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古代王朝存在的時間取決於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的速度?


統治階級人數過於龐大,階級固化,財富集中,中央集權,國庫虧空,特務機構發達,勞役賦稅繁重,興文字獄,刑法嚴苛,宦官外戚專權等,歷史老師說這些是每一個王朝末期都有的特點。


風雷雲羽


如果把財富換成權力,這句話就是對的。漢朝和外戚共天下,南北朝和世家大族共天下,唐朝和武將、藩鎮共天下,宋朝和文人士大夫共天下,元朝和高僧、貴胄共天下,明朝和清流、宦官共天下,清朝和八旗、縉紳共天下。當國家的權利和財富迅速集中到這幾類人的最頂層時,王朝就會陷入動盪。

從經濟角度來講,絕對的權力才可以使經濟利益最大化。古代商人只是表面上的富足,他們的財富是可控、可統計的。只要國家採用了強力的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這也就是說,古代王朝真正富有的人是掌握權力的集團。西晉的石崇、王凱,他們財富的獲得都是通過權力的累計。但是,他們的奢侈也昭示著西晉王朝的衰落,他們鬥富之後不過十餘年,西晉就陷入了混亂便是明證。

從長遠的歷史角度看來,良好的國家狀態應該是政治權力與經濟分配猶如兩座正金字塔相互輝映,藏富於民才能夠得到盛世景象。雖然做不到均貧富,但是經濟金字塔的底部只要足夠寬闊,這個國家的基礎就會很牢固,這也是國外依靠中產階級的原因。所以,一旦財富迅速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王朝就會不穩。


經典守望者


哈哈,誰說的,你嗎?你能指出一個下此結論的人?

大清,從一八四零年起雅片戰爭就注它要完蛋的。這是說,一個朝代的替代,從興到衰到被取代,是由內外多種因素促成的。大清敗給了資本主義,是封建主義的最後終結。這個註定的結局,不可逆轉的結局。

大清之前的王朝,都是農耕社會,皇帝就是牧羊人。我們中國人常說,天災人鍋,看看歷史上的幾次農民起義,或許能找到朝代更替的答案。

人禍,皇權制度,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天災。史前史,曾經有過大洪水,我們知道西方有個若亞方舟的傳說,世界淹在水裡了,放鴿子,它飛回來說明到處是水,不飛回來說明洪水退去,它找到了棲息地。農耕社會生活保障的底線是很差的。你可想而知。

從人禍說,制度上說,可以追蹤到皇權的腐敗,財富的集中,但這是很泛泛地說。至少,還有鄰國強弱的因素。中國朝代更替,幾次是由外敵侵入造成的。這樣,是否可以這樣說,中國積弱了才被外敵改破的呢!漢唐強盛,是沒有外敵侵入造成更替的。

所以,財富集中說太過狹隘。中國朝代的更替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最終結果。


秋歌988


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這是一個很表面的形象化的問題。但可以延伸出來許多根本性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所謂的財富大都是指貨幣或商業資源以及土地。

第一,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錢都到少數人的手裡,那麼社會的總體消費能力必然是下降的,而另一方面,社會的奢侈品市場又會畸形發展。這兩方面都會對社會的經濟結構產生衝擊。最終結果就是社會消費萎縮,經濟虛假繁榮。消費萎縮打壓生產,虛假的經濟過剩又引導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經濟混亂。如果管理不善,一定會引起經濟危機。最終的結果就是社會動亂。

當這個社會的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的速度越來越快時,這種危機的到來肯定也是越來越快。

第二,土地兼併即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造成的危害。

古代的土地和現在的土地在重要性上是不一樣的。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其他活路,不像現在,沒有土地可以幹建築工,可以跑買賣。古代的人基本上都是種地謀生。如果沒有了土地就相當於沒有了活路。沒有了活路就相當於是一個亡命之徒了。如果沒有活路的農民成為普遍現象,那就相當於在乾燥的天氣裡積薪成柴。一個小火苗就能點燃。另外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後會產生大量的不勞而獲的食利階層。這些人為了維持現狀,對底層農民殘酷剝削,其結果就是生產出來的產品越來越少,無法負擔整個社會的發展。當一個國家不勞而獲的人多到勞動階層不足以支撐時,同樣會出現各種社會問題。

