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要比国画诞生的时间要晚,为何现在油画成为了世界主流绘画,而国画却不能?

影影圈圈


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为什么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又是整个东方文化的起源,而作为东方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的国画,却不能成为世界绘画艺术的主流,而让位给了西方油画,让西方油画成为了世界主流绘画呢?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

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国画往往是形而上的,油画则是形而下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曲高而和寡,估计这就是西方油画成为了世界主流绘画的一个根本原因吧!


朝圣者——周子云


油画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绘画,而产生较早的国画却不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个人认为,主要有闭关锁国、经济基础和绘画难易三个因素决定的。

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闭关锁国影响了国画的传播。

鸦片战争之前,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外交往不多,基本上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虽然有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等,但与西方对外扩张相比,清朝之前,乃至民国初年,主动走出去传播咱们自己的文化基本上没有。而在这一时期,西方通过传教士和中国外派海外人员,却将西方的油画悄悄地输入了中国。

二、经济基础的薄弱影响了国画的输出。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门被西方人的舰船大炮打开,一直自以为是的清朝人忽然发现,自己原来如此落后,于是便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试图走西方式的经济图强之路。由于国力薄弱,经济落后,西方人除了掠夺我们的资源和财宝外,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化,包括国画在内的文化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认为落后的民族,其文化也注定落后,不值得学习和引荐。

三、国画与油画的绘画技法相比,国画难些。

国画讲究意境,油画讲究写实。意境为虚,写实为实。虚的东西掌握起来是要比实 的东西要难。另外,国画还和诗词、书法、印章等中国元素结合起来,这是外国人很难领悟和通晓的。这么高的学习门槛,偶有个别西方人想学习国画,也被国画的高门槛挡回去了。

综上所述,虽然油画比国画产生得晚,但却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成为主流绘画,是与西方社会开放较早有关;与西方社会发达的经济、科技有关;与油画绘画技巧相对容易有关。


老梅寻梦


油画和国画是视觉的造型艺术,具有艺术的欣赏性和审美需要,都是为人们提供了绘画艺术的审美享受。油画虽然比国画诞生的时间要晚,但是油画却成为世界绘画的主流,而国画却不能成为世界绘画的主流。油画成为世界绘画的主流,主要是注重形象性的逼真,立体图形的科学性,色彩效果的审美性,造型的艺术美感等促使了油画成为世界绘画的主流。



一、国画 以毛笔、墨、国画原料、宣纸和绢帛为工具材料,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画种。国画再现客观对象与表现主观情感上,讲究“写意”、“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简洁的构图与形象调动欣赏者情趣的联想,获得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国画讲究意境的审美境界,表达画家的审美情感,抒发画家的崇高理想。



二、国画的艺术价值很高,表现艺术的内涵是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寓意深远,让大多数西方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看不懂,无法接受国画,另外国画在世界各地流通的比较少,对国画又缺乏了解,导致国画不能成为世界绘画的主流。



三、油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的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油画的色彩异常丰富,能充分表现对象的复杂性,有力地展示雄浑阔大的场面和人物形象的艺术性。油画艺术在世界各地绘画领域中地位很高,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高于国画艺术,已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同。油画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瑰宝,是世界绘画中的主流艺术。


黄智637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觉得这种看法太片面。油画和国画是不同的绘画艺术,各有千秋,不能以画种的传播度来衡量一个画种是否主流。

我还认为国画才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主流呢!这是一家之言。当然,一种绘画形式,自有独特的魅力,主流非主流,有其生长的土壤和接受的市场。

油画产生也就几百年历史,而中国的国画艺术,有一千多年,两种绘画,诞生时间相隔太远,为什么油画就能变成所谓的“主流”呢?因为它的色彩太有魅力,塑造力太过强大,这是外表,内在的思想太过于反映现实,很直白。有那么多的观众喜欢,不足为奇。艺术反映生活,艺术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油画有这功效。

国画呢?太难理解,老外们都这样认为,一点一线构成画面,太过抽象,没有一点东方文化知识背景的人,还真是看不懂我们的国画。中国画崇尚写意,中国画提倡意在笔先,有超高的哲理,有丰富的笔墨感怀,再则,国画的工具也限定了国画的面貌,好比太极八卦,世界永远深埋于黑白之间,所有的现象只有正反两面。其实,国画才是高深莫测的画种,有情怀之人才能理解。


油画和国画,主流与非主流,除了绘画本身的因素,还跟民族跟国家强大有关,千多年前的唐代,国朝繁荣富强,中国画是世界的主流,万国皆来朝贡,接受中国的思想,接受中国的艺术。

