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個好東西,但為什麼有些人對保險有牴觸情緒?

品品味人生474


保險是一個好東西,至少對很多有車一族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平常有什麼情況,一句話走保險就行。其實國人並不是牴觸保險,而是討厭買之前吹的天花亂墜,一到賠的時候,就是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得分兩個方面,第一是從業人員門檻低,你到各大招聘網站和APP上去看看,什麼樣的公司沒有任何條件,到處打電話要人去面試,只有保險公司。開出的條件還非常誘人,什麼月收入過萬,晉升空間大啊!

很多本身沒有多少學歷的都可以進去,可想而知,他們又能瞭解多少合同條框。當然,保險公司的培訓師也不會跟他們講這麼多,只關心能不能產生業績,所以話術都是撿著好聽的說。

當你在跟這些保險推銷人員溝通時,他們什麼都好說,總之就是告訴你,買了這個保險,你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有些甚至還能賺錢。實際上,保險公司又不傻,隨便能賠,那不虧死去了。

所以,一旦你購買之後,才會發現,所謂的賺錢分紅還不如銀行存款利息,這也倒沒什麼,主要是買個保障。但是真到了,要用的時候,才發現之前保險推銷人員說的話都是放屁,一切以合同為準。

說起合同,這就是另一個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原因。大多國人容易相信推銷人員的嘴,也不願意花心思去看合同,不過要是仔細看了,又不會買了,因為有些人本身就通不過合同上的健康告知的。

例如,有些人之前因疾病住過院,而這種病在有些保險公司合同裡是屬於不可投保的。這需要投保人自己多看合同,因為保險公司不可能提前去調查其以往的病史,但需要賠償的時候,就可以調取,然後拒賠(這個全世界保險公司相通)。

所以,在投保之前一定要先看合同裡的健康告知,但這些事情,那些只想完成業績的保險推銷人員是不會多說的,反正你購買了,之後的事情就與他無關了。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坑,有些人交了很多年才明白過來。

另外,就算仔細看了合同,並且符合健康告知,身體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拒賠,因為你有可能沒有按保險的要求生病,或是你生的病還沒有達到保險公司規定的一些數值,真達到了,差不多人也會死了。

國內的保險公司讓人產生壞印象,基本就以上幾點,但有一說一,通過保監局的努力,這幾年保險拒賠還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起官司,都是投保人贏。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有條件的配上一些保險,例如百萬醫療險,一年也不貴,幾百塊錢。

一頓飯錢,就能在疾病費用上得到一個希望,這完全值,並且這種保險的賠償還是很寬鬆的,屬於社保之後最值得購買的。最就是一個意外險,同樣是小錢保大保額,其他的就沒什麼好推薦的了。


王醫生談精神病


我說兩句,前幾年我媳婦車禍去世了,當時她騎的二輪電動車,:名牌產品,叫啥我忘了,結果去理賠時,保險工作人員讓第三方鑑定,經鑑定,該電動車速度超過30麥,屬於機動車,不予理賠,當時賣保險時你指定車型啊,真出事了,找一條理由就不給賠,這就是套路,後來我問了相似情況的,他們說給賠了,難不成只有我媳婦騎的二輪車是機動車?別人騎的都不是?又說騎二輪的要戴安全帽,不戴出事的也不賠,看來以後要走著走才行。說一聲我入的意外險。很多時侯保險就是種安慰,靠它並不保險,坑大到無法想像。不過該入的還要入,只當支持國家了


窗外7500


前年,一朋友是保險公司的,天天約我一起去做保險,說怎麼怎麼掙錢。結果我也去了,搞了一個入職培訓,然後就可以上崗工作,我當天回家就把公司主推的一些險種仔細研究了一翻,一個星期後,我決定不做了。因為願意向我買保險的都是熟人朋友,甚至親人,我不願忽悠他們。當時保險公司的人問我為什麼不做,我說如果有好險種我會做的,我推銷的險種一定要對我的客戶真有作用,如果買了沒用,甚至是坑,我決不幹。意外險,醫療險可以買。重疾險買時好好研究保險合同,自己覺得需要也可以買。


西風盈袖772


這個話題,我在去年在自己的公眾號裡就已經寫過:不排斥保險,只是討厭你賣保險的樣子

沒想到一語中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我們都知道保險是個好東西,但為什麼偏偏被有些人拉低了行業的門檻?

