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毛笔字有的人写的很好,非常流利,顺眼,请问这算不算书法?

孙高先


不能一概而论,不光在农村,在城市里一样,毛笔字写的好的有的是,题主有贬低农村之嫌,其实无论农村城市,字就是字,和什么人无关,字包括书法,但书法肯定不包括字,准确点说传统书法(否则的话有人会抬杠),不管是农村的春联体还是城市的老干部体,严格说都不能称为书法,书法在于法,按照法度去书写,有人会说我自创的或者我自然书写的怎么就不算书法,甚至更有大肆宣扬,唯我独尊的人,只能说你无知到了极点。

中国的书法作品传世的浩如烟海,每一幅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用脚后跟去想一想,古人什么字体没写过,现在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古时就没有吗,现在的人想出名,古时候就没有吗,为什么留传下来的都是这个样子,而不是你的那个样子。

说回话题,字好的到底算不算书法,只能说不算,我认为至少要能看的出你师出何处,我不赞成临死贴,死临贴的那种,但又不得不说,要想有真本事,临贴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说一句,我不歧视江湖书法,但讨厌不知羞耻的小丑,也许一生寂寂无名,但我享受书法带来的快乐!


什么也不斋


这个真不好说。

举个例子吧,山歌是不是音乐?肯定是,对吧。各个地方的山歌因语言、民俗不同,它的受众面有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山歌都能让其他地方的人能接受。


再比如,茅草屋是不是房子!回答也是肯定的。但是,茅草屋和宫殿,是不能划等号的。在书法的这个概念上,是以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们留传下来的经典作为标准,以他们的字作为范例,他们的笔法,结构就成为了大家学习书法的规则。这就不是简单的流畅和好看能概括的。

在书法中,流畅往往伴随的是油滑。是书法的一大病根。在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看来,流利的书写,是书法水平高的表现。其实不是。书法的好坏不在于快速流畅。就速度而言,书法讲求的是节律。如同音乐一样,是在轻重缓急的变化中运行。得有节点来控制,字形的体态才能产生刚柔兼具的韵律美。


我不是对农村人写的字存有偏见。实际上,传统的书法家,很大一部分人生长都是在农村。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皇帝还要亲自种田,以鼓励人民勤奋劳作。王公贵族的衣食,都得靠田产来维系。在书法的问题上,我们就不要对书写者的身份作评价了。不管他是乡村人,还是城市人,不论是农民还是巨商富贾,只有写的合不合法度。不合法度,哪里的人写的字都不能算书法。


子衿书法


不可否认民间有写字好看的,但好看的字不一定是书法。书协的人虽然有人为了炒作,做些丑书乱书,但确实是懂书法的。因为人家从小就接触到比民间更好的资源,有更好的导师,路子大多比民间的正。民间多流行江湖体,这不是书法。此外市面上卖的书法教程层次不齐,以田楷居多,民间练书法的人容易误入歧途,很容易写成死板的印刷体。


光阴天


不管农村城市所学课本都是一样的,在农村前几年红白事一律用小楷毛笔作记录,目的礼薄用来记录阅事,另有用途也是家里经常阅读的教本。逢年佳节,或者过事,大家都围着对联和榜文议论一番,特别耀眼的有农村常见庙会,午台和庙门的对联会长们要策划好几天,各有意义。尤其在板面上大作文章,几十个大板面从各方面内容面面具到,成为大会的第二文化宣传专场,动员所有男女老少参与并邀请征集楹联,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竞赛场景。反映农村改革以后成果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太平盛世,。虽然为庙会,看不到任何迷信活动作怪,尤其是退休老干部为本村文化事业很负责认真,带头取缔神婆巫女,内容要跟形势。这才是真正的书法作品,内容广泛而丰富多彩。在书法界写几个字拿出来晒,真正见书法还是到农村来,让你饱享眼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