油画在西方是主流,国画在东方是主流。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


陈庄水墨画家


我们说,中国画和西方油画是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绘画艺术,也是从古至今薪火相传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

从时间发展上看,中国画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至汉晋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绘画作品其艺术造诣在当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西方油画形成于15世纪,比中国画要晚1000多年。

从文化背景上看,中国画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愽大精深之土壤中,文化底蕴深厚,意境旷远。西方油画的根基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国画与西方油画有着不同的文化根源和文化语境。

从艺术内涵上看,中国画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注重写意,以书画同源求精妙,寓画书诗印于一体,在似与不似中达意境,通过富于变化张合有力抑扬顿挫的笔墨线条艺术彰显出含蓄内敛、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文化底蕴。西方油画是造型色彩的艺术,追求写实,以造型精准、形象逼真、色彩绚丽、光影效果突出表现出西方开放张扬直观的文化特色。

为什么油画现在能成为世界性的主流绘画画种呢?

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感到不解。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个人以为其中原因并不复杂,更谈不上深奥,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为图象视觉艺术,油画的具象写实特点更广泛的应合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取向。我们知道,造型具象写实一直是西方油画的主流,而人们欣赏绘画更多会以像不像美不美为评判标准,西方油画在这一点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油画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油画中只有抽象类油画,其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二是从学习难易上讲,中国画以笔墨入画,书法是基本功。中国画注重写意,文化是重要要素。西方油画是以素描为基础,科学运用造型光影色彩原理,重在绘画本身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因此学中国画要难于学西方油画。这也是为什么学习油画从事油画创作的人多的原因。







灯影书画


只要是喜欢绘画艺术的人,都会习惯性的把国画和油画放在一起作对比,比如,两者的笔触线条画面感,追根寻源,油画起源于西方世界,问题来了:油画艺术要比国画诞生的时间要晚,为何现在油画成为了世界主流绘画,而国画却不能?


油画成为了世界主流绘画,国画却没有

开篇提到了油画起源于西方世界,言外之意,很明显,油画已经遍布了全世界,不过事实的确也是如此,虽然油画诞生才几百年时间,但是油画已经成为了世界主流绘画,而国画依旧未走出国门,至少学习国画的人远远没有油画的人多,这也说明人们对国画的热情还不够,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国画的魅力也是不容小觑的,那博大精深的“笔墨文化”,就是国画价值的一种体现,俗话说“凡事有利也有弊”,或许正因为博大精深的“笔墨文化”让人难以悟透,以至于让人们对国画艺术“望而却步”,觉得研习起来太费劲了,本身笔墨又极易枯燥乏味,

相比较国画,油画的色彩丰富有趣的多,画面可粗糙可细腻,五花八门的流派风格,一直在刺激满足人们对绘画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好奇,就有足够的兴趣热情,自然而然学习油画的人就逐渐越来越多了,

更何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打破传统的油画风格,不再约束着创作者的内心,

当然了,任何一种艺术的兴起,都离不开人为经济的宣传推广,绘画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我们暂且不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有多么的火热,就看看现在就知道了,油画艺术的商业市场,依然逐渐在扩大,艺术家有利可图,而且号称“世界名画”的几乎都是油画作品,这无形之中又奠定了油画在世界画坛的地位。


诗夜城主


油画艺术诞生于14世纪初期,基本上跟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吻合,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将近700年历史,是尼德兰绘画大师杨凡艾克改进蛋彩画的技法后发明出来的。创作一幅蛋彩画的绘画材料很多,有10多种,主要包括鸡蛋清,用来跟矿物质颜料粉调和后做色彩用,亚麻仁油、薄荷油、酒精等液体用来稀释颜料,并增加一定的画面效果。

蛋彩画最大缺陷是,必须在涂有一层石膏粉的木板上作画,或者在粉刷过石灰的湿墙面作画,不论哪种材料和画法,都让蛋彩画创作起来很繁琐,不利于批量创作,因此,它被油画取代是必然的事情。

油画诞生几十年后,艺术巨匠达芬奇进一步改进了油画的创作技法和审美规则,具体表现在造型和色彩方面遵循客观规律,以写实为根本。

在塑造表现对象时,要求跟原物保持一致,画什么必须像什么,画得不像就则认为是失败的作品。同时在设色方面,要求高度还原物象的自然色,越接近自然色被认为调色水平越高超。

这些要求让油画非常接地气,具备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活灵活现表现任何物象,任何观者欣赏起来,不会出现看不懂的情况。

