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总是大黑脸,是用光错了吗?

摄影微谈


这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呀。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逆光拍摄且背景太亮!并且人在画面中的比例越小,脸越“黑”!

为什么在逆光、亮背景下会“黑脸”呢?因为你用了平均测光,相机对整个画面进行了光线评估,亮的背景曝光准确了,脸自然“黑”了,曝光不足呀!

怎么解决呢?有人说增加曝光补偿。这个办法也行,但是增加多少档的曝光补偿呢?这个即需要经验,且来回调整耽误事呀。最好的办法就是--点测光

人像摄影,一般情况下人的移动速度或幅度都不会太慢,不管是逆光还是顺光,我都建议使用点测光,并且将测光点放在人物眼睛附近皮肤。上图中的红圈,即是测光点又是对焦点,如果相机有点测联动就更好了,不但测光准确,还能保证人物在景深范围内,即使是大光圈,人物也不会跑出景深范围。

在逆光情况下,不只是亮背景,有时还会有暗背景。如果亮背景,不采取措施,会“黑”脸;如果暗背景,还可能大“白”脸,所以使用点测光是最保险的测光方式。

当然,也有人会使用闪光灯补光,但闪光灯近了光线太硬,远了效果不好(指数小);也有人会建议使用反光板之类进行补光,但那都是团队合作才行,一个人就不太好玩了。

其实,即使是顺光拍摄,如果背景太亮或太暗,使用平均测光也会出现人物面部曝光不准的现象,只是顺光的情况下比逆光情况稍好。

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只适用于主体与背景光比不大的情况下,如果前后反差过大,只能用点测光才会准确,只是采用点测光时,人物面部曝光准确,而背景会更暗或更亮。但摄影的目的是主体,必须让主体曝光准确才是正确的。



南方之南


一、最常用最有效——补光

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给我们人物脸部补光,是我们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

内置的闪光灯补光太过直接,我们多用外置的闪光灯,通过引闪器控制,常见于我们影棚拍摄。

便携易带的反光板是我们室外拍摄的最佳选择,通过对光线的反射,对我们需要补光的地方进行精准补光。

二、使用点测光

这个时候如果有点测联动的功能(尼康相机一般都有这个功能),我们就可以对人物脸部进行准确测光,保证脸部光线的准确。如果没有点测联动功能,可以使用点测光对人物脸部进行测光,测光后使用自动曝光锁锁定曝光,再构图和对焦,也能做到让脸部光线正常。

三、拍摄剪影

当光比太大时,也可以进行剪影拍摄,保留人物轮廓,体现人物形体线条之美。对着亮处测光就很容易形成剪影效果了。

四、让人物在画面中的占比大一点

逆光拍摄时,光线较强,如果亮部过多,十分容易过曝,人物欠曝黑脸。我们不妨让亮部少一点,人物多一点,最好是人物微微遮住背后光源,如果是太阳光光源让人物形体周边形成轮廓光,发丝形成的轮廓光更加增添人物美感。人物占据画面更多比例,我们也可以更容易控制人物脸部的曝光,就不容易拍成黑脸了。

五、调整位置,侧逆光拍摄

正逆光时的拍摄比较难以掌握,特别是光源强度大的时候。使用侧逆光可以减弱现场的环境光,加上人物脸部也能照射到一部分光源,光线更容易掌握;其次安排侧逆光时可以让人物将光源微微遮挡,更能表现逆光人像的氛围渲染,产生唯美的感觉。

六、实在不行就只能后期处理了。





檹蠵


人像摄影总是大黑脸,是用光错了吗?

人像拍摄中遇上拍成的人像“大黑脸”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是出现在逆光条件下。逆光条件又分为侧逆光和全逆光之分,全逆光时大黑脸发生的概率又要大为增加。其实,就是非人像拍摄,遇上逆光条件或称之为“大光比”条件,也是会出现死白和死黑的现象。


第一、尽量避免全逆光拍摄。侧逆光拍摄时能够部分减少大黑脸的结果,而且,人物的脸部富于明暗变化,增加“立体感”,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神态。

第二、测光点放在人物的脸部。对准人物的脸部测光,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者点测光,避免使用平均测光(或称矩阵测光),有的相机能让对焦与测光同步就更好了,但是大部分相机不是这样的。