但是我相信:隨著市場的不斷洗牌,一大批低端沒有附加值的銷售一定是會被大浪淘沙踢出局的

在這裡,我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這之前去北京出差,一個客戶給我說

他說『我覺得你和有些保險業務員有點不一樣』

『以前在我表弟那買過一份國內XX的保險,從此累覺不愛』

委屈

計劃書發來一看

語塞,果不出所料,江湖中流傳甚廣的開門紅產品,一個巨貴的分紅兩全險

一年5萬的保費,保障不足,分紅更是水中望月

『後來繳了2年後,是越想越坑』

『那你以後還會找他買保險嗎?』

『應該不會,不,是絕對不會』

你看,又是一張人情單透支的悲劇

給跪了

隨後,話匣一開,開始了他苦大仇深的控訴

自從表弟從職高畢業以後,進了保險公司,簡直進了傳銷一樣

上了幾天培訓,名片上就敢印著『壽險規劃師』

逢人便講:保險是朝陽行業,未來是壽險人的時代...balabala

懷揣著壽險企業家的夢想,奔波於街頭巷尾之間,周旋於親戚朋友之中

當時我們剛成家,家庭條件也不錯,覺得都是親戚,遲早也要買,就當照顧一下熟人生意咯

哪知這一照顧可不得了

從此隔三差五,微信就成了永不消失的電波 ,天天是各種驚悚新聞

『馬雲說,未來10年3大癌症將困擾每一個家庭』

得,要推銷重疾險了

『震驚!80後白領公司猝死,留下孤兒寡母』

得,要推銷壽險了

『老藝術家近90歲高齡仍工作,只因家庭中4人患癌...』

得,分紅兩全險又來了

其實我已經剋制很久,礙於面子,又不好說破

『不好意思,我現在可能真的不需要』

『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他馬上自動回覆般發來一條

『我覺得你們公司的保費有點貴,我想再看看其它...』

『便宜的東西除了便宜,還有啥?我們公司有100多年曆史,是XX最大的公司』

『最近我們準備去香港買重疾險,那邊優勢挺大的』

『保監會風險提示:香港保險不受大陸法律保護...』

老子徹底怒了,『都在你那買了好幾萬了,你還有完沒完』

表弟也很委屈,『我這不也是為了你好,為了照顧到你的家庭,保險是每個家庭必不可缺的東西,是愛與責任,是...』

劇終

你要是深入虎穴,去保險公司走一遭,大概就能知道答案

你會發現有些狂熱的氛圍簡直讓人格格不入

一個團隊裡面,兼職大媽和那些愣頭青銷售比比皆是

你要是提一點質疑,他們會告訴你『懷疑是最大的成本』

你要是有一些想法,他們會告訴你只需要『簡單聽話照做』

到處是濃濃的『雞血文化』

你會發現裡面人人都做著喜提遼寧艦的美夢,瘋狂的打著緣故名單,拜訪著親朋好友,不問需求,但求籤單

為了『新人王』『十佳銷售』這些所謂的榮譽,不顧一切的透支著自己僅有的人脈

學習專業知識者甚少,膜拜的是學習話術,促成技巧

只經歷了幾天的培訓,就讓你抱著產品走向市場

用著公司教你的銷售套路『三板斧』:講行業,講公司,講自己...

放心,就是不會講產品

產品要讓客戶聽明白了,拿出去和其它公司一比,誰還買你家的?

