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年紀大了都會提前為自己準備一口棺材,他們為什麼不讓兒女去準備呢?

農村一山貨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交替,生死循環,如果按照給予這個道理來講老人生命結束的終點站——棺材應該由兒女準備。

為什麼?

因為父母在兒女生命開始的起點站給他(她)們準備了搖籃,這是父母給兒女的“給”(ji)。


那麼老人生命結束的終點站——棺材也應該兒女準備,這是兒女還給父母的“予”(yu)。

雖然父母子女之間沒有嚴格意義的“借和還”一說。

但按照人之常情,我覺得兒女給老去的父母準備棺材是應盡的義務。

父母給兒女準備的搖籃裡面裝著的是“撫養”,兒女給父母準備的棺材裡面裝著的是“送終”。

父母準備了搖籃撫養了子女,那兒女準備棺材為父母送終符合“給予”之道。

在我小時候我十分崇拜一位大哥哥,直到現在我都還崇拜他,因為他不僅敢抓蛇,而且還敢用手摸棺材。

我們這些小孩是非常害怕的棺材,放棺材的地方我們都不敢去。

在我大湘西的農村裡那些老人過了六十歲這個標準線就可以為自己準備後事請木匠起棺材了。

先選個黃道吉日,把自己在山上物色很久選中的杉木砍伐而來,接下的任務就是交給木匠了,木匠會把這些杉木拼裝製成棺材。

棺材又叫做千年屋,我覺得千年屋比棺材這個名字既要形象一點也要貼切一點,自己生前所住的屋子只會陪伴自己一輩子,自己死後的千年屋才會陪伴自己到永恆,自己死後的千年屋才會陪伴自己到海枯石爛,自己死後的千年屋才會陪伴自己到宇宙毀滅。

我覺得人終歸到底還會是寂寞的、孤獨的,哪怕生前有太多的繁華,太多的精彩在人死後都與人無關聯了,因為死亡暫停了人的生命以後人身上一切有意義的事情都會樹倒猢猻散,朋友之間友情、父母兒女之間的親情、夫妻之間的愛情都會離人而去,因為只要人一閉上眼睛整個世界就與人無關了。


當人的生命大樹“轟然”倒塌以後,所有的一切都成為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所有的一切都會離人散去,像霧一樣散去,人終歸到底還是寂寞的,也是孤獨的。

也要感謝寂寞,也要感謝孤獨,當然還有千年屋,因為當人死後,陪伴人的只有寂寞孤獨和千年屋了,千年屋是人永恆的住所,寂寞和孤獨像兩隻寵物狗一樣陪伴著千年屋裡面的人,寂寞孤獨和千年屋會陪伴人直到永遠。

人安靜地躺在千年屋裡面一動不動直到變成一具骸骨。

我又想起王維一首蕩氣迴腸的送別詩。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每當讀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兩句詩的時候有個時候就會心裡有莫名其妙的憂傷,這種莫名其妙的憂傷的味道是酸酸的。

父母死亡不是送別詩,而是永別詩,也是訣別詩。

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提倡兒女為父母的後事準備棺材。

因為父母為兒女生命的開始準備了搖籃,那麼兒女也應該為父母生命的結束準備棺材。

勸君更盡一杯酒勸君為父母準備棺材,西出陽關無故人父母死後就沒有父母了。


山澗清泉流


從小時候有記憶開始,農村老家東廂房裡就擺著一口奶奶為自己準備的棺材,棺材下面撐了個八字凳放在炕上,高高的,看著有點疹人!

後來蓋了新房搬了家,舊的宅基地被收回了,奶奶的棺材就寄存在村子裡一個叫老爺廟的地方去了,說是新院子裡不宜抬進新棺材。廟裡面存放著許多村裡村外老人們的棺材,小孩子都不敢進去玩耍了。一直到十幾年以後奶奶去世,那口棺材抬進院子裡派上了用場。

爸爸給我們講了奶奶為自己準備棺材的故事。一般村子裡的老人都是在身體不好的時候,才會提前為自己準備一口棺材,為的是沖喜,讓身體好起來。可是奶奶的身體一直很好,就是因為當時候有個賣木料的經常跑村子裡,奶奶看好了幾根榆木料比較便宜,就買下來了,還說她命硬,什麼都不怕,就請了木匠把棺材割好了。其實奶奶是因為自己只有一個兒子,怕到時候自己一蹬腿,爸爸遭忙急,還不如自己把壽衣和棺材都準備停當,省去了到時候自己兒子的麻煩!

可見農村老人自己為自己準備棺材,背後也是濃濃的母愛呢!

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人們會選擇在有閨月的年份為自己準備好棺材和壽衣,一般由兒子出棺材錢,女兒出壽衣錢,這樣家人都會福壽綿長。

老人們這種提前為自己準備棺材的行為,也給子女們在思想上打了預防針,知道自己的父母總會有一天蹬腿進棺材的,省的兒女們到時候一下子接受不了老人去世的現實!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衝著這份心意,我們做子女的更應該常回家看看,善待父母高堂,以免發生“子欲養,親不待”的悲涼吧!