當土地兼併達到一定的程度,勞動力量薄弱,社會可用資源嚴重不足,整個國家就變成了一個空架子。有點風吹草動,比如說外族侵入,農民起義,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另外,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裡,會蛻變成世族集團和軍閥割據(此中現象幾乎每個朝代都有。比如西漢的吳王劉濞以及清朝的吳三桂)。他們在經濟上自成一國,把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分裂為幾個商品市場,嚴重阻礙了商品大流通,生產力無法釋放出來,經濟停滯不前。在政治上成為中央集權的威脅,遇到機會,比如出現了昏君奸臣的朝政,外敵侵入,農民起義,就會隨時顛覆政權。

以上三點都是因為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所帶來的弊端。集中的速度越快,社會越動盪,國家越危險。






遊逛歷史村


不能叫財富集中。

應當叫階層固化。

歷朝歷代,開國君主都會體血民生,休生養息。而等到了末代,階層固化。統治階層不能自我糾偏,苛政猛於虎。

底層人民生存艱難,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為了求生存,只有拼死一搏了。

一個朝代,只要讓大部分人生而無望,那麼這個朝代也就快完蛋了。

當然說財富集中速度的快慢也說得通。財富高度集中,百姓日漸貧寒乃至活不下去了,那唯有反抗一途了。其快慢與財富的集中速度是同步的。

所以說財富集中,對社會不利。它會造成民生凋蔽百業凋零。


原上3草


富豪家裡有金山,

稻穀能吃一萬年。

百姓身無立錐地,

無衣遮體受苦寒。

無意遮體受苦寒,

野果草根做美餐。

斬木為兵行大義,

掃除腐朽舊河山。











費玉山905


以前寫過類似的評論,既得利益集團過於龐大,民不堪重負造成王朝覆滅。

成功的王朝初建,統治者尚知勵精圖治,體恤民情,改善民生,才能鞏固政權。

王朝的開國員勳,皇室成員,有的封王爺,有的封候爺,分封大量土地。這些人就是既得利益集團。

隨著時間推移,既得利益集團越來越龐大。為滿足驕奢淫浴,瘋狂搜刮民脂民膏,財富大都被其佔有,甚至造成國庫空虛。

一遇荒年,民不聊生,災民為最後生存揭杆而起,最終造成王朝覆滅。


辛福先


財富的高度集中,說明國家的統治者制定的國家政策出了問題,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最高統治者執政思想的錯誤,使國家政策失去了社會的公正、公平性,有意偏袒某個階層的人群,為自己的王朝埋下禍根。二、是最高統治者的無知和無能,導致國家政策的邪惡性,這將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遺憾。總之,政權要想穩固,散富於民才是明知之舉!那些與民爭利的王朝,財富高度集中的政權,歷史上還沒見過一個長壽的!


元墨香135355669


提這問題的人是理解大道的人,不得不讚一個。老子的道德經說過天道和人道,但是不知古代的掌權者是蠢還是故意的,往往喜歡逆大道運作,結果亡得更快。



也無風雨也無晴9014


財富與土地的關係密不可分,而土地也是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舉個例子,王莽改制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將全國土地改為“王田”,就是廢除土地私有,土地國有,私人不能買賣。王莽改制直接導致西漢滅亡。北宋土地兼併嚴重有“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一說。

中國曆代王朝興衰,必定伴隨人口變動,盛世人口達到頂峰,而農業生產力與人口規模總不能相適應,農業生產力又與政治有重大關係。土地兼併,農民生產力降低,國家稅收降低,為保稅收加重賦稅使流民增多,一旦流民暴動導致國家根基不穩,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王朝更替很多是農業成果不足導致的流民起義造成的,農業成果不足的原因又有1.人口過多。2.天災。3.社會分配不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