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第五十六篇》雍也(六)

《悟学.第五十六篇》雍也(六)

悟学.十八子20200203丑

论语. 雍也第六.新解读(六)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的人,不如喜好的人;喜好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评析: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将其干好。相反,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情没有什么兴趣,干事情就提不起精神,没有兴趣即使天赋再好,也难将事情干好。

何为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持久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为了兴趣可以发愤忘食,《论语》述而第七:「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第七:「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他说:“我没有想到音乐会使人到这个地步!”」此即孔子

发愤忘食之佐证也。有了兴趣,即乐之者,学也是一种快乐,既使累也是快乐的,这就是乐在其中之境地也。

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尤其是小孩?兴趣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兴趣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家庭的影响,如有的家长喜欢音乐,喜欢读书,孩子从小就会受家长的影响,潜称默化。除了家庭影响外还有身边小环境的影响,如同学、同事,亲友等,也会受其影响。是故: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孟母三迁”等。有关更多请阅读《悟学.第三十九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谓为教化法也。师说云:救人之品实大判有三,谓上中下也。细而分之则有九也,有上上、上中、上下也,又有中上、中中、中下也,又有下上、中下、下下也。凡有九品,上上则是圣人,圣人不需教也。下下则是愚人,愚人不移,亦不需教也。而可教者,上中以下,下中以上,凡七品之人也。今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即以上道语于上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虽不可语上,犹可语之以中,及语之以下。何者?夫教之为法,恒导引分前也。圣人无需于教,故以圣人之道可以教颜,以颜之道可以教闵,斯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又以闵道可以教中品之上,此则中人亦可语上也。又以中品之上道教中品之中,又以中品之中道教中品之下,斯即中人亦有可以语之以中也。又以中品之下道教下品之上,斯即中人以下可以语中。又以下品之上道教下品之中,斯即中人以下可以语下也。此云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大略言之耳。既有九品,则第五为正中人也,以下即六七八也,以上即四三二也。」

【集注】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么做才是)智慧。孔子说:"致力于人们的义务(即应当做的事)上,能恭敬鬼神而远离它们,可说是智慧了。"(樊迟又)问(怎么做才是)仁德。孔子说:"一个有仁德的人,能先(于他人)做困难的事而后(于他人)获得(功劳和利益),可说是仁德了。"

【集解】王曰:"务民之义,务所以化导民之义也。"包曰:"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不黩也。"孔曰:"先难后获,先劳苦而后得功,所以为仁也。"

【集注】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活跃,仁者娴静。智者优游,仁者长寿。"

【集解】包曰:"智者乐运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也。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日进故动。"孔曰:"无欲故静。"郑曰:"知者役得其志故乐。"包曰:"性静者多寿考。"

《张居正讲解》:盖知者于天下之理,见得明白,其圆融活泼,无一些凝滞,就似水之流动一般,此其所以乐水也。仁者于吾心之德养得纯粹,其端凝厚重,不可摇夺,就似山之镇静一般,此其所以乐山也。夫人惟心有拘系,所以多忧。知者既流动不拘,则胸次宽弘,遇事便能摆脱。凡世间可忧之事,皆不足以累之矣!岂不乐乎!人惟嗜欲无节,所以损寿。仁者既安静寡欲,则精神完固,足以养寿命之源。凡伐性丧生之事,皆不足以挠之矣!岂不寿乎?"夫人情莫不欲乐,亦莫不欲寿,而惟有知仁之德者,为能得之,则反身修德之功,人当知所以自勉矣!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集解】 包曰:"言齐鲁有周公太公之余化也。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其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者,齐可使如鲁,鲁可使如大道行之时也。"

【唐以前古注】 《论语笔解》:韩曰:"道,谓王道,非大道之谓。"李曰:"有王道焉,'吾从周' 是也。有霸道焉,'正而不谲'是也。"

【集注】 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但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尔。道,则先王之道也。言二国之政俗有美恶,故其变而之道有难易。程子曰:"夫子之时,齐强鲁弱,孰不以为齐胜鲁也,然鲁犹存周公之法制。齐由桓公之霸,为从简尚功之治,太公之遗法变易尽矣,故一变乃能至鲁。鲁则修举废坠而已,一变则至于先王之道也。"愚谓二国之俗,惟夫子为能变之而不得试。然因其言以考之,则其施为缓急之序,亦略可见矣。

要理解本章,得先了解当时之历史背景,大致情况如下: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拓展阅读:关于王霸的说法,汉儒已有分歧,齐鲁之间的优劣分辨已各是其是。

孔子时期,齐国政教是什么样呢?

齐国的先祖姜太公也是圣人,文王武王尊之为师,齐国政教所行乃德治王道。《史记·齐太公世家》云:"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其后所传诸君渐失德败政,而德治王道衰矣。自齐桓公、管仲开始,就从大体上改变了德治王道,而用法家思想治国即法治,实行'以力假仁'的霸道。管仲主张法治即以政刑为主治国,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史记·管晏列传》云:"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管仲相齐桓公,善用政刑之术以治国,又尊王攘夷为外交,又辅之以兵强,故能称雄于诸侯,是行霸道也。然其失于德礼教化为主,故不能行王道也。霸道可有一时一世之事功,然'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复宗齐',故知霸道不可长久也。春秋五霸,西楚霸王,皆是如此。唯有王道可使国治天下平、长治久安也。王道者,以仁德为核心,以礼乐教化为主,以政刑为辅。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书·礼乐志》云:[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这就是德治王道呀。由此可见,德治王道与法治霸道,又高下立判啊!故知管仲能行霸道而不能光大王道,此为'器小'也。到了孔子时期,也就是齐景公、晏婴主政时期,仍然延续法治及追求霸道。孔子年三十五之时,鲁昭公被三桓所逐,出奔于齐,孔子随之适齐。《史记·孔子世家》云:[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後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晏婴反对孔子德治王道的治国主张,使齐国依然奉行法家治国,齐景公又始终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的霸业,齐景公德薄、晏婴器小,所以齐国的政教依然大体上是

法治霸道

孔子时期,鲁国政教是什么样呢?

鲁国的先祖周公也是圣人,鲁国政教所行亦德治王道。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经历了幽厉之乱和平王东迁后,文武之道,德治仁政,礼乐制度,最完整的保存和实施者,只有鲁国了。《礼记·礼运》云:[子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国到了孔子时期,德治王道废驰,礼崩乐坏,公室衰弱,政在三桓;但鲁国的政教始终没有根本上改变周公的德治礼制,只是废驰了。鲁定公时期,重用孔子,而孔子为了恢复公卿之别、君臣之纲,决定以隳三都的方式,逐步消解三桓的强盛势力。三桓中的两家,也因为那三都的家臣经常据城反叛,同意了孔子的做法。於是叔孙氏先隳郈城。季桓子再隳费城。然而三桓之中,孟氏反对,他坚持不毁掉自己的成城,结果定公发兵讨伐,却无法攻下,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而后定公开始失德怠政,贪图享乐,在季氏的唆使下淫观齐女乐并纳之,失德坏礼怠政,更是寒了孔子的心。三桓继续把持朝政,逐渐对拥护公室的孔子不满而排斥之。结果,孔子为求行王道而离鲁周游列国,也可以说三桓把公室的坚定拥护者孔子'赶出了'鲁国。鲁国政教因此失去了复兴德治王道的机会。

评析:《荀子.大略》:「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秦汉以后王霸并用,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历代治国方略大都是:

"明奉孔孟之名教,暗效申韩之法术,杂柔黄老之无为。"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账号,看《悟学》系列之第五十七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