表生性多疑,無進取心

《三國志賈詡傳》: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後漢書》:六年,劉備自袁紹奔荊州,表厚相待結而不能用也。

按照賈詡對劉表的評價,那就是好謀無斷,生性多疑。當初袁紹派人求助於劉表,其雖答應袁紹所求,卻不派兵出戰,同時也不協助曹操。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建議劉表,要麼趁天下之亂奮發圖強,成為爭奪天下的一員。要麼選擇一位豪強,直接依附。而不是像現在這個樣子,將袁紹、曹操都得罪了。結果劉表還是什麼都沒做,坐等盟友袁紹滅亡。

另外一點可以看出劉表生性多疑,無進取心的則是劉備來投。劉表將劉備放在新野小縣,雖然相待甚厚,卻不用其能。讓劉備在北方為他抵擋曹操的威脅,同時又防止他坐大。這樣的人如何能爭霸天下。



非明明主之資,雖有猛將不得用,雖有良臣不得入仕

《三國志甘寧傳》: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

荊州非但有黃忠、甘寧、李嚴等一眾猛將。還有諸葛亮、龐統、劉巴、徐庶、孟建、石濤、馬良等眾多良臣。

這些猛將在其手下基本都不得志。黃忠在劉表死後不過代理一裨將軍,在當時屬於最低等的雜號將軍,在劉表當政之時可以想象軍職之低。而甘寧不過是劉表手下黃祖的手下,雖屢有戰功,卻不被重用,連縣長這種職位都沒有撈到。李嚴在劉表處的職位也不過是秭歸縣令。唯一受到一些重用的是文聘,他作為劉表丈下大將對北方進行防禦。

而眾多良臣除了龐統幾乎沒有在劉表處出仕的。劉巴少有才名,多次被劉表徵用,全部被劉巴拒絕。龐統雖然出仕,也不過是本郡下面一個小小的功槽。其他諸如諸葛亮等人,壓根就沒有為劉表效力的想法。劉表死後,各奔東西,分別為曹操、劉備效力去了。

我是【文史侃大山】,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吐槽。一起討論歷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充分回答這個問題足以!

小鳥怎麼知道老鷹的想法呢?

劉表是一個:老婆孩子熱炕頭,居家過日子的男人,



並不是一個王霸天下的男人,只有守攤子的思想,沒有爭天下的雄心。



自古人才出荊襄,人選擇不了自己的出生地,更選擇不了自己所在的社會環境,因此荊襄之地的人才,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但是缺乏人才的任用機制和使用機制,導致了荊襄之地的人才和普通的老百姓沒有太大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黃忠都老成那樣了,還沒有什麼名氣,在劉備手裡才成了一代名將。

黃忠劇照

關於劉表手下的人才,僅僅是劉表沽名釣譽的一種擺設罷了,至於人才有沒有能力、適合於什麼樣的崗位?可以在哪些方面發揮他們的特長?劉表根本就不關心,他只關心自己的荊州八俊,文人所喜歡的名聲而已,每年搞一次一鶯歌燕舞的文人活動,詩酒風流!邀請劉備代他和荊襄九郡的代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喝喝酒,相互吹捧一下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甘寧、黃忠、魏延、刑道榮這幾個武將在劉表手裡是得不到重用的,因為他們每天所想的事情和所幹的事情都是打打殺殺,沒事殺個人,這與文人的儒雅之風相去甚遠,是不會得到劉表賞識的,因此這些人在劉表的手下僅僅是一個開門的郎官兒或者是守城的一個武官兒。

文聘和李嚴是智將,在文人相輕的時代,他倆是看不上劉表搞的那些鶯鶯燕燕,詩酒風流,賞花弄月的事情,對於這個沒有什麼雄才大略,沒有什麼征戰天下思想的劉表,他們倆是極其鄙視的,雖然他們倆也上班兒,僅僅不過是混口飯吃而已!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劉表志裡的荊襄之地,主要領導劉表,喜歡的根本不是征戰城池,統一天下這樣的事情,大的環境上就不具備英雄輩出的環境,他們這些人即使有再高的雄才偉略,也施展不出來,因為就沒有他們所適應的土壤。

說句喪氣話:不要指望娘炮,能夠很爺們的出來說句硬話!就像文松一樣,你能指望他出來打仗嗎?

