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前文談了6種基本旋轉球,又談了13種拍形,本文取其中5種橫平豎直的基礎拍形(參見圖1)。

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圖1 5種基礎拍型的三維畫

橫立拍拍面平行於球網,處於5種基本拍形的中間位置,其它4種拍形都可由其旋轉90度並平移到相應位置而成。上面的可以叫上平拍,下面的叫下平拍,左面的叫左側立拍,右面的叫右側立拍,後面正中的叫橫立拍。

文字描述和幾何圖形畢竟不夠直觀,還是來看看高手的實戰例圖。

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圖2 橫立拍 天下第一大力弧圈王勵勤

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圖3 下平拍 大魔王張怡寧

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圖4 上平拍 乒壇第一美女徐孝元


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圖5 左側立拍 天下第一直拍,乒乓弧線藝術大師許昕


淺說乒乓3——五種基礎拍形簡介

圖6 右側立拍 號令天下王皓

通過前面幾篇的簡單討論我們知道,一個相同拍形(即相同的擊球部位)因揮拍方向不同,能打出不同性質的旋轉球。每種拍型有無數個揮拍方向,我們先考慮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中的五個(因為向後方向擊球很少有可能讓來球向前飛越過網,形成合法擊球)。

假設一個不轉來球從正前方水平方向飛過來,看看這五種基本拍形在實戰中分別能打出哪幾種基本旋轉球?

1 首先討論第一種拍形------橫立拍(參見圖2)。拍面橫立,擊球面向前。

橫立拍向前運動,可與來球正向碰撞,打出不轉球。如果橫立拍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運動,均對來球形成摩擦,可分別打出上旋、下旋、左旋、右旋球。橫立拍基本上打不出順、逆旋,因拍面垂直其旋轉軸。

因其位置的特殊性,橫立拍是唯一能打出上下左右四種旋轉球的拍形。實戰中常用於平擋、輕掛上旋、橫切、橫撇、橫抹等等擊球動作。

2 下平拍(參見圖3)。拍面水平,擊球面向上。

下平拍有三個有意義的摩擦方向,打出三種旋轉球。其中向左、右摩擦可以打出順、逆旋側拐球,向前摩擦可以打出下旋球。下平拍基本上打不出左、右側旋,因拍面垂直其旋轉軸;也打不出上旋球。

實戰中正、反手削球、搓球多用,發球中大量存在下平拍向前、向左或向右摩擦的情況。

3 上平拍(參見圖4)。拍面水平,擊球面向下。

上平拍有三個有意義的摩擦方向,打出三種旋轉球。其中向左、右摩擦可以打出逆、順旋側拐球,向前摩擦可以打出上旋球。上平拍基本上打不出左、右側旋,因拍面垂直其旋轉軸;也打不出下旋球。

實戰中多見於封蓋、扣殺、摩擦拉衝等情況。

4 左側立拍(參見圖5)。拍面側立,擊球面向右。

左側立拍有三個有意義的摩擦方向,打出三種旋轉球。其中向上、下摩擦可以打出順、逆旋側拐球,向前摩擦可以打出左側旋球。左側立拍基本上打不出上、下旋,因拍面垂直其旋轉軸;也打不出右旋球。

實戰中多見於拉衝順旋側拐弧圈、砍發左側旋球等等。許昕那一手技驚四座、威力巨大的側拐弧圈球很多就是採用左側立拍拍形拉出來的。

5 右側立拍(參見圖6)。拍面側立,擊球面向左。

右側立拍有三個有意義的摩擦方向,打出三種旋轉球。其中向上、下摩擦可以打出逆、順旋側拐球,向前摩擦可以打出右側旋球。右側立拍基本上打不出上、下旋,因拍面垂直其旋轉軸;也打不出左旋球。

實戰中多見於拉衝逆旋側拐弧圈、砍發右側旋球等等。

理論上每種拍形向四邊摩擦都能打出四種旋轉球。但實際上五種拍形中除了橫立拍形外,其餘四種拍形都只能打出三種旋轉球,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向後的摩擦方向,無法打出能向前過網,落在對方球檯的有效擊球。

本文中的五種拍形都是指相對近似的,實戰中極少有絕對的橫平豎直拍形,為了將來球回擊向前飛過網,拍形或多或少有幾度偏差。打出的旋轉球也不是100%的絕對純旋轉球,而是近似的相對旋轉球,或多或少含有其它旋轉成分。

注:本文幾張明星拍形照片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和運動員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