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到,村裡老人常說:春捂秋凍,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春天來,大地從沉睡中醒來,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一個從寒冷到暖和的過程,也是一個新生的過程。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萬物凋零的季節,萬物準備沉寂的季節。無論是春天的開始,還是秋天的季節,面臨一個氣候轉變的問題。在這種乍暖乍寒、氣溫變化較大的天氣裡,村裡老人常說的“春捂秋凍”,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立春節氣到,村裡老人常說:春捂秋凍,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無論是春天、又或者秋天,這季節是一個氣溫轉變的過程。春天,是寒冷的冬季向夏天過度的一個時間段;而秋天,是夏天向冬季過渡的時間段。在這兩種氣溫變化比較劇烈的時間裡,才會四季分明,有春暖花開,有金秋十月,會有夏季的酷暑,冬季的寒冷。作為恆溫的人類,機體一年四季要保持一個穩定的體溫,才能身體健康。隨著季節的轉變,我們增減衣物,來保持體溫的平衡,維持健康的生機。

立春節氣到,村裡老人常說:春捂秋凍,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春天,特別是在初春。人的機體剛出了冬季的保暖狀態,不能一下了脫去太多衣物,需要機體有一個逐步自我適應的過程,如果穿得過於單薄,如同溫室的花朵,突然暴露在自然狀態中,在氣溫容易突變的春天,老話說:三月桃花雪!如果遇到倒春寒,人的機體突然從“溫室”進入寒冷環境之下,機體的應激反應適應不了,特別容易出現健康問題,這就是為何在初春,是人們感冒高發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按照老人說的“春捂”,人的機體抗逆性比較好,就不易被各種細菌、病毒感染。特別是對於體質差的老人和孩子,在初春時要特別注意,減衣物不要太徹底,及時增減衣物,捂著點好。

立春節氣到,村裡老人常說:春捂秋凍,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秋天,秋凍。秋天是一個逐漸降溫的過程,穿衣服不要一下子太多,要適當性少一點。此話對年輕人比較實用。說白了,這是一個逐步鍛鍊人機體抗凍的過程,如同我們種植戶的“練苗”策略。雖然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事實就是一個道理。通常經過練苗的蔬菜,種植以後,可以比沒有經練苗的蔬菜,抵禦低2℃左右的溫差。那麼,我們人類也是同樣的道理,經過適當秋凍鍛鍊的健康鍛鍊,人的機體抗凍能力更好,可以更好地迎接寒冬的到來,才有秋冬一說。不過秋凍要因人而異,體質弱的人並不適合這種健身策略,通常對於年青人、和一些體質強健的人比較實用。好比冬泳,並不適合每個人,只適合一些體質好、經常鍛鍊的群體。

立春節氣到,村裡老人常說:春捂秋凍,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春天來啦,村裡老人常說的:“春捂秋凍”,我們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看待此問題。這個說法和實時天氣情況來運用,首先要排除體質差的人,老人和小孩都不適用。即便是體質健壯的人,春捂秋凍也不可過激了。體質好的人,春天捂太多,容易上火;秋天有些年輕人“耍單”,穿的太少,即便不感冒,身體關節受到風寒,也容易落下一身毛病。因此,春捂秋凍之說,對體質健壯的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能太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