這個瘋狂的世界!

因此,在劉表這裡,一統天下,只是一個笑語而已,不是有沒有可能,而是絕沒有可能。


少華聊史


當時正值亂世之際,各諸侯擁兵而立,手下強將如雲的又何止劉表一家。而在司馬氏未一統之前,諸侯之間征戰多年,也只打出個三足鼎立的局面。

先說劉表本人。他當初單槍匹馬殺到荊州上任,愛民養士,恩威並重。他在任期間,絕對是將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防禦也做的好,一般人打不進來。可見他的確是有手段的,有足夠自保一方的能力。

劉表的缺點是什麼呢?他雖然也有野心,但手高眼低,空有心,卻無膽。故而曹操評價他虛名無實,算不上英雄。他的確也沒辜負曹操對他的評價,只是求自保便夠,做個看家之輩,而不圖擴張,不欲逐鹿中原。


那就算劉表有進取之心,也有膽量,他能夠一統天下嗎?

他手上確實有著精兵強將,但有一個例子擺在他面前。袁紹坐擁的土地,軍馬,戰將遠勝劉表,可最後還是被曹操消滅掉了。那是因為劉表與袁紹相同,權謀處事策略用人,都遠遠比不過曹操。


何況當時還有孫劉兩家,佔盡地利人和。因此劉表若想爭霸中原,最後下場跟袁紹無異,甚至被消滅的比袁紹還要早,更不用談來一統天下了。


Ad哥哥


劉表(142年至208年),字景升,東漢末年宗室、軍閥,東漢八俊之一。但劉表生性多疑,喜歡搞座談會,誇誇其談可以,並沒有統一全國的志向。其實在當時的歷史情況,劉表只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用現在的話說,劉表是個老實人,並非是個梟雄。

劉表手下名將眾多,他所在治所荊州更是人才濟濟:諸葛亮、魏延、黃忠、蔡瑁、蒯越、司馬徽、大軍閥黃祖等等,還有後來的像劉備集團,禰衡更是當時的明星人物。荊州水軍更是號稱十萬大軍。但是劉表生性多疑,信任蔡瑁、張允集團,208年劉表去世。劉表生前同時防範大兒子劉琦,欲立小兒子劉琮為荊州繼任者,在當時的傳統觀念,立長不立幼,劉琮年幼,就被蔡瑁妻族集團操控,廢長立幼。而後曹操大舉進犯荊州,劉琮投降。兩年後劉琦也因病去世。

劉表在荊州的功績還是很卓著的,他平息荊州戰亂,修建學堂,資助保護各界學士,廣攬人心,訓練水軍,使荊州在當時能夠休養生息。但是劉表生不逢時,如果現在一定是一位出色的省長或者市長,在那個群雄並舉的年代,想尋求自保是很難的,那是個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的時代。

所以我認為劉表未能稱霸天下,統一全國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劉備性格不適合與梟雄爭霸。劉表所在荊州雖然名將謀士眾多,劉表的性格猜疑,搞個座談會,交流論壇可以。他不會知人善任,使用人才,也不會籠絡人心。像諸葛亮這樣的國士,而且還有點親戚的關係,卻不能被使用,卻被劉備感召。

第二、劉表沒有太大的政治理想跟戰略規劃。我舉個例子:曹操在跟袁紹官渡焦灼之時,你劉表應該乘虛而入,聯合當時在宛城的張秀去許昌搶皇帝。但他卻按兵不動,不聽劉備的建議(劉表本身也不信任劉備),曹操集團的荀彧(我記不太清是哪位謀士了)也料定劉表不會進犯,荀彧說,劉表生性多疑,將多寡謀,不會過來摻合。果不其然,官渡之戰打了好長時間,劉表一直坐山觀虎鬥。等官渡之戰快完事了,劉表才反應過來,問劉備,是不是咱們也去撈一把好處,我猜劉備心裡在呵呵了。

第三、劉表的機會來的太晚。當劉表有稱霸天下資本的時候,他已經五六十歲,而且他的兩個兒子又不成器,說白了沒有接班人,也沒有靠譜的顧命大臣。在那個年代,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是35歲,說起來也可能是巧合,誰命長命短,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像劉備也活了六十多歲,劉備身邊卻是人才濟濟,劉禪身邊更有諸葛亮輔佐;曹操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幾個兒子也很有能力,曹丕的能力也是可以的;孫權命硬,七十一歲去世。


歷史的那些事


這個問題和我前面回答的有一個問題,答案其實相差無幾.