第三、动用曝光补偿手段拍摄。面对大光比条件,试拍几张,如果发现大黑脸,就动用曝光补偿手段,加大1/3到2档左右不等的曝光,保证人物的脸部正常曝光,这时候必然带来的是背景部分过曝,这个问题留给后期将“高光”降压下来即可。


第四、适当补光。补光的手段很多,闪光灯、照明灯、反光板等等都可以运用。这些手段的运用,都是建筑在试拍、比较的基础上,不可能一次判断就能准确和成功。

第五、后期适当调整。这个不必细说。

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关注《拍客张光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拍客张光林


拍摄人像总是大黑脸,不仅是用错了光,还有测光和对焦的问题。要想避免脸黑的人像,应该对相机进行如下操控。

一、顺光拍摄,对焦点打在脸上或者眼睑上。在室外拍照,脸上不要有遮挡物,选择阳光照射位置。在室内脸朝窗户或者其它光源。

二、点对焦于人脸或者深色衣服(黑、深蓝色),保证脸部明亮。在树荫下、室内、阴雨天以及逆光条件下,须如此拍照。

三、增加+0.7-+1EV曝光补偿,保证脸部细节。在大光比逆光拍摄,要提高脸部亮度。增加曝光值、反光板、闪光灯,都是不错的手段。

四、用RAW格式,后期调整脸部亮度。如无特制要求,脸部亮度正常,背景过曝,可调成高调照片。整个画面全暗可调低调照片。


用户69185235738


最好利用自然光拍摄。

(手机拍于窗台边)



好汉


1、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给人物面部补光,这样是最自然最简单的办法了。

2、不要在大太阳下拍摄,尽量选择日出或日落前黄金一小时进行拍摄,这时的光线呈现暖黄色,会给照片带来非常温暖浪漫的氛围。

3、尽量避免全逆光,可以选择侧逆光,这时光线会给人物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非常迷人。

4、避免光线直射入镜头,这会产生灰雾,使人物层次不分明,但是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拍出朦胧浪漫的感觉。

5、拍摄时,对脸部进行测光,适当增加曝光补偿,可以达到提高脸部亮度的效果。

6、或许直接拍逆光下人物的背影,是不是比直面镜头更有意境和想想空间呢?

7、如果背景很干净,天空颜色也很漂亮不如尝试拍成剪影,只要人物姿态优美,同样非常漂亮。



重庆小二妹


人像摄影“脸黑”的原因,在于现场光比把握不准确、导致人物脸部曝光不充分。特别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人像时很容易出现。

解决之道可以从测光和补光两方面考虑:

1.准确测光。逆光或侧逆光条件下拍摄人像,尽量不要用评价测光或矩阵测光,而使用点测光,对拍摄对象的脸部准确测光,这样拍摄的片子人物脸部曝光基本正常。

2.合理补光。如果现场环境比较有特点不希望过曝损失环境细节,这种情况下要保证人物脸部曝光正常,就需要对人物脸部进行补光。可以用反光板,也可以用闪光灯。用闪光灯对人物面部进行补光时注意把握灯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合理使用反射,确保补光柔和。





行摄驿人


说实话,造成大黑脸的主要原因是你用光太准确。很多老法师要求摄影人一定要精准曝光,于是很多摄影作品,在用光方面因循守旧,没有突破。就像人像摄影,曝光是准确的,但是,处于环境中的人往往会造成曝光不足因为我们的肤色是黄色人种,也许倡导精准曝光的人都是白种人吧。如果用这种摄影理念到非洲拍摄人像,你想想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要想更好的拍好环境人像,我的经验是增加曝光,周围的环境略显过曝,但作为主体的人像就不会出现大黑脸了。


沂蒙老杆之杆言杆摄


选择合适的场景、时间

选好合适的场地和时间,就成功了大半,拍逆光人像,有两个时间点很重要。

一是早上太阳刚出来的半个小时,另一个是下午太阳落山前的半个小时,斜射的光线正好能给人一个非常漂亮的轮廓光。

随着光线的减弱,轮廓光也慢慢地消失。当然,如果有丛林遮挡,只要不是正午的直射,也是拍摄逆光人像的最佳时机。

运用点测光

在逆光下,要保证人脸不黑,最简单的就是使用点测光。点测光只保证测光区域5%左右的范围,当环境太亮或太暗时,以便正确曝光拍摄主体。

所以,对准人像的面部使用点测光,重点保证面部的准确曝光,但往往画面会过曝,那么怎么办呢?

