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

新大風歌


耕地種樹,第一,對土地不好,種過樹的土地,一年兩年收成不好,最明顯的是,大樹旁邊的糧食你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看種的樹品,有些樹品對環境不好,比如楊樹,毛毛特多,地上飄的到處都是,一點火星就燃燒,安全隱患大

第三,對於農業說不是什麼好事,影響別人,你這塊種樹,別人種地,你樹根都爬到別人地裡了,別人沒好收成。也種樹,那麼大家都種樹了。

政府現在還沒規劃這塊,畢竟只有少數。應該禁止


貝凡baby


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是鄉下小三哥,地地道道的農村小夥,家裡也守著一畝三分地,以前有一畝的糧食地,後來也種上桃子了。現在我家沒有糧食地都是水果,有李子、桃樹、梨樹,在我們當地來說,種糧食的已經很少了,我覺得農村出現的種樹熱是一個好事,增加了我們農民的收益,生活過得好了。



馬雲說過一句話: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我們農民種地也一樣,糧食沒辦法改變成本以及價格,我們就想辦法改變糧食。

我們村裡的長輩們都種了半輩子糧食,也就勉強能生活,要想富裕那是痴人說夢,以前的年代就是為了能夠吃飽,能夠吃飽就行不在乎掙多少。現在不一樣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物價的飛漲只種糧食地遠遠滿足不足生活的需求,種小麥玉米一畝地還掙不了1000塊錢,現在1000塊錢能做什麼?

所以家家戶戶都改行種水果,水果的價格貴啊,雖然前幾年需要投入,但是後期一畝地下來能掙5000左右,看具體價格是否豐收等因素,反正比小麥玉米划算的多,這樣我們農民才能掙了錢,提高生活質量,對於我們來說當然是好事情。


可能某些人會說,現在農民都種水果了,沒人種糧食了以後怎麼辦,我們連糧食都沒有了,時代不同必有解決的辦法。

我是鄉下小三哥,以前就是我個人的感想,錢是好東西,農民有了錢才會消費,生活質量的提高。


鄉下小三哥


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的現象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受利益的驅動,在農村有的農民種上了樹,砍伐後又種上了莊稼;有的農民放棄了種莊稼卻種上了樹。



農村耕地上種樹現象的出現,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糧食價格逐年下跌,農民失去了種糧食的積極性,種糧不如種樹。這幾年市場對速生楊樹需求旺盛,如果種上速生楊樹,四年就可以砍伐,每畝地種九十棵左右,保守的估計,平均每棵樹能賣六、七十元左右,四年下來,每畝地平均每年就是一千多元的收入,比種糧食效益還高,而且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比種糧食低很多。


第二種情況是家裡沒有人種地了,孩子上學或者外出打工不在家,自己年歲又大了,剩下老頭老太乾莊稼活太費勁。但總不能讓地荒著,讓別人承包吧,錢又太少,所以,種上樹木比較划算。

第三種情況是地塊比較小,或者是承包地臨近村邊,地邊有房屋或者工廠遮擋,種莊稼會受影響,又不適合機械化作業。

以上三種情況導致這部分人在自己的承包地塊上種上了樹木,出現了“種樹熱”。種樹的原因大家明白,說明農民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的。


至於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說呢?


鄉野老農


在農村,很多耕地都改為種樹,不種糧食了,包括阿洪家的土地政府也要求種上了核桃、石榴、李子等果木樹,每年還有幾千塊錢的樹苗種植補貼,具說要補貼到果樹成林掛果。

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

阿洪認為,從長遠和產業調整大方向上看,有些農村地區耕地改為種植經濟林木是好事。

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說法是片面的。

我們與其說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不如說是國家政策對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2017年,根據中央政策指示精神,要求貴州省全省要逐步減少玉米耕種量,在各地區農村因地制宜的選擇各種經濟林木進行種植,發展經濟林木產業,在執行過程中,由於政策宣傳不到位,地方急於求成,一刀切式的禁止農民種玉米,造成農民不理解不接受,從而反對使用耕地發展經濟林木產業。如果採取分批分地區逐步減少,讓一部份將耕地改為種植經濟林木產業的農民得到實惠後,先種植的農民就會自然帶動之前不願種植的農民。


適合種樹的耕地一定要種樹,適合種糧食的耕地一定要種糧食。

比如貴州省各農村地區山地不平,不利於糧食規模化生產經營,長期用傳統方法耕種糧食,農村經濟永遠發展不起來,種糧食不行只有改革發展經濟林木產業,通過最近幾年的調整,農村很多種植水果的農民得到了實惠,貴州很多地方的獼猴桃、櫻桃、核桃、李子、枇杷,廣西的甘蔗、臍橙、山西一帶的蘋果產業確實讓農民真正獲得了實惠。很多農民種水果的收入確實比種糧食強。