等到半年後你賣完了周圍所有的親戚朋友,人脈早已枯竭,而催單的壓力讓你倍感舉步維艱

你仰天長嘆:這不是我要尋找的地位和生活

你想:果斷走吧,這個行業看來並不適合自己

但突然又想起當初剛入職時忽悠好友王兄買重疾險時的場景:

你拍著胸脯,斬釘截鐵的說:『兄弟,我你還不放心麼,我肯定是要做一輩子保險的,為你服務個幾十年,哪在話下?』

最後...最後,你還是出來了,還不好意思給周圍朋友直說,只好虛晃一槍:『聽說最近切糕市場比較好,我來看看,有沒有商機...』

不信?你進去試

單純而無知的銷售才是最可悲,保險公司和主管的認知寬度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沒有獨立思考,沒有自我判斷能力,從來不去了解外面的信息,永遠我家公司天下第一,一直堅信自己是無比正確,而又強烈的渴望把這些觀念強行灌輸到別人身上

不要希望打著『為你好』的旗號,通過『講道理』這種最無效的溝通方式去試著說服客戶

比如,一個沒有保險觀念的人,天天看著你朋友圈發一些『如果說保險是騙人的,那國家為什麼要支持balabala...』

你發的越多,他只會越覺得你被洗腦,越招人煩,而且你發的內容根本不會細看,直接屏蔽

其實很多時侯,大家並不是反感保險,只是很反感你賣保險的姿勢

所以以後也不要抱怨客戶總是搖擺不定,不是他們沒有保險意識

只是在他們眼裡,可以替代你的人太多,你不過是一個蹩腳而且煩人的銷售而已


華Evan


保險其實是個好東西,只不過被業務員給做壞了。

大陸最開始出現保險的時候,業務員基本上都是四十五十的大媽們,她們專業知識不強,文化水平不高,只會一味的從家人親戚朋友入手,強賣強推。所以弄的大家敬而遠之。

保險銷售的手段太讓人牴觸了,我之前也有幾個朋友做保險的,她們會不分時間段的給我講保險,但都講不到專業的知識點上。每次朋友們在一起聊天,不出幾句就聊到讓我們買保險,讓人特別反感。可以說是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哪怕是我明明白白的說我知道保險好,但是我現在沒錢,那都不行。她還在和我說,讓我省下來買衣服出去玩的錢去買保險。

我不知道各個保險公司是怎麼培養業務員的,可能像大家說的就是洗腦啊,讓業務員自己先買保險啊,然後家人朋友啊,肯定是有單才有工資吧,所以感覺她們都很瘋狂。


楓香樹下


為什麼有些人對保險有牴觸情緒?因為他們買了保險並沒有起到保險的作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賣保險的人並沒有給他們講清楚保險該如何使用。這就要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了……1992年,友邦再次回到了中國大陸,並且在上海首先建立了分支機構,這次的迴歸友邦帶來了一種展業方式,保險代理人。簡單來說,代理人代表保險公司利益,為保險公司推薦產品。友邦引進了這一方式,給他們帶來了鉅額的保費和廣泛的知名度。在國內保險行業引起巨大反響,各大保險公司爭相學習,於是人壽、平安也開始大量招人,開啟了代理人的營銷模式。由於代理人的需求很大,於是這些保險公司不再注重對個人的培養,只要學些銷售話術,至於產品是什麼,無所謂了。這就導致了那個時期很多人被忽悠著買了很多的保險產品,但是具體產品是做什麼的,能保障什麼卻全然不知。到這些人出現理賠的時候,找到保險公司,要求理賠,結果保險公司說:“抱歉,您的條件不符合合同條款,無法辦理理賠”交了幾十年的保費,到用的時候卻發現完全沒有用處,這放在誰身上可能都無法理解吧。當年讓他們買保險的那群代理人說什麼都給保,什麼都能報,怎麼到用的時候卻用不了了呢?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保險其實是嚴格按照保險合同條款來履約的。而保險合同條款複雜,字數繁多,有需求購買保險的人又不願意去仔細研究條款。這就導致投保人、被保險人和保險公司之間存在巨大的信息鴻溝,如果遇到一個有良心的保險代理人,可以加以指導,那避坑的可能性會大一些。但是,當整體代理人的素質不高,理解能力欠佳的時候,就很難給投保人解釋清楚條款的具體含義,因此這一鴻溝就靜靜躺在保險公司和投保人之間,直到理賠發生了,鴻溝造成的麻煩就會顯現,因此也會導致大家對保險的信任度降低。