达芬奇的创作方法被当做教条一代代传承下来,直到现在依然被广泛采用,世界各地的油画创作依然是以写实作为主要技法,这就让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男女老幼看到一幅油画作品时,如同听到了世界语,没什么理解上的障碍。况且,油画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题材内容丰富,适合任何场所悬挂,这些是油画能成为世界主流绘画的根本原因。

韩干《牧马图》

国画诞生于春秋战国末年,到现在已有2200多年历史,比起油画,历史要久远很多。国画从诞生到南宋这1300余年时间,可以说,在造像和色彩上也非常追求写实效果,从隋朝、唐朝、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精致细腻的工笔画里,如展子虔《游春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韩滉《五牛图》,韩干《牧马图》,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完全能看出,国画在那段时间对写实性要求很高,而那时的国画,也是任何人都能看懂的视觉艺术。

但从南宋开始,文人画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国画领域里的主流,文人画常常借助文学上的象征隐喻手法,表达画家个人心中的情怀和理想,抛弃了对形似的追求,转向对物象神韵、精神、品质等方面的发掘,同时,画家常常喜欢把笔墨的趣味跟传统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表达一种哲学观。

这种做法无疑大大增加了国画的欣赏难度,导致许多人面对国画,很难把握清楚画家究竟要表达什么,对国画的传播和普及,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国外人面对国画,根本看不明白国画的内涵,因此,国画很难走出国门,变成世界性绘画。


鸿鹄迎罡


这种现象好理解,有句俗语,外来和尚好念经,原因是对外来事物有新鲜感。西洋画焦点透视,中心集中一点,颜色鲜艳,这也是吸引人的一种办法,过去浸有照像机,一看到西方那种具象,逼真。再加上后来的美院校长都受外国西.画影何,在国内搋行有关。

中国画有几千年的绘画史,它的内涵已完成抛弃了写实画风,当然也有写实的,黄筌富丽,徐熙野逸,从那时画风就开始向内涵靠拢。以后中国画以诗入画,更开创了精神意义。白石老人有太像则媚俗,不像为欺世,关键在于似于不似之间,写神为第一,但过去普遍文化水平低,民间对文人画知之甚少,过年贴的年画也是大红大绿,所以对文人画的纯笔墨及黑白缺乏研究,肓目跟风也是原因之一,总之,今后要扩大中国画的宣传力度,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理由相信,国人更懂的文化自信。


兰竹944


你说的油画是世界的主流艺术,而国画却不能。这只是你个人的片面认识。

众所周知,全世界整个艺术领域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其中一个体系就是西方的油画,另一个体系是中国的国画。这两大体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对应的。

至于你说油画成为了一种主流艺术,而国画却不能,其实这涉及到两种文化体系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在200年前,中国是世界上一流的国家,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是如此。那个时候的中国在世界上唯我独尊,万国来朝,其他国家的艺术文化只能作为一种边缘和支流而存在。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不屑于与其他国家的艺术进行相提并论的。所以那时候尽管欧洲的艺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其影响力与中国是没法比的。而且那个时候,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范围也比较小,故而那个时候的油画,尽管西方每个国家都作为本国的绘画体系,但是却是与中华文化艺术不能同日而语的。

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它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的一种审美倾向,因此他也必然要受到统治阶级权势的影响。但是这一个状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被打破的。

当西方开始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资本主义取得了非常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满清政府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整个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的落后了西方。尤其是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割地赔款,整个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由原来的盲目排外到后来的盲目媚外。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一蹶不振,因而作为文化的载体_艺术也很难走向世界。

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西方的文化长驱直入中国,他们的艺术也侵袭了中国。这种文化侵略或者是影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近现代,东方文明的影响力显然是比西方文明低一些,这也正是西方文化能够遍及大部分西方国家,而中国画很难走到西方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西文化的语言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中文和英语是两大并立的体系,但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几乎都是说英语,或者说西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语比较普及,这也就导致他们西方国家与国家之间能更好的交流,艺术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自然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一种语言方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应该明白,艺术的影响力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它的文化传承所决定的。

当今的中国,已经开放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综合国力成为全球第二,中国文化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中国画走向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近些年从一些盛大的拍卖会上,人们都注意到了,中国的书画已经开始和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些艺术品相匹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开始学习中国画,了解中国画,收藏中国画。

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艺术比较在世界艺术领域之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画和油画并立于世界是非常有可能的。


素心明月


毕加索说:西方艺术消亡了,当代艺术在中国。西方把写实坚守了几百年,画面逼真饱满,越来越实,已经无法装下更多的文化理念,找不到发展出路了。中国大写意画笔墨简练,有虚有实,用寥寥数笔就能传达出丰富内涵和意境,画面非常生动,能很好地抒发情感和思想趣味,是西方古典风格的写实油画比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