又比如,東北地區是我國有名的糧食主產區,無論是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他們的地理優勢都比其他地區要強。所以,在國家基本農田保護區或者說糧食主產區,耕地是絕對不能允許農民種樹的,必須保證糧食安全的基本農田保有量。所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並不是問題中所說的“種樹熱”。適合種糧食的耕地一定會種糧食,不適合種糧食的耕地,要改革發展經濟林木產業。


總之,農村耕地“種樹熱”的說法是片面的,產業結構調整並不是一刀切,種糧食和種果林都會因地制宜,該種糧食地方不會讓你種水果,不該種糧食的地方就應該大膽改革發展其它經濟林木產生。

感謝閱讀!希望大家瞭解政策!支持政策!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首先富裕起來的農民一定是思想開放的農民。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農村基本農田,最以分散並分割給農民耕種,最現實的是,要農民竄門走戶想把分散土地從各戶農民手集中成片承包是辦成的,寧自己不種荒扔也不會承包給他人,步分農民把分散土地東一塊酉一點栽殖樹苗及綠化苗䓁,一是為了佔地,二是䓁待發展補尚。這種作為政府應出手管理,減少阻力劃片轉讓承包土地,依土壤土質適用發展的農產品,並快策協調各村把分散土地,依合法同一承包費讓分散土地農戶有信益依靠感安全感入股䓁。當前時間就是最快發展,中國農業無公害產品共同努力同健康`


珍惜5237


近幾年農村使用耕地種樹的情況的確越來越多了,為何農民要種樹,無非還是種樹能夠賺錢。那麼對於農民使用耕地種樹,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政策上到底允許嗎,今天老農就主要來談談這個問題。

農村出現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政策上到底允許嗎?

目前來看國家對於耕地是嚴格保護的,畢竟耕地多數都是屬於基本農田,如今國家是有基本農田保護法了,就明確規定基本農田是不能夠拿來發展林果業的,

可以說從政策上來說,耕地種樹是不允許的,同時也是違法的。

目前使用耕地來種樹,不管是種植桉樹還是果樹,原則上都不允許的。就比如說老農所在的農民,以前很多農民都在耕地上面種植了果樹,如今對於耕地也是保護越來越好了,一旦發現農民新增土地種植果樹,都是不允許的。

以前就發生過村民種植果樹苗,然後被鄉鎮的幹部發現了,直接就是將這些樹苗都重新拔出來,就是不允許種植了,當時也是引起來不少的衝突。這就是耕地保護跟農民發展經濟造成了矛盾。

在老農看來用耕地種樹固然不對,但是法理之外還有情理,農民發展經濟的困難也確實是有的,在前幾年砂糖橘價格高漲的時候,大家都靠此賺錢了,所以想種樹也是有了原因。

砂糖橘是讓村裡面很多人都發家致富了,至少很多年輕人都回來種果樹了,這其實是算一件好事的,雖然跟現在的耕地保護政策背道而馳了,但卻帶動了農村整體致富。

總之,現在農民都願意種果樹,看看今年水果那麼貴就知道了,只不過目前使用耕地種植果樹政策還是不支持的,這點大家也是需要考慮的。如果當地不允許種樹的話,大家還是要遵守規定的。


老王談養牛


屬自己確認權的土地,在使用有效權內,除合同明文規定外,你種什麼一般無人能干涉你,畢竟種田也必須講效益的。


白骨精63


先和大家說一個例子,我們那有個農民就簡稱老王。他所在的村因灌溉條件好,土地又肥沃,如是,他們村的耕地可說全被縣裡劃成到了基本農田保護區。

要是以前這可是好事,保是近幾年卻不一定是好事了,雖說我國糧食是大豐收了,但不知到底是糧食供大於求,還是供不應求,總之糧食價格越來越低,農民靠賣糧食的所得也是越來越少。加上這幾年水果形勢看好,大家便開始減少糧食種植面積,改種果樹。前年,老王在沒經過任何部門批准的情況下,就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栽種了3畝果樹。


過了幾個月後就被我們縣相關的土地主管部門知道了,便以老王違反我國的《土地管理法》為由,責令老王去把栽種在耕地內的所有果樹苗剷掉,並要求他恢復耕地的原狀。老王對此當然很不理解,他認為自己承包的土地當然應該自己作主,別人應該無權干涉,且在耕地裡種果樹也不屬於破壞耕地的行為,又沒把耕地用於非農建設,總麼就不行呢!