曝光补偿

遇到曝光过度,这时候需要用到曝光补偿

整体环境过亮,要减少曝光补偿

整体环境过暗,要增加曝光补偿

人像位置

如果光比太大,背景太亮,逆光拍摄必然是剪影效果,可以选择一个相对比较暗的背景,比如一棵大树底下,这样也比较容易拍出光斑。

逆光不行,那就试一下侧逆光,改变一下脸的方向。

学会补光

逆光下,如果你不想拍剪影,上面的方法也满足不了你,那你就需要补光了!

如果有个助手,使用反光板给人像拍摄补光是非常容易出效果的。

没有助手,使用闪光灯也是很方便的。如果考虑后期,其实只要不让暗部成死黑的,也是很容易挽救的。

如果不想带那么多东西出门,物尽其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用好逆光,如果背景再加一些光斑,相信人像会更唯美,不妨试一试吧!


烟火中的尘埃345


人像摄影总是大黑脸,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没正确用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个非专业摄影的爱好者,我时不时也会有曝光不准的时候。我分析一下“大黑脸”出现的一些原因与解决对策。



一、出现“大黑脸”的原因

人像摄影脸总是拍的黑,欠曝,我认为可能存在下面的一些情况:

1.侧光模式使用不合理

相机有多种侧光模式,以佳能相机为例,有: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

不同的测光模式对于测光区域的选择与所占的测光权重不同。最常用的是评价测光与点测光。

评价测光模式适合通常光线相对均匀的环境,平均测光权重给画面中的整体各部分,而点测光模式常用于光和大光比环境,一般以人物的脸正常曝光为准,点测光以人脸测光为准可以拍出正常曝光。

如果大光比环境中或者逆光拍摄,使用评价侧光可能造成曝光不准导致黑脸的出现。此环境可使用点测光以人脸为测光点或者增加曝光补偿等方式拍摄。

2.拍照模式与参数设置不合理

测光模式与拍摄模式及参数设置是影响曝光正常的重要因素。



除了测光不准之外,非手动挡M的拍照模式,如自动模式、程序优先、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相机会根据拍摄者的设置自动调整一些其他参数。这些模式下,拍出大黑脸的欠曝照片可能是曝光补偿没调好。

M档手动控制,曝光参数设置全由拍摄者决定和设置,如果黑脸,说明你的曝光不足,相机不会调整参数,它会默认这是你想要的效果。

3.曝光补偿与曝光控制存在问题

拍出大黑脸,可以检查一下你在非M档拍摄模式时的曝光补偿设置。
曝光补偿的指针是对准0,还是处于-的位置,是不是处在减少曝光补偿的位置。

如果欠曝,那就将曝光补偿标尺向右移动吧。

4.屏幕亮度设置

屏幕角度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拍摄者对照片曝光的判断。

在室内拍摄一般将屏幕亮度设置在默认的4左右就好了,如果是光线比较强的室外估计要调整,增加画面亮度到5-6左右,需根据个人习惯设置。

如果室内拍摄使用室外的高亮度屏幕亮度,那么就可能拍照时看着照片正常亮度,而结果人脸还是欠了。

5.拍摄现场光比大,光线使用不合理

逆光拍摄,光比大,相机测光容易失准,最好使用点测光以人脸为基准测光。

顺光,逆光,侧逆光等不同的光线使用要注意曝光设置与变化。逆光(背光)是最容易导致人物面部曝光不足的。

二、解决大黑脸的一些对策

大黑脸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曝光不足和设置的问题,因此建议熟悉相机与参数设置。

首先,检查相机的各项基本设置,上次拍摄完是否将设置复位。拍照模式、测光模式、屏幕亮度、曝光补偿,这些设置有没有复位,是否正确设置参数。

其次,根据拍摄现场光线选择拍摄光线与设置。顺光条件使用评价测光即可,逆光条件要么使用点测光,要么增加曝光补偿。

再者,在没法通过调整曝光参数的情况下,建议为人脸补光,可以使用反光板反光或者使用闪光灯补光。

假如都不起作用,那么我怀疑不是器材有问题,就是拍摄对象的脸有问题了,脸黑那就让他黑吧,后期调整或者前期抹粉。



说了这么多,应该给个赞了吧,不然我也脸黑了!这个是相机拍不白吧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