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古代王朝存在的时间取决于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速度?


统治阶级人数过于庞大,阶级固化,财富集中,中央集权,国库亏空,特务机构发达,劳役赋税繁重,兴文字狱,刑法严苛,宦官外戚专权等,历史老师说这些是每一个王朝末期都有的特点。


风雷云羽


如果把财富换成权力,这句话就是对的。汉朝和外戚共天下,南北朝和世家大族共天下,唐朝和武将、藩镇共天下,宋朝和文人士大夫共天下,元朝和高僧、贵胄共天下,明朝和清流、宦官共天下,清朝和八旗、缙绅共天下。当国家的权利和财富迅速集中到这几类人的最顶层时,王朝就会陷入动荡。

从经济角度来讲,绝对的权力才可以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古代商人只是表面上的富足,他们的财富是可控、可统计的。只要国家采用了强力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也就是说,古代王朝真正富有的人是掌握权力的集团。西晋的石崇、王凯,他们财富的获得都是通过权力的累计。但是,他们的奢侈也昭示着西晋王朝的衰落,他们斗富之后不过十余年,西晋就陷入了混乱便是明证。

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来,良好的国家状态应该是政治权力与经济分配犹如两座正金字塔相互辉映,藏富于民才能够得到盛世景象。虽然做不到均贫富,但是经济金字塔的底部只要足够宽阔,这个国家的基础就会很牢固,这也是国外依靠中产阶级的原因。所以,一旦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王朝就会不稳。


经典守望者


哈哈,谁说的,你吗?你能指出一个下此结论的人?

大清,从一八四零年起雅片战争就注它要完蛋的。这是说,一个朝代的替代,从兴到衰到被取代,是由内外多种因素促成的。大清败给了资本主义,是封建主义的最后终结。这个注定的结局,不可逆转的结局。

大清之前的王朝,都是农耕社会,皇帝就是牧羊人。我们中国人常说,天灾人锅,看看历史上的几次农民起义,或许能找到朝代更替的答案。

人祸,皇权制度,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天灾。史前史,曾经有过大洪水,我们知道西方有个若亚方舟的传说,世界淹在水里了,放鸽子,它飞回来说明到处是水,不飞回来说明洪水退去,它找到了栖息地。农耕社会生活保障的底线是很差的。你可想而知。

从人祸说,制度上说,可以追踪到皇权的腐败,财富的集中,但这是很泛泛地说。至少,还有邻国强弱的因素。中国朝代更替,几次是由外敌侵入造成的。这样,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国积弱了才被外敌改破的呢!汉唐强盛,是没有外敌侵入造成更替的。

所以,财富集中说太过狭隘。中国朝代的更替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最终结果。


秋歌988


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是一个很表面的形象化的问题。但可以延伸出来许多根本性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所谓的财富大都是指货币或商业资源以及土地。

第一,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钱都到少数人的手里,那么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必然是下降的,而另一方面,社会的奢侈品市场又会畸形发展。这两方面都会对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冲击。最终结果就是社会消费萎缩,经济虚假繁荣。消费萎缩打压生产,虚假的经济过剩又引导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了经济混乱。如果管理不善,一定会引起经济危机。最终的结果就是社会动乱。

当这个社会的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的速度越来越快时,这种危机的到来肯定也是越来越快。

第二,土地兼并即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的危害。

古代的土地和现在的土地在重要性上是不一样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其他活路,不像现在,没有土地可以干建筑工,可以跑买卖。古代的人基本上都是种地谋生。如果没有了土地就相当于没有了活路。没有了活路就相当于是一个亡命之徒了。如果没有活路的农民成为普遍现象,那就相当于在干燥的天气里积薪成柴。一个小火苗就能点燃。另外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后会产生大量的不劳而获的食利阶层。这些人为了维持现状,对底层农民残酷剥削,其结果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少,无法负担整个社会的发展。当一个国家不劳而获的人多到劳动阶层不足以支撑时,同样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当土地兼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劳动力量薄弱,社会可用资源严重不足,整个国家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有点风吹草动,比如说外族侵入,农民起义,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另外,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会蜕变成世族集团和军阀割据(此中现象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比如西汉的吴王刘濞以及清朝的吴三桂)。他们在经济上自成一国,把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分裂为几个商品市场,严重阻碍了商品大流通,生产力无法释放出来,经济停滞不前。在政治上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遇到机会,比如出现了昏君奸臣的朝政,外敌侵入,农民起义,就会随时颠覆政权。

以上三点都是因为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所带来的弊端。集中的速度越快,社会越动荡,国家越危险。






游逛历史村


不能叫财富集中。

应当叫阶层固化。

历朝历代,开国君主都会体血民生,休生养息。而等到了末代,阶层固化。统治阶层不能自我纠偏,苛政猛于虎。

底层人民生存艰难,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为了求生存,只有拼死一搏了。

一个朝代,只要让大部分人生而无望,那么这个朝代也就快完蛋了。

当然说财富集中速度的快慢也说得通。财富高度集中,百姓日渐贫寒乃至活不下去了,那唯有反抗一途了。其快慢与财富的集中速度是同步的。

所以说财富集中,对社会不利。它会造成民生凋蔽百业凋零。


原上3草


富豪家里有金山,

稻谷能吃一万年。

百姓身无立锥地,

无衣遮体受苦寒。

无意遮体受苦寒,

野果草根做美餐。

斩木为兵行大义,

扫除腐朽旧河山。











费玉山905


以前写过类似的评论,既得利益集团过于庞大,民不堪重负造成王朝覆灭。

成功的王朝初建,统治者尚知励精图治,体恤民情,改善民生,才能巩固政权。

王朝的开国员勋,皇室成员,有的封王爷,有的封候爷,分封大量土地。这些人就是既得利益集团。

随着时间推移,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庞大。为满足骄奢淫浴,疯狂搜刮民脂民膏,财富大都被其占有,甚至造成国库空虚。

一遇荒年,民不聊生,灾民为最后生存揭杆而起,最终造成王朝覆灭。


辛福先


财富的高度集中,说明国家的统治者制定的国家政策出了问题,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最高统治者执政思想的错误,使国家政策失去了社会的公正、公平性,有意偏袒某个阶层的人群,为自己的王朝埋下祸根。二、是最高统治者的无知和无能,导致国家政策的邪恶性,这将是国家的不幸,历史的遗憾。总之,政权要想稳固,散富于民才是明知之举!那些与民争利的王朝,财富高度集中的政权,历史上还没见过一个长寿的!


元墨香135355669


提这问题的人是理解大道的人,不得不赞一个。老子的道德经说过天道和人道,但是不知古代的掌权者是蠢还是故意的,往往喜欢逆大道运作,结果亡得更快。



也无风雨也无晴9014


财富与土地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土地也是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举个例子,王莽改制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就是废除土地私有,土地国有,私人不能买卖。王莽改制直接导致西汉灭亡。北宋土地兼并严重有“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一说。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必定伴随人口变动,盛世人口达到顶峰,而农业生产力与人口规模总不能相适应,农业生产力又与政治有重大关系。土地兼并,农民生产力降低,国家税收降低,为保税收加重赋税使流民增多,一旦流民暴动导致国家根基不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王朝更替很多是农业成果不足导致的流民起义造成的,农业成果不足的原因又有1.人口过多。2.天灾。3.社会分配不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