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线护士的抗“疫”自述:我与病毒决战的那些天……

2020年1月17日,小年夜,17:30临时接到护理部指令:发热门诊忙不过来,速速支援。军令如山,来不及吃饭,披了件毛衣就赶了过去。碰到感冒咳嗽但依旧坚守岗位的艾护士长。穿上防护服,带上帽子口罩,因为自己带着眼镜,就没有戴防护眼罩(这就是疏忽,病毒可以透过眼结膜侵入体内)。为了解决发热人数越来越多病患的需求,发热门诊连夜搬至新的处所。病人很快就排起了长队,其中不乏为了等待时间过久开始骂骂咧咧的病人及家属。晚上20:30总算病人量有所减少,忙碌了三个小时的我们换着去扒了几口晚餐。

经过发热门诊这一夜的体验,身在骨外科的我方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原来总觉得那离我们很遥远,发热病人肺部感染是呼吸科才有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是多么幼稚)。那一夜我才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是杀人于无形的恶魔,有的人根本不会有任何症状。下夜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老公把儿子送到了外公家,第二件事退掉了原本一年才回去看一次74岁高龄公公的火车票。

1月20日上午,接到CT室电话:你科昨晚入院的手外伤病人肺部CT有问题,请做好隔离。由于患者入院体温检测正常。作为非一线科室的我们一直做的仅仅只是一级防护——外科口罩+帽子。

噩梦从1月21日正式开始,从那天起,连续好几天,武汉的天就没有出现过蓝色,就是这样灰蒙蒙的。早上紧急大周会,武汉疫情防控进入战备阶段。中午没有休息,好多患者出院等着结账。从下午开始,眼睛极度胀痛,带了一天防护口罩的我觉得自己严重缺氧。晚七点下班回家,明显觉得自己浑身酸痛,呼吸困难,一测体温37.8。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立刻回医院进一步拍肺部CT、查血,全都有问题。是的,我中招了。

我住进了隔离病房,大门打开,迎接我的是我认为各方面最优秀的大外科护士长余燕子,倍感亲切。安顿好以后,不敢跟家里父母说真话,但22日还在等我回家吃团年饭的他们,必须交代一声。"科里有疑似病例发现,我们医护人员需要隔离观察,年饭吃不了了,您两老和伢都别出门了!"——简单的交代,善意的谎言。

说真心话,得知自己中招,我一点都不恐惧,因为我们六医院有全国最牛的呼吸疾病专家,有他们,我知道我必定能熬过这一关。记住我们十二楼英雄医生的名字——程波、林杰。

接下来,就开启了吃了睡、睡了吃的模式。因为医生说,睡眠有助于康复,吃不下也要强迫吃。感谢医院领导,隔离病房的医护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感谢来自四面八方的爱。

1月24日,大年三十,悲伤的一天。一大早从昏昏沉沉中醒来,手机微信群嘟嘟只响,噩耗传来,好哥们的父亲因病昨天去世。悲从中来,坚强的我在那一刻让自己放肆的哭了一场。护理部郭主任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又再次打电话给了我强大的信心:"没事的,刘院长说了,你是最乐观的一个人,肯定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又重新拾起信心战斗。

连续烧了六天,每天大把的药让我现在看着药盒子就想吐。第六天终于不烧了,但复查CT感染病灶较前加重,两位英雄医生怕我有心里负担,特地跑来解释是正常炎症反应的过程。悬着的心落了地。

1月27日,体温正常第2天,呼吸困难症状较前减轻了些,精神也有所好转了,起来给查房的护理姐妹留了张照。必须为我们所有坚守在抗疫一线、捂得认不出谁是谁的护理团队点赞。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没有你们的照顾,就没有病人的痊愈。

来自一线护士的抗“疫”自述:我与病毒决战的那些天……

逐渐康复的阮丽萍与照顾她的护士合影

在医院定为发热病人集中收治医院这一时刻,我恨自己没用,关键时刻不能和我的护理姐妹一起并肩作战。

1月28日,久违的阳光终于出来了,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来自一线护士的抗“疫”自述:我与病毒决战的那些天……

久违的阳光

2020年难熬的1月终于过去,让人永远不想再从头来过。今天是2月的第一天,亚敏护士长说你今天精神好多了。是的,今天值得庆祝一下,我的核酸检测结果双阴。预示着在我六医兄弟姐妹的帮助下,我成功将病毒打败。也预示着很快,我就会回到我的战队,和我的战友们一起,最终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来自一线护士的抗“疫”自述:我与病毒决战的那些天……

阮丽萍为病区医护人员照了张合影

最后总结一下这次的经验之谈:1、新型冠状病毒没你们想象的可怕,可治愈,且现在已有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案。2、病毒形成抗体有个过程,要放松心态,从容面对,有时候恐惧才是病毒最好的伙伴。3、休息好,增加营养是促进康复的法宝,在吃不下东西的时候,蛋白粉是增加营养的好东西。4、生病期间注意保暖,勿受凉。5、严格执行医嘱,按医生说的做。(个人提议,仅供参考)


武汉市第六医院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护士 阮丽萍

(湖北经视记者童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