真的是保險不好嗎?恐怕是友邦放出的這個潘多拉魔盒給這個行業造成了誤導,引起了牴觸。


保險經紀人張曉茜


牴觸保險的,三木覺得是這兩類人

1、被保險傷害太深,因為什麼原因買不了保險,或因為什麼原因被保人公司拒賠了,賠少了,賠得不滿意了,反正就是不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2、根本不懂保險,瞎起鬨,這類人最壞,誤己誤人。

認為商業保險是騙人的,錯不在投保人和被保人,錯在保險行業內部人

赤裸裸的銷售誤導,有這種好事,你還發在朋友圈,早就悶聲發財去了。這類人貌似把別人當傻子,其實自己才是傻子,自己在做掩耳盜鈴還不知道,能怪別人話保險的壞話嗎?

客觀看待保險,才是正確的態度

保險避免不了意外事故的發生,也無法影響大家生老病死,但是,買保險可以減少預期以外的事件對被保險人的財務狀況造成衝擊,為受益人提供經濟補償減輕負擔。

說得更加理論化點,就是通過支付保費使得家庭經濟波動範圍變得更加可控和合理。

舉個例子:

▲從上圖看,假設目前家庭總財富現值為100萬元。

情況一:假如不買保險,你未來財富現值的範圍可能是 [-100萬元, 300萬元],有負值的原因可能是各種財富損失,比如家裡大火,比如治病過程中支付的高額醫療費用,大病康復期造成的收入減小和支出增加。

情況二:假如買保險,你的未來財富現值的範圍可能變成[80萬, 260萬],雖然最大值因為要交保費而變小了,最小值因為有保險保障也變得更大了,且財富現值的波動範圍更小更加確定。

波動範圍從情況一的400萬縮小到情況二的180萬,因此未來更確定了,當然我這裡舉例簡化了很多統計學上的東西,大家知道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好。

如果來場大病或一場意外,-100多萬你能承受得了嗎?如果承受不了,那還是買保險吧。

請關注我,更多保險知識分享,明明白白買保險,順順利利獲理賠。

三木話險


作為一個專門從事保險知識科普的文字工作者來說,看到這個題目簡直是淚流滿面,因為老百姓對保險有多大的怨氣,

我實在是太!有!感!觸!了!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前因後果,鄙人是一個保險科普者,每天會在頭條分享一到兩則保險理賠案例,幾乎每一則案例,下面的留言統統都是罵保險公司的,鮮有例外...

給大家感受一下老百姓們對保險公司有多熱情...

這還算罵的輕的了,我的後臺基本上每天上千條罵保險公司的...

這就讓我作為一個保險科普者很尷尬了,我在科普保險知識啊喂!你們在文章下面罵的那麼歡,誰還看我的科普啊(TAT)

言歸正傳,說回老百姓們為什麼那麼討厭保險公司,從我後臺每天上千條辱罵保險公司的留言,以及這條問答下面的一些高贊答案來看:主要原因還是業務員不負責任的欺騙不懂保險知識的老百姓購買巨坑的保險,以及保險公司以各種千奇百怪的拒賠理由!