後來,縣裡的解釋是:老王承包的耕地是屬於縣裡統一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屬於國家的糧食生產基地,這糧食生產基地內的耕地可是屬於為了保證國家糧食的正常需求的。而老王自作主張在承包的耕地內種植果樹,是違反上述法規的,縣裡他們要求老王將樹苗剷除、並恢復耕地原貌的做法是正確的。

同時還說,如果真是屬於有計劃的進行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的情況,如挖魚塘、栽果樹和營造速生豐產林的,也得經過事先批准,即鄉鎮進行農業結構調整要佔用耕地的,需經縣農業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審批,縣裡調整農業結構需要佔用耕地的,得再上報審批才行。

看來,只要農民進行了事先的批准,為了增加收入而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苗木總歸是樁好事,當然,在這過程中,我們農民一定得事先徵得當地相關的部門同意,不然就有屬於違規而遭受損失的可能!


湘村小之草


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我們知道,耕地是最寶貴的資源,是農民生存的依賴,農民所有的指望都依靠土地。如果沒有了耕地,農民就無法生存。長期以來,農民在土地上經過精耕細作,用來種植糧食等農作物,養活一家老少。而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的加速推進,農民依靠單一的傳統農作物種植收入太低了,隨之而來的是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經濟農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因此,農村也就出現耕地“種樹熱”。

在鄉村關中一帶的農民,多年前就發展蘋果樹、梨樹、葡萄、獼猴桃、桃樹等果樹產業經濟,並且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那為啥農村興起了“種樹熱”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原因如下:

第一,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經濟收入低下。

近年來,糧食等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而種子、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價格卻在不斷增長,因此,農民依靠種植傳統單一的糧食農作物難以增加收入,並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農民就業賺錢的渠道增多,於是,大量青壯年農民通過外出務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與此同時,家裡承包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耕地就無人耕種,與其閒置長滿荒草,還不如栽上樹。但有市場意識的農民,栽的可不是普通的樹,一般選擇風景園林樹、果樹、花卉樹等,這些樹成材後價值可觀。這樣不用農民平時怎麼打理,經過幾年成長後,不但土地沒有荒蕪,而且還有效地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

第二,種樹的經濟效益比種農作物要高。

有的農民有長遠眼光,他們在耕地上栽種一些蘋果樹,葡萄樹,或其他果樹,待結果後產生的效益遠遠大於種植農作物的收入;還有的農民種上一些景觀樹,這些樹木長上幾年後,就可以賣到城市園林景區,不僅為城市綠化作出了貢獻,也有效的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且這些樹木的經濟效益可觀,比種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要高出很多。

第三,種樹管理起來簡單方便。

農民在城市長期打工,家裡土地根本顧不上耕種,讓鄰居家耕種,可鄰居家也不想耕種。在面對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耕種,荒廢著太可惜。因此,他們就想著全部栽樹,且地裡栽上樹後,不用怎麼管理,也不用花費工夫,他們在打工返鄉時進行修剪一下就可以了。這些樹待幾年後就可以成材,且經濟效益很不錯,這樣實現了打工和耕地兩不誤,一舉兩得,對農民來說,何樂而又不為呢?

第四,種樹也是農民增收的好渠道。

發展農村經濟作物,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是各地解決農民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各地農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各類樹木種植,農村實現了良好的收益,這對農民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時,我們看到,現在城市規模化不斷擴大,各地都在建設園林城市,建設公園綠地,建設高檔住宅小區,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綠植樹木,從而這就為農民種樹提供了廣闊市場,且種植樹苗,以及各類綠化樹都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收益。

總之,對於農民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不能完全定論。但從當前農村社會發展情況來看,農村種樹熱解決了農民顧不上耕種土地實際的問題,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從這點來看,農村“種樹熱”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實質問題是,這是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後,土地無法耕種而造成的權宜之計。相信,隨著土地流轉的實施,這一狀況會得到有效改善。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高見,我們留言區見。


鄉村關中


回答,農村耕地,種樹熱。是好事還是壞事?農村耕地種樹,必須經過縣農林局批准,種樹戶自我申請,種多少畝,多少萬棵,是果園還是林園,若是楊樹禁止,因為在四至五月份漂雪花,捕天蓋地,不但有毒而且引起火災,存在著不安全隱患,地方多次火災都是楊樹毛絨引起,造成多家損失慘重,不可迷補,危害嚴重。哪麼種果樹必須三十畝以上,多了不限,因為水果地方緊缺,小商小販必須到外地去採購,家家都需要,人人都所愛,這是土地結枸調整,種殖果樹必須掌握珠距五米,行距五米,中間地在前三年種小麥和大豆,也可以打地溝插紅暑,實行套種,即增產又增效,果樹中距一年雨翻犁,不讓土地閒置,土地起到喧壤,果樹的杆和冠長勢葉茂枝盛,三年掛果,五年盛期,這是土地種殖的重大舉措,是土地改革刨新一項新的成果,更能得到實惠,也能得到土地的豐盛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