村姑說村事


新農民川子為你答疑解惑!過去的老人都有這樣的習慣,我太姥爺就是自己準備棺材的,不過到我姥爺這一代就沒有這個習慣了。老人在離世之後,這邊去棺材鋪訂購,那邊2-3天內就會將棺材送到家裡,因此這種準備棺材的習俗在我們這邊是沒有了。此外,我們這邊只能安葬在公墓裡,禁止使用棺材。

不過我聽奶奶說起過,太姥爺在老的時候就提前為自己打造著棺材,去山上選擇幾棵樹木,之後將它運到棺材鋪裡,讓工匠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棺材。在農村老人的眼裡,棺材就是家,是自己百年之後沉眠的地方。在民間一直有棺材漏雨了,逝者託夢的故事,正是在這些民俗之下,老人都會選擇好一點的棺材,希望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能住的更舒適。

前段時間看了個新聞,有一個個體戶,好像是開飯館的,直接在門口擺放著棺材,其目的就是為了發財。其實在農村中來看,提前準備棺材可以延長著壽命,因此大家都會擺放。過去人的壽命不是太高,可能四五十歲就會準備著棺材,希望能夠活的更久一些。

老人提前準備,其實還因為過去的工藝製作時間長,一個棺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製作好,可能會錯過最佳的安葬時間。不像今天的機器輔助,2天內就可以製作好了。因此老人自然會提前準備,這樣百年後才能有個地方住。

當然老人也不放心子女會用上好的材料,畢竟棺材是放在地下,很容易就會受潮,所以他們會自己選擇好一點的木料。此外也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畢竟一個棺材的費用並不少。不過如今各地已經開始了火葬,鼓勵公墓安葬,今後的棺材怕是難用上了!


新農民川子


老人給自己準備棺材這種事情在我們農村也很常見。記得小時候非常的調皮,而我們農村一般閒置的房子非常多,而且一般都是土牆頭,也就一人多高,於是我就喜歡跟小夥伴們一塊爬到一些無人居住的家裡“探險”。



一次來到張爺爺的老屋子前的時候,因為張爺爺搬家到城裡兒子家了,我就跟小夥伴一塊爬裡面去看一下有沒有值得收藏的“寶物”,進入以後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旁屋放了一口紅色油漆的大棺材,看到棺材可把我們幾個嚇壞了,因為我們上午剛剛看過一個殭屍片,於是爭先恐後的往外跑。後來回到家爸爸看我嚇得臉色發白,急忙問我怎麼回事,我就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爸爸首先批評了我不該私自爬去別人家裡,然後又告訴我說那只是張爺爺年前給自己打的棺材,裡面什麼都沒有,不用怕,聽到這裡我才放心。



在農村老人提前給自己準備棺材無非就是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老人封建思想比較嚴重,因為民間說家裡有一口棺材是加壽的,其次也怕死後兒女給自己準備的棺材睡著不舒服,所以就趁自己活著挑選一個合適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老人不想給自己的兒女添加過多的麻煩,所以在生前就把一切都準備妥當。第三個原因就是老人根本無兒無女,害怕自己死了以後沒人給買棺材就草草的把自己埋葬了,所以自己生前先自己準備一口棺材,以備自己死後可以有棺材使用。

其實在農村老人給自己準備棺材的原因第二種原因的居多,主要是老人對兒女們愛的深沉,甚至於死後的事情都不想讓自己的兒女過多的操心,所以才把一切給準備好。


農業經濟第一線


我爸爸媽媽在五十幾歲就幫自已準備好棺材,爸爸在64時走了,媽媽依然健在。這個問題我也問過爸爸媽媽,媽媽告訴我一句話,“好仔不住爺的窩,好爺不睡仔的木”。這就是對這問題最完美的解釋。因為是方言,我必要翻譯一下,意思就是一個好兒子(成功的兒子)需要根本不需父母幫他蓋房,一個有能力的父親,也不需要兒女去為他們做官材。這句話在我湖南攸縣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如果在我們那裡以前,如果身為兒子自已沒有建房視為無能。身為父親如果到死還沒幫自己準備棺材,視為無德。現在你懂了嗎?


勁興


糾正一下,棺材只准出村,是不準入村的,所以進村的是壽材,不稱棺材,出村才稱棺材的。

用壽財表示,再放置屋內,啥感覺。總比棺材舒服些吧。

人生四大準備:

1.嫁妝,女孩八歲時開始置辦,分三式,1自辦.2.母辦.3.父母及長輩辦.父母不在由兄姐長輩代辦。

2.嬰裝,也由:自備.母或奶備.父母長輩辦三式。

3.婚嫁資錢,此男孩在12歲備辦,由爺與父操持。

4.壽財,分兩式:1.備錢或木料,2.備壽材,由35歲開始至多久不限,此為終生所宿處。

壽財寓意有壽有財了。

壽材源於黑白無常值勤時有錯誤,從而亡故人須停戶七天,此過幾七的由來,實用是人有假死狀況存在,放置幾天再安葬的保險法,講法是無常錯勾魂後,糾錯返魂回陽,須肉身仍在,才得可糾錯成功。

另一源處是,黑白無常偷懶,假無常冒充無常勾魂,因是假的,所以在人家室外向內窺,見有棺,認為被真無常勾走了,而不勾此戶家老人了。

這是壽材二個源說。

因而古中國沒形成真正宗教的原因,就是鬼可糊弄,神也可糊弄,甚至對抗反擊的,所以有抓雷神吃其肉,與麻糖封灶王嘴的現象存在。從而才有孫悟空鬧天宮,娜吒抽龍筋,魏徵斬龍說。

實用中則是:

情感情緒上的事,要忍讓些,人終於要進壽材裡永居的,爭啥都無用,即人空手來到這個世界,還空手離開這個世界,啥都帶不走,從而時時提醒不論是啥,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人生就是來到這個人世間,建造人造世界,留於後人享用的。

這兩提示可促人入靜而心安達不爭境界。

所以人15歲前是索要或被撫養者,25歲前是不食白飯可幫成年做點啥者,65歲前是自尋所需者,65歲後進入給他們點什麼及留給後人點啥的人了。

即,唯己.為己.有他.為他,四個人生階段的揭示。

而人自己給自己準備壽材,是人生必建三房:1.自居陽宅,2.子女後代居的房院,3.自永居的陰宅。因而才有人生大事:婚喪嫁娶的羅列。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