例如上面高贊答主@保保駕到 提到的平安業務員推銷教育險的案例,交4萬20年後只能拿回6萬,而且想要領取的話,必須要考上大學、結婚、生孩子三個階段才能分批次領取2W元,簡直巨坑無比。

(恕我直言,市面上在售的所有教育金都是垃圾,所有保險公司的教育金都是巨坑無比的產品。)


保險最大的風險,就是你購買的保障並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保障。


打個比方,你現在想去超市(保險公司)買個西瓜,準備晚上肚子餓的時候拿來吃,但售貨員(保險代理人)卻賣了一個籃球給你,此時由於你不懂一些相關的保險知識,你並不清楚代理人把一個籃球當做西瓜賣給你。
等到了晚上,你肚子餓了,準備把西瓜拿出吃,這時候才發現代理人賣了一個籃球給你,這個籃球不僅僅比西瓜貴,而且還吃不了。

上面這種情況,就是絕大多數老百姓被周圍一些從事保險銷售的親戚或者朋友們推銷保險的情形:不僅買貴了,而且買錯了!

換做是你,你說你氣不氣?這種怨氣自然而言會連帶的扯上保險公司,這也是那句著名諺語的由來:一人賣保險,全家不要臉 。

那麼保險公司在這其中有沒有鍋呢?有些答主藉著上面的理由將鍋全部甩給業務員,我不這麼認為,像這種欺騙客戶、虛假承諾誘導客戶投保的行為,你保險公司真要抓會抓不到?

本質上來講,保險公司還是為了業績對這種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然你要賺這一份錢,那被人罵也就是理所應當的,就不要過多的狡辯了。

當然了,罵歸罵但是有一點還是不能亂說的,那就是保險公司故意拒絕賠付。

保險公司故意拒賠這種事,就我所瞭解的情況,幾乎是不會出現的,對於這方面有誤解的朋友,大致是對保險公司的理賠依據不太瞭解。

接下來講的知識很重要,大家劃重點記一下。

保險公司的理賠依據,是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只要你的情況符合保險責任中的條款,那麼保險公司一定會賠,如果不符合就不賠。

比如我在超市買了一個無籽西瓜,老闆賣給我時聲明瞭西瓜中只要有籽,就賠款那你切開後拿著一個無籽的西瓜去找老闆要求賠款,顯然是會被拒絕的。

同樣的道理在保險上也是適用的,舉個栗子:

我們購買了一份意外險,保險合同中聲明由滑雪、潛水等高危險運動而導致的傷殘是不賠付的,那麼當你因滑雪而受傷後去找保險公司,被拒賠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說到底,老百姓對保險如此牴觸的根本原因,其實就在於買錯了保險,而老百姓們為什麼會買錯保險呢?除了因為自身對保險知識不太瞭解外,也有很大程度上是部分道德水平低下的業務員虛假承諾、欺騙銷售而導致的。

保險保險,本質是一種對沖生活中潛在風險的工具,例如重疾險,現在像癌症等重大疾病隨著醫學水平的進步,其實已經有了治癒的可能。

但重疾的治療費用普遍需要5-60萬左右,而購買重疾險,是為了讓我們在不幸患上重疾時,乾坐著等死,至少能拿到一筆5-60萬的賠款來作為自己的醫療費用,或者留給父母、妻女等。

如果你不瞭解保險知識,被別人忽悠著去買了教育險、分紅險這種需要幾十年才能取回本金的保險,那假如萬一不幸得了重疾,真的是一分錢都沒得賠。

所以對於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保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避免買錯,或者買坑保險,也要相應的瞭解一些必要的保險知識。

現在網絡非常發達,網上的信息非常的豐富,大家如果遇到拿不準的問題,可以直接在網上搜,當然最直接的還是關注我,作為一個專門科普保險知識的答主,我每天都會給大家科普保險知識,分享一到兩則保險理賠案例,教大家如何規避保險和理賠中的一些坑爹的地方。