因為劉表雖然表面看有著非常出色的能力,而且猛將如雲,但在三國這個亂世中,相對其他梟雄來說還是弱了點.只能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吧.也只能是一個悲劇人物.

在很多人心中,三國時期的劉表是一副謙謙君子和慈祥的形象。其實這是人們受到了小說影響的緣故。真正的他是一個狠人,不過大家對他的評價都是統一的——失敗者。不過他並未一生下來就是一副朽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巔峰時期,或長或短。在三國初期,他是一個真正的狠角色,但是為何他卻無法成為最終的霸者呢?

青年才俊時,劉表也是一個憤青,不過他還有一個靈活的腦袋,使得他在亂世中得以保身。不過他也混了很長一段日子,直到暮年之時霸業才開始起步。

那個時代,人們的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多歲。劉表的霸業之路開始起步時,他已經快滿五十了。一個垂暮的老者,看起來文弱不堪,卻要與這些霸者們爭雄。在剛接管荊州之時,初入其境,發現各勢力互相爭鬥。他們都想要打敗對方,然後自己進駐衙門,成為主人。劉表一個人赴任,很容易就會成為被宰的羔羊。不過,此時的他有著自己的算盤,直奔宜城。到了那裡之後,他請來了蒯氏兩兄弟,想聽聽他們的高見。不料,這二人也沒什麼真材實料,只會空泛的談一下屁用都沒有的道理。之後,劉表便讓他們請來當地武裝頭領,開一個宴席。這場宴相當於是為死人舉辦的,因為來赴宴的都被殺了,荊州也平定了。

據史料所記,在荊州的這段日子裡,劉表治理得很好,賞罰並重,而且招賢納士,民眾都很信服他。當時他已經在荊州稱雄了,而此時的曹操根基還未穩,劉備也只是扮演著一個馬仔的角色。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劉表北上爭雄的話,那麼天下歸誰所有,一切都未能斷定。而劉表卻果斷放棄了,而是想要把荊州建設成一個堅固之城。自己不想打出去,也不想人家打進來。因為這時他的年歲已經大了,不想再冒那些風險了。如果他再年輕個二十歲,或許會當機立斷的決定與那些霸者一決高下。更何況,他只拿得動筆桿子,在率兵作戰上不得要領。所以好不容易才有這點家底,他又怎敢輕易冒險呢?所以說,那些年輕人喜歡熱鬧,就讓他們去吧,我就不參與其中了。

劉表抱著這樣的思想,想要守住這荊州城,守住這點家底。可是他錯了,這個想法從一開始就錯了。你不想參與其中,並不代表別人不會把你給捲進來。畢竟荊州可是一塊肥肉,但凡有點實力,誰不想啃下來?

公元208年時,荊州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此時曹操即將率軍南下。而劉表也在畏懼中過完了他的人生,恐懼的去世了。這之後,荊州便成了孫曹劉三家的必爭之地。而那個曾經威風凜凜的劉表,卻漸漸被人給遺忘了。


糖糖的五千年


劉表在官渡之戰已經到了花甲之年,60多歲的人了還有什麼雄心,能保住自己得一畝三分地就已經不錯了,


灬箹恏哋圉湢灬697


1、劉表性格比較柔弱,書生氣足,是個文人雅士。沒有一統江山的豪情壯志。

2、劉表漢室宗親,領荊州牧時主要依靠荊州士族蔡氏,蒯氏扶持。這兩大家族當時沒有出啥野心家。

3、劉表死的時候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已經一統黃河流域,勢力龐大,實力雄厚。

4、一統不僅需要武將,更需要文臣。縱觀劉表帳下,沒有啥知名度高的文臣謀士。

5、中國歷史的大概率事件,北方統一南方。事實發展也是,最後三國歸晉。北方滅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