當然,也可以直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最後希望大家留下一個小小的贊~


白熊保


我是一名保險售後經理,首先我不誇他有多麼的至關重要,也不否定現在社會人對保險不能理賠的曲解,我只談談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些事。

第一很多人都是通過親戚朋友購買保險認為可靠性高,可是我們後期回訪會發現他們大多數根本不瞭解保險條款甚至保的是什麼?他們只看中我能拿回多少錢(返利)。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會牴觸我們售後部的後期跟進回訪甚至拒絕見面甚至溝通,那麼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就是很多人生病了去醫院了不知道怎麼跟醫生溝通,以至於最後無法報銷。這個時候就會說保險都是騙人的,說實話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挺難過的,首先是心疼他交的保費二是心疼他生病到處借錢看病心力交瘁的樣子。可是這個時候我就想問問他們曾經信誓旦旦說信任的家人朋友呢?他們又在哪裡又能幫上什麼忙。所以不要因為你的不確定就隨意相信自己的判斷有的時候你的第六感並不管用。

第二我不需要(︶︹︺)我身邊的朋友一直都說我們都是騙人的此生不會買保險,甚至我們見面聯繫的次數更是寥寥無幾,我懂他的顧忌我也沒有跟她討論我的工作性質只是後來她主動跟我諮詢我才知道他的親人生病了可是我已經無能為力因為他已經是拒保對象。我想說的什麼,就是不要等到你需要的時候來找我,也許那個時候我也是有心無力。

說這麼多沒有其他意思就是想跟所有進來看我解說的朋友一些小的建議,保險保的是未來不是你的白日夢,保險因為他是具有法律責任的所以購買之前請詳細瞭解你的需求不要盲目購買。最後一點保險不是騙人的騙保的都是人。


樑上小公主


一、防範風險是逆人性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本身就是極度討厭風險的,容易形成錯誤的認知:風險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種錯誤的認知,會大大降低人們購買保險的意願。

商業保險可防範的風險,很多都是當下的小概率事件,或比較遠期的風險。

一句話,購買保險是逆人性的事情。或者錯誤認為:保險要買,但不是現在

實際上,保險一定要儘早配置,才能實現最高的經濟價值。保險是根據事件概率精算而來,保費會隨著年齡和身體情況,不斷上漲。

二、保險產品本身的消費體驗性差

其他消費會獲得及時的快感,不管是衣食住行,都會有很強的獲得感和反饋感。

保險,在沒發生風險前,只是一紙合同,而且價格不菲,難以讓人產生及時的快感。

三、保險營銷過程體驗不好

保險作為新興的金融服務業,過往在中國走了很多彎路。

行業存在幾個問題:

1、保險從業者平均能力和素質普遍一般,沒弄懂保險,就開始賣保險,造成很多銷售誤導。銷售人員不專業,是保險行業非常大的問題。

2、保險營銷一定程度被成功學帶偏,變成了“粘人”的營銷模式。而且在中國,又變成關係型營銷。沒抓住需求,不斷強行推銷,導致客戶越來越反感。

3、從臺灣而來的壽險團隊模式,讓賣保險一定程度變成了“拉人頭”的生意,金字塔的誘人利益,讓很多人不去研究條款,而是專門去拉隊伍。

4、過往保險公司招聘一定程度的潛規則是:招聘的是銷售員,同時也是客戶。巨大的考核壓力,讓新人不專業的時候,就瘋狂拉親戚朋友買保險。

四、未來保險消費的趨勢

1、隨著消費者對於保險產品的不斷深入瞭解、保險需求大規模爆發,行業會實現快速發展。同時競爭也不斷加劇,行業利潤率也會出現下滑。

為了壓縮成本,保險營銷團隊層級會更少。同時人才的湧入,會讓保險從業人員會更加專業、精英化。

2、保險行業產銷分離也更加明確,經紀人角色更受認可。經紀人相比代理人有更多優勢:以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中立、客觀的保險諮詢,搭配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產品,同時進行長期專業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